主办:中华诗词学会当代诗词曲赋联精品研究委员会
承办:《当代诗词曲赋联精品研究》微刊编辑部
第六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征稿启事
为了贯彻习近平同志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及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总结前五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经验的基础上,举办第六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
一、大赛主题
本届大赛主题为:神州风采
1、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2、讲述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历程与故事;
3、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和辉煌灿烂的历史;
4、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5、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楹联学会、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支持单位: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
承办单位:中华诗词学会当代诗词曲赋联精品研究委员会、湖南省楹联家协会、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湖南联络部
协办单位:安化竹鑫茶业有限公司、湖南宁乔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湖南名优优供应链有限公司
三、征集范围
面向全国及全球诗词曲联创作者、爱好者征集作品。
第一项:传统诗词曲类,包括格律诗、词、古风和散曲。
第二项:楹联类。
骈文、自度曲、赋以及现代诗不纳入大赛范围。
四、征稿要求
1、作品为原创、未公开出版与发表(包括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相关媒体)、未曾在公开赛事中获奖的作品。不得抄袭、剽窃、嫁接他人作品。
2、符合诗词曲和楹联的格律要求(可采用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原音韵、新韵、通韵,但不能混用)。
3、内容健康积极向上,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作品具有时代特征,贴近生活、贴近人民、贴近社会。
五、投稿渠道
本届大赛已开通手机投稿系统,投稿请关注公众号“百诗百联大赛(bsblds),按页面指引投稿;也可登录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网(www.zgbsbl.com),进行投稿操作。本届大赛不接受纸质投稿和电子邮箱投稿。
六、投稿须知
1、参赛者在投稿时一律使用实名,不得使用与有效身份证件不相符的姓名。按要求在投稿系统中填写真实姓名、身份证件号码、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
2、投稿一律文责自负。投稿必须遵守大赛规则,凡违反投稿原则者,大赛组委会予以剔除并封号,情节严重的报有关部门处理。
3、本届大赛设定投稿数量上限。诗词曲、楹联每项投稿仅限一篇,允许诗词曲与楹联两项同时分别投稿。超过投稿数量上限的作品系统将自动拒收。
4、本届大赛所有参赛作品一次性投稿完成,不可修改或重复投稿。为保证大赛的严肃性、加强参赛作者的认真度,凡发现有错别字的作品一律取消评奖。
5、本届大赛的主办方、承办方和协办方对所有投稿参赛作品享有完整的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广播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改编权、翻译权、汇编权等权利。参赛作者享有署名权等其他依法属于作者本人的人身性权利。大赛承办和协办的报刊、杂志、论坛、公众号等有权自行选登参赛作品,无需向任何权利方支付报酬。
6、严禁假托他人姓名进行投稿或同一人用不同姓名投稿。违者取消本次比赛资格并禁止参赛。
7、凡投稿者,一律视为同意大赛征稿规则。
8、大赛组委会拥有最终解释权。
七、征稿时间
2024年01月01日起至2024年05月30日17时整止。
八、评选工作
大赛组委会对所有稿件实行三轮评选:
1、初评:从全部来稿中评出入编作品约3000首/副。其中诗、词、曲作品约2000首,楹联作品约1000副,作为《第六届中国百诗百联大赛作品集》的入编作品。
2、复评:从入编作品中评出入围作品约800首/副,其中诗词曲作品约500首,楹联作品约300副。
3、终评:从入围作品中评出获奖作品200首/副。其中诗词曲作品100首,楹联作品100副。然后从获奖作品中评选出等级奖。
九、奖项设置
1、诗词曲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8名;优秀奖87名。
2、楹联类: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4名;优秀奖93名。
十、奖金标准
1、等级奖奖金标准
一等奖10000元/名;
二等奖3000元/名;
三等奖1000元/名;
优秀奖500元/名。
所有奖金皆为税前。组委会向一二三等级奖、优秀奖获奖者颁发证书。
2、工作奖项
本届大赛设特别奖,以表彰对本届大赛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及个人,组委会向获奖者颁发证书及奖金。特别奖总数不超过5名。
中国百诗百联大赛组织委员会
二0二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