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小声比比,(https://xueqiu.com/3601650421/284952236)
(预警:今天这期内容涉及到一些做自媒体、商业化和变现的内容,可能会有一点点艰涩。
如果感觉比较无聊,可以直接拉到评论区喷我,如果觉得有用也谢谢你点在看支持 !)
大家猴!
这两天放假疯狂刷各种影视解说,意外看到了很熟悉的影视区Up主在哀叹,说一个熟悉的朋友停更了,这样下去,自己也坚持不了多久了,深深的叹气。其中指向了最新的创作激励制度。
(上下滑动查看)
他说的那个创作激励制度,简单来说,就是阿B把原有的播放激励金,进行了重新分配。
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是激励播放金:给Up主发放的,基于播放量数据的奖励金。
这个奖励金大概是个什么水平呢?
拿自己做个例子吧,上个月我有一条视频播放量是87万,第二天,给我发了868块钱的奖励金。
我又看了下后台其他视频和奖励金的换算数据,综合下来,的播放奖励金是在每1万播放6~10元的水平。
理论上来说,如果你一个月能在有千万的播放量,那就能从阿B拿到万把块的工资,相当于上了个班了。
而这次改版改了个啥呢?
就是,能接广告和带货的Up主,就不享受激励了,把更多的创作激励分配给那些刚刚起步的指甲盖Up主。
考虑到能做到每个月千万播放的,基本上都是头部Up主了,往往都是团队化运作,广告一条大几十万,所以这块砍了,对大Up主来说,没多大影响。
同样是万把块的创作激励,分配给几个刚刚起步的Up主,那肯定是雪中送炭,毕竟对于很多刚起步的创作者来说,这可能是他们第一次获得工资以外的收入,肯定是一针鸡血。
所以这个制度改版,初衷可以理解。
可偏偏就有一类Up主,哪怕是头部,但广告接的贼费劲,也不好带货,最典型的,就是影视区up主。
拿我和斯斯最经常看的【培根悖论唠唠嗑】和【电影最Top】来说,俩哥们都是百大,常年保持高频更新,每期内容都在40分钟以上,上礼拜追发条张解说的《大宅门》给我追的火急火燎的。
但问题是,偏偏这类Up主,播放量贼大,广告却很少。
可以说是此次激励金改版的精准打击对象了。
停更的那位丸子,也是差不多的情况。虽然内容质量很高,但是做的是日漫解说,属于典型的没啥广告的内容类型,全凭这点激励金吊着。
也难怪小片片说大片那么悲伤了。
看到这,是不是觉得阿B特别不当人???
这仨瓜俩枣也要剥夺??怎么这么过分啊???
我一开始也是这么想的,直到我看了下视频号给我的“创作者分成”,同样一个视频,我在视频号这边,播放量比还更大,创作者分成:125。
要注意,这个视频号给我发“创作者分成”的前提,是在我评论区展示了广告,这个“创作者分成”,是基于那个广告点击情况,给我分的钱。
本质上出钱的,是给鹅投广告的广告主,鹅把我的评论区卖给了客户,再把客户给的广告费分我一部分。
其它平台也差不多,抖音、小红书的激励也不多,公众号就更不用说了,比比篇篇文章都是10万+,每篇的流量分成,一百多块。
而的“创作者激励”,则是和广告主没啥关系的,这个钱纯粹是B站自己出钱激励和奖励创作者的,是B站给创作者发的“工资”,标准比其它平台高很多。
这么一比较,是不是又感觉阿B还挺厚道的?
再细想一步: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抱怨,抖音,视频号,小红书,公众号的流量激励太低了呢?
因为,我实话说,就没有几个做自媒体的,能靠流量激励吃饱饭。大家都习惯了把流量激励当成锦上添花,而不是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了。
所以与其问,“为什么阿B要削减大Up主的流量激励金?“
不如问,为什么这些影视区up主,只能靠流量激励金作为自己的主要收入来源呢?
你要赖用户又抠又穷吧,也不是。
我认识很多高知人士都爱刷,之前在楼下补牙,牙医还说他在B站刷到过我,我说你还刷B站?他说,牙科专业内容在B站是最全的,他天天看B站。
而且也不是变不了现,影视飓风、迷瞪在全网的变现能力都是顶级了。
那到底问题出在哪?
我先给大家举个例子,可能更好理解一点:
你和你的同桌,都是以600分考入了一所一本,他学的,你学的土木,毕业过了五年,打了三年灰的你赶上了的下行期,提桶跑路都跑不掉,他一毕业去了一家游戏公司叫米哈游,第二年拿18个月年终奖。
我举这个例子是什么用意呢?
单单考虑变现的话,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得多
市面上,手上有钱投广告的客户,就分布在那么几个特定的领域:科技、汽车、美妆、家居、快消,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出生点选错了,就是提桶跑路和提Su7的区别。
我当年在新浪体育做体育编辑,连我们领导,都感叹体育这个赛道太穷,除了汽车,洗发水(现在多了个避孕套),找不到别的赞助商。
新浪体育那么大,当年尚且为了变现发愁,何况一个普普通通自媒体?
更何况影视解说,踩了变现的一切雷点。
第1️⃣个雷点,所有影视解说解说的都是别人的东西,怎么在别人的作品中植入自己的广告?
比如客户今天要我打一个洗发水,Up主只能去找一部能洗头的电影来解说,然后在角色洗头时植入,观众看到这都会有一种出戏和上当的感觉。
说到底是为什么?因为Up主是在做“二创”,他是在别人的世界里植入广告,再丝滑也破坏了原作的节奏,观众的观感肯定是差的。观感差,效果肯定不好,效果不好,广告主下次就不投了。
相反,如果是自己拍剧情、口播,可以设计植入情景,让广告没那么突兀,更加丝滑,观众容易接受,广告主也不容易跑。
第2️⃣个雷点,电影本身的盘子就小。
电影是典型的雷声大,雨点小的行业。
每年新片上映恨不得搞得跟火箭上天一样热闹,但你看下每年的中国电影总票房,去年一共550亿。
就算把电视剧一起算上,整个行业一年一共有1000亿不?
再对比下:去年,和,一个季度的收入是1500亿。
行业小,能用于分配的蛋糕就小,电影行业一年一共就几百亿的蛋糕,要分给上下游那么多创作者,那么多208万要养,还有1万5千家影院。
百万漕工衣食所系,最后能流到自媒体嘴里的还有多少?
第3️⃣个雷点,电影解说的进入门槛太低
最早的小美小帅大壮,都是从影视剪辑号开始的。
最早的AI解说也是从影视剪辑号开始流行的
最早的批量做号集团也是从影视剪辑号开始的,一个人操盘10~15个抖音号都不奇怪。
影视剪辑,一直是市面上进入门槛最低的自媒体赛道,不需要真人配音,不需要真人露脸,连剪辑都可以用AI辅助,拿流量嗖嗖快,谁不想做?
门槛低的后果就是,可替代性极强,我根据片子搜解说都行了,我干嘛还要关注你?你不解说有的是AI帮我解说!
到最后解说类Up主全成赛博黑奴了,和AI比效率,结果就是越做越卷,越卷越痛。
第4️⃣个雷点,电影解说不露脸
还是我说的那个,不露脸别人就不会记住你,不露脸你就没有自己天然的商标,不露脸你就没有足够的场景用于植入,不露脸你就很难让人觉得你是个真人。
所以为什么我虽然长得像岳云鹏,还要天天露脸,希望大伙儿能记住本比!!!
第5️⃣个雷点,电影行业的第三方机构太强,压制自媒体接广空间。
这点算是触到自媒体行业的潜规则了吧,我说出来不知道会不会被骂?
纵观那种,自媒体能恰饱饱的赛道,比如说汽车,美妆,科技,家居你会发现,这些行业概念特别多,信息差特别大,骂战特别厉害。
因为牵扯的标准太复杂,利益方太多,始终没有人,能推出一个有公信力的标准或者说榜单,能一锤定音的比出来,001和Su7怎么选?和CPB到底谁好使?
而正是缺乏评判标准,所以舆论上的可操作空间很大,我既可以说A车的内饰比较精美,也可以说B车的电池续航足,逮住一个关键卖点说深说透,甲方和消费者都能买单。
但这一点在影视行业难成立,因为豆瓣评分的存在,相当于所有影评人,只能围绕着豆瓣评分做命题作文,不能偏离豆瓣评分太多,最多把7分电影吹成8分。
这对观众是好事,但却让自媒体很被动,你是客户,同样的宣发预算,你会花在豆瓣上,还是花在自媒体上?
总之自媒体变现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展开,能说三天三夜,大家有兴趣我以后再展开吧。
回到我个人,我自己内心也是很矛盾的,我既喜欢看影视类Up主的内容,但同时,我也知道做这样的内容是很难赚钱的,这不是阿B的问题,是赛道本身的问题,咋说呢,只能多给他们充电了。
也希望大家,如果自己要做自媒体,做之前先把变现路径想好。
如今自媒体不比前些年了,8年前我做自媒体的时候,还没有带货这回事,很多如今成熟的变现模式还没诞生呢。
而如今自媒体变现的模式没有秘密了,所有变现的类型都是公开的,所有赛道都有可供参考的头部。如果你这个赛道没有头部,那大概率这个赛道不赚钱,别做!
今天就聊到这里了,明天要去日本了,去收拾行李了,88!
没看过瘾的,本常驻男主播、斯斯、培训师池骋,聊过一期素人做自媒体的事儿,全场俩小时,干货贼多,想做小红书的可以扫码收听!
作者:梓泉
助手:菁菁
审阅: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