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文章| 资讯| 行情| 企业| wap手机版| article文章|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易达信息科技

企业列表
新闻列表
推荐企业新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依依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一次读懂!东京湾区的百年沉浮(上篇)
新闻中心
一次读懂!东京湾区的百年沉浮(上篇)
发布时间:2024-12-20        浏览次数:1        返回列表

一次读懂!东京湾区的百年沉浮(上篇)

来源于:丈量城市 1/6图片工作室

自从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以来,关于湾区发展的讨论持续热烈,最近的《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更是将这种热烈推向高潮。

▼ 粤港澳大湾区示意

所谓「湾区」,抛开学术层面的地理形态解释,其实更加倾向于表达一种城市群的布局形态,尤其是成规模、影响力大、实力强的沿海城市群。「湾区经济」则更是对广义上基于湾区形态的综合自然体而存在的城市经济集群的概括。

其实,关于湾区发展的讨论之所以热烈,是我国沿海各大城市群在新时代面临制造业升级、城市规模膨胀等新世纪转型难题而投射出的路径焦虑与迷茫。

▼ 粤港澳大湾区正处于产业升级、城市群一体化的关键阶段

我们一边探求全球类似的发展经验以找到未来的出路,一边又必须加快发展转型,以使地方不会被产业转型的时代巨轮甩下。

因此可以说,大湾区的发展研究,就是我国探索新时代沿海城市群转型发展的路径研究。

众所周知,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概念横空出世之前,世界上被大众所认知的代表性湾区有三个:旧金山湾区、纽约湾区,以及东京湾区。

▼ 旧金山湾区示意

制造业,是东京湾区最突出的名片。

相比强于金融的纽约湾区,以及强于科技的旧金山湾区而言,东京湾区以最高的制造业占比凸显出经济基础有多「实」。

▼ 东京湾区示意

以京滨工业带为代表的制造业集群,集中了众多世界级制造业巨头,奥林巴斯、尼康、索尼、三菱、佳能、富士通、川崎重工等近40家世界500强企业总部都安家于此。再加上巨头身后的大量隐形冠军企业,共同构成了庞大的工业体系。

▼ 京滨工业带核心区域示意

2020年东京湾区「一都七县」的工业增加值约合2,400亿美元,若按照国家来排名的话,与世界第九的英国相当。

在「制造业立市、立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的今天,我们将对三大湾区中,制造业最突出的东京湾区,其产业发展驱动力以及城市群演变规律做出整体性的规律梳理,希望可以成为我国沿海主要城市群的有益参考。

▼ 东京湾区的城市群发展规律,很多都将是未来我国城市群将面临的问题

所谓东京湾区,即是以环绕东京湾沿岸为核心的城市群,也是一个以东京为中心的城市群。

简单解释一下以东京为核心的城市群最常见的两种称呼——东京都市圈和首都圈。

东京都市圈是东京以及周边联系最紧密的三县(神奈川、千叶,埼玉)一起构成的「一都三县」范围,近年来部分研究也加入了包括筑波在内的茨城县南部地区。而东京都的最核心——东京23区,是整个都市圈的心脏。

▼ 一都三县,是东京都市圈最常用的范围

而首都圈则是《首都圈整备计划》首次提出的概念,是东京都与周边邻近的7个县所构成的「一都七县」范围。出于山梨县经济较弱,且与东京联系度低,因此很多相关研究仅聚焦于「一都六县」

▼ 一都七县示意

但无论范围如何界定,东京湾区的本质是不会改变的,那就是围绕东京这个超级经济核心所运转与联系而形成的超级城市群。

因此,如何定义东京湾区的边界范围并不是我们研究它的重点,真正的重点在于——东京湾区的制造业是如何变迁的。

这个答案,需要在日本近代以来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梳理找出。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东京湾区的本质,是在强势政府主导经济作用下,受到首都地位加持的超级城市群。

鉴于东京湾区是全日本的经济核心,也是日本国家工业资源最重要的「押注地」,因此,东京湾区的制造业变迁历程,很大程度上就是日本国家工业化进程的「主故事线」。

▼ 现在的东京湾,是日本的绝对产业核心

在强势政府主导作用下,东京作为事实功能上的首都,加上优越的地理条件,使得资源要素「一极化集中」

今天的东京湾区,已是人口达4,400万的全球最大都市圈,占全国总人口1/3。这种资源集中的态势,从幕府时代一直延续至今,也促成了东京湾区制造业的逐步积累与进阶。

▼ 东京一极化集中,已经成为了日本城市发展「既甜又涩,且越来越涩」的课题

下面我们就深入东京湾区的历史,从产业的角度来梳理一下,其近代以来至今的制造业格局的变迁。

过剩劳动力驱动本时期工业发展,武士阶层推动近代工业萌芽成型。

随着江户幕府的建立,大量武士阶层迁入江户城(东京古称)。1635年实行的参勤交代制度,要求全国的大名及其家庭成员都要集中在江户居住。大量上层人群,需要庞大的各类商人与职人服务才能维持生活,「全国资一城」的江户城,17世纪末达百万人口。

▼ 江户东京博物馆中,江户时代的江户城街景模型(来源:Wikipedia)

随着商业的发展,拥有土地资源,但俸禄微薄的中下层武士兴起了「武士创业潮」,成为本地近代制造业的萌芽。

在这一时期,武士阶层创建大批民用制造企业,诞生大批产业小镇,并形成地方产业链。

代表性的如千叶县野田市,作为世界著名调味品牌龟甲万的总部所在地,依靠土地、水源、水运的有利条件,由落魄武士茂木家族创建了酱油帝国,不仅成为了食品产业中心,还带动了沿利根川沿线的整个食品产业带发展。

如今利根川沿线聚集了日本六大酱油品牌中的五个,更包括了面包、乳业、食品机械、食品研发等,形成了本地产业链。

▼ 以野田市为核心的沿利根川食品产业带

国家意志驱动,财阀大力布局。

这一时期东京湾区的制造业发展是政府主导下的现代国家政策。

明治维新三杰,主导推翻了封建割据幕藩体制,将地方控制权收回国家。然而他们并不只满足于此,而是想要打造具有世界一流工业实力的新国家。

1871年,一个平均年龄30岁的上百人使团,远航欧洲考察、学习先进制度与文明。这些人的考察结果决定了日本日后的国家发展方向——在工业上学习英国,而政治军事上学习德国的总路线。

▼ 1860年代英国曼彻斯特的城市绘画,当时的英国依然是世界最强的工业国家(来源:flickr)

此后,随着明治维新「三板斧」——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的施行,日本走上了工业化的快车道,东京湾区则成为最大受益者:

在殖产兴业政策下,日本引进西方产业设备、技术与人才,推动官营模范工厂在全国的建设。而以东京为中心的关东地区集中了全国官营模范工厂约1/3。

▼ 明治时期官营模范工厂在全国的分布示意,以东京为中心的东京湾区是分布最密集的地区

群马县,虽然处于东京湾区最北部边缘,但其养蚕的历史为其带来了富冈制丝厂(1872年创立)。这个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机器最先进的纺织厂,堪称日本、乃至世界近代纺织业的巅峰,为日本培养了大量的成熟技术工人与专家。

这里训练成熟的女工,作为「技术种子」派往全国其他纺织厂,训练和带领新一批技术工人,促进日本的纺织业崛起,赚取大量外汇。

▼ 已经入选世界文化遗产的富冈制丝厂旧址(来源:panoramio)

1880年西南战争后,政府将大量官营模范工厂出售给民间资本,从而完成了国家工业资本向民间资本的转移,直接促成了三井、三菱等大财阀的成型,这些财阀凭借着发战争财攫取第一桶金。

从这时起,也就注定了日后真正推动东京湾区制造业崛起的将是——军事工业!

▼ 三井财团的三井物产本部大楼。三井财团作为日本最大的财团之一,在二战期间大发战争财,在侵华战争中大量攫取长江中下游铁矿与东北的煤矿,从而在1931-1936年间利润率暴涨两倍(来源:Wikipedia)

沙俄「卡脖子」,也是刺激日本军事工业发展的因素之一。日俄战争期间,沙俄利用地理区位以及海军的优势,尽可能对日本购自欧洲的军需品采取「禁运」,尤其对日本获取德、英等国的光学器件造成了较大阻碍。

这为日本国内下决心实现光学产业自主化产生了决定性影响,而光学产业也成为了日后东京湾区制造业崛起的「关键角色」。

三菱财团,作为与日本海军关系最紧密的大财团,是日本、也是东京湾区光学产业国产化的重要推动者。

日俄战争后,有潜艇制造需要的三菱集团第四任社长岩崎小弥太个人出资,由东京计器的光学计器部门和岩城硝子制造所的探照灯反射镜部门各自分离出来,与藤井镜片制造所合并起来,于1917年成立了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简称日本光学),并在1930年将总部迁移至东京城区南部的大田区。

日本光学的简称「日光」两字的日语发音,即是今天我们熟知的光学巨头——尼康(Nikon)。

▼ 如今位于东京品川的尼康总部

请注意大田区这个地名,这个因军工巨头和临港工业而崛起的地方,将逐渐成为东京湾区最强的制造业聚集地,在后面它的名字还将多次出现。

其实日本从明治时代直至1930年代,都在持续对军事工业大举投入。不论海军还是陆军,都不约而同地将主要资源布局在了东京湾地区,这些工业资源成为了此后日本工业快速崛起的重要引擎:

陆军主导的军工业——东京炮兵工厂。1871-1935年间以东京地区为主布局,主要生产单兵步枪,也生产少量武器外的金属制品。以小石川(现文京区后乐园一带)为发源地,促进了东京城北地区的军工发展。

▼ 现位于东京都北区的东京第一陆军造兵厂遗址(来源:Wikipedia)

海军主导的军工业——海军兵器厂。以在横须贺设置的造船部为主,以及在吴、佐世保、舞鹤设置的兵器部的统称。其中位于东京湾区的横须贺造船厂,逐渐成为以生产先进战舰为主的军工设施。

以上这种陆军、海军双方竞合的态势,奠定了东京湾区近代的工业格局,也贯穿了整个日本近代史,甚至一定程度上延续至今。

▼ 现在的横须贺造船厂(来源:Wikipedia)

海外需求驱动,东京湾区城市化加速。

先简单说下背景。1914-1918年爆发的一战,导致欧洲工业不仅被大量破坏,而且还要将仅剩的工业用来维持军事生产,导致生活物资产能不足。日本作为未受一战影响,且工业基础较好的国家,承接了大量海外订单,从而推动工业的繁荣,综合国力迅速提升。

此时正值大正时期(1912-1926年),日本完成了从农业国到工业国、债务国到债权国、落后国到世界豪强的转变,当时的情势正所谓「欧洲打得越惨,日本赚得越翻」。日本近代史中,专门称这种现象为「大战景气」。

▼ 横滨港作为东京湾区的主要外贸港,在一战时期出口额快速拉升

在大正时期工业繁荣的大背景下,作为国家主要工业聚集地的东京湾区,工业化、城市化更被按下了加速键:

在1919年时,东京虽然在工厂与工人的绝对数量上还不及「东方曼彻斯特」大阪,但是在工业企业数量、尤其是注册资金上,却高达大阪的2.4倍,展现了极强的扩张趋势。

▼ 1920年前后的东京市中心已呈现出工业化城市的繁荣景象(来源:picryl)

东京人口从1912年的270多万,增至1923年关东大地震前夕的约400万,其中工业的贡献最大。1914-1919的短短5年间,东京工人数量几乎翻倍,第三产业人口也显著增加。

大量的工人阶层极大带动了城市消费。甚至一度出现劳动力短缺,还造成了工人报酬猛增的现象,从而出现了一大批极为富裕的工人阶层,史称「成金职工」(工人暴发户的意思),更加刺激了城市消费。

▼ 1920年代的东京银座(来源:Wikipedia)

大正时期空前繁荣的城市,虽然掩盖了农村的极度凋敝与城市贫民的大量产生。但浪漫、开放,锐意创新的城市社会氛围,弥漫在当时以东京为首的大城市中,上演着近代日本的资本主义「乌托邦时代」。

大正时期是日本城市教育大发展的时代,尤其是1918年教育制度的改革,普及义务教育,新增大量学校,废除男女教育差异,使得城市人口平均教育水平快速提升。1920年东京的入学率已经超过99%。

1920年代中期,东京的朝日新闻、读卖新闻等四大媒体都达到了日发行量100万份的规模。以《文艺春秋》为代表的综合杂志、以及一日元一本的廉价岩波文库书籍都在这个时期涌现出来。

1925年后日本放送协会与广播台的设立,令各项体育运动人气暴涨,全民疯狂的高中棒球联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 大正时期的东京大学(来源:Wikipedia)

在高速发展、创新的城市氛围下,东京湾区孕育了一股「大正创业潮」

大正时期对创新精神的追求,再加上巨大的国内外市场需求,催生了一场几乎全面覆盖民生各个领域的创业浪潮,并对此后百年的日本工业史影响深远。可以说,今天我们所看到的东京湾区的制造业基本盘,很大程度上都与大正时期的创业热潮密不可分。

▼ 大正时代的上野站。当时的上野地区是东京最重要的工业展览举办地(来源:picryl)

这种制造业创业潮体现出三大特点:

由于明治商法所传承下来的各项细则规定,包括对成立新公司时合伙创业企业资金的要求、至少7个发起者的法律门槛、以及信息网络与内部留存资金的走向要求等。导致大财阀通过参与扶持中小企业完善自身供应链,同时借此寻求建立牢固的企业网络的做法成为主流,形成财阀与供应链小企业抱团发展的特殊产业文化,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 三菱重工总部大楼。三菱重工就是与众多中小制造业伙伴协作成长的典型,并在此过程中带动了很多隐形冠军企业(来源:Wikipedia)

这一时期开始大量出现由学者、顶尖技术人员作为创始人的制造业企业,如作为顶尖技师的奥林巴斯联合创始人寺田新太郎,以及创建日立的电气工程师小平浪平等。体现了制造业开始更加注重技术含量本身的趋势。

▼ 现位于东京新宿的奥林巴斯总部(来源:Wikipedia)

当时众多制造业创业选择在东京市区内起步,这与当时正值日本工业全面由蒸汽动力向电力转换,并且水力发电量大增的背景有关,在市区起步则能够有效解决电力不足的问题。涩谷、池袋、大田等今天的市中心的商业区,当时是制造业最聚集的地带。

▼ 现在繁华的池袋商圈,曾经也是工厂密集的地方

批量制造「百年名企」,则是大正时代对东京湾区工业的最显著的贡献。

近几年开始,日本进入了企业百年庆的密集期,其中大量企业成立于大正时期前后。日本全国的「百年企业」中,制造业企业最多,占25.2%。从地域来看,东京湾区占全国27.3%。

军工需求驱动,近代工业体系成型。

因大正时期财富分配极度不公而产生的大量城乡贫民问题,在1920年代国际需求的锐减以及关东大地震的双重打击下难以解决,成为了将日本送上军国主义不归路的诱因之一。

▼ 关东大地震后蜂拥外逃的东京市民(来源:picryl)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鉴于庞大的战争物资需求,日本政府密集颁布了「战时3法」,向重化工业倾斜资金,要求国内投资必须用于军工产业,并通过专门的金融机构,将企业生产强制转变为军事性生产,让整个国家的工业为军事服务。

在军需大厂的主导下,东京湾区各地形成了专业度与集中度很高、分工明确的产业集群。这种地域产业分布特色影响至今。

▼ 东京23区既是东京湾区的心脏,也是曾经的制造业中心,军需带动了不同的地域产业特长

在距离东京湾海岸线最远的群马、枥木和茨城三县,由于巨型军工企业的带动,本是最偏远的地方,却集中了飞机制造、坦克制造等军重工业,使这里留下了极为深厚的工业基础。

东京至横滨一线的沿海地带,在二战当中,基于临海运输的便利性,再利用原有雄厚的工业基础,成为输送汽车、食品、机械等战争物资的枢纽。

更重要的是,1941年,横滨港与东京港正式统一为「京滨港」,奠定了未来京滨工业带的基干。而拥有三菱重工造船厂的川崎港,也与东京和横滨两港连为一体,成为一个连绵的临海工业带。

▼ 已经在功能上整合起来的东京-横滨港区

城北地区,借助陆军造兵厂在光学产业上的投入,奠定了当地雄厚的光学产业基础。其中的核心区域——板桥区,成为东京湾区,乃至全日本光学产业的中心,从而得到了至今仍被使用的称呼——光学的板桥*。

「*光学的板桥:1932年,在军方委托下,服部钟表精工店(现Seiko)出面收购了胜间光学机器制作所的镜片工厂设施,成立了东京光学机械株式会社,并在1933年将总部及工厂迁至板桥区莲沼地区,最顶峰时达到7,000人规模,这就是今天世界光学测量仪器巨头拓普康(Topcon)。

再加上东京陆军兵厂的光学器件生产线也在此,从此奠定了板桥区在光学产业上的核心地位。板桥区在战前最多时拥有约60家光学企业。」

以大田区的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为核心,再加上横滨造船厂和石川岛造船厂等海军基地的庞大需求,使得城南地区,成为了光学产业的另一个中心地带。

▼ 港区、品川区、大田区等南部三区,曾经是东京湾区的制造业核心,现在则大多仅剩沿岸地带的仓储与物流功能

随着侵华战争的全面爆发,为了向前线提供足够的军用光学器件,臭名昭著的「陆军八光会」应运而生。这是一个于1939年开始由8家主要光学企业结合而成的企业联盟,后来增加到13家,主要分布在东京湾区。

至此,东京湾区的光学产业开始呈现出南北双中心的聚集态势。当时日本国内的军工光学产业格局被称为:陆之To-co,海之Ni-ko。

▼ 东京湾区光学产业在战前呈现出的南北双中心格局

同时,在二战当中,日本光学、东京光学等为代表的光学产业大厂,为了尽可能保证军需品的生产效率,与周边民间小企业大量合作,形成了相关产业人才的密集移动和交流。

因此,大厂的军工技术传播到了民间企业中,这些掌握较高技术的民间企业,大部分成为了东京湾区第一批「町工厂*」。

「*町工厂:日本对于位于城市街道中的中小型工厂企业的总称,之后逐渐演变为对散落在城市街道中,含有高技术力的中小型工厂的统称。」

民用需求驱动,制造业快速恢复。

日本战败后,美军作为占领军,不仅炸毁、拆解了剩余的军重工业,还制定了限制其经济尤其是制造业发展的三部基础法律——《劳动组合法》《劳动关系调整法》《劳动基准法》,意图解除日本的军工业,以及拆解巨头财阀。

为了恢复工业,日本政府从1946-1948年采用「梯度生产类型」——通过将有限的进口原材料和政府资金分配给关键战略产业来重建战后经济。

包括纺织、钢铁、煤炭、化工、木材等重工业,尤其是煤炭与钢铁业,可以优先得到资金支持,以图通过煤炭—钢铁—矿业及机械的循环,带动产业的复苏。

▼ 1945年的东京,工业设施已经被基本炸毁(来源:Wikipedia)

但到了1950年代,由于朝鲜战场的军需需求,美国将日本作为最重要的后勤基地,不仅允许其生产军事装备,还投入了148亿美元的巨额军重工业投资,三倍于中国得到的苏联工业投资,这也成为了日本重工业复苏、乃至日后经济快速腾飞的决定因素。

之前受钢铁等传统行业限制的新兴行业也得以施展,如汽车行业、通用机械行业、合成纤维产业等等。虽然1954年后美国再次收紧了对日本军工业限制,但重工业业已起旋,工业发展进入快车道。这个过程中东京湾区依然是最主要的受益者。

▼ 1952年的东京银座街头,已经恢复了战后的经济秩序(来源:flickr)

此阶段,东京湾区制造业表现出三大特征:

战后大量服务于军工的制造业企业丧失订单,必须改变生产方式。鉴于社会面临重建,催生大量民生领域需求,制造业纷纷军转民,支撑了战后东京湾区民用制造业的快速成长。这里面包含3种类型:

类型1:转换赛道型,如飞机产业。在战后的民用需求中,小型摩托和巴士车需求瞬间暴涨,这对于拥有制造发动机和运输动力装置基础的飞机产业来说,是转型的好方向。

位于群马县和三鹰市的中岛飞机,作为重要的军工企业在战后被分割,专门生产发动机的武藏制作所被美军连续轰炸9次,完全丧失了战斗机生产能力。

▼ 现位于群马县太田市的斯巴鲁汽车总部和制造总厂

此后中岛旗下企业转向民用,整合后于1953年成立富士重工,利用中岛领先全球的动力传动系统技术,于1958年正式生产出斯巴鲁360型车,开启国民廉价小型车的风潮。

类型2:「不限产,只限量」型,如造船业。战后日本的造船业虽然被限制发展,但依然可以在限定规模的情况下继续生产民用船只。

军用船只方面,虽然被加以裁撤,但是随着朝鲜战争的爆发,军用造船业的价值陡然上升,因此迅速恢复。因此,出于日本岛国的性质,造船业在战后并没有遭到严重冲击,反而可以平稳发展。

▼ 横滨造船厂的部分船坞遗址已经被改造为遗址公园

类型3:积极外贸型,如光学产业。东京湾区的光学产业,在战后丧失了原本的订单来源。但过往形成的强大的町工厂集群组织了行业协会,抓住战后消费升级的机会,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了战后日本外贸的亮点。

如1945年底,由15家知名光学企业创建的日本光学机器工业组合,成功获得美军驻军的双筒望远镜订单,并以此为契机统一了行业生产标准。

东京湾区的光学产业作为精密机械产品,成为支撑战后十年日本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以板桥区为代表的光学产业集群,将民用望远镜,显微镜等大量出口海外,并统治美国市场20余年。

▼ 现在的光学巨头拓普康,也曾作为东京光学的身份加入望远镜出口的业务中(来源:flickr)

大型军工厂的关门,导致大量技术人才失业,其中很多人选择面向民用领域创业,从而在那些旧军工厂所在地附近,由于原企业熟人关系的原因,通常在小范围街道内形成了具有高技术含量的町工厂集群。

历史进展到此,町工厂开始成为了东京湾区制造业的时代主角,我们也有必要来说说町工厂的模式了:

技术精专。町工厂能活下来,通常都有某项独到且深入的技术,因此町工厂中包含大量隐形冠军企业。

合作生产。多家町工厂将自己专业特定的领域的工艺集合起来,在一个街区内高效沟通协作,共同完成一个产品的不同环节。

快速完成。由于精良的技术和高效合作的模式,产品可以快速完成交付。

▼ 典型的町工厂广泛存在于城市街道中,往往与民宅、生活设施混杂在一起(来源:Wikipedia)

除了町工厂自身的努力外,本地龙头企业也是重要的制造业推手。

许多大企业为了应对外贸,将订单「下包」。这一方面为了快速完成订单,另一方面也为了培养自身生产体系的「御用」町工厂群,形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和技术壁垒。

▼ 町工厂依靠大企业的层层外包机制生存,同时获取技术的分享与进步

大田区,则依靠町工厂成为日本制造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大田区,有「制造之城」「町工厂之城」等称呼,是东京湾区町工厂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全区拥有3,500多家制造业企业,绝大多数都属町工厂。

大田区曾有「纸飞机飞图纸」的美名,指把设计图纸折成纸飞机投往街道工厂,第二天就能变成实物「飞回来」。这样的模式,其实在大企业外包带动的高度分工化时代,属于必然现象。

如我国佛山市因家电巨头美的带动的北滘镇,其实就是新时代的中国版町工厂集群代表。

▼ 目前大田区的町工厂有相当一部分被聚集到了京滨岛的工业区内

重化工业的大发展,为了便于运输,需要贴近港口布局。而缺少土地的当地政府,通过大规模填海的方式获取可利用的公有土地,东京湾区迎来了造陆高潮。直到今天,东京湾填海造陆面积达250k㎡,是重要的工业、城市功能扩展用地。

▼ 东京至横滨沿岸是东京湾区最先填海造陆的地区

然而工业的高速成长,带来的却是城市环境的崩塌。

由于周边大量采集地下水导致地面下沉严重,江东区大片土地沦为「零米地带」,人们不断加高堤坝最终形成了「刮胡刀堤」。稍不小心,堤坝就会溃败继而水漫城市。

此外,由于煤炭的燃烧,东京经常见不到太阳。60年代后期东京市区的二氧化硫浓度达到600ppb,远超人体健康的极限承受值。

东京湾的水质也因为大量重工业污水的排放而经常发生赤潮,浅水岸线几乎消失使得可以改善水质的近海生物丧失栖息地,东京湾逐渐沦为海洋生物「近乎绝迹」的「死水」。

▼ 东京都江东区曾经的「刮胡刀堤」(来源:Wikipedia)

工业污染与大城市病叠加的东京湾区,在1950年代后期开始严峻起来,政府不得不出台强制性法规,定向安排重工业外迁。

1958年出台的《首都圈城市开发地区整治法》强制性地将东京主城区的工业开发园区、重化工类企业分散到周边城市。

政府还设立系列金融财政政策来引导工业产业向周边地区的开发区转移。

例如,对搬迁企业减免所得税,对周边城市的新兴工业园实行特别税制优惠,通过政策性银行定向对某些从东京核心地区转移的产业发放专项贷款,对从东京迁出的开发区免征用于园区开发的土地保有税等。

▼ 1958年的首都圈整备法所划定的工业发展限定地区

然而到了1960年代,城市环境问题非但没有缓解,甚至加剧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于是东京都从1964年起陆续出台了影响深远的《工厂等限制法》《工业再配置促进法》以及《工厂选址法》,简称为「工厂三法」。

▼ 工厂三法的核心内容

工厂三法的限制范围包括东京全部,及三鹰市和武藏野市的大部分,再加上横滨市与川崎市的核心地区,这些都是都市核心地带。此后几十年,随着日本国内产业空心化的加剧,「工厂三法」在2002-2006年逐步取消。

▼ 1958年的东京街头。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工业迁出市区已是必然趋势。但当时的人们难以预料的是,今天的制造业不仅不需要限制,而且在加速迁往国外,且呈现不可逆的态势(来源:flickr)

重工业向知识型升级,工业向内陆延伸。

这一时期东京湾区的制造业变化,与大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导致石油价格暴涨,让以石油为工业原材料基础的日本重化工业难以为继,产业升级的课题摆在面前。

重化工业的显著特点是:生产率提高,生产规模扩大,追求的是产量规模的逻辑;但另一个显著特点是以消耗大量能源为前提。为了适应石油危机后能源供应形势的剧变,日本政府通过重点发展知识集约型产业,促使产业结构向省能型转化。

▼ 京滨工业带直到现在也保留着不少重化工业

这个战略性转变,最早见于文件的,是日本产业结构审议会答复通产省咨询的一份报告「七十年代的通商产业政策」:「从重化学工业为中心的增长至上路线转向知识集约型产业为中心的灵活增长路线」。

事实上,在整个70年代中,偏重于重化工业出口的日本制造业,已经在内需崛起的情况下,悄悄转向了民用机械制造增长。

比如,在石油危机期间精密机械产值增长了69%,运输机械和电气机械(不包括船舶)也有可观的增长。此外由于内需民生消费的增加,轻工业的材料模具和加工模具中关于食品工业的增长也很明显。

日本政府从经济高速成长期开始,就开始谋划国家整体科技力量的成长。

▼ 1970-1980年代日本大科学发展主要的举措

东京湾区是日本大科学装置最密集的地区。

如同步辐射(SR)大装置,日本目前14项装置中,位于东京湾区的就多达5个;8项自由电子激光(FEL)装置(完工与计划)中,3项位于东京湾区;日本唯一的中子源大科学装置KENS也位于东京湾区。

顶尖的大科学装置大多数分布于东京大学与筑波科学城这两大区域。

▼ 筑波科学城的大科学装置分布

由于大科学装置对采购设备和零部件的参数要求非常之高,在企业承担零部件制造的过程中,科研机构或高校,通常与制造企业共同商讨和调整产品质量,并将先进技术与科研成果传授与企业用于部件开发,最终对企业的制造能力形成提升。

大科学装置的本地化采购,是对本地制造业的有力促进。

如位于横滨的日本高周波株式会社,是一家常年从事电磁波应用同轴装置,以及研究机构加速器设备生产的典型隐形冠军企业。

2009年,位于茨城县东海村的大强度阳子加速器施设J-PARC投入使用,其中的核心部件——速调管输出3D立体回路,就是采购自高周波株式会社的产品,在此过程中,高周波株式会社的制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 大强度阳子加速器施设J-PARC

大科学装置甚至对全国的制造业都能带来质的提升。如目前日本最先进的「超级KEKB」加速器,在全国范围内有多达150家企业参与了设计和制造。

其中风洞、真空光束室等主要部件的设计、制造则委托给了三菱重工三原制作所,后者也成功量产出了达到旧技术两倍能量的阳子加速器,其中创新地设计出了世界第一款环状结合构造(ACS)的加速风洞。

建设结束后,据调查有6成以上的企业表示自己的制造能力得到了提升。

▼ 高能加速器研究机构(KEK)

作为东京湾区知识经济升级的典型,神奈川县从1973年的新综合规划开始就提出了从资源消费型向知识集约型转换的产业方向。

在1978年的《新神奈川计划》中,明确提出要从重工业转向研发,并且提出了「头脑中心构想」(頭脳センター構想),将过去的资源/资金密集型发展模式,转换为以研发为引领的「人类的大脑聚集地」

随着先进制造业与大量研发资源的入驻,神奈川县产业快速实现升级。县内中西部内陆地区,如厚木市、海老名市、相模原市和足柄上等很多原本偏远的地方,成为了知名企业和众多研究机构的热门选址地。

▼ 港未来21商务区。以横滨市为代表的整个神奈川县,是日本研发机构增长最快的地区

科技驱动,注重科技对制造业的提升。

日美贸易战从60年代一直打到90年代初。其中行业层面的贸易战还分为六次,分别是纺织品战、钢铁战、彩电战、汽车战、半导体战和电信战等。广场协议于1985年签订,最终造成疯狂的地产泡沫。1991年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陷入了30多年的停滞期。

只有经济真正艰难时,才会真正重视科技。

90年代大批企业倒闭,经济持续下行。日本政府认识到必须以更大力度推动基础研究之上的科技创新,才能为日本经济提供新的增长点。从此,科技站上了制造业的C位!

从90年代中期对科技宏观制度的颁布频率上,可见当时日本政府对科技的重视与焦虑。

▼ 90年代至20世纪初日本对于科学技术促进产业发展方面出台的主要举措

尤其是2001年后,日本用于大科学装置的年度预算整体维持在近2,000亿日元的水平,投入强度较大的领域包括原子能、宇宙、海洋、信息技术等。这些投入中,东京湾区收获了最大的份额。

制造业规模衰退,人口危机影响技术继承。

事实上从90年代以来,东京湾区,乃至全日本的制造业规模就在持续萎缩中。这与日本的产业空心化有很大关系。随着制造业产业链不断迁往以中国为主的新兴经济体,本土的龙头企业外包模式逐渐瓦解,导致中小企业的町工厂模式也难以为继。

▼ 东京都江东区的公寓楼群。随着市区大片现代住宅拔地而起,原本的街道邻里关系被打破,新的居民生活与城市环境已经容不下町工厂继续存在于原本的城市街道中,衰败与腾退在所难免

这其中最严峻的就是,众多隐形冠军小企业走向了倒闭。

这里面的原因当然很多。但最主要的因素除了町工厂模式的瓦解外,还在于人口危机!

长期的少子化、老龄化,让很多掌握关键技术的隐形冠军工厂找不到继承者,而现在的年轻人又很少有人愿意走进工厂——没错,这种正在中国各地上演的招工难景象,早就在日本发酵20年以上,并带来了如此严重的后果——没有破产的破产!

据日本经产省调查显示,预计到2025年,70岁以上的社长人数将突破245万人,其中超过一半找不到继任者。另据日本帝国数据调查公司的数据,2018年度共有465家超百年历史的企业倒闭,其中制造业以103家排名第二。

▼ 大田区虽然还是东京都工业最集中的区域,但企业数也一直处于下降通道(来源:flickr)

代表性例子如位于东京都东部墨田区的隐形冠军冈野工业,这个创立于1963年的仅6名员工的小工厂,凭借着能赢得美国国防部订单的微米级无痛针头制作技术,能实现8亿日元的年营业额。

但是随着创始人——有「金属魔术师」称号、89岁的冈野雅行退居二线,招不到继承人、自家女儿和女婿都不愿从事的情况下,工厂不得不随时面临关门。这种「没有破产的破产」,已成为东京湾区中小制造业的常态,这就是日本媒体口中的——「大废业时代」。

▼ 冈野工业的创始人冈野雅行(来源:president)

至此,东京湾区近代以来的制造业进阶历程已全景展现于此。我们可以发现,军重工业是东京湾区制造业爆发和高速成长的基础,事实上这也符合国家全面工业化的全球普适规律。

国家主导的军重工业,所带来的技术储备、人才储备,才是战后东京湾区制造业能继续腾飞的关键,从而在科技力的加持下,从军重工业升级为先进制造业。

在了解了东京湾区制造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下篇我们会将重点聚焦于其产业变迁的重要规律与经验模式的总结上。

【版权声明】本平台及其中全部作品的著作权及其他相关合法权益归华高莱斯国际地产顾问(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高莱斯)所有,未经华高莱斯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摘抄、改编、翻译、注释、复制、发行、广播、汇编、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传播等方式使用其中全部或部分内容,否则,将可能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华高莱斯将通过一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