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樊登读书 · 兰得一见
主播 | 樊登读书 · 路遥
✎ 解读预告
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樊登读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遇见》。
今天给大家解读明代著名思想家袁了凡的著作——《了凡四训》。
这本书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的第一善书”和“东方励志奇书”。
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自称从此书中得到顿悟人生的感觉。
曾国藩更是将其列为子侄必读的第一本人生智慧之书。
希望新的一年,你也能从这本书中汲取生活的养分、收获前行的力量。
《了凡四训》云: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南怀瑾先生解释说:
“求人、拜佛、求上帝、求朋友都没有用,人要自己站起来,福气是自求的。”
袁了凡年轻时被人算定,一生无子,只能活到53岁。
但自从被云谷禅师点化后,他便终身改过自省、行善积德,后来不但有了儿子,还活到73岁高龄。
为传承家学、教子成才,他写下了这本诫子书。
这本书融汇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共有立命之学、改过之法、积善之方、谦德之效四篇,所以称“四训”。
曾国藩读完这本书后,拍案叫绝,以书明志,改字“涤生”。
你若读懂书中蕴藏的这4个人生真相,就能像曾国藩一样:
告别过去,如获新生。
利他,是最好的利己
孔子有云:“君子成人之美。”
曾国藩身居高位,却眼睛向下,求才若渴,举贤荐能。
晚清时期,他的手下、幕僚和门生,官至巡抚总督的有左宗棠、李鸿章等30多人,当时便有“天下督抚,半出曾幕”的说法。
李鸿章刚组建淮军时,兵力不足,战斗力弱。
曾国藩便把自己的湘军精锐调拔给淮军,待淮军兵强马壮后,又举荐李鸿章做江苏巡抚。
李鸿章以淮军为起点,成就了毕生功业,他也知恩图报,对曾国藩一片赤诚。
曾氏兄弟率湘军攻打太平天国时,围攻天京,久战不胜。
朝廷令李鸿章出兵。
为了不抢湘军的功劳,李鸿章借故拖延。
最终,曾国荃率先占领天京,立下头功。
后来,曾国藩对李鸿章感慨道:“愚弟国荃的面子和功劳,全靠你成全。”
成全别人,就是成全自己。
懂得利他的人,更容易成功。
华为总裁任正非,只持有公司1%的股权,把99%的股份让利给员工,最终成就了“中华有为”的初心和梦想。
马云秉持“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理念,最终建起了阿里巴巴的商业帝国。
对《了凡四训》推崇备至,被喻为“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说:
“利己则生,利他则久。利他是一种高级的‘利己’。”
深以为然。
万物一体,能量守恒,世间一切皆有因果。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利他即利己,因果绝不虚。
善良,是最大的福报
网上有个问题:人到底为什么要善良?
知乎网友黛西巫巫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
善良是一次奇妙的因果轮回。
一次上学,突降暴雨,黛西和同学们挤在屋檐下躲雨,看见有个流浪汉躲在树下,便鼓起勇气喊他过来躲雨。
可是,无论怎么喊,流浪汉都没反应。
后来才发现,那是个聋哑人,之前也曾见过他,在垃圾桶旁捡剩饭剩菜吃。
她又朝流浪汉比划一通:以后不要在树下躲雨,会被雷劈的。
后来,黛西便经常买两份早餐,假装吃不完,分一份给他。
一次晚自习后,黛西独自一人回家,被人跟踪,意图不轨。
在拼命逃跑、挣脱中,她摔倒在地,崩溃大哭。
关键时刻,她得救了!
救命恩人正是那位聋哑流浪汉。
流浪汉舍命相救,重伤昏迷,送医院抢救过来后,黛爸爸问他有什么要求,他却总是摇头,黛妈妈给红包也不要。
黛西在文中感叹:
每一份你无心种下的善良,总是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来到你的身旁:
温暖你,保护你,就像你当初保护他们一样。
这就是善良存在的意义。
何炅老师说:
“你送出去的每颗糖,都去了该去的地方,其实地球是圆的,你做过的好事,终究会回到你身上。”
云谷禅师在点化袁了凡时,引用六祖慧能的话:
“一切福田,不离方寸;从心而觅,感无不通。”
心田决定福田。心地好的人,福报绝不差。
改过,是最难的修行
《左传》有云: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知错改过,是世间最大的善行。
也许你会说:“行善,都是向外施予;而向内改过,怎么就成了最大的善呢?”
王阳明告诫我们:起心动念便是恶。
一天,一位老农来找王阳明,称家里有困难,想将一块好地卖给他。
王阳明说:“你在困难的时候卖地,我怎能乘人之危呢?”
并慷慨解囊,给老农一些银两,让他回去了。
又一天,王阳明带弟子到郊外踏青游学,看见一处风景秀美的田地,不由得感叹到:真是一块风水宝地啊!
这时,一位知情的弟子说:老师,你原本可以买下这个地方的。
原来,这便是当初老农要卖的那块地。
听到这里,王阳明顿足不迭,一脸遗憾。
随后,他原地坐下,闭口不言,如老僧入定一般。
有弟子不解,王阳明解释道:“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我怎能为了一己之私,有占有的欲望呢?所幸的是,这种私心杂念已被我格除了。”
可谓是:一念起,善恶难辨;一念灭,志在圣贤。
哪有从天而降的圣人?不都是知错能改的凡人。
《了凡四训》有云:今欲获福而远祸,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这是本劝善书,却用大量篇幅传授“改过之法”:
“过由心造,亦由心改,如斩毒树,直断其根。”
不怕改过难,就怕根难断。
最好的改过,是修心。
谦虚,是最美的德行
曾国藩说:“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这句话更是对他自己人生的总结反思。
曾国藩早年也曾是个“愤青”,特别是刚中进士。
进京为官时,他愤世嫉俗,锋芒毕露,却处处碰壁,动不动就被贬受罚。
现实给曾国藩上了一课,骄傲的他逐渐变得和气、谦虚、周到,甚至开始“同流合污”。
他身为一介书生,却投笔从戎,组建湘军,用13年时间平定太平天国,生生为腐朽的清王朝续命50年。
功成名就后,他激流勇退,解散手中的几十万重兵,朝廷对他信任有加,位极人臣。
反观曾国藩的一生,无论是前面的建功立业,还是后来的功成身退,秘诀就两字:
克服一个“傲”字,谨守一个“谦”字。
俗话说得好:“满招损,谦受益。”
层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放低自己;名声在外的人,越需要内敛含蓄。
白居易在《放言五首》中写道:“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谦虚,必须是真诚的内在修养,而不是虚伪的表面文章。
古有王莽,外谦内傲,擅权篡政,最终葬送了自己。
放眼今天的娱乐圈,以明星自居的人,往往星途黯淡。真正的实力派,大多低调谦逊,自然星光灿烂。
萧伯纳说:
“一个人不论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能自夸。对任何人,都应平等相待,永远谦虚。”
山不争高自成峰,水善趋下终成海。
谦虚的人,顺应自然规律,修得最美德行,活成别人眼中的风景。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
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 ”
《了凡四训》中的这句话,对曾国藩影响至深,他更是将这本书列为子侄必读的“人生智慧书”。
这本书的精髓,不在训诫后人,而在身体力行。
懂得利他,其实就是在给自己积累福报;
心存善念,你善良的心田里自会结出善果;
勇于改过,就能在日积月累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谦逊做人,默默提升实力,蓄势待发。
读懂《了凡四训》,就会心如明镜,助你照见真实的人性,照亮未来的人生。
喜欢就点个 「在看」,一起翻开这本书吧~
作者 | 兰得一见,喜欢兰韵书香,终身学习成长。
栏目主理人 | 徐徐来
排版 | 徐徐来
音乐 | 陈悦-幽壑浮云/谢少华-知道不知道
+
《钝感力》 |《非暴力沟通》 | 《微习惯》
+
《自卑与超越》 | 《被讨厌的勇气》
+
《不受父母控制的人生》 |《学习的格局》
+
《活法》 | 《共情的力量》 | 《窗边的小豆豆》
+
《老人与海》 | 《浮生六记》 | 《平凡的世界》
点击阅读原文,领取7天VIP
免费听樊登老师,解读300+本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