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俨然成了熟人特辑。
和megan太熟了,以至于不知道如何介绍她,十几年的朋友变成了一种不用特意存在的存在,变成一种底色,她时常会出乎我的意料去做些什么,但毕竟她总是出人意料的,我甚至都有些习惯,但习惯之中,依然对她有着很多的期望。这不是一时半会能解释清楚的。
古巴之王叫自己古巴之王,可以我不喜欢这么叫她,也是认识了非常久的朋友,大概八九年前在一个过分文艺的场合认识,而后几乎每半年一年才联系一次,可是由于之前较为文艺的铺垫,以至于我对她总是很亲,上次见面给她讲《麦田守望者》,我似乎很久都不太对人讲如今看文学名著是什么感受了。
第三位朋友其实不算特别熟悉的朋友,是之前工作认识的同伴,也仅仅合作了一次,但她的回答让我意外觉得很好,是很久以来看到这么多回答里最贴近我内心的。她刚刚做自由职业不久,还怀抱着一种期冀、一些关照和很多的自我反思,让我觉得所谓自由似乎有个尽头,但也很可能其实没什么尽头。
megan
坊间传闻亚非拉一姐 PentFair阁楼主理人
M: 做自由职业有多久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时不上班的契机是什么?适应得如何?
megan:严格来说我其实不算自由职业,因为有自己的公司和品牌,算是个小老板,但确实职业非常自由。这个状态大概从2012年开始。我没有长期坚持上过什么正经班,自由散漫惯了,好像打一份工挣一份钱换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从来不在我计划之内。在成立阁楼前其实想过靠写作养活自己,不太现实。2012年底在国外待了近一年,回国后成立了阁楼,做到现在。
M: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哪里,每个月平均下来大概能有多少收入?
megan:主要来自PentFair阁楼线上线下的经营收入。每年的营业额都有一定波动,如果有大客户项目单营业额就会有非常大的飞跃。去年年营业额差不多一千万左右。
M:平时工作时间是怎样的,一般一天怎么安排?
megan:我工作时间相对自由。疫情前,一年有大半年在全世界到处飞,有时候出去一趟绕地球一圈,为了节省时间一次跑很多国家,主要是为了见供应商订货。所以每天的工作内容还挺不一样的,有时候可能在非洲哪个部落里赶集,或者在南美洲村子里跟地毯工匠扯皮,有时候在美国和欧洲谈相对规范成熟的合作。
M:接活的方向有给自己明确的规定吗?原则是什么?
megan:我这边除了买卖,称得上接活儿的可能就是以阁楼或者我本人,和另外一些独立品牌或个人合作,有产品性质的,也有文化艺术方面的共创,或者线下活动。说是没什么明确规定,但事情来的时候还是能凭感觉有个大概标准,但这个标准又有点双标。
如果是钱多想法不够的合作伙伴,我希望能给我足够的控制权,我会非常强势,基本由我做主。但如果是我觉得非常有想法和能力的人,比如我们合作的一些艺术家和传统手艺人,我一定会给出足够的空间和信任,尽我所能配合他们。
M:合作机构涵盖了哪些?一般通过什么方式寻找这些平台?
megan:阁楼算是一个既有产品又有一定文化内容的品牌,所以我们的合作机构还挺丰富的,有独立品牌、集合店、民宿酒店、媒体,甚至电子音乐club或身心灵疗愈瑜伽店等,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两年最重视的合作可能就是黄河宿集、草原宿集、沙漠酒店的合作,无论是从商业角度还是文化角度,都可以说是一拍即合。
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合作,将亚非拉部落艺术,异域文化,与中国本土具有游牧气质的在地文化相结合,在一定意义上“重返丝绸之路”。其实我们没有特地去寻找平台,基本上都是对方来找我们,吸引力法则吧。
M:专业方向上,一般会通过什么方式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megan:说老土点儿,就是读万卷书加行万里路吧。
每年除了一些非常固定的目的地,我也会去一些从未涉猎过的地方,比如接下来想去巴布亚新几内亚,探索一下对我来说比较陌生的太平洋岛国。
再就是保持广泛的、大量的、有效的阅读。看人类学,也看文学;看非洲艺术史,也看全唐诗。另外,我个人有一套从小用到大的笔记系统,比我脑子有用。
M:在你看来做自由职业最紧要的能力是什么?
megan:以前觉得最重要是自律,现在觉得最重要是激情。如果只想得过且过的活着,应该也没办法做到多自律。
M:你在做自由职业的过程中,碰到的最大的一个坑是什么?
megan:工作和生活边界模糊,特别是在早期的时候。
现在阁楼创立已经快九年了,各方面都比较稳定成熟了,我每天会拿出一定的时间专注工作,但这之外的时间,除非有什么急事儿,我是可以很长时间不看手机的。
M:未来有什么规划?
megan:爬乞力马扎罗。
M: 做自由职业有多久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时不上班的契机是什么?适应得如何?
古:7年;大学毕业开始;其实没有特别契机,本来毕业后在上海有公司聊的差不多了房也准备租了,但有天晚上突然梦到北京胡同串子了,第二天就买了机票跑来北京漂了有一个月,碰巧有师姐需要人手,就开始跟着她写东西,就一直到现在了;适应得还不错。
M: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哪里,每个月平均下来大概能有多少收入?
古:写剧本,收入不太稳定,刚开始差不多每个月3-4W,中间有两年环境不好就没什么收入,现在可能每个月平均5-6W?
M:平时工作时间是怎样的,一般一天怎么安排?
M:接活的方向有给自己明确的规定吗?原则是什么?
古:最开始比较开放,各种类型都想试试,中间没项目做的那两年就是有钱就做,现在这段时间想做些自己感兴趣的,有趣好玩能让我找到工作乐趣的活儿;原则其实算是很奢侈的要求,理想状态下希望资方靠谱,尊重创作,但大部分情况下我不配有原则哈哈哈。
M:合作机构涵盖了哪些?一般通过什么方式寻找这些平台?
古:各类影视公司,几大视频门户;要么是师姐直接找,要么资方主动找,要么被朋友推荐。
M:专业方向上,一般会通过什么方式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M:在你看来做自由职业最紧要的能力是什么?
古:心态要好,情绪要稳,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能够不焦虑;找到工作之外的兴趣,扩大朋友圈多跟人交流接触不要封闭自己;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对我来说)要调整好作息否则分分钟抑郁。
M:你在做自由职业的过程中,碰到的最大的一个坑是什么?
古:选不出最哎,我觉得脱离社会的焦虑和作息不规律带来的情绪不稳定都很致命。
M:未来有什么规划?
古:想去CBD坐班,感受一下每天换一套职业装的快乐。
渡水崖
一个想当记者的(前)编辑,笔名取自秘密后院乐队的歌词
M: 做自由职业有多久了?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当时不上班的契机是什么?适应得如何?
渡水崖:刚开始。但我大概只能算半个自由职业者,因为这件事我上次离职时就想过,被自己否决了,没有办法,各方面条件不太成熟,当时还咨询了几位媒体前辈,没有一个人表示支持。后来又回去上班。但怎么说呢,我自认是一个比较 “抗造”的年轻人,对大环境、行业和职场上具体的人的很多问题可以容忍,但涉及到自己的写作就不太行,自我保护意识超强,最在意的是创作空间和署名权,如果这两点不能满足,也就没有工作的耐心了。
离开公司可以说是速战速决,以至于手上还有篇稿子没完成,需要花时间打磨,加上疫情防控,在谈的实体店兼职也黄了,意识到“找到喜欢的工作”确实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决定先当自由撰稿人。不过我绝对没有拿自由撰稿当“备胎”的意思,当外面总是没有机会、没有选项的时候,它是特别公平和包容的工作,只是我还没有厉害到可以驾驭这个身份。
M:主要的收入来源是哪里,每个月平均下来大概能有多少收入?
渡水崖:目前只有一份稿费收入……另外就是在和一位即将出书的老师合作,帮忙编审书稿,作为中长期项目来做,最后可以拿到一些钱。我写稿比较慢,合作平台也不多,理想状态下每个月接一到两篇,加起来收入达到五六千就可以了,也就是个刚好覆盖掉每个月消费的程度。
M:平时工作时间是怎样的,一般一天怎么安排?
M:接活的方向有给自己明确的规定吗?原则是什么?
渡水崖:我对自己接活的要求可能是,不要太“职业化”。如果把自己完全调动起来,很容易陷入工作时那种没有意义地写作的怪圈。既然我都放弃工资和社保了,就是用钱来换写真正想写的东西的可能性。加上对自己体力、精力的评估,和对撰稿工作的沟通、磨合等等成本的预判,我还是暂时以“自己觉得有用”为导向,不接跟职业规划无关的活,如宣传文案、文娱行业稿等等。
目前我编辑的那本书是经管类的,说实话对我写作的“场”略有打扰,但还在可控范围内,这可能是我唯一能接受的“与我无关”的活了,也不准备再接第二个。
M:合作机构涵盖了哪些?一般通过什么方式寻找这些平台?
渡水崖:这个问题我好像没什么资格回答,目前的合作机构是找工作搭上的,结果变成约稿作者了。不过估计这种几个正式员工、很多“外包”员工的模式已是媒体常态,或者说是未来的大趋势。寻找平台的办法,我能想到的应该也是大家都能想到的,一个是动用工作时积累的所谓人脉和资源,主动联系平台负责人、编辑,说明自己的方向和选题,应该也少不了试稿的过程,另一个就是“笨”方法,投稿,穷尽自己关注的、有发表机会的平台,找到他们的投稿邮箱,目前我正准备开启第二条通道。
M:专业方向上,一般会通过什么方式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
M:在你看来做自由职业最紧要的能力是什么?
渡水崖:对自己负责算是一种能力吗?为写下的每一个字负责,为生活的细枝末节负责,为焦虑、孤独感、“不能当工具人和螺丝钉是不是我自己的问题”等等不时冒出的负面情绪负责,以及处在社会系统的边缘、没什么社会保障的情况下如何保护自己。据我的观察,文艺青年身上都有很纯真的一面,但对自己负责是一种成熟的“大人”的表现,我认识的很多自由撰稿人,都是既天真又老成的人,这也是我最最钦佩他们的地方。
M:未来有什么规划?
渡水崖:没有工资可领之后,我那些无节制的报复性消费习惯立刻消失了,没有任何过渡。可见恢复自由身是一个重新认识自己的过程,原来我并不是一个物欲很强的人,也没有任何赚大钱的人生规划,只有一点不太好实现的职业理想。这样想的好处是,自由职业时心理压力不太大,我目前最大的经济支出来自于房租,在北京,想一边舒服地挣钱,一边舒服地住真的很难。但我也提前想好了退路,等到户头实在紧张了,就找个班上,或者换到离市区更远、更便宜的房子。我甚至想过把之前的公积金提出来,是不是很疯。总之还是有办法的,前几天还看到家楼下的24小时便利店在招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