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封信是左宗棠安排儿子孝威前去给曾国藩吊孝而写。左宗棠人在甘肃,连妻子的葬礼都无法主持,曾国藩的葬礼,当然更没有时间亲自参加。
但这是一个敏感且略带尴尬的差事。1864 年7 月,左宗棠自向朝廷举报湘勇'吉字营'放走了幼天王洪天贵福,'曾左交恶'已成为人尽皆见的事实。
其后8 年,两人虽私下仍有间接往来,但公开场合不见书信。无论官场还是文化界,多数认定两人已势成水火,不可能再有交集。
左宗棠在湖南巡抚衙门主政的8 年,曾多次有恩于曾国藩。举其大端有:1853 年曾国藩受鲍起豹、陶恩培多方刁难,差点内部火拼,多亏左宗棠从中把控调解,才没有给湘勇造成大的伤害;1854 年曾国藩在靖港跳水自杀,左宗棠将他及时骂醒,并接过军事布防,避免了人亡事息的悲剧;1856 年到1858 年,湘勇在江西遭遇断粮、断饷,全靠左宗棠通过湖南东征局送去的295万两白银,避免了数万军队饿困甚至哗变的危机。
曾国藩对左宗棠的帮助,感激由心,早年大约也想过回报。1854 年湘勇收复岳州,曾国藩在保举名单里将左宗棠的名字放到前面,向朝廷保举左氏为知府,并要求朝廷赐左氏蓝顶花翎。
左宗棠获知后勃然变色,写信给刘蓉,毫不隐讳地批评曾氏:仗在岳州打,我在长沙。岳州与长沙相隔三百多里,战场胜利我没有一点儿汗马之劳,之前也没有参加任何战前军事会议,混在保举名单中,让我何以处己、让曾氏何以服人?方苞说,男子汉大丈夫,升迁自然要有堂堂正正的升官之道,何必要靠那些弄虚作假、浑水摸鱼的小动作?我认为方苞这话说得极对。涤生兄'以蓝顶尊武侯而夺其纶巾,以花翎尊武侯而褫其羽扇',既不合诸葛亮本人的意愿,也让我这个以'当代诸葛亮'自称的人徒惹世人讪笑。如果他不是对我怀有深仇大恨,断然不会这么做。曾涤生为人质朴厚道,这种事情绝对做不出来。为什么还是发生了呢?我猜是胡林翼怂恿,罗泽南跟刘蓉密谋出来的。我劝你们三人赶紧与涤生兄商量,将无故加在诸葛亮头上的蓝顶花翎去掉。否则的话,我将披发入山、誓不复出!
这事从表面上看,曾国藩有恩于左宗棠,细究之下,二人属相互帮衬。谁也不欠谁人情,因为楚军出山之后,左宗棠给曾国藩的实质性帮助更大。
其后一年,左宗棠凭楚军的强大实力守住江西、保住安庆,尤其在1861年4 月21 日的乐平一战中,以5000 人胜10 万兵,打通湘勇的救命粮道,让身陷祁门绝境的曾国藩得以大难不死。曾氏感激左宗棠的救命之功,其后竭力保举他担任浙江巡抚,客观地说,两人此时完全是互相帮助,彼此成全。
但曾国藩的军事战略短板,这时也逐渐暴露无遗。将两江总督府驻扎在祁门本是他一个人拍脑袋并霸蛮坚持下来的。其失误连学生李鸿章都看出来了:徽州城一旦失守,祁门顿成前线,祁门属盆地,是敌人可以一锅端的驻军死地,作前敌总指挥部尤不适宜,建议改驻东流。曾国藩碍于面子,置之不理。但这话说过不到一年,李元度果然遭遇守徽州城失败,曾国藩差点儿困死祁门,死里逃生迁移东流。
曾国藩习惯'扎硬寨、打死仗',左宗棠对他的笨拙,有种说不出的着急,但大多数时候也只是哀其不聪,怒其不明。
如何与诸多方面不如自己,但又有恩有情于自己的朋友相处?在这封信里,左氏说出了自己为人处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君臣朋友之间,居心宜直,用情宜厚。'意思是说,与朋友交往,用心要正直,对方有缺点必须指出来,但用情要深厚,指责朋友的缺点与错误不能影响自己对他的情谊。这是一种'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的做法。
虽然公开'交恶',但两人私下其实一直并未断开联系。1865 年,两江总督曾国藩探寻改革两淮盐政之方,一时没有主见,想起两淮盐政改革始于前两江总督陶澍,而作为陶澍的亲家,左宗棠将陶澍家的宾朋书信与臣工奏稿全部看过,称得上是这方面的权威专家,曾氏当即去信闽浙总督府,向左氏虚心请教。
书信往来渐无,另有一个原因,曾左之间确实有互竞高下的心理。
回想1858 年农历六月曾国藩复出,他第一件事跑到长沙拜访左宗棠,要左宗棠用篆书为自己书写一副对联:'敬胜怠,义胜欲;知其雄,守其雌。'曾国藩试图借对联表心迹,用意很明确:左宗棠是雄,第一,自己是雌;第二,这话出自曾氏之口,便成了'伟大的谦虚'。
左宗棠何等聪敏之人,当即领会他的用意,为表明前段时间写信寄去湘乡批评他,不是图争个雌雄高下,便换赠一联:'集众思,广忠益;宽小过,总大纲。'这里是引用诸葛亮的话提醒曾国藩:欲成大事,不能刚愎自用,要团结人;要立大功,不能临事畏逃,要忠心正直;要带好部队,须宽容部下小错小误;要凝聚八方人才,需战略上立准方向。
在左宗棠看来,这是比'黄老药方'更有效的灵丹妙药。曾国藩之前正是因为没有做好这12 个字,所以既得罪了江西官场,又交恶地方乡绅,还惹恼了咸丰皇帝,弄得自己在江西待不下去。
在左宗棠看来,凡是困难,都可以通过智慧找到最恰当的解决办法,主帅之所以发生失误与错误,是因为自己智力不够或方法错误带来的。有了困难,逃避不是办法,'黄老药方'也只是借口,正确的办法,应是在反思自己与思考解决方法上下功夫,方法找对了,困难便可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