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文章| 资讯| 行情| 企业| wap手机版| article文章|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易达信息科技

企业列表
新闻列表
推荐企业新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依依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让中国机器人领跑世界!厉害了我的校友!
新闻中心
让中国机器人领跑世界!厉害了我的校友!
发布时间:2025-02-26        浏览次数:21        返回列表

到世界舞台的科技之光

让中国机器人领跑世界!厉害了我的校友!

从笨拙挪步的双足机器人

到领跑全球机器人市场的“中国答案”

以热爱为代码 以坚持为算法

书写了一部“技术狂人”的传奇篇章

本科时期的王兴兴在同学和老师眼里,就是不折不扣的“技术狂人”。王兴兴的班主任、浙理工机械工程学院的金玉珍老师回忆,王兴兴平时话不多,在校期间从来不打游戏,大多数时间都泡在图书馆。成绩算不上特别拔尖,但是专业课都非常好。最重要的是,他的目标相当明确,动手能力也超强。

翻开浙理图书馆的借阅记录,王兴兴的名字下,120多册图书赫然在目,从《数学分析讲义》到《费曼讲物理》,从《直流电动机应用技巧》到《游戏编程中的人工智能技术》,横跨计算机、机械、电子通信三大领域。2010年,当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对于普通人还只是空中楼阁之时,他就曾大胆提出“增大神经网络的规模,AI的能力会越来越强”,并据此完成了一篇计算机课程作业的小论文。

王兴兴在读期间借阅书单

从实验室的星光到世界舞台的聚光灯,王兴兴与宇树科技的故事,恰是浙江理工大学“求知求实、创新创业”精神的生动注脚。当Unitree机器人登陆春晚舞台的那一刻,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最前沿黑科技的精彩亮相、中国智造的迅速崛起,更是一个工科生用热爱与坚持,在时代坐标系中划出的璀璨轨迹。

nceid="10597119956823754646" data-type="video" data-mediatype="undefined" data-authiconurl="https://dldir1v6.qq.com/weixin/checkresupdate/icons_filled_channels_authentication_enterprise_a2658032368245639e666fb11533a600.png" data-from="new" data-width="1080" data-height="1440" data-id="export/UzFfAgtgekIEAQAAAAAAh5sHEAknHwAAAAstQy6ubaLX4KHWvLEZgBPE7aMkYAZYEpWAzNPgMItr0C6MORODG_IoaRblo5An" data-isdisabled="0" data-errortips="">

作为一名浙理机械学子,我为宇树科技及王兴兴校友的事迹深感自豪。他以卓越的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在机器人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技术突破,使宇树科技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企业。这不仅展示了浙理学子们强大的科研实践能力,也激励我们勇于探索科技的前沿。王兴兴学长的奋斗历程告诉我们,实践与创新同样重要,我们应以他为榜样,扎实学习,勇于突破,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专业22级本科生陈乾玮

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王兴兴校友与宇树科技的创业故事让我深受触动。他将实验室里的机器人算法研究转化为四足机器人的产业化突破,展现了学术理想与工程落地的完美融合。今年春晚宇树机器人表演《秧Bot》的场景,让我直观感受到代码如何“跃出屏幕”赋能实体科技。这启示我们:科研不应止步于论文仿真,更要敢于将前沿算法注入硬件载体,用技术创新回应时代需求。王兴兴用十年时间让中国四足机器人站上世界舞台,正是我们青年学子需要传承的知行合一的典范。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4级研究生朱晨熠

当除夕夜看到《秧BOT》这个舞台时,我特意去看了春晚的节目单,不出意料看到表演者是杭州宇树科技时,作为浙理人的我深感自豪。宇树科技的创始人王兴兴校友是所有浙理学子的榜样,作为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深知机器人每一个动作背后都是无数次的调试与优化,只有坚持方能成功。榜样在前,未来我将更加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与实践,为推动科技与AI的深度融合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专业22级本科生王俊嘉

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浙理学子

以王兴兴为榜样

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

为社会的发展 人类的进步

贡献自己的力量

也期待宇树科技在王兴兴的带领下

创造更多的辉煌

续写“求知求实、创新创业” 的动人篇章

文字 | 石丛珊

排版 | 赵一

责编 | 张霄

责审 | 石丛珊

终审 | 周照东

投稿邮箱:zjlgdxwx@zstu.edu.cn

转载请注明来源:浙江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