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当中,最神秘的功夫,非“葵花宝典”莫属。
它是武学的秘籍,也是英雄的痛楚。
欲练此功,必先自宫,让多少英雄痛哭失声。
本想成为盖世英雄,杀最狠的男人,娶最美的女人,喝最辣的烧酒,但是这功夫练成了,跟那老僧有什么区别?
世间安得双修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喝最烈的酒、泡最美的妞,吃最肥的肉,依然是商业时代永恒的主题。
营销,就是商业时代最上乘的刀法。
它弹指之间,成就你产品亮点,
它谈笑之中,成就你卖货大业,
它运筹之后,成就你企业美名。
— 1 —
破心中之贼,是刀法之本
凡练神功者,必有纠结处。
比如,王阳明,七日格竹。
天天盯着竹子,连续看七天,没有悟出啥道理,内心纠结的不行,结果大病一场。
比如,孔子,十日学琴。
天天弹一首曲子,老师喊停好多次,他内心纠结的不行,直到悟出是文王作曲。
比如,教员李德胜,读资治通鉴。
一生读过十七遍,还是觉得有些纠结,卷不释手,批注无数。
“纠结”,就是心中之贼,如何破?
要存天理灭人欲,这理儿还悟不悟?
弟子不必不如师,老师言还听不听?
尽信书不如无书,这书本还读不读?
法国心理学家托利得说:
“测验一个人的智力是否上乘,可以看看其脑子里能否同时容纳两种相反的思想,而无碍于其处世行事。”
阳明先生说:
此心不动,随机而动,拿起就用,用完放下。
周恩来总理说:上马杀敌,下马念佛。
如此,纠结就可以打开了。
营销刀法的核心是心法。
以自心觉他心,以他心成自心。
通俗的说,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用对方思考问题的方式,去感悟他人的感受。
营销,需要的不是感动他人,而是让他人心动。需要破除心中的傲慢与偏见,能换位思考,更要有移情能力。
营销心法,是一生的练习,
没有终点,始终是一门基础必修课。
举一个例子。
晚年的王阳明,荣归故里,没事在家讲讲课,偶尔出去溜溜弯。一日上课时,有一乡亲求助。因家人生病,需要大量银子,想把祖宅卖给王阳明。阳明先生大手一挥,吩咐仆人说:“谈钱伤感情,要什么宅子。写个欠条,拿上几百两银子,让乡亲看病去吧。”
又一日,王阳明和仆人出去溜达,走到一个绝佳风景处,登高望远,诗兴大发,正要赋诗一首,突然发现山中一个院落特别雅致,不禁感慨起来。对仆人说:“如果我们也有这么一个院子,读书讲课,真是神仙日子。”仆人立刻对他说:“大人,这就是前几天,别人要卖给你,你不要的院子啊。”
王阳明懊悔的啊呀一声,然后跑到远处,静坐起来。大约过了半个时辰,他走到仆人面前说:“现在心里放下了,内心已经光明,可以回家啦。”
圣人都是如此,我们自不必多言。
— 2 —
见大而行远,迎刃方通简
见大而行远,迎刃方通简。
没有见过世界,哪里会有世界观。
先来一张图。
高度不够看到的都是问题
格局太小纠结的都是鸡毛蒜皮
再来一张图。
邓宁克鲁格说:「如果你没有能力,你就不会知道自己没有能力。」简言之,庸人容易因欠缺自知之明而自我膨胀。
还有一张图。
正如马克·吐温的那句名言:
历史不会重演细节,过程却会重复相似。
营销,英文翻译:Marketing,也叫市场营销。
在当今的时代,这个翻译太过陈旧。
营销,对企业来说,是战略的至高点,
它不是一门技术,而是动态的运筹学。
用军队来打个比方,
营销部门应该是总参谋部,而不是某个大战区。
营销部门应该是总政治部,而不是某个文工团。
营销部门应该是总情报部,而不是某个侦查站。
曾国藩说: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谋”就是营销刀法应该做的事情,谋,并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可以跨越任何部门,去进行实战性的试验,猛将必发于卒伍,宰相必起于州郡,解决关键问题,找到战略大方向。
营销刀法,见大而行远,迎刃方通简,面对的是全局,着眼的是关键,服务的对象是企业最高决策者。
— 3 —
一切皆可分解,组合即是创新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是分解的技术。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是组合的艺术。
俗话说,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怎么去看别人专业与否?看他们的基本功。问题来了,啥是基本功?分解的技术,就是基本功。
举个象棋的例子。
街头巷尾,有很多象棋摊。越是臭棋篓子,棋瘾越大。而且,臭棋篓子,大多数,一辈子棋艺不长进。因为,他们只会那么几招,总想一针捅破天,如同程咬金的三板斧。
实际上,象棋高手并不是天生聪明,而是善奕者通盘无妙招。他们早已经熟读各类棋谱,各种套路了然于胸。普通人觉得自出洞来无敌手,高手看来都是皇帝的新装,光着屁股上大街。
高手,懂得分解的技术,而且分解的角度很合理,更重要的是,把事情分解到每一步都是清清楚楚、易如反掌。
因此,善易者不卜,善弈者通盘无妙招,功力首先在于分解的技术。
营销刀法,分解方法:
第一步:因上努力,果上结缘。
美国电影《教父》,有一句台词:
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
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
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善于使用5Why方法,找到真正的问题。
找到本质性的问题,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第二步:相互独立,完全穷尽。(MECE法则)
鲁迅先生说过一句名言:
世间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有了路。
爱迪生也说过一句名言:我哪里有什么发明?都是偶然发现。不过是找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才偶然发现了电灯泡。
卖油翁,做了总结性发言:我亦无它,唯手熟尔。
第三步:知其主次,分其先后。
比如,在新单位上班,第一原则,要先找到单位的“大小王”。
如果你在三十分钟还找不到桌子上的鱼,那么你就是那条鱼。——电影《赌王之王》
一切皆可分解,组合即是创新。
营销刀法,组合方法如下:
第一步:守正出奇,增减元素。
西方经济学中,第一个系统地描述创新理论的是熊彼特,他把创新定义为: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的组合。它包括五种情况:
1、引进一种新的产品。
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
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
4、获得一种新的原材料供应来源。
5、实现任何一种新的工业组织。
第二步:君臣佐使,调整关系。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企业想生产什么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用户需要你生产什么,他们想购买什么品牌。
营销刀法的目的,是建立品牌和用户之间关系。
建立品牌与用户关系,有两条路线:一部分是感性,一部分是理性:感性输出的是形象、个性、价值观,而理性输出的性能、功能、利益等。
如上篇文章所提到的,感性诉求瞄准的是人的间脑,即情感中心,而理性诉求瞄准的是人的大脑皮层,即理性中心。
理解需求是前提,创造价值是本质,
推动认知是手段,建立关系是目标。
第三步:他山之石,换道超车。
TRIZ理论的创始人,俄罗斯·阿奇舒勒说:
“创造力就是正确表述问题的技能。”
在英文中,有三个单词都可以译成“问题”,它们是:Question,Problem和Puzzle。那这三个词的区别是什么呢?
Question是面临的表象矛盾,Problem 是当前的主要问题,Puzzle是有解的证明题。创造力的起点,是正确表述问题,是看见矛盾;承认这个矛盾,然后到别处找到相近方案,解决它的过程。
举个例子:如果你的钥匙丢了,那它肯定不会在锁的旁边。对,创新就是,看见那把锁,然后到别处去找到钥匙的过程。
最后的话
先做你应该做的,是责任,
后做你想要做的,是梦想。
下篇文章:
营销刀法第一式:
模型在手,思路我有。
对,有思路才能反套路。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