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平时是怎样做决策的?以前还真没想过,这太自然了,可是看完《思考快与慢》这本书,却能让我们多少知道一点,到底是什么在影响着我们的这些行为,凡事背后必有道理。
本书的作者丹尼尔·卡尼曼 ,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心理学家,他开创了经济学的重要分支——行为经济学。
作为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作,这本《思考,快与慢》颠覆性地指出——
大多数情况下,人都并非是理性的,我们的直觉是存在缺陷的。并告诉我们,人类的思考模式可以拆分为快思考和慢思考。作者把它们叫做系统1和系统2,系统1就像大脑的自动反应模式,它会根据生活经验,总结无数下意识反应的套路,让生活很简化,不用动脑子,只是很多事情变成一件可执行的自动程序,节省我们日常中的脑力消耗。
所以,闹钟一响,我们不必思考要不要起床?怎么刷牙?怎么洗脸?这些常规动作,系统1会自动、快速地完成这些动作。那系统2什么时候启动呢?当系统1碰到复杂问题的时候,系统1已经懵了,没法儿给出答案,这个时候,所有动脑筋的事情呢,它就一股脑儿地丢给系统2。
系统2接到系统1的求助以后,就集中注意力来处理这些事情。
但有一个问题就是,系统2很懒,它通常不会主动干预系统1的工作,除非系统1向它主动发出求助。而系统1又是随时在线,没法关闭,这就决定了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总是系统1先出面而不会直接面对系统2。
只要系统1认为自己可以处理并给出答案的东西,系统2是不会启动的, 这种模式配合有什么好处呢?它们的协作非常高效能:代价最小,效果最好。但是也因此,人们会因为经验而存在成见,所以,经常犯错。
但是对于这一点,我们甚至都一无所知,系统1和系统2就是这么协作,这种协作导致我们在多数情况下靠直觉做判断,而不是经过系统2的理性分析和计算。
书里讲了很多个建立在直觉思维上的现象,比如 可得性偏差,启动效应等多种,这里我主要说说由大脑机制引起的心理学效应: 光环效应和框架效应,以及大脑机制引起的直觉缺陷:锚定效应。
光环效应,你长得这么好看,说什么都对
光环效应,是指你先接受了事情的一些信息之后,这些信息可能会影响你对事情的整个判断和理解。名人效应是一种典型的光环效应,不难发现,我们拍广告,看到广告多数都是有名的歌星,影星,你很少见到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
因为明星推出产品更容易得到大家的认同啊,这个光环的意思,可不是明星头上自带光环,那个光环,而是因为明星的公众形象,再来一个效果是什么,是大家对这位明星的认同,顺带认同的,他所代言的东西,用一个词简单的概括叫爱屋及乌,相对于爱屋及乌的反义词叫他恨屋及乌,其实这也是一个光环效应。
它的 缺点就是容易让我们带上粉丝滤镜,会因为过度喜欢而变得盲目。
想明白光环效应,你看问题会更理智、客观。
框架效应,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讲个故事,有个吝啬鬼不小心掉到河里,好心人赶紧趴在岸上喊:“你快把手给我,我把你拉上来。”这个吝啬鬼就死活不伸手,好心人很纳闷儿,这是什么情况,难道他不想活了?后来反应过来,他换了个词儿,他冲着快下沉的吝啬鬼大喊: “ 我把手给你,你快抓住我。” 吝啬鬼一下子就抓住了这个好心人的手。
心理学上,把这种由于不一样的表达导致不一样结果的现象称为框架效应。
举个日常例子,病人需要动手术,事关生死,家属需要签字。如果医生说: 手术成功率有90%。家属可能很快就签字了;如果医生说死亡率有10%。家属签字可就犹豫不决了。
学会框架效应,你的思维提高不止一点点。
锚定效应,来自内心深处的误判
举个生活案例,两家卖早餐的小店,每天顾客数量和粥店提供的服务都差不多,可结算时,总是一家店的盈利高于另一家。 究其原因,原来效益好的那家服务员盛好粥后总问: “加一个鸡蛋还是两个?”
而另一家店的服务员总问 : “要不要加个鸡蛋?”
收到第一个问题的顾客,也许他不需要加鸡蛋,只是服务员的提问问题颇具技巧, 把给顾客的判断题换成了选择题,将消费者的思考起点就定在了加几个鸡蛋,不知不觉就增加了销量。
只是把对方的思考起点改了一下,获得的结果却大不相同,这种先入为主的信息会对我们的后续决策做出暗示的现象,叫锚定效应。
人们思考问题,可能更多地用比例来衡量,而不是用实际的数字。比如说工资,假设你的工资是5000块钱,公司给你涨1000块,你感觉就很好;可是,你工资要是有2万,给你涨1000块钱可就没那么有感觉了,同样是1000块,效果差别非常大,因为比例不一样。
想明白锚定效应,我们的心理会少受伤害。
先入为主
以上有光环效应,锚定效应和框架效应,它们共同说明一个问题:先输入的信息在判断中能够占据优势地位,不管这个信息是第一印象事先设定的参考值,还是描述的时候用到的词语或修饰,都会极大影响我们后面的判断。
我们看看奇葩说是怎么用这几个点的,每次一开场,马东带着那几个导师和嘉宾的各种搞笑,各种搞怪,让所有的观众都感觉这种娱乐的氛围,对吧, 这个过程呢,用丹尼尔.卡尼曼的话说是一个认知放松过程,也是一个启发的、先入为主的过程。
从一开始,大家感受到了那种搞笑,系统一直接把这个氛围锚钉成一个搞笑的娱乐。大家沉浸在这种搞笑的氛围中,辩手只要讲到某一个有点搞笑的点,第一个笑的人可能会是谁?可能是带着光环的蔡康永、李诞或者黄执中。这是他们感知力特别强的一种表现。
但同时,因为大家已经默认,这是一个搞笑的现场,当有人笑出来,其他人很容易被引发笑点,请注意一点,很多笑点是被别人引发出来的,蔡康永和黄执中的笑可以用作背景笑声,就像我们看其他节目现场放出来的背景笑声是一样的。
这种笑声还有一个循环效果,启动想起来的作用,既然你发笑,就启动了自己开心的感觉,这种开心又启动后面的内容,更容易引发笑声。更何况观众还受到光环效应的影响,在现场,想不笑都难。
这些心理效应,奇葩说运用得浑然天成,确实是厉害。
第一印象
另一个方面,我再说一个跟我们影响巨大的一个动作 :第一印象。
请问一个人给你的最深刻印象,你觉得来自哪里?你可能会说,根据 峰终定律,来自体验最深的点,加上最后的演讲。其实不一定,我们每个人的接触,没法很深入。
所以,我们很难对认识的每个人都有峰终体验。但是一般认识或者说见过的印象还是容易有的, 第一印象对我们一个人的判断影响非常大,加上大家对第一次这个词儿有那么特殊的敏感,这个印象持续的时间更长,很难覆盖掉。
分析有四种原因:
第一、根据书中讲的可得性偏差,人们会根据更容易进入大脑的信息做判断,第一印象只是相对更容易被唤醒。
第二、根据光环效应,人们会根据先获得的信息对整体做判断,我们会根据第一印象给一个人整体做出一定的评判,如果没有什么利益驱使,你可能会根据第一印象判断,选择跟这个人进一步接触,还是直接远离。
第三、因为第一印象给大家的头脑里锚定了一个框架,后面你再跟这个人接触的时候,很容易拿第一印象做对比。
第四、自己也很容易根据自己给别人的第一印象,自动保持和以后行动的一致性。所以很多人在公众场合的自我介绍被看得很重,因为那是你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最后
这本书很难读,但是,多读几遍, 从中还是能看到我们平时依赖的大脑是多么的不靠谱,又是多么的安全可靠,我们并不是时刻处于理性当中,我们的情绪时而崩溃,时而放纵,时而偷懒,时而失控。这些都是冰山一角。更多的是发生在我们自以为理性的时候,是理性还是非理性,这些都是思维层面的问题。
这本书号称“能完全改变你思考的书”,并非虚言。
多读多想,特别是我上面提到的生活中常见的三种效应,想明白,不但让你思维更高级,还会让你生活少掉坑。
|| 红馆荐读 ||
《思考,快与慢 》
——《纽约时报》2011年度十大好书
在书中,卡尼曼会带领我们体验一次思维的终极之旅。他认为,我们的大脑有快与慢两种作决定的方式。
常用的无意识的“系统1”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作出判断,它见闻广博,使我们能够迅速对眼前的情况作出反应。
但系统1也很容易上当,它固守“眼见即为事实”的原则,任由损失厌恶和乐观偏见之类的错觉引导我们作出错误的选择。
有意识的“系统2”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作出决定,它比较慢,不容易出错,但它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为了使读者真切体会到系统1和系统2这两个主角的特点,卡尼曼介绍了很多经典有趣的行为实验,指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什么时候不能相信;指导我们如何在商场、职场和个人生活中作出更好的选择,以及如何运用不同技巧来避免那些常常使我们陷入麻烦的思维失误。
本书将会彻底改变你对思考的看法。
以下是丹尼尔·卡尼曼的另外两部力作:
文|叶子聊生活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上下滑动 延伸阅读 -
一个人不开心的根本原因:智慧不够
人生世间,苦是必然,甜是偶然。
心理学上有个ABC法则,A是事情,B是认知,C是情绪。
很多人一旦不开心,就觉得是A出了问题,但实际上,出问题的可能是B,或者C。
庄子曾讲过一个“方舟济河”的故事,有人乘船被撞,他心中勃然大怒,以为有人故意冲撞自己。
但是突然发现撞过来的船上没有人,于是怒气瞬间消失。
决定情绪的不是事情,而是个人对事情的认知。
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必须提高自己的智慧和境界。
以下五种人生智慧,帮你拯救所有不开心。
成长智慧:把人生当成一场修行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德韦克认为人的思维有两种:
一种是成长型思维,一种是固定思维。
对固定思维的人来说,人生的种种挑战是一场考验,考验失败说明自己无能。
失败会对自己身心产生巨大打击,不愉快的情绪接踵而至。
但是对成长型思维的人来说,人生的种种挑战是一个又一个的台阶,考验失败,只是说明自己仍需努力。
他们不会一蹶不振,而是在失败中寻找进阶之道,在失败中不断完善自己。
中国人常说:“吃一堑,长一智,经一事,长一能。”
本事是练出来的,只有在事上磨炼,一个人才能有所成就。
王阳明在江西讲学,有个地方官经常去听他讲课。
有一天他找到王阳明说:“您讲得太好了,可是我公务繁忙,无法经常来听您讲课。”
王阳明说:“为什么要放弃工作来修行呢!”
官员问:“难道工作也是可以修行的吗?”
王阳明回答:“工作就是修行,红尘就是道场。”
生活中的每一次愠怒、每一次失败,都是修行的进阶之路。
对于别人来说,这些东西可能是毒药,但是对那些修行者来说,这些都是人生进步的养料。
曾国藩晚年的时候给自己的书房起名“求阙斋”。
每发现一点自己的弱点,积极改正,自己的修养就更进一步。
所以求阙既是一种谦逊,也是一种修行的智慧。
把人生当成一场修行,一时的得失不代表整个人生的成败。
所有磨难都是历练,所有挫折都是考验。
人生的种种负面情绪,都会变成挑战的动力。
这样的人不会自怨自艾,更不会轻易被打倒。
阴阳智慧:辩证地看待问题
《雪心赋》里有这样一句话:“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万物都具有阴阳两面,人生的祸福好坏,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
有人因祸得福,有人破福成祸。
明代初年,大将郭德成因为醉酒失言,得罪了朱元璋,被迫落发为僧远离庙堂。
后来朱元璋大肆屠戮功臣,几乎无人幸免,但郭德成却因此逃过一劫。
清代曾国荃攻破南京城,平定太平天国,本来是天大的功劳。
但是他却因此得意忘形,放任官兵劫掠,贪婪无度,最终物议沸腾,被迫革职还乡。
老子说:“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在圣人眼里,美与丑,好与坏,其实差不了太多,二者彼此对立,却又彼此转化。
好事中总是隐藏危机,坏事中总是蕴含机遇。
真正聪慧的人都有辩证思维,从不局限于事情的一面。
他们得意时不猖狂,失意时不沮丧。
面对人生的得失起落,内心波澜不起,安稳平和。
转弯智慧:不要一条路走到黑
古人说:“心随路转,路则常宽”。
人生之路,不只有一条,没必要一条路走到黑。
懂得顺势转弯,人生才能柳暗花明,豁然开朗。
明代三才子之首的杨慎在大礼仪事件中触怒皇帝,被贬云南。
仕途无望,于是他转而著书,在云南三十年,博览群书,著书四百余种。
整个明代无人能出其右。
山中宰相陶弘景,年轻的时候仕途不顺,屡遭打击,心灰意冷之后主动辞官。
因为酷爱道家学说,便改行做了道士。
陶弘景遍访名山,编撰整理道家典籍,最终创立茅山宗,成一代宗师。
《易经》讲:“曲成万物而不遗。”
天地万物都是迂回而曲折的,人生之路也不例外。
遇到那些注定行不通的路,切莫一味钻牛角尖。
条条大路通罗马。
懂得变通,学会转弯,人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极简智慧:尽量减少自己的欲望
叔本华说:“人受欲望支配,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无聊,人生如同钟摆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在叔本华看来,快乐只在欲望满足一瞬间,其他时间不是无聊就是痛苦。
佛说:众生皆苦。
人生世间,苦是必然,甜是偶然。
想要摆脱痛苦和无聊,必须要减少自己的欲求。
对于自己能力之外的欲望,尽量戒除。
月薪五千不要幻想豪车别墅,妄念不除,一个人终生都会活在痛苦之中。
对于自己能力之内的欲望,也要尽量减少。
毕竟,一个人的欲望不加遏制,只会越来越大,一旦超过一个人所能满足的极限,灾难也就到了。
商纣王从一根象牙筷子开始,一步步走到酒池肉林。
为建摘星台透支民力,各地诸侯造反,最终身死国灭。
物质的满足终究会超出人的生理极限,但是精神不会。
诸葛亮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古往今来的哲人,愿意身居陋室,粗茶淡饭。
一方面是懂得知足常乐,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专注于精神和心灵的满足。
庄子说:“天下有至乐无有哉?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人生真正的快乐不是来自欲望、名利,而是来自一个人的智慧和境界。
当一个人可以在精神世界获得满足的时候,外在的物质也就很难成为他的牵绊了。
破局智慧:做自己的旁观者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人生这场局,一个人若是深陷其中,定然难以自拔。
对于其中的恩怨得失,也就很难洒脱。
苏轼一生不顺,从北到南,一路贬到海南岛。
大半辈子都在漂泊的路上,但是他却把人生过得像诗一样。
这很大程度上源于他对人生保持了一种距离感。
他曾在《题西林壁》中写道: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当一个人过不去的时候,不妨跳出去,拉长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再去看个人的遭遇。
这时候,一切得失都微不足道,一切悲喜都是浮云。
初入仕途,苏轼父母妻子相继去世,悲痛之余,又遇官场险恶。
不得已,苏轼避祸密州,他说:“弃置当何言,万劫终飞灰。”
人生百年,往远了看,所有的劫难都会烟消云散。
乌台诗案后,苏轼被贬黄州,仕途无望。
他说:“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再大的不公,再多的痛苦,就天地宇宙而言,也可以小到忽略不计。
学会做自己的旁观者,这是一种修养。
再难的时候,只要跳得出去,它就可以让我们保持清醒。
不会顾影自怜,不至于自伤自叹。
情绪永远是智慧的天敌,智慧永远是情绪的克星。
一个人智慧不够,才会生出无边烦恼。
人生是一场修行,如果一个人内心澄明通透,自然可以平静从容。
抱怨是毒药,远离身边爱抱怨的人
- 01 -
▼
与其抱怨,不如改变
工作第三年,我被公司派去新加坡,参加六西格玛为期一周的培训,来自各行各业的培训者,同住一家酒店。跟我分到同组的,有 2 个是跟我一样的外企管培生,另一个姐姐,称她为 M 好了,是一家国企的员工。
大家来自不同的企业,除了学习之外,拓展人脉也成了此行的重要目的。
第一天培训完之后,我们几个人便一起约着去看夜景、吃饭。
吃饭的地方是一家能看到狮面人身像的网红餐厅,可还没等我们对精致的夜景发出一句赞叹, M 就幽幽叹口气:
「不就是个异型人工建筑,跟国内的某些雕塑也没什么区别,餐厅还这么贵,性价比真低。」
气氛有点尴尬,我只好开口安抚:
「其实我们 AA 下来,每个人也没多少钱,大家都好不容易来一次,吃的尽兴就好。」
她看着我又是一声长叹:「我们这种公司,没办法跟你们外企的收入比啊,你看你们年纪轻轻,都才二十五六吧,就能被公司派出国培训,我都二十九了,还是靠跟老板撕破脸,争得头破血流才能来。」
整整一顿饭的过程,都充斥着她的各种抱怨:
经理偏心啦,老板的小姨子在公司没干什么活但年终奖拿得最多;企业效益不好啦,每年涨的工资跑不过通货膨胀率;这个培训也很没意思啦,你看那个讲师,连普通话都说不好。
异国他乡好好的一顿饭,就这样变成了她的吐槽大会。
我们交换了一个无奈的眼神,而她说完职场的种种不顺,丝毫没有停下的意思,眼看又要把抱怨的话题引到家庭与生活去。
我连忙打断她,问:
既然干得这么不开心,你就没想过做点什么改变一下?
「怎么变?」她发出一声嗤笑,「行业不景气,公司没效益,企业文化只有溜须拍马,又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况且我也不年轻了呀,你又不是不知道国内的招聘环境,到了我这个年龄,想找更好的工作,也没那么容易……」
- 02 -
▼
远离身边爱抱怨的人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习得性无助」。
在「觉得无助—表现出无助—加深无助的观念—表现出更严重的无助」的恶性循环中,人往往不会采取行动,而是把一切归罪于环境和外因。
他们的认知层次仅仅停留在:我也不想的,但是我没办法啊。
对生活不满意,不过是眼光短浅看不到前路,技能缺失不知该从何处着手,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放任自己沉浸在情绪的流淌中,一开口就是抱怨。
回去的时候大家在酒店互换了微信,我们几个拉了个微信群,却都很默契的假装忘记了她,她明显感觉到了大家的疏远,培训结束的时候不满的吐槽我们「年轻傲气,不好相处」。
我们都懒得解释,傲气就傲气,高冷就高冷吧。至少我们保护了自己的耳朵和心情。
不知道你有没有这样的同事或朋友,把你当作「最知心」的人,总是将生活工作中的一切不顺利不如意一股脑讲给你听。
你只能微笑,只能点头,一旦表现出不赞同或者不耐烦,他们就会很委屈:怎么了吗,我把你当朋友,说点知心话都不行!
我曾经就有位这样的「猪队友」,我们共同负责一个新项目,从奇葩的客户、苛刻的老板,到实习生晚交了一个小时报告,都能成为她喋喋不休抱怨的理由。
有次我们一起加班,一个关键数据无论如何都做不对,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只能一遍遍推倒重来,本来就已经焦头烂额,她还在一旁哀声叹气:
「老板也真是的,自己早早回家过周末,却让我们来弄这么复杂的东西,咱们拿员工的工资,却得操老板的心,你说是不是很不公平?」
我那天火了,怼她:
「你知不知道总说这种丧气话特别影响别人心情?既然都已经做了,就集中精力加快速度做完回家,要是不想做,你可以先走。」
她比我还要震惊「我没想到会影响你啊,我不过就是随便抱怨两句而已。」
- 03 -
▼
真正优秀的人,从不抱怨
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一词包含五个主要方面:
自我意识、控制情绪、自我激励、认知他人情绪和处理相互关系。
而爱抱怨的人,大多处于较低的情商水平。既无法控制情绪,也不懂得自我调整去消化负面情绪,他们不知道抱怨是一切关系的杀手,也不能理解为何自己的坏情绪会让他人躲避与厌烦。
生而为人,各有其苦,没有谁生来就是小太阳,而长大成人,步入职场,做好事情的第一步,不过就是咽下苦,藏起累,控制好自己的语言和情绪。
抱怨是本能,可忍耐与消化,同理心和共情力,却是要花功夫去培养的后天能力。
当然,还有一种人,将抱怨作为达到目的的途径。
跟老板抱怨:我辛苦干了一年,天天加班到晚上九点,为什么加薪才这么一点点?
跟同事抱怨:我都这么忙了,你们就不能配合一下早点把报告给我吗?
这种带着撒娇口吻的抱怨,往往不只是情绪流的倾诉,而是带有极强的沟通目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在呐喊:看到我,帮帮我,我想要……可说出口的话,却将对方推的越来越远。
这世界谁也不欠谁,没有任何一种关系能承受得了如此的压抑和负重。
我喜欢的作者丛非丛写过这样一段精妙的比喻:
就像你在一片土地上种一颗种子,满怀希望它能开花结果,一段时间后它没有发芽,你恍惚了一下,怀疑自己可能是忘了种,于是你又种了一颗,再种了一颗,土地很贪婪的得到了好几颗种子,结果却是,你再也不想在这里播种了。
永远在索取,永远在抱怨,永远不满意。
他们对待关系还像个未成年的小孩子,得不到重视会闹,不满足的时候会哭,却往往忽略了,成年人的交往从来不是单方的索取与付出,而是互相成全。
你以为爱抱怨的人只是性格不好吗?
那不过是因为认知层次,情商层次和理解关系的层次都太低。
万幸的是,我们并不是 Martin Seligman 实验中那只只会躺在笼子里哀鸣的狗,只要它自己愿意睁开装睡的眼睛,不管走过多少弯路,最终都能找到通往幸福之门。
- 04 -
▼
拒绝抱怨,从这三步做起
最简单的,可以尝试从这三步做起:
1. 调整自己的归因方法
在开口抱怨之前,把「都是别人(领导/同事/朋友)…」改成「如果我…」
如果我再主动一点,就可以拿到这个项目,而不是只能暗戳戳的抱怨老板有眼无珠。
如果我考到某个证书,就可以跳槽到最好的公司,而不用坐在原地抱怨一切不如意。
2. 学会换位思考
如果可以,把你的抱怨录下来,找一个心情好的时候听听录音,你会有什么感觉?会不会顿时觉得好心情一扫而光,整个世界密布着黑云和毒气。
这正是别人跟你相处时的感觉,很压抑,不开心。而你,愿意跟这样的自己做朋友吗?
3. 学会明确直白的表达自己的需求
别绕弯子,别试图用抱怨来硬凹含蓄。
「这个报告我希望你下午三点之前给我,因为我拿到它之后还要做其他的东西。」
「我今年的成绩是 1、2、3、4 ,希望您能考虑为我加薪。」
别怕坦诚会伤人,真正让人反感的,是你那颗畏缩、拧巴、又密布乌云的心。
- 05 -
▼
为什么越没本事的人自尊心越强?
一个人一无所有其实一点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一无所有还有一颗玻璃心!所以别让你所谓的自尊心,断送了你的前程。
最近公司招聘中发现,越是初出茅庐的大学生,自尊心越是强烈。虽然他们表面上看起来对你毕恭毕敬很听话的样子,但实际做起事情来便有分晓。公司通常在新入职的员工不了解公司业务的时候,都会安排他们独自一个人进行街边手递手推广业务。这项看似普通又简单的工作却足以看出了一个人的职业心态。
( 懂得放下“自尊”的 / 不懂得放下“自尊”的)
一个能够放下自尊去做事情的人,看的是目标结果;然而过分强调自尊的人,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希望有人陪自己做同样的工作,那样会让他觉得不会那么难堪。对于那些还停留在一穷二白阶段却又无比渴望成功的人而言,被过度强调的“自尊”都无疑是前进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如果足够想得到你想得到的,请放下无用的自尊
自尊原本是个褒义词,用于一个人对自己的严格要求,让人知进退,懂荣辱。一个高自尊的人,为了赢得他人和社会的尊重,踏踏实实的拼搏奋斗,严守社会的道德标准,永远让自己体面有尊严的活着。然而在一些脆弱而敏感的人,自尊却成了要求他人的一件利器,面子比友情大,比亲情大,甚至比天都大。
一个人越是百无一用的时候,越执念于那些无足轻重的底线,处处都要表现出自己强大的自尊心。这种自我陶醉似的自尊,不过是一种建立在不安全感之上的脆弱的自我吹捧。更多的时候,能力和自尊要求是成反比的。
例如电影【老炮儿】里冯小刚,儿子用钱迫在眉睫,却仍然固执的强调面子问题。
再比如有些毕业生在家啃老,却总关注着别人对自己的指指点点和谁从口袋里掏出什么牌子的烟这些问题上。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强调自尊着眼于小事,就做不了大事。
- 06 -
▼
太要强太敏感的自尊,其实来源于自卑
记得刚刚踏入职场,第一份工作就是随行助理,那似乎是一份很风光工作,高薪、私人游艇、豪宅豪车,接待的都是政商名流。就在自我认为应当被人尊重的时候,却没有发觉其实只不过是呼来喝去的沧海一粟。因为自己的能力只不过就是一个“开车门儿的”。印象最深的一次就是接待一个非常有钱商界老板的时候,我没有及时安排好他要喝的酒,于是被指着鼻子骂道:“你丫就是个傻逼!”
辞职的那一天,我无比感激那样一段经历,它教给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 当你一文不值,你的自尊也毫无价值。
尊重是随着价值的提升得到的
有个远方亲戚家的孩子,也是自尊心强烈的典型,坚持要当“白领”,宁可在家失业啃老也不去做一些薪资并不低的“蓝领”,认为那是“丢人现眼”。家人好不容易托人帮他找了一份还算理想的工作,第二天就因为被同事嫌弃学历低伤了自尊辞掉了,至今,他也没有一份正式工作。
首先,请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巨大差距。不要用我们之间是平等的这样的鬼话来骗自己,别去愤愤不平世界的不公平,别指望别人用相同的态度来对待你,也不要斤斤计较自己心理阴影的面积。
人和人之间确实存在巨大差距,并且这些差距是有原因的
其次,不要指望所有人都会热心的帮助你,还必须用你希望方式。该求人的时候,把姿态放低,别以为一切都是天经地义。一个人经得起多大诋毁,熬得住多少苦累,才能担得起多少赞美。
承受是发力的前提
马云曾经有一段视频在网上疯传,1996年,这个又矮又瘦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挨家挨户推销自己的黄页,大部分人,甚至连门都不开。镜头记录下了他曾经所有的窘迫与无奈,也见证了他许下的誓言,他说:再过几年,北京就不会这么对我,再过几年你们都会知道我是干什么的。
二十年后,他做到了,这才是一个人真正的自尊。
- 07 -
▼
星云大师:抱怨是败德之行
人有抱怨的习惯,却不知道这个习惯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麻烦。 夫妻相互抱怨,能永久恩爱吗?儿女对父母抱怨,父母会甘心情愿付出爱吗?下属对上司抱怨,上司会欣赏这样的人吗?过去的帝王,对于抱怨的臣子不但冷落以对,臣子甚至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
一、抱怨是丧志之始:人一旦心中满怀怨恨,所谓怨天尤人,总觉得世间不公平,觉得天下人都对不起自己,这就是人生危险的讯号。因为你对社会的热情不够,对人生的际遇认识不清,对自己的付出心有不甘,对自己的获得有所不满,因此忿忿不平,怀忧丧志,人生从此一蹶不振。其实,这个社会必定先要有所付出,才能赢得相对的收入;你只是抱怨付出,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呢?
二、抱怨是结仇之源:抱怨绝对不能获得欢喜,你抱怨人家一分,别人回给你的可能是加倍的排斥。合伙人本来是共同打拼,但你总抱怨对方的不足,难道对方就会满意、钦佩你吗?语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相同的,“怨人者,人恒怨之”,“管鲍之交”就是说鲍叔牙不介意管仲,在钱财、事业上没有半句怨言,所以两人才能相知相惜,才会有好的结果。
三、抱怨是败德之行:人一旦有了抱怨,情绪一定非常恶劣,就借酒浇愁。有的人甚至“一不做,二不休”,因为对家庭抱怨多,他干脆不回家,整日徘徊在酒廊舞厅里;因为对公司有很多不满,他可以请假出游,甚至泄露机密,使公司受到损失。抱怨的结果,可能对方损失有限,但自己则有更大的败德之行。例如抱怨父母者,成了不孝儿女;抱怨朋友者,最后反目成仇;抱怨同事者,明争暗斗。种种败德的行为,都由于抱怨而产生,殊为可怕。
四、抱怨是造业之因:世上很多的打斗、毁坏、嗔杀等行为,都是因为抱怨而起,所以抱怨是造业之因。一个人如果时时心存善念,纵使受了委屈,被人欺负,只要自己有修养,稍加忍耐,也就过去了。假如感到利益不均,或者为人所侵占,也不能为了虚浮的财利,造下难以弥补的冤仇、业报,最后受害最大的还是自己。
因此,一个人一旦心中有了抱怨的念头,自己应该立刻有所警觉,自己要懂得回心反省。
凡事能够将心比心,甚至“宁愿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能够存有如此善念,抱怨又由何而生呢?
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是和颜悦色
只有对生活和颜悦色的人,才能被命运温柔以待。
中国古代哲学家管仲曾言:“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意思是,待人和颜悦色,就会亲如兄弟;待人恶声恶气,则比使用兵器更加伤人。
这个道理似乎人人都懂。
然而现实生活中,有多少人却常常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而对身边的人发泄怒火?
事实上,遇到不顺心的事,想要发火是一种本能,而能够把这种本能压制下去,待人接物始终做到和颜悦色,才是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
对父母和颜悦色,是最大孝顺
记得有一次,我带着宝宝回娘家。傍晚要打车回去时,我爸总是担心他外孙女穿得太少会着凉。
他坚持把自己的外套塞给我,让我披在宝宝身上。虽然我认为宝宝穿的够暖和了,但我拗不过他,只能接受。
娘家在比较偏僻的农村,需要走一段路才能打到车,我一手抱着宝宝,一手拿着我爸的那件外套给她盖着。
我爸陪着我们去搭车,一路上不停地唠叨:“外套要盖严实一点儿,你看看都快掉了,别冻着宝宝。”
我的手臂力量比较弱,一边抱着宝宝,一边还要给她提着外套,本来手就很酸。她又一直哭闹,我更加心烦意乱。
于是我忍不住吼了我爸:“都跟你说别靠那么近,她就是因为怕你才哭的!能不能别唠叨了,我都烦死了!”
我爸像做错事的孩子一样,往后退了几步,然后呆呆地站在原地,手足无措。我头也不回,自顾自地上了车。
后来,我妈发微信告诉我:“等你走了之后,你爸还很愧疚。他说因为他的唠叨,孩子都被他弄哭了。”
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突然泛酸,眼泪忍不住就掉下来了。
很多时候,我们在最亲近的人面前最容易肆无忌惮,因为我们潜意识里觉得,不论我们做了什么,他们也不会离开。
我们对父母最没有耐心,也不过是占着他们无条件的爱。
因此,在我们的一生中,父母给予了我们最多的安全感,却也成为了忍受我们最多坏脾气的人。
知乎上有一句话说:
“没有人天生就应该是别人恶劣情绪的垃圾桶,亲近的关系并不能成为我们肆意发火的理由。”
以前的时候,我们总以为,孝顺父母就是给予他们很多的物质,为他们做很多的事情。
却不知,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和颜悦色地对待父母,才是为人子女最大的孝顺。
对爱人和颜悦色,是最好的体贴
有一句话说:“爱人,是这个世界上,虽然没有血缘关系,却要相伴最久的人。”
也是因为相处时间久了,彼此之间难免会有分歧。
看过这么一个新闻。
甘肃兰州有一名男子与妻子发生口角时,突然冲进厨房,拿起菜刀砍断了自己左手的四根手指。
事后夫妻双方都非常后悔,丈夫觉得自己太过冲动,而妻子则后悔当初没有和他好好沟通。
当我们心情不好,或者受了委屈的时候,习惯把压抑在心中的不满,向最亲密的人发泄。
我们常常觉得,身为伴侣,就应该无条件接受我们所有的坏脾气。
殊不知这样做,既伤害了彼此的感情,也拉低了自己的修养。
知乎网友@任天涯讲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段时间,我脾气不好,总是跟老婆吵架。其实大部分的事情,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我少说一句就好了。
有一回又跟老婆起争执,眼见声音就大起来了,就在这个时候,我老婆手往包里一探,拽出一小包小核桃仁,跟我说,你尝尝。
这小核桃仁正是我最喜欢吃的零嘴。
我嘴上问着,老婆你哪里搞来的啊?手里迅速拆开包装。不一会儿就被我吃完了。
好像有什么不对啊,但舌尖上还有小核桃的香淳味道,管他呢!
后来我问老婆这是什么招?我老婆说,这招就叫巴甫洛夫驯兽法。”
被这对夫妻可爱到了的同时,也不禁想为妻子的应对方式点赞。
很多时候伴侣之间的争吵,就是因为一方不甘示弱,另一方才更加咄咄逼人。
看似是一包小小的核桃仁,其实妻子的目的,不过是让彼此的情绪都冷静下来,才能有效地沟通。
伴侣之间的相处就是这样,当你能够心平气和,对方也会不自觉地温柔下来。
事实上,和颜悦色,是对爱人体贴和在乎的表现。
有教养的人,会让最亲密的人,看到自己最好的样子。
对弱势的人和颜悦色,是最深修养
自媒体作者小豌豆曾经讲过这么一件事。
有天晚上,他去理发店理发。
可能是周末的缘故,店里生意特别好,他只好在等待区无聊地等着。
期间,有一位服务生过来问他:“是洗头、剪发还是护理?”
小豌豆告诉他:“我要洗剪吹。”
他说:“好的,你稍等,现在人有点多。”
等了好久,又过来一位服务生,看他等得有点着急,便与他聊天,说快到您了,再等一下。
接着,又问他是要洗头、剪发还是......
又过了好一会,他心里已经有些急不可耐,对于自己长时间的等候有些不满。
这时又过来一位女服务生对他说:“帅哥,您是洗头、剪发还是……”
没等她说完,小豌豆便打断了她,气愤地说:“我都已经说过好多次了!我是来剪头发的,你们总是过来问,让我等了这么久,却又不给我安排。”
女服务生很客气地说:“不好意思,让您久等了,现在有空位了,我带您过去先洗一下头发。”
这时他才明白,这位服务生是来通知他去洗头发的。
在给他洗头的时候,女服务生继续跟他道歉,也一直试图找话题和他聊天。
小豌豆感到很内疚,他在文中写道:
“我的不满,缘于自己的等待时间过长,也缘于自己心急的态度。可我却把自己的怒气,发泄到了一个好心来通知我洗头发的服务生的身上。”
不得不承认,有很多人都是如此,习惯于把坏情绪,发泄在比自己弱小的人身上,却忽略了,他们本没有义务承受。
帕斯卡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要从特殊的行动中去估量一个人的美德,而应从日常的生活行为中去观察。”
对待身份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做到毕恭毕敬并不难,而对待比自己弱小的人,也能给予百分之百的尊重,才是一个人修养的体现。
有教养之人,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就算是对待弱势之人,亦能做到不迁怒,不指责,保持和颜悦色,不让他人为自己的情绪买单。
你对生活和颜悦色,生活才会对你温柔以待
看过一段话说:
“和颜悦色的本质是善,是一种看到生活的疲惫,和社会的残酷以后,还能对其保持热爱和真心的善良,是带着这份善良再出发的感恩。”
深以为然。
真正有教养的人,不会轻易把自己糟糕的一面展露在别人面前。
他们懂得体谅别人的不容易,也懂得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对父母和颜悦色,是一种孝顺。它让你在回顾往事的时候,可以少留一些遗憾,多存一丝温情。
对爱人平和温暖,是一份体贴。它既消弭了伴侣之间的矛盾,也让彼此的相处更加融洽。
对弱者和善可亲,是一种修养。它是一个人情商的体现,也是深到骨子里的优雅。
正如塞缪尔说的:
“世界就像一面镜子,你皱眉视之,它也皱眉看你;你笑着对它,它也笑着看你。”
漫漫余生里,我们终将会发现,只有对生活和颜悦色的人,才能被命运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