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CCTV10《百家讲坛》以《得天独厚话天水》为题,围绕这座丝路上的古城,讲述了天水地名的故事。
主讲人河南大学程遂营教授谈到,牛郎织女的传说与天水有着密切联系,而天水地名也是由此根源而来。据了解,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包括我国著名学者赵逵夫教授在内,我市多名专家学者也曾对此有过专门的论断,其中议论最多的有“湖水说”“注水说”“河汉说”等。究竟天水因何得名,我们特约请多位专家学者,展开论坛,各抒己见。现选发部分,以飨读者。
——编者
赵逵夫
著名学者,西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一、“天水”之名非始于西汉,而始于先秦时。1971年,在礼县出土的“天水家马鼎”铭文,以及《汉书·百官志》记载看出:“天水”之得名在秦代以前;“天水”乃秦人所命名。
二、“天水”的命名,取于“天汉源头”之意。“天水”是汉代以前汉水(今之西汉水、东汉水的合流)的发源地。“天水”之得名,同其地在汉水上游有关。
三、秦汉时所谓“天水”,并非今日天水市的秦州区(1950年至八十年代的专署或地区所在地天水市),而是指今天秦州区西南七十里的小天水(天水镇)及其以西至礼县冒水河一带之地。
四、1990年,在陇南市礼县东部冒水河中游草坝村出土了一通《南山妙胜廨院碑》,碑文云:“秦州南山妙胜院,敕额古迹,唐贞观二十三年赐额昭玄院天水湖。”又云:“南山妙胜廨院,在天水县茅城谷。”“茅城谷”即今冒水河两岸之地。这里所谓“天水湖”的“天水”,应即汉元鼎三年置天水郡之地。联系礼县永兴乡出土的两件“家马鼎”看,这里的“天水”之名,应产生于先秦之时。
五、人们有因为汉也是天汉的汉称,而将其发源地名为“天水”。
综上所论,秦先民最早居于汉水上游,因而将晴天夜晚天空呈现的银白色光带也称作“汉”。周秦文化融合后,“汉”或“云汉”“天汉”成了银河的通用名称。秦人将位于银汉北侧呈三角状排列的一大星两小星称作“织女”,以纪念自己的始祖,保留了他们最古老的记忆。这个星名后来也成了织女星座的通用名称。天水的命名要迟得多,但也在先秦之时,那时“汉”既指天上的云汉、天汉,也指发源于嶓冢山,哺育了秦人、秦文化的那条大水,因而人们有因为汉也是天汉的汉称,而将其发源地名为“天水”。
今天的天水市尽管非秦汉以前的天水之地,但也在秦人早期活动范围之内,且长期承袭“天水”之名,齐寿山(嶓冢山)也在今天天水市辖区之内,因而也不能说同织女的传说无关。
观点系本报据赵逵夫《汉水·天汉·天水》一文总结概括
程遂营
河南大学教授,因在《百家讲坛》开讲古都而为人所知。
很久以前,天水地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汉乐府诗: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迢迢牵牛星》
说的是牵牛星与河汉女相爱的故事,他们隔着河汉不能相见,织女终日以泪洗面,吃尽了相思之苦。这个传说在我国民间流传很久,那么到底牵牛星与织女星的传说最早起源于哪里?我们的祖先为什么把天上的银河称作河汉呢?
在天水地区,四五千年以前就有人类居住和生存,人文始祖伏羲氏就曾在这一带活动,并且开创了早期文明,到先秦时期,秦人祖先也在天水一带生活,他们主要生活在(古)汉水的上游地区。秦人祖先里有一个女性叫女修,善于纺织。据史书载,女修有一次到了郊外,看到一个很大的鸟卵,无意中吞吃后有了身孕,生下秦人的另一个先祖大业,大业带领秦先祖,在(古)汉水上游一带开展早期农业,男耕女织,采桑养蚕,所以奠定了秦人的基础,后来发展到秦始皇时代逐渐强大起来,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就是秦。
秦人的先祖在(古)汉水一带生活,水被看作生命之源,也是一切万物之源,那么秦人就对(古)汉水充满了敬意。而到晚上,他们观看夜空,看到银白色的光带就联系到(古)汉水,于是把他们观测到的光带,也就是银河称作“汉”或者说叫“河汉”“天汉”,银河由此得名。而在秦人的想象里,又把银河东边,那个呈三角状分布的一颗大星和两颗小星星,称作织女星,以纪念他们的人文先祖女修。
战国时期,又有了牵牛星。到两汉时,我国民间关于织女星和牵牛星的传说,逐渐演绎为众人皆知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该故事在民间流传很久,自然也有很多版本。不过,在这些传说里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就是天上的银河与地下的一条大河相连,而且牛郎就住在大河的附近,所以才能够到河边偷走织女的天衣,这条大河是人间的哪条大河呢,它就是秦人先祖生活的(古)汉水。他们对这条河流充满了敬意,在此地长期生活之后,秦人就把生活的这块区域称作“天水”,这就是天水这座城市得名的一个来历。
当然,我们今天翻看地方志的时候,关于天水的来历,还有其他一些说法,比如天河注水,这个湖泊无论是一年中哪个季节,水面都不变,等等。但在所有关于天水来历的传说中,我们前面所介绍的传说有根据,且富有传奇色彩,也最容易被当地老百姓所接受。
其实,在天水市内,不仅仅(古)汉水发源于天水,而且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水也在天水境内有多条一级支流,在天水市还有大量的湖泊、沼泽,所以整体上,虽然甘肃省是属于干旱缺水的省份,但天水在历史上水资源却非常丰富。
(观点整理自日前央视《百家讲坛》《丝路上的古城》第三集《得天独厚话天水》)
刘雁翔
学者,天水师范学院教授。
一、开宗明义,首先要辨明——关于“天水”由来的说法,有好几种,而影响最大者、也是最不靠谱的是“天河注水”之说。这则传说不是在有天水之名以前业已流传的古老传说,而是1980年代有人依据一点没有体系的资料创作的新“传说”。经不起推敲,只能是神话性质的俗说,和天水名由离题万里。
二、《汉书》卷28《地理志》说:“天水郡,武帝元鼎三年置。”从此“天水”之名正式诞生。唐代大学者颜师古注《汉书》涉及天水郡,引地记资料说:“《秦州地记》云,郡前湖水冬夏无增减,因以名焉。”此《秦州地记》即南朝宋郭仲产(?—454年)所撰《秦州记》,隋以前散佚。
三、郭仲产之后,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527年)在其名著《水经注》注渭水时涉及天水郡,又有类似但更加别致的解释:“上邽,故邽戎国也。秦武公十年伐,县之,旧天水郡治。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
四、唐宋以来,史志凡涉及天水的由来,即在郭说和郦说之间按著者理解取舍。1990年代以来学术界在批评了郭说和郦说之后,推出各种天水由来说,如汉有“天水”之祠说、基于“天汉”位于“汉水上源”之地说、“天之水德”说、银河天汉汉水之源说。
五、对以上诸说,限于篇幅,兹不做评论。我的看法,汉武帝以“天水”名郡和崇祀“太一”“三一”(含天一)有关,和天水郡地理分野东井主水有关,和《周易》术数有关。总之,这个富有诗意充满想像力的雅名,其涵意既不是史籍所言“冬夏无增减”的湖水,也不是闪烁在天空之上牛郎织女望眼欲穿的银河。天水之名,是以阴阳五行为主,综合神灵崇拜,术数星相等因素衍生而成;“天水”即“天一生水”之谓也。
(论证详见《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天水”由来考证》)
李子伟
陇右民俗学者。
对于天水名称的来历,一般人认为与“天河注水”的传说有关。而“天河注水”的传说,则是由《水经注》中上邽“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之说演绎编撰而来。但对这个由人杜撰出来的动人的传说,背后深藏的历史信息,却少有人深究。其实,“天河注水”的神话传说不管是何人所撰,并不完全是荒诞之说,历史学家徐旭生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中说:“很古时代的传说总有它历史方面的质素、核心,并不是向壁虚造的。
“天水”二字,从字面上诠释,就是天上之水,也即天河之水。天河之水注入人间,便是天水。这个解释倒也简近直白,完全说得通。天河又称银河、银汉,银河在古籍中则被称为“汉”“云汉”“天汉”“河汉”。《诗经·小雅·大东》:“维天有汉,鉴亦有光。”《毛传》:“汉,天河也。”又《诗经·大雅·棫朴》:“倬被云汉,为章于天。”《毛传》:“云汉,天河也。”《诗经·大雅·云汉》:“倬彼云汉,回昭于天。”《毛传》:“云汉,谓天河也。”《广雅·释天》:“天河谓之天汉。”又《大戴礼·夏小正》七月“汉案户”卢辩注:“汉,天汉也”,由此看来,最早的天河就被称为“汉”。与天河相对应的是,在古代中国,地面上有一条大河曰汉水,或曰西汉水(汉水的流向与天河的倾向基本一致,都是由西北斜倾东南。陆机《拟明月皎夜光》诗云:“招摇西北指,天河东南倾。”)《尚书·禹贡》:“嶓家导漾,东流为汉。”郦道元《水经注·漾水》:“漾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漾水就是汉水的上源,即西汉水。过去的辞书及许多历史著作中,把汉水与西汉水当作两条水处理,认为汉嶓水源出于陕西宁羌县北的嶓冢山,初出时名漾水,东南经沔县为沔水,东经褒城县,合褒水,始为汉水。而西汉水则指源出天水西南嶓冢山(即天水齐寿山)的漾水,东流入嘉陵江。这样一来,汉水和嶓冢则有两名,使人不可理解。其实,汉水两源皆出天水的西嶓冢山。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由刘琳先生校注的《华阳国志校注》可说是彻底解开了汉水源流的千古之谜。原来嘉陵江上源由北向南流到阳平关附近,不是继续南流入四川,而是东流入汉水的。所以,1993年出版的《汉语大字典》吸取了当代学者的科研成果,在“漾水”条下注云:“古水名。1、即今嘉陵江上源的西汉水。源出甘肃省天水市西南。起初南流至陕西省略阳县即折而东流为汉水,后略阳县东水道中断(或以为六朝时地震所致),水流直南为嘉陵江,至四川省重庆市注入长江。
至此,我们可以明白,漾水东流为汉水而辍断之时,不论是在汉魏,还是在六朝,但在先秦以前的真正源头是在天水嶓冢山,西汉水之名极可能是略阳县东水道中断后出现的。嶓冢山本是秦人早期生活地重要之山,汉水本是秦人早期生活地重要之水,秦人从天水东迁以后,以原居处的水名命新据有之地的水名,或以旧地名命新据有之地的地名,这在先秦时代差不多是一个规律,可以举出许多例子。
汉武帝元鼎三年所设的天水郡,是从陇西郡析出的新建置郡,并不是改变原建置郡的名称。天水郡初置时,其郡治并未设在上圭,而是置于平襄,即今通渭县境;东汉时,郡治由平襄迁冀县,即今甘谷县境;直至西晋太康七年(286年)始迁上圭,其时立郡已达400年。汉武帝设天水郡后,上邽县仍隶属陇西郡,后至东汉始划归天水郡(改称汉阳),故确定新置郡名时,不可能引用尚属陇西郡辖地的传说轶闻。而且,北魏以前的天水郡,大部分年份设治不在上邽城,所以说,天水得名缘于汉武帝元鼎三年上圭邽“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天河注水于湖中的传说是靠不住的。
前边我说过,天水就是天上之水,也即天河之水;天河又称“汉”“云汉”“天汉”。与天汉相对应的是发源于天水西南嶓冢山(天水齐寿山)的汉水。天水之名就是依天上之云汉与地上之汉水的内涵意义而产生。说白了,天水即是天汉、天河;汉水即是天水、天河。李白曾诗意夸张地说:“黄河之水天上来”,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天水之水天汉来,天水之水即天河。何况有一条西汉水确实地发源于天水。
(观点产生于2006年3月)
雍际春
学者,天水师范学院教授。
最近,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推出河南大学程遂营教授主讲的《丝路上的古城》,其第三讲《得天独厚话天水》以我市即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水古城为主线,通过天水得名、麦积山石窟及西魏元帝与乙弗氏爱情故事、诗圣杜甫与秦州诗等三个片段,对古城天水的历史与文化,自然与人文及其在丝绸之路和中西文化交流的作用,进行了生动讲述和高度评价。在中央电视台以天水为主题推出一期完整的节目实属少见,所以,这期节目和程教授的讲述,对提高天水在全国的知名度大有裨益,更引起天水当地百姓对家乡天水的自豪之情,也引发了大家对“天水”名称来历的再度热议。
关于天水一名的来历和解释,从南北朝以来一千多年间,说法已有十多种,但至今没有大家公认的结论。如古人的解释就有南朝刘宋郭仲产《秦州地记》的“湖水不变说”,北魏郦道元《水经注》“白龙出湖说”北宋李昉《太平御览》的“石臼恒水说”等。近年来,又陆续出现“神雨成湖说”“天河注水说”“汉水之源说”“天一生水说”“牛郎织女说”“‘天水’之祠说”等等。上述观点,似乎各有所据,其来有自,但从历史学言之有据、信而有征出发,这些说法或以民间传说和神话演绎为准而失之无据,或以义理阐释立论而难免玄虚,或以旁证支撑而失之穿凿,都存在论据不足的缺憾,这正是任何一种说法无法得到大家公认的原因所在。
确认一个历史地名的来历和准确含义,至少需要命名时间清楚、含义来源明确和位置范围具体,以此衡量,天水一名实为源自别处后迁移而来的地名。今天水市治所在的秦州区,初为邽县,秦汉为上邽县,属陇西郡所辖。西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析陇西郡为陇西、天水二郡,天水郡治平襄(今通渭),不辖上邽,上邽县仍属陇西郡。则天水一名并非源自今之天水,故以今之天水城内外和周围有无湖水、泉水而探求天水来历和含义无异于缘木求鱼。所以,要解开天水得名之谜,还需学界另辟蹊径,也有赖于未来更多地下文物与金石资料的发现。
地名特别是历史地名是一地之文化传承与历史活化的表征,地点(名)与时间、人物共同成为建构历史不可缺少的主干要素,也是历史记述和历史认知的主要参照。记住一个地名,可能就记住了一段历史;了解一个地名,可能就掌握了一个地方的历史片段;揭示了一个地名的文化含义,可能就破解了一段尘封的历史。尽管天水得名一时难得正解,但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天水这一名称不仅文雅优美、大气上口,而且易读易记、寓意丰美,确实是我们天水人连接历史与未来“得天独厚”的响亮名片,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做好宣传推介工作。
(2019年元月9日 凌晨)
夏朗云
研究员,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考古研究室主任。
据《汉书·地理志》,天水郡设于汉武帝元鼎三年。“天水”之名,始见古籍于此。但当时命此地名的统治者以何为根据,本文之前,已有相当的说法,笔者试再探讨,以求教于专家。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渭水篇》:“耤水又东北径上邽县。……上邽县故城……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无稽,虽然,根据现在天水地区多大股泉水的现象看,古天水郡应有积泉水成湖的事实,但“白龙”乃神话,故清代学者王先谦曰:“世或訾其(郦道元)好奇骋博。”
北魏时,上邽(改名上封)治天水郡,郦氏记上邽县故城,在有关天水郡名之来由方面,大概在缺乏调查研究的情况下,仅寥寥数语记载了当时当地的民间传说而已,故北宋苏东坡曾“叹郦元之简。”
大约同一时代,南朝刘宋之郭仲产,在其《秦州地记》中关于天水郡的记载曰:“郡前湖水,冬夏无增减,因以名焉。”这同郦氏观点相近,皆本于有神异现象之湖水。郦氏说湖中“风雨随白龙”,郭氏说“湖水冬夏无增减”,因此他们认为湖水乃上应于天,因名“天水湖”即湖水为“天水下注”或“天河下注”而成,故有“天水”之地名。又《天水史话》和《麦积山的传说》中有“天河注水”的传说,以及《天水报》载《天水与小天水》中,有秦代“小天水求神降雨成湖”说,也欠妥当。因为“天河注水”传说,实际上就是郭仲产和郦道元的说法,不过更明确地说出来了二位的言下之意,湖水由神异的天河注水而成。
以上这些说法,都把“天水”地名的来由,归于某种神异现象,所以只能以神话传说看待,不能做为“天水”地名来由的历史事实根据。
而据《后汉书·郡国志》东汉时,天水郡曾改名为“汉阳郡”。阳者,水的北面。从历史沿革中,我们得到了启示,即天水郡与汉水有关,言位于其水之北。《诗·大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汉”也称天汉、天河、云汉。地面上的汉水,顾名思义,就是天汉在地上的延续。那么,汉水在古代人的心目中,是来自于天上的,来自于“天水”的。于是,汉水接天,其上源之地,就是“天水”之地。《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故漾水为汉水上源。又《山海经·西山经》:“昆仑之丘……洋水出焉。”
按“洋水”即“漾水”。据《水经注·漾水篇》引晋地理学家阚骃云:“漾水出昆仑西北隅,至氐道重源显发,而为漾水。”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梁州部分,氐道与西汉天水郡的东南部相邻。又据《山海经·西山经》之次序,昆仑山在中国西北。《汉书·地理志》:“敦煌郡:广治,宜禾都尉治昆仑障。”可知河西敦煌境内,有与昆仑山有关的地名。今人萧兵《楚辞文化》亦认为:“以黄帝为传说祖先的夏人集群最强大的一支,发源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以‘昆仑’(其原型祁连山)为圣地。”可见昆仑山古代曾被认为在河西祁连山周围一带。又据《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凉州部分,西汉时的天水郡,黄河过其西北境,天水郡接壤连通河西走廊。而西汉元鼎三年设天水郡时,河西并未设郡,所以,当时的天水郡直接通西北的河西走廊,即通昆仑山。漾水从昆仑山流来,按阚骃的说法,潜流至天水郡东南相邻的氐道县,“重源显发”,复如《禹贡》所说,从嶓冢山中,东流为汉。
于是天水郡是被认为连接昆仑山的汉水上源之地,(汉为霄汉即天河意,此郡为上得天河之水处)所以“天水”郡便由此得名。
以上是关于汉水上源与天水郡关系的地理观点,这种观点在古代并不是孤立的。据《王氏合校水经注·漾水篇》,孙校曰:阚骃“其说本高诱(东汉人)。”郦道元亦称“不可全言阚氏之非也。”又据东汉许慎《说文》“漾”字条:“漾水出陇西豲道,东至武都为汉水。”此说亦被晋学者吕忱所接受。按《汉书·地理志》与《中国历史地图集》,武都与西汉天水郡东南部相邻,豲道在西汉天水郡中,至东汉未变其地望,位于武都西北,此乃直接说明漾水在西汉天水郡中。
由上可见,许慎、吕忱之说;与高诱、阚骃之说是一致的,即汉水上源经过西汉天水郡,西汉天水郡为汉水上源之地。关于高诱、阚骃所指的“重源显发”或者叫“潜源复出”的说法,是否是古代学者只因汉水而说的呢?如果是这样,在当时的统治者和民众中,其可信性就差了,就很难被统治者做为命地起名的根据。事实上,潜源的说法,古代的别的河流也有,以致成为很热门的话题。
最著名的是河水。如《山海经·西山经》载:“不周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其原浑浑泡泡。”又如《汉书·西域传》曰:河水“东注蒲昌海……皆认为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东汉高诱称:“河出昆仑山,伏流地中,万三千里,禹导而通之出积石山。”又如济水,《据地志》载:“济水出河东……即见而伏,东出于今济源县。”
因此,潜源的说法,古代并不是某一人只对汉水的附会,而是古代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一种地理认识。另外,间接的历史时代原因,是汉朝本身。
汉高祖初封“汉王”时,萧何曰:“‘天汉’,其称甚美。”汉武帝也曾以“天汉”做为年号。所以西汉时,“天汉”这一代表大统一与皇权国势神圣天授的思想,得到广泛提倡。因而天水郡的设立,正是“天汉”思想的结果,因为有“天汉”之说,才有“天水”地名。而设“天水”郡名,也如同“广汉”“武威”“敦煌”等郡名所包含的“政治意义”一样,以期汉祚永昌,如滔滔汉水,源于“天水”,长流不断。
虽然,上述古代对汉水源头(在西汉时,曾在直接连接昆仑山的天水郡地区,重源显发)的地理认识,在东汉正统记载西汉地理的书籍,如《汉书·地理志》(在天水郡等地区的内容)中并无明确记载,而只在其它载籍和一些学者中流传,但是,较离奇的说法并不等于在西汉时没有,也不等于不被统治者所接受。西汉统治者正处于汉代经学创立时期,更相信古籍,比东汉人富于想象力。且汉武帝本人思想活泼,尊重知识,热衷神仙黄老之学,接受方士说教,故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能接受神奇的地理思想。于是他又从政治意义出发给新郡命名,以期追先贤之记述,得山海之奇致,扬汉朝之天威。所以,“天水郡”的命名,是汉武帝时期地理思想和政治思想完美结合的一个创作。
综上所述,可见“天水”地名,基于“天汉”之说,来由于“汉水上源之地”的位置。古人认为汉水来源于天河,来源于昆仑山这座上应于天的圣山,来源于连接昆仑山的陇上高原那广大而深厚的地层中。而直到如今,这片黄土高原,的确相对比较多雨,且地下水丰富,泉水众多。这或许不是巧合,或许确实因有这方面因素,而使古人认为这片黄土高原是汉水上源的潜流之地,于是在昆仑山附近地带的河西地区没有建郡之前,而为设于这片陇上高原的新郡命名,就理所当然地以上接天河之水的“天水”命名而为“天水郡”。那么所谓“天水”,其本义就是“天河之水”,“天水”地名是指这片土地上接天河,为“天河下注之地”而已。
(此文最初公布于1992年天水市首届伏羲历史文化研讨会,原载于《伏羲文化》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5月。)
张广成
学者。
天水,即春秋时期的上邽县,汉代所置的天水郡,魏晋以降的秦州。
夏商时期,天水属雍州地,为西戎部落居地。至周代,周王朝扩展疆域至密(灵台)、共(泾川)、秦(天水),此次“秦”始见诸典籍。
约公元九前九世纪,周孝王将秦地封赐嬴性部落首领、秦王朝先祖非子为养马之地。前770年,周平王东迁,非子后代襄公护驾有功,被封为诸侯——秦伯。秦遂据此地立足经营,开拓扩展,殆至缪公遂成就为五霸之首,奠基了其后秦王朝一统天下之大业。前688年,秦武公“伐邽、冀戎,初县之。”(《史记·秦本纪》),即设置邽县,此为天水建县之始,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设置县制行政单位的地方之一,于今已有2680余年。邽县(今天水)后因秦移徙部分戎民于咸阳以东并置县下邽(今陕西渭南)遂相应对称上邽县。前280年,秦昭王设陇西郡,上邽县隶属之。
西汉汉武帝元鼎三年(前114年)析分陇西郡之地,设天水郡。据《汉书》载:所设之天水郡已辖成记等十六县,住户六万三百七十,人口二十六万一千三百四十八,而陇西郡只辖狄道等十一县,住户五万三千九百四十六,人口二十三万六千八百二十四。显然,天水郡新设伊始,规模已很可观。
为什么冠名为“天水”呢?
一、传统典籍是这样说的:《汉书·地理志》唐·严师古注云:“《秦州地记》云:‘郡前湖水冬夏无增减,因以名焉。’”;又、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曰:“五城相接,北城中有湖水,有白龙出是湖,风雨随之。故汉武帝元鼎三年,改为天水郡。”此为冠郡名为天水的来由,为历代典籍采用,姑且命其曰“湖水说”。
近年,关于天水一名的来由又兴起“天河注水”一说,频繁见于本地一些文篇,颇为盛行。姑且命其曰“注水说。”
时下,又有立意新颖的释解,把牛郎织女的故事与天水地名的来由相链接,形成一说,姑且命其曰“河汉说”。
二、三说浅议。
1、“湖水说”,有典籍所载,历来为正史地志相沿,为历史地理学界所接受,且此说由天水的自然地貌说事,很接地气,故尔,此说有悠久的文化的传承性和广泛的受众性。
2、“注水说”,未有直接的典籍所循,缺乏传统文化的对接,略显突兀立说,文化涵蕴单薄。又、关于“注”字,这是个多义项字,其涉及于水,正如《说文》所释:“注,灌也。”若遇滂沱大雨,描述其雨势之大为“大雨如注。”倘若“天河注水”,一泄而下,我们这方陇上乡梓家园,岂不成了一片洪荒泽国了么!所以,用“天河注水”来释解天水之名的由来,文化韵味和美学具象亦无所取,实在不敢恭维。
3、“河汉说”,自央视十台播送了河南大学程遂营教授对天水地名的诠释而陡然升温,引起了听众、特别是天水本地学人的兴趣和热议。此说先以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姣姣河汉女。”章,与世传的“牛郎织女”美丽的神话故事相统一整合,续以秦人女修之事相兼容,再以地面河流水渎与天宇星汉相映证,终由人事、地貌、天空三者之意蕴互动,象天法地,贯之传说故事,完成了天水地名由来的“河汉说”。
追索此说之源,近有西北师大赵逵夫教授关于牛郎织女故事的“乞巧节”起源于西汉水的论证,首发其端。其实,关于天水郡名的来由,先辈学人亦有类似的持说,如,清·吕调阳《汉书地理志详释》有论曰:“拱而望天曰天;水,同掇,拾物水面也。天水仰去,尘网如掇也,郡南马池川西南流合诸水象之(即西汉源)。”(见《二十五史补编》)。意即:拱手望天宇,星汉燦烂纵横,再而俯视地面河水之象,似密布如掇之尘网,天、水一体相喻,是为天水。而此郡南面马池川西南西汉水源头一带,诸水流合,恰有天、水相容和合之象,故名此郡曰天水。此可谓“河汉说”之滥觞。
“河汉说”文化内涵丰富厚重,天水得名,倘如斯说,无疑是一绝嘉的诠解。
惟此说是建立于天象、地貌、传说故事三者整合一统的基础上的,河汉、古诗“迢迢牵牛星”与牛郎织女故事的对接论证,似可通解。但秦人女修的纳入,继而又导引出天水地名的取因,如此只凭诗篇和故事诠释推断认定,略显勾稽力度潺弱,衔接逻辑欠严谨,留下了脉络节点间隙,故大有深层开掘的余地,倘有文献征引和出土资料的佐证,予以坐实,方可为定论。
以上,只是粗疏地谈了一些对天水得名三种由来的浅见,供参考。 (2019年元月7日 匆稿)
王若冰
著名作家、秦岭文化学者、高级编辑。
中国有两座嶓冢山,一座是天水嶓冢山,还有一座在它的东南方向——陕西宁强县境内。根据已知资料,两座嶓冢山都是汉水发源地,所不同的是宁强境内的嶓冢山是现在汉江发源地,天水嶓冢山是古汉水源头。
“天水家马鼎”铭文揭示了齐寿山、西汉水和天水地名之间的联系。
出天水市区向西南三十公里,蜿蜒延伸的山峦自西向东逶迤而去。山与山的窄缝间,一座山峦突崛而起。这就是两千多年前《山海经》和《尚书·禹贡》不厌其烦提及的西部名山嶓冢山,古人还称之为崦嵫山,今天水人称其为齐寿山。
中国有两座嶓冢山,一座是天水嶓冢山,还有一座在它的东南方向——陕西宁强县境内。根据已知资料,两座嶓冢山都是汉水发源地,所不同的是宁强境内的嶓冢山是现在汉江发源地,天水嶓冢山是古汉水源头。
一
莽莽大秦岭自甘南临潭白石山昆仑山,逶迤东进,一路上高峰林立,山岭蜂拥、鸟途难通,到了天水境内朱圉山到嶓冢山一带,盈天峰岭竟突然间降低腰身,在这条横亘中国内陆腹地中央的巨大山岭让出一条可供人马通行、南北山水交融的自然通道来。从嶓冢山山脊向南一步,丛林里渗出的涓涓细流汇聚成河,经嘉陵江汇入长江;而转身向北,纵横交织的沟壑流出的大小河流经由渭河,都化作了黄河的朵朵浪花。
郦道元之前,可供我们认识中国境内山川水系的地理学著,只有先秦时的《山海经》《尚书·禹贡》。时越两三千年,当代学者发现,这两部至今被视为中国古代地理学诞生之前的千古奇书所描述的中国山河格局,依然没有太大改变。
《山海经》和《尚书·禹贡》在记述汉水时,都将其源头指向嶓冢山。《山海经》以华山为原点,在指认汉水源头时说:“又西三百二十里,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沔;嚣水出焉,北流注于汤水。其上多桃枝钩端,兽多犀兕熊罴,鸟多白翰赤。”《尚书·禹贡》在叙说大禹疏导九州之内九条江河时也说:“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
这里的沔水和漾水,都指古汉水上源。《山海经》和《禹贡》时代,东西汉水还没有分流,说古汉水发源于又名崦嵫山、齐寿山、兑山的天水嶓冢山,大概没有异议。为了实证古人说法,有人还列举现在发源于嶓冢山的西汉水朝南进入甘肃成县和康县时叫犀牛江,正好印证《山海经》所言嶓冢山和古汉水一带“兽多犀牛”的说法。然而到了东汉,《汉书·地理志》已经出现了东西汉水分流的记述。班固说,《禹贡》所记载的嶓冢山,是西汉水发源地。西汉水从王莽时期天水郡西县(治所在今甘肃礼县红河一带)向南流入当时为广汉郡所辖的陕西略阳白水江,然后向东南在现重庆境内古江州汇入长江。班固所描述的西汉水流向,几乎与现在毫厘不差。
二
西汉水上游,是大秦帝国创建者秦先祖的故园。
先秦时中国疆域并不辽阔,从坐拥关中的西周京畿逆渭河翻过陇山,嶓冢山所在的天水境内是西部戎狄战马驰骋的西周边陲。在当时人们对大自然仅有的认知中,又名崦嵫山的天水嶓冢山已经是天之尽头、地之边缘了。所以公元前11世纪末,周武王灭纣后将忠于殷纣王的殷商同宗党羽、秦先祖嬴人安插到西汉水和渭河上游天水境内替周天子守卫西部边疆,既是一种惩罚,也可以看做是已经开始遵从礼仪治国的周人对曾经的殷商贵族——嬴人颜面的保全。不过,在嬴人举族西迁之前的帝尧时代,帝尧为制作历法,曾经向东南西北四个边疆地区派出过4位观测日升日落、天象四时变化的测日官,嬴秦先祖和仲作为派往西部的测日官员,曾经到达过嶓冢山。大约由于和仲发现从东方升起的太阳在天空运行一天后落入嶓冢山(崦嵫山)茫茫山岭后,一天就结束了,所以先秦时代嶓冢山也被认为是日落之山。
这种观点甚至在秦汉时期仍然颇为流行,因为司马迁在《史记》里也遵从了这种观念:“日出东南隅,日落崦嵫山。”到了东汉,班固在解释《禹贡》所说的嶓冢山和司马迁《史记》里的崦嵫山时,也明确说嶓冢山还有一个名字叫崦嵫山。
在古人的天文认识中,崦嵫山(嶓冢山)是太阳神的家园、太阳的老巢。每天清晨,太阳神羲和驾驭六条龙拉载的太阳神车从东海之滨启程,自东向西在天庭运行一天后沉入有浩若天河般的西汉水涌出的崦嵫山,这一天也就结束了。以至于屈原在抒发其壮志未酬的渴望时,也将古汉水发源地崦嵫山看做是日落之山:“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勿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三
这也是古人将汉水之意引申为“天汉之水”又一缘由所在。
著名学者赵逵夫一篇题为《汉水·天汉·天水》的文章,专门论述古汉水与嶓冢山、西汉水,以及汉水之所以被称作天汉之水、天水一名的由来。
赵先生首先从20世纪70年代和近年相继出土于西汉水岸边甘肃礼县永兴乡蒙张村、文家村的两件青铜器铭文入手,发现“天水”作为地名,早在两千多年前已经确之凿凿地被铭刻在曾经与古汉水相连的西汉水上游这两件秦先祖使用过的“天水家马鼎”上。
接下来,赵逵夫先生根据包括《禹贡》在内的历代典籍得出结论:“‘天水’是汉代以前汉水(今之西汉水、东汉水的合流)的发源地。‘天水’之得名,同其地在汉水上游有关。原因是从山东半岛迁徙到天水的秦先民,最早居在嶓冢山所在的汉水上游。
这个早年曾经濒临大海生活的部族在思念家乡时凝望夜空,将天空呈现的如江流涌动的银白色光带也称作“汉”。后来,“汉”或“云汉”“天汉”成了银河的通称,“汉”既指天上的云汉、天汉,也指发源于嶓冢山、哺育了秦人童年的那条大水,因而人们因为“汉”也有“天汉”之意,便将汉水发源地命名为“天水”。
据此想象,在秦人刚刚迁徙到西汉水上游的年代,嶓冢山应该有一条激流奔涌、江水浩荡的河流从嶓冢山山脚下纵横交错的沟壑涌出,然后一路开山劈道,逶迤南下,并在秦岭巴山之间聚集起万千河流,成就了一条奔腾不息的古老江流——古汉水。
四
因此,东晋《华阳国志·汉中志》才说:“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禹贡》流漾为汉是也。西源出陇西嶓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故曰‘汉沔’。”这里的古汉水东源,是指今汉江源头——自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大安镇烈金坝附近汉王山(后也叫嶓冢山)涌出的一股清流。不过,在包括《华阳国志·汉中志》在内的古籍中,汉江在它现在的上源宁强境内还不叫汉江,而被称作漾水,在勉县又被叫作沔水。
对于西汉水与东汉水分流的时间,至今说法不一。有观点认为在汉代,有人说在南朝时期,但对于东西汉水分流地点应在宁强县阳平关关城与代家坝一带看法却基本一致。
历史上最早提出汉水有东西汉水之说的,是班固《汉书·地理志》,随后东晋常醵的《华阳国志·汉中志》也说汉水有两个源头。到北魏时期,郦道元《水经注》更为详尽地指出,是陕西宁强县阳平关和代家坝之间的潜溪河,让东汉水与西汉水相互沟通。但真正为古汉水东西相通提供科学考据,还是在20世纪50年代。
1953年12月,宝成铁路地质勘察工作者在勘查略阳至宁强地质构造时发现,从宝成铁路必经的三国古战场阳平关关城向东,经东汉水发源地大安镇到宁强县城之间代家坝一带地下,埋藏有大量鹅卵石、卵石层和沙砾层。根据打孔勘探实物及对阳平关与代家坝之间地形地貌观察,地质工作者得出结论:这一带是一处古河床。在并不遥远的地质年代,已经和嘉陵江挽手南下巴山,流入四川的西汉水和嘉陵江原来极有可能就是从这里向东,汇入现在的汉江的。专注于古汉水两源同流——即古汉水有天水嶓冢山和宁强嶓冢山两个源头的专家,对东西汉水分流的探讨至今还在继续。
一位叫秦州雁的作者在题为《汉水与天水、嘉陵江的古今地理关系》的文章里说,发生于西汉时期的大地震让原本与东汉水一脉相承的西汉水(包括嘉陵江)改道南下,进入四川广元,成为嘉陵江水系的一条支流。支持这种观点的依据,是西汉时期甘肃陇南一带的确发生过一次大地震。
天摇地动,山崩地裂,山川移位,江河改道。这场在《汉书·五行志》和《汉书·高后纪》里都有记载的大地震,发生在公元前186年2月。(此处有删节)
秦州雁还根据《方域揽胜》记载和颜师古注释,以及他掌握的考察数据写道:“在古汉水上下游还未中断的西汉之前,位于宁强县阳平关镇与四川省广元市之间的朝天岭(《水经》中的‘冈山’)阻挡南北水流,使流经甘肃陇南的白龙江、犀牛江、青泥河等河流与陕南阳平关镇以北的故道水(今嘉陵江上游)所有河流几乎全部汇入东流而去的古汉水河道,使关城的潜溪河河道连通东西汉水,又在略阳县西北的(今嘉陵江)河道,江水壅塞而形成高峡平湖的‘天池大泽’。由于‘天池大泽’的存在,宁强县与略阳县地势比较低的一些地段被淹没在古河道下。结合汉水与东西汉水的地名演变可知,这里曾经发生过河流袭夺现象,原有的汉水河道因为外力影响而中断了,原本属于汉水中游的地段变成了流程变化以后的新河道的上段。”
实地考察发现,大安镇、烈金坝到宁强县城之间是一道自北向南,平缓低矮的丘岗——如果不是剧烈地质运动让新崛起的高地将东西汉水分流,长江两大支流嘉陵江和汉江之间的分水岭怎么会如此低矮平缓呢?谁都知道汉江盆地是汉江江水冲击的产物。然而,从现在汉江源头大安镇到汉中盆地西部边缘勉县区区不过几十公里,这时的汉江还是家有儿女初长成,刚刚起步,汉江要形成大江大河所拥有的“江汉浮浮,武夫滔滔”浩然之势,尚需走更多的路、接纳更多江流才能完成。那么,是什么力量在秦岭巴山之间拓展出东西长116公里,南北宽5-25公里的巨大盆地的呢?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在更远的地质年代,由于一条自西向东滚滚而来的巨大江流经年不断的冲击,才创造了这个陕南秦巴山区唯一的平坦富庶之地。历史上,拥有如此巨大能量的河流,唯有东西汉水尚未分流之前的古汉江。
完全可以想象,两千多年前那场大地震发生之前,在略阳两河口接纳了嘉陵江的西汉水以更加汹涌澎湃之势滚滚南下。汹涌的激流到阳平关,被壁立而起的大巴山迎面拦截,被迫转向东流,并在金烈坝再次接纳另一个源头诞生江水后以排山倒海之势在秦岭与巴山断裂带之间滚滚东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造山运动中遗留在秦岭——巴山之间的断层、裂隙、沟壑、洼地,被西汉水带来的泥沙等沉积物埋葬、填平,一块平坦肥沃的冲积平原由此诞生。
地球上所有冲积平原和盆地都是这样形成的,汉中盆地不会例外。
一条江河多个源头在世界河流史上并不罕见,更何况对于现在汉江源头(也就是东汉水),历来就有嶓冢山、玉带河、沮水三源同流之说。直到2011年10月,西安召开的长江水利委员会普查办河源考证座谈会上,专家才最终确定将陕西省宁强县大安镇汉王山确定为汉江源头。
即便如此,也不妨碍古汉水有两个源头的历史。关于这一点历史地名也提供了同样的信息,在东西汉水发源地天水和宁强两座嶓冢山附近,同时有两个叫汉源镇的地方,一个是紧邻西汉水源头的甘肃省西和县县城所在地,另一个是宁强县县城所在地。
(本文有大段删节。)
(来源:天水日报)
监 制 | 肖 勇
责 编 | 姚 宇
编 辑 | 张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