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宿、婺女与织女
女宿四星,位于牛宿东北,在黄道和赤道之间,略呈L形,属于西方宝瓶星座。女宿的四颗星星并不明亮,最亮的是距星女宿一(宝瓶座ε),其亮度只有3.7等左右。牛宿与银河边上的牵牛星(俗称牛郎星,即河鼓)同称为牛;与此相似,女宿也与织女星相对应,同样是女。所不同的是,牛郎与织女之间还有银河相隔,而牛宿与女宿在天空中直接相邻。
我们现在所讲的女宿,是比较晚近的名称。事实上,在汉代以前,女宿就有婺女、务女或委女、须女等别名。《开元占经》引用古星占书《北官候》,说女宿还有一些其它名称:“一名天少府,一名天女,一名临官女。”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认为,在女宿以北的织女,是天女的孙女。既然婺女就是天女,也就是说,婺女和织女是祖母和孙女的关系。古星占家还相信,婺女是已嫁之女,而织女则是还没有出嫁的黄花闺女。古代中西文化似乎都很欣赏处女文静自守的独特气质,因此在这个意义上,织女星可与西方的室女座(Virgo,俗称处女座)相映成趣。
另一方面,务(務)与婺字虽一从力部、一从女部,但音同义通。因此不论是务女还是婺女,似乎都隐含着这位已嫁之女要从事各种杂务劳动之意。有意思的是,在西方神话中,中国的婺女所在的宝瓶座,原本也是为神王宙斯承担杂役的美少年。《史记正义》在解释“婺女”时说:婺女就是须女,是地位低贱卑下、承担劳役的妇女。这也是与拥有高贵身份的仙女——织女所不同的地方。按照唐代著名星占家李淳风的理解,须女中的须字,意思是低贱。而事实上,须女的须字另有含义,李淳风的理解并不准确。
楚人甘公及其笔下的媭女
文献表明,女宿早期的两个别名——婺(务)女和委(须)女,分别来源于石氏和甘氏两个不同的天文星占流派。战国时代,群雄并起,征战、屠城、饥馑、疫疾等惨剧几乎无日不有。因此,各国君主对于能占星候气、预测灾祥的能人异士特别看重,其中比较著名的是甘公和石申夫。他们被司马迁称为“传天数者”,各有天文星占的著作,但后来渐渐失传了。然而,《史记·天官书》、《汉书·天文志》以及唐代的《开元占经》等天文星占著作,都征引了甘氏和石氏的大量论说,因此我们也能清楚两者的分别和源流。近二三十年来,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提及战国时期有《甘石星经》成书,而不少学者认为,当时并不存在这样一部由甘、石两人合著的书。根据钱宝琮先生和日本的能田忠亮等前辈学者的考证,所谓《甘石星经》,或称《星经》,或称《通占大象历星经》,是经过六朝隋唐之人不断篡改、增删,然后假托甘公和石申为著者的伪书。当然,伪书中也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内容,这尚有待于进一步考证、辨识和研究。
或是因为马续在撰写《汉书·天文志》时断句错误,把石申夫的“夫”字并入下一句,石申夫从此变成石申。但所有典籍都说他是魏国人,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反而甘公的籍贯则众说纷纭。司马迁说他是齐国人;东晋徐广则说,有些记载说甘公原名甘德,本来是鲁国人;《汉书·艺文志》说甘公是楚国人;《史记正义》引梁代阮孝绪《七录》,也说甘公是楚国人,曾作《天文星占》八卷。既然我们知道委女和婺女分别出于甘氏和石氏两大流派,而同物异名恰是各地方言不同的表现,或许由此可解开甘公籍贯之谜。
通过东汉经学家贾逵的著作,我们现在知道,委女中的委其实是战国时楚国的常用方言,意为“姊”。《离骚》中说:“女委之婵媛兮,申申其詈予;曰:‘鲧婞直以亡身兮,终然妖乎羽之野。”一般的解释是,屈原的姐姐喘着气,狠狠地责骂“我”。她是责备屈原,不应该像禹的父亲鲧那样刚愎任性,而又一味地向楚王直言进谏,不顾他人的情面,落得个被放逐的下场;若不调整好心态行为,最终也会像鲧那样死于野外。相传屈原被楚王放逐后回到家乡,他的姐姐听到这个消息后也特意赶来,向他讲了这一番预示着屈原悲剧的话,同时也是希望屈原能有所宽慰。乡人们都知道屈原的盛名,希望他听从姐姐的意见,就把当地命名为秭归。秭通姊,秭归就是姐姐回来的意思。由此可见,媭就是楚人对姐姐的称呼。中国人交往,常常抬高别人的身份,称别人为“兄”,并不见得对方比自己要年长。所以媭(须)字也可用于年纪小的女性,逐渐又成为女子的名字或女子的通称,如汉初名将樊哙之妻吕须,就是吕后的妹妹。因此,甘公笔下的媭女星,自然就是承袭楚语。也正因为媭字本有姐姐之意,年龄较长,也符合其星占学上作为已嫁之女的含义。
由此可见,甘公应该是楚国人,或至少在楚国接受天文星占的训练,而在齐、鲁间成名。要知道,当时楚国的天文星占学颇为发达,司马迁所列举的战国四大“传天数者”中,就有楚人唐昧。屈原名篇《天问》之中,也有关于天地结构、演化的问题,显现出当时楚文化中的相关知识特别丰富,因此能在天文星占中占有一席之地,进而影响到天上星宿的命名。
裨灶的女宿星占事例
根据李淳风的说法,女宿四星“主布帛裁制嫁娶”。他还进一步补充道:若女宿四星明朗,则“女功昌”。意指古代妇女所从事的丝织业繁荣,国家府库充实,做到丰衣足食中的“丰衣”。若其星暗,则国库空虚,人民不免挨冻受寒。如果女宿星闪动,则有婚姻嫁娶和衣服裁制之事。裁制(裂)均从衣部,与衣服相关,表示即将有婚姻喜事,年长的妇女负责裁剪制作衣物,作为男方的聘礼或女家的嫁妆。这些星占含义显然都是从女宿作为“务女”而作出的引申和联想。
李淳风还提到,女宿的分野与斗宿、牛宿一样,同属于古扬州,即今天江南吴越之地。然而,按照战国时期流行的天区划分,女宿与虚宿、危宿均属于“玄枵”星次,又称为颛项之虚(同墟),分野对应于齐国,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山东省。
春秋时,郑国人裨灶是著名的天文星占家。据《左传》记载,裨灶于鲁昭公十年(前516年)正月观察到,婺女天区出现了客星。客星可能是新星或超新星,也可能是彗星。裨灶便向郑国名臣子产预言说:“今年七月,晋国国君将会去世。”理由是木星今年在玄枵星次,婺女也属于玄枵,对应的是齐国姜氏一族。同时,婺女是已嫁之女,而晋国开国国君唐叔的母亲邑姜,正是齐国的已嫁之女。有客星这种妖星出现在女宿,就是邑姜的子孙将死的征兆。同年七月,如裨灶之言,晋平公卒。
当下在中学生们身上,出现两个颇为引人关注的现象。第一,对古诗文的学习俨然成为了学生的“第二外语”的学习。学生对古诗文的文化认知和情感趋同随着网络时代的大踏步前进而大踏步后退。这一现象不仅是语文学习的悲哀,更是民族传统文化没落而带给我们的思考。由此带来更深远的影响是,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直是止步难前。第二,古诗文的学习一般情况下,学生出于中考的考试要求,考试重点篇目、字词含义、文学常识等会有识记,其余则如走马观花,一过即忘。要激发兴趣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培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首先应正确认识古典诗文
古典诗文内涵丰富,博大精深,集中反映了我国人民的思维方式、心性形式、审美情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所在,是我们民族母语的精美之本,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让学生诵读大量的古诗文,既可以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文化知识,又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既启迪智慧,培养灵感,又能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既孕育创新精神,又增强审美情趣。开展这项活动不仅使学生终身受益,而且会影响到他们的子孙后代,可以说是利在当今、功在千秋。人文素质乃是人的总体素质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熟读优秀的古诗文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必要途经。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导、激励和帮助学生完成大纲推荐的背诵任务,并以此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
二、明确学习古诗文的重要作用
1.学习古诗文有利于陶冶情操提高文学修养
古诗名篇,以精练的语言深刻地反映生活,抒感,学习古诗文,有利于增强美感,陶冶情操。经典诗文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它凝聚着古代文人的智慧,折射着历史和哲理的光辉,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欣赏。现代的中学生学习积累古代诗文,不仅可以学习知识,陶冶情操,而且可以提高自身的品位和修养。因此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恰当的方法,让他们在诵读中理解诗句丰富的内涵,体味其中美好的情趣或深刻的思想感情。以《渔家傲·秋思》一词的教学为例。在这首词的上片,以寥寥几句就勾画出边塞秋季异样的美。当学生的想象达到一定程度后,再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展现诗中描写的场景。在画面中突出光影的移动,光色的交织,使诗中表现的美妙意境更形象地呈现于学生眼前。 经典诗文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它提高了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与文化底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通过古典诗词的积累,熟诵于口,濡染于心,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品性和修养,有利于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2.学习古诗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古代诗人大都经历了“入仕——出仕”这样的人生境遇,也有很多壮志未酬之士。在他们的诗篇中往往洋溢着挚热的爱国之情。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向我们倾诉了作者至老不衰的爱国热情和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心情。
经典诗文中有很多描写大自然的优美诗篇,反复诵读背诵这些诗词,能够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徜徉在美妙的大自然中。如“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让没有登过庐山的人,也感受到它的神奇与美好。再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写出瀑布的壮观。读着这样的诗句,学生怎么不对这神奇的山水产生向往之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为我们展现在了沙漠的辽阔。
3.学习古诗文可以让学生明白人生的哲理,给青少年学生以人生的启示
古诗词中有很多诗句蕴涵着人生的哲理。反复吟咏这样的诗句,能给学生人生的启迪。从我们的孔圣人的《论语十则》“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到唐宋,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又一村”,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唱出古今共同的心声。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写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让我们懂得“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真谛。
“可是,”苏格拉底慢悠悠的说,“我需要一位最优秀的传承者,他不但要有相当的智慧,还要有充分的信心和非凡的勇气……这样的人选直到目前我还未见到,你帮我寻找和发掘一位好吗?”“好的好的。”助手很温顺很尊敬的说,“我一定竭尽全力地去找,以不辜负你的栽培和信任。”
可他领来一位又一位,总是被苏格拉底一一婉言谢绝了。“我一定加倍努力,”助手言辞恳切的说,苏格拉底笑了笑不再说话。半年之后,苏格拉底眼看就要告别人世,可最优秀的人选还是没有眉目。助手泪流满面的坐在床边,语气沉重的说:“我真对不起您,令您失望了!”
“失望的是我,对不起的的是你自己,”苏格拉底说到这里,很失意地闭上眼睛,停顿了许久,才又不无哀怨地说:“本来,最优秀的就是你自己,只是你不敢认识相信自己,才把自己给忽略,给耽误,给丢失了……其实,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差别就在于如何认识自己,如何发掘和重用自己……”
话没说完,一代哲人就永远离开了他曾经深切关注着的这个世界。
早在2500年前,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德就证明了素数是无限的,并提出少量素数可写成“2的n次方减1(2n-1)”的形式,这里n也是一个素数。但是目前人类已知的素数很有限,因为数字越大,要发现新的素数就越困难。不过,很多数学家曾对素数问题进行过研究,17世纪的法国教士马丁・梅森就是其中成果较为卓著的一位,因此后人将“2的n次方减1(2n-1)”形式的素数称为梅森素数。1876年,数学家卢卡斯证明了2127-1是当时已知的最大素数。这个记录保持了75年,这是一个39位的数。
直到1951年,借助于新出现的电子计算机,人们才发现有79位数字的更大素数。1952年时,最大素数是22281-1,有687位数。位数在1000位以上的素数到1961年才被发现,它是24423-1,共有1332位数。从1951年到1971年的20年间,最大素数的纪录被不断刷新。1971年,美国数学家塔克曼在纽约州的纽克顿利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IBM360/91型电子计算机,历时39分26.4秒,算出了当时的最大素数219937-1,这是一个6002位的数字,它最前面的五位数是43154,最后面的三位数是471。7年之后,即1978年,美国有两个18岁的青年学生劳拉・尼克尔和柯林・诺尔,又在电子计算机上算出了新的最大素数221701-1,它共有6553位数。但是时隔一年不到,又传来最新消息:由于美国新近建成一台超巨型电子计算机Crag-1,它的运算速度达到每秒8000万次,所以美国劳伦斯・利莫弗尔实验室的两位计算机专家哈里・内尔森和戴维・斯洛文斯基,于1979年在这一计算机上猎获了目前最大的素数244497-1,它有13395位数。可以期待,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这一纪录还会被突破。
1995年,美国程序设计师乔治・沃特曼整理有关梅森素数的资料,编制了一个梅森素数计算程序,并将其放置在因特网上供数学爱好者使用,这就是“因特网梅森素数大搜索”计划。该计划采取分布式计算方式,利用大量普通计算机的闲置时间,获得相当于超级计算机的运算能力,第37、38和39个梅森素数都是用这种方法找到的。
2002年,20岁的加拿大青年迈克尔・卡梅伦利用分布式计算方法找到一个已知的最大素数,即2的13466917次方减1,其位数超过400万位,是第39个梅森素数。据悉,卡梅伦利用其配备的800兆赫兹AMD芯片的电脑加入到全球分布式计算网络中,花费45天的时间得到这一结果。尽管这台电脑自身的性能并不高,但由于分布式计算网络连接了全球数十万台电脑,这些电脑自身有富裕资源的时候就通过网络进行运算,因此总的运算速度可达到每秒20000亿次,相当于一台超级计算机。
清明首先让人想到的是祭扫墓园与缅怀先人。
唐代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一诗勾画出当时的扫墓情形:“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清明时节,漂泊异乡的诗人墨客,更容易滋生思亲与思乡之情。诗人笔下的清明,旷野苍茫,古墓垒垒,凄风劲吹,纸钱纷飞,诉尽了生死离别。
北宋黄庭坚的《清明》一诗别有一番深意:“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由清明扫墓进而探讨人的生死的意义,有感于人的价值,表现了诗人旷达之中包含的不愿与世俗沉浮的孤傲之气和对仕途贤愚混杂的愤懑之情。
但清明也不光是肃穆的祭扫与缅怀,也有祥和欢快的另一面。清明自古就有踏青的习俗,又叫“踏青节”,古时也叫行青、探春、寻春等。古时清明,人们也聚亲约友,在大好春光里四处游玩,甚至围坐野宴,抵暮而归。
唐代诗人顾非熊作过《长安清明言怀》一诗前四句:“明时帝里遇清明,还逐游人出禁城。九陌芳菲莺自啭,万家车马两初晴。”记录了当时唐都长安清明节万家车马出动,莺啭芳菲的盛况。
北宋欧阳修的《阮郎归・南园春半踏青时》云:“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同为“唐宋家”的苏辙也曾作《踏青》一诗,展现踏青盛景:“江上冰消岸草青,三三五五踏青行。浮桥没水不胜重,野店压糟无复清。”南宋吴惟信的诗:“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展现出当时的人们外出郊游,尽兴方归的场景。
古人踏青爱骑马。唐代皮日休曾作《襄州春游》一诗曰:“信马腾腾触处行,春风相引与诗情。”表现出初春骑马漫步的悠闲。薛昭蕴《喜迁莺・清明节》描绘了举子们于清明雨后骑马踏青的得意之情:“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古代的很多诗人也像生活在现代的我们一样,清明前后会周边游或远游,目的地大多偏爱江南。
李白去扬州踏青,满眼的江南风情,留下“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诗句。白居易最爱钱塘湖:“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钱塘湖春行》早已成为千古佳篇,对春游的描写令人神往。
韩愈与张籍(唐代诗人,时任水部员外郎)同游当时的著名游览胜地曲江池(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南,是隋炀帝开掘的一个人工湖),看到无限美好的春光,还不忘写首诗调侃白居易:“漠漠轻阴晚自开,青天白日映楼台。曲江水满花千树,有底忙时不肯来。”(《同水部张员外籍曲江春游寄白二十二舍人》,白居易排行二十二,又曾任中书舍人,故称“白二十二舍人”)大致意思是:曲江上春水弥漫两岸繁花千树,你有啥事那么忙一直不肯来?
除了踏青、旅游,古人在清明节还喜饮酒。唐代杜牧的《清明》脍炙人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宋代高翥《清明日对酒》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宋代诗人王禹曾写过一首名为《清明》的诗,头两句是“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苏轼在左迁密州后,写下《望江南・超然台作》,下阕为“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一碟小菜,一壶老酒,吟咏诗词,烹茶论道,快活逍遥。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表现了踏青野炊、把酒共话春风的潇洒 :“芳原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围。兴逐乱红穿柳巷,困临流水坐苔矶。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古代,清明节与寒食节本是两个节日,寒食节这一天要禁动烟火,等到清明要“乞新火”。但后来人们往往将这两个节日合并起来过。扫墓原是寒食节的内容,因为两节相连,渐渐地扫墓改在清明节进行。唐代韩的《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描绘了一幅寒食节长安城内富于浓郁情味的风俗画。
古诗里的清明还有更多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时令价值的其他内容,比如“折柳”、“插柳”、“蹴鞠”、“放风筝”、“荡秋千”等。
清明诗句多以柳寄情,说明“柳”是清明节习俗的一个重要元素。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云:“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清明节春风和煦,绿树成荫,古时踏青、扫墓、上坟曾有戴柳和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的习俗。传说,当年晋文公和群臣徒步登山祭拜介子推时,发现当年被烧毁的那棵老柳树居然死而复生。晋文公当下便将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并且当场折下几枝柳条戴在头上,以示纪念,群臣纷纷效仿,相沿成习。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载:“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人们认为柳枝有灵性,有“鬼怖木”之称,在柳条发芽的清明时节插柳可以避邪驱鬼。关于民间“清明插柳”,还有一种说法是从隋代开始流行,隋代运河刚贯通南北,河堤需要年年植树,巩固河堤。而柳树有强大的生命力,容易成活,又喜湿润,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阴”,加上清明又是适宜植树的季节,因此插柳习俗从那时起渐成风俗,并延续至今。更有一种说法称清明节插柳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据说柳永常往来于烟花柳巷之中,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他一生为仕途所不容于襄阳贫困而亡,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的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蹴鞠是古代的足球,也与清明节有重要的联系。唐朝诗人韦应物《寒食》咏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描述了清明寒食之际,人们在园中蹴鞠。而唐代的另一位诗人仲无颜在他的《气球赋》中更生动地记录了人们蹴鞠嬉戏的场景:“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闹,或略地以走丸,乍凌空似月圆。”这颇具现场感的描述,正是我国古代足球运动端倪的一个形象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