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文章| 资讯| 行情| 企业| wap手机版| article文章| 首页|会员中心|保存桌面|手机浏览
普通会员

易达信息科技

02

第二组 荆芥与防风

03

第三组 紫苏与生姜

04

第四组 薄荷、牛蒡子与蝉蜕

05

第五组 桑叶与菊花

06

第六组 柴胡、葛根与升麻

07

第七组 石膏与知母

08

第八组 芦根与天花粉

09

第九组 黄芩、黄连与黄柏

010

第十组 金银花与连翘

011

第十一组 大青叶、板蓝根与青黛

012

第十二组 生地黄与玄参

013

第十三组 牡丹皮与赤芍

014

第十四组 黄连与胡黄连

015

第十五组 大黄与芒硝

016

第十六组 秦艽与防己

017

第十七组 五加皮与桑寄生

018

第十八组 苍术与厚朴

019

第十九组 茯苓与薏苡仁

020

第二十组 车前子与滑石

021

第二十一组 大黄与虎杖

022

第二十二组 附子与干姜

023

第二十三组 附子与肉桂

024

第二十四组 陈皮与青皮

025

第二十五组 木香、乌药与香附

026

第二十六组 大蓟与小蓟

027

第二十七组 三七、茜草与蒲黄

028

第二十八组 郁金与姜黄

029

第二十九组 川芎与丹参

030

第三十组 半夏与天南星

031

第三十一组 川贝母与浙贝母

032

第三十二组 瓜蒌皮与瓜蒌仁

033

第三十三组 苦杏仁与紫苏子

034

第三十四组 桑白皮与葶苈子

035

第三十五组 朱砂与磁石

036

第三十六组 酸枣仁与柏子仁

037

第三十七组 决明子与石决明

038

第三十八组 龙骨与牡蛎

039

第三十九组 羚羊角与牛黄

040

第四十组 钩藤与天麻

041

第四十一组 麝香与冰片

042

第四十二组 人参与党参

043

第四十三组 苍术与白术

044

第四十四组 杜仲与桑寄生

045

第四十五组 杜仲与续断

046

第四十六组 白芍与赤芍

047

第四十七组 麦冬与天冬

048

第四十八组 龟甲与鳖甲

049

第四十九组 五味子与乌梅

050

第五十组 莲子与芡实

企业列表
新闻列表
推荐企业新闻
联系方式
  • 联系人:依依
友情链接
  • 暂无链接
首页 > 新闻中心 > 功效相近的中药对比
新闻中心
功效相近的中药对比
发布时间:2024-11-27        浏览次数:8        返回列表

清热燥湿药前面有三味药物:黄芩、黄连和黄柏,是这一节药当中的重点,要求掌握的。其他的几味药就要次要一些。第一味(是)黄芩,是唇形科多年生的草本植物黄芩,用它的根,这个根生长的时间如果久一些,尤其是它的根的上部,中心的部分就腐烂掉了,空的,只有外面,象这种一般把它叫做枯芩。就有的商品药材当中把生长的时间比较短的,尤其是这个根的下部,它比较坚实,所以有的把它叫子芩,今后我们在一些处方里面见到了,实际上它都不得是黄芩,同样是根,不同的部位,只是生长的时间长短而出现的不同药材的,性状上有一些区别。而枯芩比较(来说),它中心是空的,轻一些,而质地没有那么坚实。

功效相近的中药对比

这三个药呢它们都有三方面的功效,主要的都有三方面的功效,它既是清热燥湿药,又是清热泻火药,又是清热解毒药。要注意的是在很多书上习惯把中药的功效都组成,四个字一组。所以常见的,比如说这个黄芩,黄连和黄柏不是,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把泻火和解毒连在一起,但是大家要把它(们)区别开来。这个前面的清热燥湿呢,当然是个独立的功效;泻火呢,就是清热泻火,解毒就是清热解毒。因为在第一个功效里面已经用了清热两个字,在后面的两个功效,第二和第三个就可以不用清热,避免文字的重复,实际上它是清热泻火,清热解毒,如果把清热二字省掉了,合并在一起,就是泻火解毒。我们现在呢,为了便于大家学习,能够认识到这是两个不同的功效,所以中间用了一个逗号,就没有沿用那个四字,四个字组在一起的这种方式,实际上都是一样的,它是三种主要的功效。

那么这三个药第一功效就是清热燥湿,注意这三个药,一,它们的功效都能清热燥湿,都可以广泛的用于多种湿热病证。不管黄芩、黄连和黄柏,我们前面讲概述当中,谈到的那样一些湿热病证,比如说暑湿、湿温,胃肠的湿热,湿热引起的恶心、呕吐、痞满、泻利,或者痔疮肿痛,湿热在肝胆引起的胁痛、黄疸,或者是耳道流脓,因为肝开窍于耳,耳流脓液,也是与湿热病证有关。比如说膀胱的湿热,下焦的湿热,湿热淋证,湿热带下,或皮肤的湿热疮疹,以及湿热的痹证,严格的讲,这三个药应该都可以应用。

在古方里面,都能够找得出一些方剂作为佐证,所以这三个药相同的地方:一,都能清热燥湿,都可以广泛用于多种湿热病证,这是共性。但是在共性当中呢,这三味清热燥湿的药,它们每一味药主治的湿热病证又有最佳的一些适应症,所以又要相互区别。这个黄芩在治疗众多湿热病证的同时,它与另外的两味药相对而言,它最特殊的地方就是在湿温病当中,它相对比黄连、黄柏多用。那么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湿温病本身是一个温热病,那么它病变的部位呢主要是在中、上焦,主要是中焦,还涉及上焦。那么黄芩的作用的主要部位也是在中上二焦,尤其是上焦是它的主要的作用部位肺,这是原因之一。更主要的原因,其实黄连也是作用于中上焦,它清火胃,但为什么黄连可以用于温热病、湿温病,但不象黄芩那么重要用得多?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一般很多书上说的黄芩能够退壮热,就是有良好的退烧作用。

作为一个温热病、湿温病也如此,都有明显的体温升高,都有发热,所以黄芩是一个退热的良好的药,在这方面它比黄连,比黄柏作用都好,这个温热病发烧、发热,按照中医的术语那就是发热,它能够退热,而古人认为是退壮热。壮热就是高烧,高热,主要黄芩就是因为它有这个特点,有这个优势。所以在一般的中药书上呢,应用黄芩,第一就是列的湿温,再结合大家学温病学里面,有很多治湿温病的方里面都用了黄芩,就是这个原因,主要就是因为它有退壮热的原因。至于其他的,比如说它治疗湿热的泻痢可能不如黄连,但是它能用,作为黄连的辅助药。那么治疗黄疸淋证可能它不一定能够赶得上黄柏,但是它可以和黄柏同用,作为一种辅助,所以它能够广泛的使用。这是在清热燥湿方面黄芩相对来讲,湿温病用得多,这是它主要的一个特征。

那么(对)黄连来讲呢,它重点也是除了广泛可以用于比如刚才的淋证,湿温病也有用黄连的,湿温、暑湿,淋证,黄疸等等湿热疮疹都能用。但是它的重点在胃肠,尤其是大肠湿热,大肠湿热最常见的就是湿热痢疾。所以黄连是中医治疗湿热痢疾的最重要的一个药物,或者说是一个首选的药物。我们在讲总论的时候(讲)发展史,《神农本草经》所载的药物历用不衰,用之有验,就举了黄连之例,就是治疗的痢疾。中医对痢疾的认识它既可以称为湿热痢疾,也可以称为热毒痢疾,因为痢疾本身它属于热毒证,有的还有比较明显的相互传染的情况。比如疫毒痢,症状还重,所以有时候还叫做热毒痢。但是痢疾的排泄物秽臭,符合中医湿热致病的(特点),所以把它叫做湿热痢疾。所以这两种称呼实际上都可以,只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谈它的病因。

黄连呢,清热燥湿,清热解毒的作用对于痢疾都相当好,所以一直从《神农本草经》开始,治疗痢疾,黄连就是经常选用的,或者首先选用的一个药。最简单的就是香连丸,黄连和木香。因为痢疾有里急后重,里急后重呢,就是想排便又不通畅,一种很难受的下坠的紧迫感。至于治疗这个呢,主要是大肠的气滞,加一点木香呢,行气导滞,有利于缓解里急后重的症状。那么痢疾呢,有便下脓血,便下脓血就有瘀滞,有时候还可以加一点活血化瘀、活血止痛的药。所以前人说治疗痢疾行气则后重除,活血则脓便愈。也就是说以黄连这一类药为主的同时,可以适当的少量的配伍一点行气活血的药物来使用。所以黄连在众多的湿热病证当中,它特征最显著的就是湿热痢疾多选用。

当然如果是胃脘有湿热引起的痞满,黄连也比其他两味药用得多一些。就是它重点在胃肠,尤其是大肠为主。那么黄柏呢,它主要则偏于下焦,但是它也是用于多种广泛的比如说黄疸、痢疾、淋证、带下,甚至于湿温病不是不能用,也有用的这种先例,相对来说呢,它用得更少一些。那么黄柏呢,它主要用于下焦的比如说黄疸、带下,以及体表的疮疹,或者湿热痹证,这些方面相对用得多一些。湿热黄疸栀子柏皮汤,张仲景的(方)和前面的栀子一起配伍治疗,痢疾也可以用,但是不如黄连。淋证呢,可以用,也有一定的优势。对于妇女的湿热带下,(黄柏)比黄芩和黄连都用得多,今后的易黄汤这一类的。如果外用于湿热的疮疹,黄柏外用,这药也可治湿热的痹证,比如今后的四妙散,这样的一些。所以总之一句话,它偏于在下焦,就是以黄疸、带下这样的病为主。但是其他的它同样也可以使用,这就是在清热燥湿方面,相同当中又有不同,同中有异,先讲共性,然后讲三个药的个性,这就是在第一个方面。

第二,这三个药都能够清热泻火,作为一个清热泻火药,它就应该有我们第一节药学的那样一些内容,它可以用于温热病的气分热证,能够清气分热,然后就是清脏腑热,包括这两个方面。如果说作为一个清热泻火药,对于黄芩来说,它清气分热的作用最好。相对来说,也用得最多,比另外两味药。这个也是因为刚才讲的两个原因,因为气分热主要是在中上焦,尤其与肺的关系很密切,黄芩的作用部位在肺胃,这是它主要的作用部位,但是更重要的是还是退壮热。温热病,气分热,热盛的时候,这里和石膏、知母这些也可以用。不管它是一个苦燥的药,这是从清气分热的角度,黄芩作用好,用得多,主要是因为能够退壮热。那么在清脏腑热当中,黄芩是长于清肺热,常常可以用于肺热咳嗽,配伍其他的一些清肺止咳的药。单用比较轻的,比如说咱们讲总论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清经散,单用一味黄芩,古人就治疗肺热咳嗽。所以清脏腑热它主要是长于清肺热。

另外呢,如果是从《伤寒论》六经辨证的角度呢,黄芩还长于清少阳热。所以热在少阳,寒热往来,常常和柴胡配伍在一起,共同和解少阳。所以黄芩作为一个清热泻火药,就有三方面要注意:它相对来说,长于治疗温热病的气分热证;另外长于清肺热,可以治肺热咳嗽;另外可以清少阳热,可以治疗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这是对于黄芩。那么对于黄连来说呢,它主要也是在心胃,黄连就长于清心热,清胃热,所以这个心热炽盛,心烦不安的一些热证,黄连比另外二黄用得多。另外这个胃热引起的呕吐,或者多食善饥,胃热盛,消化就快,经常觉得肚子饥饿的状态,进食比较频繁,比较多,胃热善饥,这个也常常用黄连来清泻胃火。

所以黄连作为一个清热泻火药,它对于温热病气分热就回避了,它有一点作用,可以用,但没有优势,主要就是杂病当中的脏腑热证。当然在温热病当中用黄连,主要也是考虑到它的清心热,前面的栀子,烦燥不宁的这种情况,把它和清脏腑热结合起来,所以作为清热泻火药,黄连主要就在心胃。那么黄柏作为一个清热泻火药呢,它主要是泻相火,退虚热。可以在退虚热的同时写上泻相火这三个字,这个也是在其他有的书上明确提出来的,这是从古到今都比较强调(的)。

什么叫相火?相火是相对于君火而言的,心为君主之官,心火就是君火,那么辅助君的一些脏腑就称为相。实际上说的相火呢主要是指的下焦,肝肾之火。肝胆的相火呢,可能是一个实证,黄柏可以用它来泻相火。另外也可能是虚热,阴虚火旺,虚热。那么黄柏又可以退虚热,和前面的知母在退虚热方面,就是一个相须的(配伍),阴虚火旺、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所以黄柏作为清热泻火的药,主要是清泻肝胆,或者说肝肾。肾呢没有实证,是虚证,所以相火一般是在肝胆,实证的也有。在肾的一般就是滋阴,就是退虚热了。这个也属于这个(范围),我们把它放在清热泻火这个内容里面。所以是今后学知柏地黄丸这一类(方),就是用的黄柏这一个特点,这是第二。也是先说它们相同的,都能够清脏腑热,都是清热泻火,或者说都有一定的清气分热的作用,但是也有不同。

第三,都能清热解毒,都可以用于热毒的疮疡肿痛。清热解毒,都可以用于热毒的疮疡肿痛。但是这三药当中,相对来说,黄连的力量要强一些。因为前人认为这个热毒疮疡可能与心经的热毒炽盛有关系,里面有“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所以一般认为广义的讲疮疡的肿痛与心经的热毒有关,黄连长于入心经的。所以清热解毒,治疮疡的,痈疽疔疖的作用比黄芩和黄柏要好一些,要强一些,也比较多用。

那么黄芩和黄柏谁强一点呢?可能这个不好比较,可能都差不多。这个也没有专门有人在这方面进行比较,所以我们也就可以回避,因为这个很难把它做到定量。所以这三大功效呢就这样子比较它们的同中之异。除此以外,黄芩还有另外的功效,凉血止血,或者有的书上还能清热安胎,凉血止血,清热安胎。所以黄芩还常常用于血热妄行引起的出血证,就象前面我们学的栀子一样,对一些出血证也常常用。有的因为胎热引起的胎动不安,或者胎漏下血,黄芩可能能够收到一定的效果。

一方面它与凉血止血有一定的关系,它减轻出血;另外前人在长期使用当中,黄芩对于孕妇胎动不安,胎漏下血用了没有什么不良的后果,所以相对来说非常安全,所以慢慢的就认为黄芩是一个清热安胎的药,就告诉医生遇到了因为热引起的胎动不安黄芩可以使用,很安全,所以可以作为一种功效。但是安胎是不是真正就是一个功效呢?古来就有一定的争论,因为黄芩本身功效比较多,所以我们就把黄芩的清热安胎放在此外,作为一个参考,同时也是避免学术上的争议。到底安胎是一个什么作用?安胎就应该有广义性。凡是这个胎动不安,它都应该有好处,但是不是黄芩(也如此),比如说胎动不安最多的还是肝肾虚损,肝肾亏虚,那么黄芩是不适合的。

黄芩只是因为热邪扰动了胞宫而出现了这种胎漏下血,这种有实热的可能更加适合一些,所以我们这样子来处理也是基于这样的出发点。这样学了以后,我们如果要大家来比较三黄,那就按我刚才讲的这个:这三黄,一,能清热燥湿,怎么怎么怎么。但是某一个药黄芩怎么样,黄连怎么样,黄柏怎么样。二,都能清热泻火,都能用于温热病,气分热证,或者脏腑热证。但是其中的黄芩长于清气分热,用得比较多,而且能清肺热,清少阳热;黄连主要清心胃热;黄柏呢是泻相火,退虚热。三,都能够清热解毒,都可以用于热毒疮疡,其中黄连作用比较强,应用比较广泛,在疮疡肿痛当中。所以三黄真正要比较,这样子才把它们的相同、不同(进行比较),然后再讲。

此外,黄芩还有凉血止血和清热安胎的功效,还可以怎么怎么,这样子回答就非常完美。但是有一些比较的书上条理很不清楚,把什么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燥湿完全都混在了一起。比如说黄芩清热燥湿,长于入肺经,怎么怎么。但是入肺经它在清热燥湿方面呢实际上表现不是很典型,所以我们按照刚才那种表述的方法就比较条理化了。

这三个药呢都是比较典型的苦寒药,所以有的时候要炮制。比如说黄芩用酒来炒,可能也会降低它的苦寒性质。尤其炒了以后比如说认为清上焦热,它更好的能够作用于上焦。这种情况其实黄芩炒从现在的角度(看),其实也是破坏里面的酶,它的有效成分黄芩甙能够便于贮藏,便于保存。黄连呢,也是用酒来炒的,降低它的苦寒性质。有的用姜汁来炒,比如说胃热的呕吐,认为增强它清胃止呕的效果。黄柏常常用盐来炒,因为盐长于入肾,用来退虚火,泻相火,尤其是退虚火,用盐水来制,这个也是适当的注意。其实这个使用注意也是共同的规律,差不多,这是关于三黄的问题,也是这一节的重点的药。

桃仁、杏仁同为蔷薇科植物的果实,在形态、效用上都有着许多相同之处。如都呈扁心形,在药理上都有润肠通便、抗炎镇痛、抗过敏,镇咳平喘、驱虫或杀虫的作用。但两种中药材在临床应用和疗效上却各有偏重。

性味归经

《本经》曰桃仁:“味苦、平。”《别录》曰:“甘,无毒”;对于杏仁,《本经》曰:“味甘、温。”《别录》曰:“苦,冷利,有毒。”《本草崇原·卷中》曰:“桃仁、杏仁味俱甘苦。杏仁苦胜,故曰甘苦;桃仁甘胜,故曰苦甘。《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年版)记载桃仁:“味苦、甘,性平”;杏仁“味苦,性微温”。可见桃仁、杏仁都是甘、苦之品,只是在两种药味各有偏倚。《药典》载:桃仁入心、肝、大肠经,杏仁走肺、大肠经。心主血脉,肝藏血,故桃仁行血分;肺主气司呼吸,故杏仁入气分。

双仁并入药,安能辨我是杏桃?

功效主治

1.桃仁入心肝,心主血脉,肝藏血,苦能泄滞,故桃仁行血分而祛瘀,用于经闭、痛经、癥瘕痞块。杏仁入肺经,肺主气司呼吸,苦能降泄,故杏仁入气分而定喘,用于咳嗽气喘。即东垣云:“杏仁下喘用治气也;桃仁止狂用治血也。”

2.桃仁、杏仁都濡润多脂,入大肠经,故都能润肠通便,但亦需分气血,杏仁治气秘,桃仁治血秘。即东垣所云:“杏桃仁俱治大便秘,亦当以气血分之,昼则难便,行阳气也(用杏仁),夜则难便,行阴血也(用桃仁)。年高虚人大肠燥秘,不可过泄者,脉浮在气,杏仁、陈皮;脉沉在血,桃仁、陈皮。”《杂症痘疹药性合参·卷八》曰:“杏仁治气秘,桃仁治血秘。(桃仁)虽云苦以去滞,甘以生新,然究竟破血之功多而益血之力少,但走血分而性滑润,佐麻仁、当归以治燥结,如神耳。”

50组功效相似的中药对比

01

第一组 麻黄与桂枝

相同点

不同点

麻黄

辛温解表药功效:发汗解表主治:风寒表证

发汗力强多用于风寒表实无汗证并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

桂枝

发汗力缓外感风寒有汗、无汗均可并可温经通阳常用于寒凝经脉、风寒湿痹、痰饮蓄水证、胸痹及心悸、脉结代等证

相同点

不同点

荆芥

药性微温,温而不燥功效:祛风解表主治:风寒表证,风热表证

发汗之力较防风强并有透疹消疮、止血功效

防风

防风祛风之力较强 并能胜湿、止痛和止痉可用于风湿痹证及破伤风等证

相同点

不同点

紫苏

发汗解表药功效:解表散寒、止呕主治:风寒感冒、呕吐、解鱼蟹毒

行气宽中用治中焦气机郁滞之胸脘胀满,恶心呕吐

生姜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用治中焦虚寒引起的冷痛、呕吐,肺寒咳嗽还可解生半夏、生南星之毒

相同点

不同点

薄荷

功效:疏散风热,透疹,利咽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麻疹不透,风疹瘙痒,咽喉肿痛

宣散表邪力强还可清利头目,利咽喉,疏肝行气用于风热头痛、目赤多泪、咽喉肿痛、肝郁气滞、胸闷胁痛

牛蒡子

疏风发散之力不及薄荷长于宣肺祛痰,清利咽喉宜咽喉红肿疼痛,或咳嗽咳痰不利者

蝉蜕

长于疏散肺经风热以宣肺利咽、开音疗哑还可明目退翳,息风止痉治疗目赤翳障、急慢惊风、破伤风证及小儿夜啼不安

相同点

不同点

桑叶

功效: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主治:外感风热;肝火上炎的目赤肿痛及肝阳眩晕

疏散风热之力较强长于清肺润燥,兼能凉血止血用于肺热燥咳以及血热吐衄

菊花

平肝明目之力较强并能清热解毒多用于肝阳上亢或疮痈肿毒

相同点

不同点

柴胡

功效:发表、升阳主治:风热感冒、发热、头痛;清阳不升柴胡与升麻升阳举陷治气虚下陷,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脏器脱垂升麻与葛根透疹,用治麻疹初期,透发不畅

主升肝胆之气,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退热、疏肝解郁治疗少阳证的要药,常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感冒发热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

升麻

主升脾胃清阳之气,其升提(升阳举陷)之力较柴胡为强善于清热解毒用于多种热毒证

葛根

主升脾胃清阳之气而达到生津止渴、止泻之功用于热病烦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解肌退热用于外感表证,发热恶寒、头痛无汗、项背强痛,风寒表证、风热表证均可

相同点

不同点

石膏

功效:清热泻火,除烦止渴主治:温病气分实热证及肺热咳嗽

清解力强,重在清泻火热偏重于清泻肺胃实火用于肺热喘咳、胃火牙痛等,煅石膏外用还能收敛生肌

知母

滋阴润燥力强重在滋润肺、胃、肾阴用于阴虚火旺证

相同点

不同点

芦根

清热泻火药功效: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主治:热病烦渴、消渴、肺热咳嗽

还能止呕、利尿偏重于清泻肺胃实火用于胃热呕逆、肺痈吐脓、热淋涩痛

天花粉

还能消肿排脓用于痈肿疮疡

相同点

不同点

黄芩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治:湿热与热毒病证

善清上焦热邪,并善清肺热,用于肺热咳嗽证凉血止血、清热安胎,用于血热出血、胎热不安

黄连

清热燥湿与泻火解毒力尤强善清中焦热邪,并善泻心火、清胃火治心、胃火热证常用之品

黄柏

善清下焦热邪,多用于下焦湿热证退虚热,用于阴虚发热证

相同点

不同点

金银花

功效: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主治:痈肿疮毒、外感风热与温病初起

疏散风热之力较强凉血止痢,用于热毒血痢证

连翘

清心解毒之力强消痈散结,为“疮家圣药”,治瘰疬痰核

相同点

不同点

大青叶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凉血消斑力强

板蓝根

解毒利咽效佳

青黛

清肝定惊功著

相同点

不同点

生地黄

功效: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主治:热入营血、热病伤阴、阴虚内热

清热凉血作用较强多用于血热出血、内热消渴

玄参

泻火解毒力强可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证

相同点

不同点

牡丹皮

功效:清热凉血、活血散瘀特点:止血不留瘀,活血不动血主治:热入营血,斑疹吐衄;血滞经闭,痛经癥瘕,跌打瘀肿,痈肿疮毒

清热凉血并能清透阴分伏热用于温热病后期,邪伏阴分,夜热早凉及肠痈腹痛

赤芍

散瘀止痛力强,多用于血滞诸证泻肝火,用于肝热目赤肿痛

相同点

不同点

黄连

功效:清湿热,善除胃肠湿热主治:湿热泻痢

清热燥湿与泻火解毒力强,并长于清心、胃之火用于多种热毒病症,以及心、胃火热证

胡黄连

长于退虚热、除疳热用于阴虚发热与小儿疳积证

相同点

不同点

大黄

功效:泻热通便,外用清热消肿主治:肠燥便秘,痈疮肿毒

泻下力强,有荡涤肠胃之功,为治疗热结便秘之主药清热泻火力强,并能止血、解毒、活血祛瘀、清利湿热用于温病热毒、血热出血、瘀血证、湿热黄疸与淋证

芒硝

软坚泻下,善除燥屎坚结外用治疗咽喉肿痛、疮疡、目赤

相同点

不同点

秦艽

功效:祛风湿、止痹痛主治:风湿痹证

通经络、退虚热、清湿热用治中风不遂;骨蒸潮热,疳积发热;湿热黄疸

防己

利水消肿,用治水肿,小便不利,脚气

相同点

不同点

五加皮

功效: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主治:风湿痹证,筋骨痿软

温补之效,用于小儿行迟,体虚乏力利水,用于水肿,脚气

桑寄生

固冲任、安胎用于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

相同点

不同点

厚朴

功效:燥湿主治:湿阻中焦证

消积除胀满,又下气消痰平喘可治食积气滞、痰饮咳喘

苍术

燥湿健脾要药,并可祛风湿、散表邪和明目可治风湿痹证、风寒表证以及夜盲

相同点

不同点

薏苡仁

功效:利水消肿,渗湿健脾主治:水湿内停诸证以及脾虚证

善清湿热,并能除痹、消肿排脓还可用治风湿痹证,以及肺痈、肠痈

茯苓

补益心脾,宁心安神

相同点

不同点

车前子

功效:利尿通淋主治:湿热下注膀胱之小便淋沥涩痛

还可渗湿止泻,明目,祛痰用于暑湿泄泻,目赤肿痛,目暗昏花,翳障

滑石

还可清热解暑,收湿敛疮用于暑湿,湿温,湿疮,湿疹,痱子

相同点

不同点

大黄

功效:活血散瘀、清热解毒、利胆退黄、泻下通便

主治:瘀血诸证、痈肿疮毒、水火烫伤、湿热黄疸、淋证、热结便秘

泻下攻积,清热凉血用于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咽肿,湿热痢疾

虎杖

还能化痰止咳用于肺热咳嗽

相同点

不同点

附子

功效: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主治:亡阳证四肢厥逆,脉微欲绝,脾胃有寒脘腹冷痛泄泻

回阳救逆第一品药,并能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用于各种阳虚证以及风寒湿痹证

干姜

回阳救逆之功不及附子,长于温中散寒常用于中焦寒证又有温肺化饮之功,用于寒饮停肺证

相同点

不同点

附子

功效: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主治:里寒实证、虚寒证以及寒湿痹痛

回阳救逆,并长于温补脾肾

肉桂

长于温补命门,还能引火归原,温通经脉并能鼓舞气血生长,以治阴疽与虚寒性溃疡

相同点

不同点

陈皮

功效:行气消滞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痛

主理脾肺气滞,并能燥湿化痰治疗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及湿痰、寒痰壅肺之咳嗽、胸闷

青皮

善于疏肝破气用于肝气郁结、食积气滞及癥瘕积聚

相同点

不同点

木香

功效:行气止痛主治:气滞腹痛

善行脾胃、大肠气滞,兼消食健脾用于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痢疾里急后重

乌药

长于散寒止痛,并能温肾治寒凝气滞的胸胁脘腹诸痛、寒疝腹痛及肾阳不足的小便频数与遗尿

香附

长于疏肝解郁,调经止痛,为调经之要药多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

相同点

不同点

大蓟

功效:凉血止血,散瘀解毒消痈主治:血热出血证以及热毒痈肿

解毒散瘀消肿、凉血止血作用较强多用于治疗吐血、咯血及崩漏

小蓟

凉血止血、解毒散瘀消肿作用弱于大蓟,但兼能利尿治疗尿血、血淋为优

相同点

不同点

三七

功效:止血化瘀,且止血而不留瘀主治:瘀血阻滞之多种出血

散瘀消肿、凉血止血作用较强广泛用于内外各种出血证长于活血定痛,又为伤科要药可用于跌打损伤和各种瘀血肿痛

茜草

凉血化瘀止血,尤宜于血热夹瘀出血证并能活血通经,用于血滞经闭、跌打损伤和风湿痹痛证

蒲黄

化瘀止血并能利尿通淋治瘀血阻滞之心腹疼痛、痛经、产后瘀阻腹痛以及血淋涩痛证

相同点

不同点

郁金

功效: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主治:气滞血瘀

行气力强,且凉血,治血热瘀滞之证又能利胆退黄,清心解郁,用于湿热黄疸、热病神昏等证

姜黄

祛瘀力强以治寒凝气滞血瘀之证为佳,并用于风寒湿痹

相同点

不同点

川芎

功效:活血祛瘀主治:各种瘀血病证

血中气药,用于血瘀气滞之诸痛证祛风止痛,为治头痛和风湿痹痛之良药

丹参

活血化瘀为主,用于血热瘀滞之证除烦安神,可治热扰心神之心烦失眠

相同点

不同点

半夏

功效: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主治:湿痰、寒痰证,炮制后治疗热痰、风痰外用功效:消肿止痛主治:疮疡肿毒以及毒蛇咬伤

善治脏腑湿痰,并能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湿证、呕吐,以及痞证、结胸

天南星

善治经络之风痰,并能祛风止痉用于风痰眩晕、中风、癫痫以及破伤风

相同点

不同点

川贝母

功效:清热化痰、散结主治:热痰以及瘰疬瘿瘤

长于润肺用于治疗燥痰,咳嗽痰少以及肺燥干咳和肺虚久咳

浙贝母

长于清热用于治疗热痰之咳嗽痰黄黏稠,以及肺热咳嗽和风热咳嗽清热散结之功二者均有,但以浙贝母为胜

相同点

不同点

瓜蒌皮

功效: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长于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散结治疗痰热壅肺之咳嗽痰黄黏稠及痰浊阻胸之胸痹证

瓜蒌仁

长于润肺化痰,润肠通便治疗肺燥之咳嗽痰少及肠燥便秘

相同点

不同点

苦杏仁

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主治: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长于宣肺用于肺气不宣之咳嗽气喘

紫苏子

长于降气兼能化痰适用于痰壅气逆之咳嗽气喘

相同点

不同点

桑白皮

功效:泻肺平喘和利水消肿主治:肺热咳喘及水肿、小便不利

长于清肺热,降肺火多用于肺热咳喘,痰黄及皮肤水肿

葶苈子

重在泻肺中水气、痰涎,邪盛喘满不得卧者尤宜利水作用较强,可兼治鼓胀、胸腹积水

相同点

不同点

朱砂

功效:镇惊安神,均为重镇安神常用药;明目主治:心悸失眠、怔忡恐怯、惊风癫狂;肝肾亏虚之目暗不明

有毒镇心、清心而安神,善治疗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安清热解毒,治疗热毒疮肿、咽喉肿痛、口舌生疮

磁石

无毒益肾阴、潜肝阳,主治肾虚肝旺、肝火扰心之心神不宁平肝潜阳、聪耳明目、纳气平喘用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肾虚耳鸣、耳聋,肝肾不足之目暗不明,肾虚喘促

相同点

不同点

酸枣仁

功效:养心安神主治:阴血不足,心神失养的心神不宁病证

长于益肝血,更宜于心肝血虚的心神不宁证敛汗,可治体虚自汗、盗汗

柏子仁

长于治疗心阴虚及心肾不交的心神不宁证润肠通便,可治肠燥便秘

相同点

不同点

决明子

功效:清肝明目主治:目赤肿痛、翳障等偏于肝热者

偏清泻肝火而明目,常用于治疗肝经实火之目赤肿痛润肠通便,用治肠燥便秘

石决明

凉肝镇肝,滋养肝阴,实证、虚证之目疾均可多用于血虚肝热之羞明、目暗、雀盲平肝潜阳,治肝阳上亢,头晕目眩

相同点

不同点

龙骨

功效:重镇安神,平肝潜阳,收敛固涩主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肝阳上亢、头晕目眩以及滑脱不禁

龙骨煅外用能收湿敛疮可治湿疹湿疮等病证

牡蛎

软坚散结以及制酸可治痰核瘰疬、胃酸过多

相同点

不同点

羚羊角

功效:清肝热、息风止痉主治:温热病壮热神昏及肝风惊厥抽搐

平肝潜阳、明目、散血、解热、镇痛治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肝火目赤头痛,及热毒发斑、风湿热痹、肺热咳喘、百日咳

牛黄

化痰开窍,清热解毒治热入心包或痰蒙清窍之癫痫和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痈疽疔毒

相同点

不同点

钩藤

功效:息风止痉、平肝潜阳主治:肝风内动、惊痫抽搐;肝阳上亢的头痛、头晕、目眩

清热宜于热极动风与肝经阳热病证

天麻

寒热虚实皆可,并能祛风湿,止痹痛治风湿痹痛以及肢体麻木、手足不遂

相同点

不同点

麝香

功效:开窍醒神主治:闭证

开窍醒神作用极强,开窍醒神要药,热闭、寒闭均可活血通经、止痛、催生下胎治血瘀经闭、癥瘕、跌打损伤、痹证疼痛、疮疡肿毒、咽喉肿痛,以及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冰片

开窍醒神力不及麝香,宜用于热闭清热解毒止痛治疗火热目赤肿痛、喉痹、口疮及热毒疮疡肿痛、溃后不敛

相同点

不同点

人参

功效:补脾气、补肺气、益气生津、益气生血和扶正祛邪主治:肺、脾气虚证,气津两伤证,正虚邪实病证

补气力强,大补元气,治气虚欲脱的危重病证安神益智、益气壮阳,可治气血不足的心神不安以及阳痿证

党参

补气力弱,但能养血可用于血虚证

相同点

不同点

白术

功效:健脾燥湿主治:脾失健运,湿浊中阻证

补气健脾,并能固表止汗、益气安胎治气虚自汗、气虚胎动不安

苍术

燥湿力强,尤宜湿盛不虚,还能祛风湿、发汗解表、明目治风湿痹痛、外感风寒湿表证,夜盲症

相同点

不同点

杜仲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治:肾虚腰痛或足膝痿弱,肝肾亏虚之胎动不安

温补肾阳治肾虚阳痿,精冷不固,小便频数,风湿腰痛冷重

桑寄生

善祛风湿治痹证日久,伤及肝肾,腰膝酸软,筋骨无力

相同点

不同点

杜仲

功效: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主治:肾虚腰痛脚弱、筋骨无力、胎动不安

补益作用较好,且可安胎、降压肾虚腰酸、胎动不安、习惯堕胎及高血压肝肾不足或肝阳上亢

续断

补肝肾、强腰膝、安胎作用不及杜仲,但能行血通脉、续筋骨妇科崩漏、乳汁不行、外科痈疽疮疡、伤科跌打损伤

相同点

不同点

白芍

功效:止痛主治:疼痛病证

养血调经,敛阴止汗,平抑肝阳主治血虚阴亏,肝阳偏亢诸证长于养血柔肝,缓急止痛主治肝阴不足,血虚肝旺,肝气不疏所致的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疼痛

赤芍

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清泻肝火主治血热、血瘀、肝火所致诸证长于活血祛瘀止痛主治血滞诸痛证,因能清热凉血,故血热瘀滞者尤为适宜

相同点

不同点

麦冬

功效:清热滋阴生津,养肺阴、润肠通便主治:燥咳痰黏、劳嗽咯血、内热消渴及阴亏肠燥便秘

滋阴润燥清热力弱于天冬,且能养胃生津、清心除烦治胃阴不足之舌干口渴,阴虚火旺之心烦不眠及心神不安心肺胃三经阴伤有火之证,皆可用之,作用部位偏上

天冬

清火润燥之功强于麦冬,且可滋肾阴长于滋肾阴而降虚火,作用部位偏下

相同点

不同点

龟甲

功效:滋阴清热,潜阳息风主治:阴虚发热、阴虚阳亢、阴虚风动

滋阴之力较强,并能益肾健骨、养血补心用于肾虚骨弱、心血不足以及阴虚有热的崩漏

鳖甲

长于清虚热,并善于软坚散结用于阴虚发热、癥瘕、疟母

相同点

不同点

五味子

功效: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主治:肺虚久咳、久泻及津伤口渴之证

滋肾、固精、敛汗及宁心安神治疗遗精、滑精、自汗盗汗、心悸、失眠、多梦

乌梅

又可安蛔止痛、止血及消疮毒治疗蛔厥腹痛呕吐、崩漏下血、胬肉外突等

相同点

不同点

莲子

功效:益肾固精,补脾止泻,止带,补中有涩主治:肾虚遗精、遗尿,脾虚泄泻,脾肾虚带下

兼能养心,可治虚烦、心悸、失眠等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