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镇西茶馆 ,作者李镇西1
如果你的学生视力下降,睡眠不足,身体虚弱,心理不健康,甚至生命都失去了,你吹嘘的再多的教学成果,都等于零。
作者:李镇西,新教育研究院院长
本文为李镇西老师在首届基础教育数字化论坛上的演讲实录——
刚才王文湛司长的演讲,高瞻远瞩,思路清晰,而且表达非常严谨。我无法与王司长比,我就是根据我的感受,就这次大会的主题“数字化教育”和“高质量发展”,发表我的一些浅显的想法。
今天题目叫做“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观点。但不是他的原话,他的原话是“人是最高价值”。但他是在谈教育的时候说这句话的,所以我加了“教育”两个字,一点不违背他的原意。
上世纪五十年代,当时流行的说法是未来的21世纪将是“数学世纪”“电子世纪”“核子世纪”,而当时只有三十多岁的苏霍姆林斯基却说,未来的21世纪是“人的世纪”。
我们已经来到21世纪,历史证明了苏霍姆林斯基的不朽。尽管我们今天进入数字化时代了,我想这个命题依然没有过时。
教育本来就应该充满人性。“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这三句话在很多学校墙上都显示着。毫无疑问,这句话是永恒的。它昭示了教育的一切都是指向人。
刚才王文湛司长说,教育经历了几次革命。我想无论多少次革命,无论是班级授课制还是私塾,教育的功能都是为人的成长服务,为社会进步服务。
刚才彭凯平院长说,数字化将给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想,就教育方式、教学内容包括课堂形态而言,教育的确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教育的本质不会有什么“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要永远彰显出人的价值。
这次论坛的主题是“数字化教育”,刚才还有嘉宾说,数字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那好,我先问两个朴素的问题:
第一,“数字化教育”意味着什么?
我想答案不用多想,就是意味着教育手段的更新,内容的丰富,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实现。尤其是个性化学习,以前想个性化而不得,因为大班化教学,难以照顾到每一个人的需求,现在数字化技术提供了这种可能。
有人说:“‘数字化’不过是手段的更新。”但我要说,有时候哪怕只是手段的更新,也会带来观念的刷新以及相应的创新。
举个例子。战马最早的用途,仅仅是把士兵从A地运到B地,就是运到另外一个地方作战。当时的马像运输车一样运用,因为人们那时候无法想象,人怎么可能在马上作战呢?不稳,摇晃,也不安全。但后来马镫出现了,这个工具的出现,让人在马上更安全、更稳定、更灵活,于是一个新的兵种诞生了——骑兵,而且造就了新的战争形态。当年蒙古称霸世界,不光灭了南宋,横扫欧洲,得益于他们所向披靡的骑兵。你看,仅仅因为一个工具的变化,就带来了观念的更新,带来了一场革命。
我再说一个我个人的体会,比如课堂形式。我最早也希望课堂上能够让学生们多讨论,多发言,多互动,但是我没有时间啊!我写黑板都要花很多时间。后来幻灯片出现了,在80年代后期,我把板书写在透明纸上,通过幻灯片打到墙上,后来又出现了PPT。PPT的出现,让我有充足的时间留给学生讨论、互动。大家看,仅仅是一个PPT的出现,就改变了我个人的课堂形态。这也是工具所带来的我的课堂变化。
第二,“高质量发展”意味着什么?
其实,我们从来就没有说过要“低质量发展”,现在之所以提“高质量发展”,我想是不是受习近平总书记的影响?习近平说:“中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教育自然也应该“高质量发展”。
那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什么呢?其实就八个字:“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立德树人,是国家对教育的要求;全面发展,是每一个人的需要。
现在,我们说数字化为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的确如此。数字化教育的积极意义在哪儿呢?2019年,习近平在给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的贺信中说得很清楚了:“中国高度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的深刻影响,积极推动人工智能和教育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变革创新,充分发挥人工智能优势,加快发展伴随每个人一生的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的教育、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更加开放灵活的教育。”
我特别注意到这段话中的几个关键词句:“伴随每个人一生”,即终身教育;“平等面向每个人”,这在过去可能仅仅是美好的愿望,但现在可以变成现实;“适合每个人的教育”,数字化让符合个性的自主学习在技术上得以实现;“更加开放灵活”,改变了教育方式,也改变了学习方式。这一切都是指向了人的发展与幸福。
我想再次提醒一下,我们教育的一切,最终最终指向人的发展与幸福,而不是指向数字,不是指向机器,不是指向手机,不是指向黑板白板。
今天,我要特别提醒——在数字化时代,教育要警惕“人”的失落!
现在有没有教育中“人”失落的情况?
大家先看看前不久顾明远先生的呐喊。这是一次会议上,本来坐在下面的顾明远先生突然站起,慷慨激昂地大声说:“要有教育讲良心!考试成绩并不是孩子的一生,我们要考虑孩子一生的成长!要考虑我们国家的长远,我们新的未来。教育要有良心,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要光讲功利主义!”
大家看看这张照片。这是高考最后一课结束后,考生们在撕试卷、撕本子、撕书。他们表面上在欢呼,内心深处却在诅咒,诅咒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终于结束了。这段岁月意味着无休止地刷题、考试、排名……大家看,这是一位女孩走出考场后,对着采访记者在痛哭流涕,在控诉刚刚过去的日子对自己的折磨。这样的教育,无论有多么高的分数,都直接戕害着人性。
我在想,这位考生在12年前,是怎样兴高采烈走向学校啊!要读一年级了,哪个孩子不欢天喜地,欢呼雀跃?可为什么12年后,当初他们憧憬的岁月成了他们诅咒的时光?其实,要不了12年,就在进小学不久,他们就将被沉重的作业负担压得抬不起头,每天晚上很晚才睡。而给他们以这样“教育”的老师,大多是无比敬业的老师。从某种意义上说,老师越是敬业,孩子负担越重。我们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地摧毁着孩子现在的幸福和富有创造力的未来!
难道不是吗?
这就是我们现在教育的现状,至少是多数学校的现状——注意,我说的是“多数”,不是“少数”。很多时候我们手段越更更新,教育越残酷。我就担心,如果教育思想不变,教学观念不变,没有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手段越高明,应试教育越精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以“人”为核心的教育,其丰富多彩的内涵只剩下两个字:“刷题”!于是,“人”被蜕变成了“物”——知识的容器、考试的机器、名利的工具……
今天,我们特别要警惕:在“高质量发展”的旗号下,“数字化教育”成为应试教育的助纣为虐者!
黎巴嫩诗人纪伯伦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我们走了很远,却忘记了为何出发?”
今天,我们因为忘记了“为何出发”,本来温馨、美好、芬芳、快乐的教育,成了你死我活的厮杀。本来文静秀气的女孩为了分数变得杀气腾腾,本来稚气未脱的男孩成了奔赴战场、视死如归的敢死队队员!什么“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的口号也堂而皇之地写在了教室黑板上方。
教育为何不是发展人性,而是诱发了兽性?
所以顾明远先生说,教育要讲良心。“提高一分,干掉千人”,尤其在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我觉得我们要回望一下我们的初心。
无可否认,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进步。这是用数据说话的。前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其《中国教育:波澜壮阔四十年》一文中说:“经过40年努力,目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51.4万所,在校生2.7亿人,教育规模位居世界首位。学前教育三年毛入园率从10.6%提升到79.6%,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从94%提升到99.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从66.4%提升到103.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从33.6%提升到88.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2.7%提升到45.7%,均达到或超过中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
即使从高考升学率的角度看,我参加高考的1977年高考录取人数是27万,录取率为4.7%;而到了2022年,高考录取人数是1014.5万,录取率为85.04%。
这是从物质的角度,从数字的角度看,中国教育的进步的确翻天覆地。但换个角度再看看,和四十年前比——孩子们的作业负担是更轻了还是更重了?孩子们的近视眼是更少了还是更多了?孩子们的体质是更强了还是更弱了?孩子们的睡眠时间是更多了还是更少了?孩子们的自杀率是更低了还是更高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是更丰富了还是更贫乏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是更强大了还是更枯竭了?……
从人性的角度,中国教育很难说跟上了物质的进步。
在座各位局长、校长,刚才王文湛司长作为教育部的一位前领导,有资格那样给大家提希望,我没有这个资格,但是我可以提点我的愿望,我真不希望我们的局长、校长们在宣传自己的改革成果、课程开发、学校发展的时候,你的孩子、你的学生,晚上12点钟才睡觉!
如果你的学生视力下降,睡眠不足,身体虚弱,心理不健康,甚至生命都失去了,你吹嘘的再多的教学成果,都等于零。
因为“教育要讲良心”!
因为“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
我们再来讨论一下“智慧课堂”。现在我们都爱说“智慧课堂”“智慧校园”,我一直对这个说法表示质疑。“智慧课堂”“智慧校园”,究竟谁的智慧?
我查了查相关资料,“智慧课堂”是这样被定义的:“所谓智慧课堂,是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依据,以“互联网+”的思维方式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的智能、高效的课堂。”就是说,这样的课堂智能而高效。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一家软件公司提出的,用于命名该公司开发的一个信息化课堂教学服务平台,所以我感觉“智慧课堂”这个概念是带着浓厚的商业化气息出现的。好像你得用我这个软件,不然你的课堂就没智慧。
但是智慧是机器给的吗?我们姑且暂时用“智慧课堂”这个概念。被冠以“智慧课堂”的这个平台,毫无疑问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手段的更新——我从没有否定手段更新的意义,我更不是反对数字化的,我只是希望这个时候我们稍微清醒一些。这种课堂平台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传统课堂,实现了教学决策数据化、评价反馈即时化、交流互动立体化、资源推送智能化,创设了有利于协作交流和意义建构的学习环境,希望通过智慧的教与学,促进全体学生实现符合个性化成长规律的智慧发展。无论如何,这是一次教学方式的革命性变化,是值得赞赏的。
但这种课堂模式以“智慧课堂”来命名则是大可商榷的。
请问:“智慧”是人的,还是机器的?
智慧是人所特有的一种能力,是生命所具有的基于生理和心理器官的一种高级创造思维能力,包含对自然与人文的感知、记忆、理解、分析、判断、升华等所有能力。这一系列的能力,是人的大脑所独有。手机、电脑、笔记本本身有智慧吗?它们的功能都是人赋予的。虽然现在出现了人工智能,但无论人工智能以怎样的方式呈现——比如不但外貌足以乱真而且还具有精神活动的机器人,甚至机器人“阿尔法狗”在2016年还战胜了世界围棋冠军李世石——但是,其智能还是人赋予的。
我想到马克思曾用的词“异化”。“异化”这个词很多时候我们都用错了,以为一个东西变成另外一个东西叫“异化”,这至少不是马克思的原意。马克思说“异化”的意思是,人创造了某种东西,最后这个东西反过来奴役了自己。比如像庙里的菩萨,本来是我们造的,结果现在我们却拜在了菩萨的脚下,它在精神上主宰了我们。我们千万不要让“数字化”奴役了我们。
“智慧课堂”的说法,至少有两点不妥:第一,好像智慧是由信息技术带来的,没有信息技术的课堂就没有智慧。这显然不对,没有数字化以前那么多年来,我们上那么多的课,难道都没有智慧,都白上了?第二,好像所有课堂必须基于“数字化”,必须登录某些平台,使用某些软件,否则教师就不能上成一堂有智慧的课。这显然也是荒唐的。
我完全赞成著名学者储朝晖在其《不能把教育数字化忽悠成“智慧教育”》一文中的观点:“鼓吹工具的智慧必然造成对目的的遮蔽,是对现实中的鲜活的、主体性的人格和智慧的忽视,这必然造成对一部分原本存在智慧的人的伤害,这个过程与教育和成人的目标、逻辑是完全相背离的,将使用信息技术的教育称为‘智慧教育’极为滑稽。现实中已经出现由此受到伤害的例证。”
一线老师对所谓“智慧课堂”怎么看?前段时间我和株洲的王丹凤老师一起在一线教师中搞了一个匿名的问卷调查。这里给大家说说部分结果。
“您对‘智慧课堂’教学系统的掌握程度?”非常熟悉各项功能和操作的占比为8.01%;基本熟悉的占比58.44%;不了解基本功能和基本操的占比33.55%。从中可知,精通“智慧课堂”操作的教师不到10%,约一半的教师对“智慧课堂”教学系统仅是基本熟悉。
“您认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优势有哪些?”选择“有丰富的资源库,能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让教学更轻松”的老师占比为81.56%;其次是“智慧课堂”将技术与教育融合,能突破传统课堂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智慧课堂”能进行数据分析,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情并精准施教”,占比分别为73.69%和71.42%。选项“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占比相对略低。
“您认为‘智慧课堂’教学模式的弊端有哪些?”对于“智慧课堂”的弊端,其中反应最强烈的是“智慧课堂”需要频繁使用电子产品,对学生视力的影响很大”,占比为65.89%;选项“学生对网络产生依赖性,容易分心”与“‘智慧课堂’设备的维护、更新,网络支持很难跟上”次之,占比分别为61.70%和60.78%;“成本太高,全面普及推广很困难”与“影响师生、生生正常的人际情感交流”也是大家普遍反馈的弊端,占比分别为55.60%和48.79%。
“您觉得‘智慧课堂’对教学是否有帮助?”“排在首位的是“对课堂教学有一定帮助”,占比60.57%;认为有明显帮助的,占比25.82%;认为没有明显帮助的占比4.82%;认为影响正常教学,增加负担的占比4.61%;认为可有可无的占比4.18%。由此可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85%的教师会选择性地使用“智慧课堂”的部分功能。
“将‘智慧课堂’与传统课堂对比,您认为哪个效果更好?”有54.82%的人认为“智慧课堂”效果更好,有45.18%的参与者认为传统课堂更好或是认为两者差不多,或是表示不知道。
这是我们调查的部分数据。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时间比较紧迫,所以参加调查者只有1410人。调查样本不是太多,但还是可以供大家参考。
关于教师这个职业,机器能否取代人?我想在座各位都会说:“肯定不能取代的!”是我的观点却是,未必不能取代。机器是否能够取代人,那要看你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功能如何理解。如果仅仅是传授知识,怎么不可以取代呢?
关键是,教育仅仅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吗?当然不是。教育的本质是与心灵、精神、价值、情感……这些词相连,而这些是机器不具备的。
陶行知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人学。”雅思贝尔斯说:“教育,是关于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和认识的堆积。”大师们都把教育的本质指向心灵。事关心灵,怎么可能交给冷冰冰的机器?
这里我再引用一个比较权威的调查统计数据,这个数据来自英国广播公司BBC。
在未来最容易被淘汰的12个职业有:1. 电话推销员被取代概率99.0%;2. 打字员被取代概率98.5%;3. 会计被取代概率97.6%;4. 保险业务员被取代概率97.0%;5. 银行职员被取代概率:96.8%;6. 政府职员被取代概率:96.8%;7. 接线员被取代概率:96.5%;8. 前台被取代概率:95.6%;9. 客服被取代概率:91.0%;10. 人事被取代概率:89.7%;11. 保安被取代概率:89.3%;12. 房地产经纪人被取代概率:86%。
我们可以欣喜地看到,在最容易被淘汰的12个职业中,没有教师。那么,这12个职业为什么容易被淘汰呢?
如果你的工作符合这些特征,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大:1.无需天赋,经由训练即可掌握的技能;2.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每天上班无需过脑,但手熟尔;3.工作空间狭小,坐在格子间里,不闻天下事。
注意,如果我们按这三个特点当老师,那肯定很容易被淘汰。所以我说,教师未必不会被机器取代,关键是怎样当老师。如果简单重复机械操作,教师是很容易被机器取代的。现在高速公路收费员,还有公交车售票员,不都被取代了?
我们再看,在未来最难被淘汰的12个职业:
1. 程序员被取代概率:8.5%;
2. 记者被取代概率:8.4%;
3. 保姆被取代概率:8.0%;
4. 健身教练被取代概率:7.5%;
5. 艺术家、音乐家、科学家被取代概率分别为:3.8%、4.5%、6.2%;
6. 律师、法官被取代概率:3.5%;
7. 牙医、理疗师被取代概率:2.1%;
8. 建筑师被取代概率:1.8%;
9. 公关被取代概率:1.4%;
10. 心理医生被取代概率:0.7%;
11. 教师被取代概率:0.4%;
12. 酒店管理者被取代概率:0.4%
大家看,教师和酒店管理者并列倒数第一,它们被淘汰的概率都是0.4%,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完全可以放心,教师不会被淘汰的。咱们看其他不容易被淘汰的职业——程序管理员、记者、保姆、健身教练、艺术家……他们都有哪些共同点,为什么不容易被淘汰呢?如果你的工作包含以下三类技能要求,那么,你被机器人取代的可能性非常小:1.社交能力、协商能力、以及人情练达的艺术;2.同情心,以及对他人真心实意的扶助和关切;3.创意和审美。这些都是机器无法给你的。
而这三点就是我们做教师的本分,教师就应该这样。如果教师拥有社交能力、爱心与创造性,就永远不可能被淘汰。常说教育要以人为本,这句话是对的,但我想更精确一些——教育要以不同的人为本。人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体,不是集体概念。刚才说的保姆、健身教练,都是一对一服务,现在教育很多是一对五十的服务,因为是班级授课制嘛!朝以后看,数字化时代给了我们这种可能,即一对一的服务。
课堂真正的智慧在哪儿?答案是:“对独特性的独特关注。”这话不是我说的,这是加拿大学者马克斯·范梅南说的。他的原话是:“培养和提高一个人的教育敏感性和教育机智就是在迎接这样一种挑战——针对不同的个体实施不同的教育行动。智慧的教育者形成了一种对独特性的独特关注,他们关注孩子的独特性、情境的独特性和个人生活的独特性。”
看照片,这是我2018年去丹麦考察的时候拍的丹麦课堂。这是一堂数学课,老师不讲学生讲,当时我以为我走进了中国山东的杜郎口中学。所以后来我还和崔其升校长开玩笑,说杜郎口中学的教学模式已经推广到丹麦了。当时我在丹麦的课堂里,看到老师走来走去,这儿说两句,那儿说两句,很轻松自在的。课下我跟这位女老师交流,说:“我真羡慕你们丹麦老师,上课多轻松!”她问“难道中国老师不是这样上课吗?”我跟她说:“中国的老师要备课,备课量很大,备了课以后去上课,40分钟讲下来,话都不想说了,一些老师还不只是一堂课,一天好几节课。”她听了后说:“不对,你们那样上课比我更轻松,我们这样上课对老师的挑战性更大。”我问:“为什么?你们走来走去和学生聊,感觉不用备课,可我们备了课讲,怎么我们还轻松一些呢?”她说:“我每堂课很紧张,我走来走去,要随时关注每个人的动态、表情,他的眼神,进而及时给他提出只对他才有作用的指导意见。”我一下就明白了,她的学生不多,只有二三十个,那等于课堂上她得备二三十套教案,而且是临时备课,而且这个“教案”、这个教学的意图和指导意见,只针对这个孩子,如此一堂课下来,那当然是很紧张的,因为她要随时关注和倾听每一个学生。这就是“对独特性的独特关注”。这个智慧,只有人有。
我简单说一下我的教学观:站在人性的高度看教育,站在教育的高度看教学,离开了精神相遇就没有课堂,课堂的教学核心就是师生关系。
最近几次在外面讲课,我多次引用傅雷给儿子傅聪的一段话。在《傅雷家书》中,傅雷跟他儿子说:“首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后来我当校长跟老师这样说:“任何一个老师,首为人,次为知识分子,再为教育者,终为学科教师。”如果仅仅把自己当做学科教师,或者把教育理解为只是教学甚至刷题,那显然不是合格的教师。
第一句话:“站在人性的高度看教育。”可以用雅斯贝尔斯的一段话来解释:“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他还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
第二句话:“站在教育的高度看教学。”要记住,教学永远是育人的一个途径。我们现在教育就是刷题,完全把教育的内涵扭曲到了只有两个字“刷题”。用苏霍姆林斯基的话来说,教学是教育这朵花中的一个花瓣。苏霍姆林斯基这一句话非常形象,他的意思是,教育德智体美劳是五个花瓣,缺少一个花瓣,这个花就不完整,教学是其中一个花瓣,这就是“站在教育的高度看教学”。教学,除了让学生获得知识,掌握能力,还要形成信念、滋养人格。
第三句话:“没有了人与人的精神相遇,就没有了课堂。”教育,关注更多的不是因果,不是规律,不是物性,而是价值,是精神,是人性。在教育实践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不是人与物的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准确的说,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必须——或者说已经融为一个整体。我经常在想,教师这个职业和其他职业不一样的地方在哪儿?教师这个职业重要特征之一,就是教师必须和他的工作对象融为一体。科学家搞研究,必须提醒自己不能让自己和研究对象混为一谈,保持冷静、客观,他要观察;医生也是,面对活生生的人,医生得提醒自己不能感情用事,一定要冷静地观察,仔细地诊断,如果感情用事,那就完了。教师则是相反的,师生之间必须心灵拥抱,精神相遇,这才是教育。
第四句话:“课堂智慧的核心,是处理好师生关系。”我认为现在的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有助于平等师生关系的建立。现在许多人经常说:“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那么什么样好的关系才是好的教育呢?我认为,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具备五个内涵:蕴含教育,体现平等,持续稳定,彼此信任,互动成长。只有具备了这五个内涵的师生关系,才是好的教育。不能认为只要和学生相处和谐,吃喝玩乐,那就是好教育。不是的。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也应该有这五个内涵。
接下来想借用日本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的观点来谈谈这个问题。上个月我去了日本考察,见到佐藤学。这是我俩互相赠书的照片。他的《静悄悄的革命》对中国一线教师影响很大。他提出的“学习共同体”的概念非常好。我不知道在座的老师们是否读过这本书,如果没有读过,应该找来好好读读。
“学习共同体”的内涵是什么?三个关键词:“活动”“合作”“反思”。就是说,课堂上学生一定要有活动,要动起来,不能只是外在的动起来,也包括大脑的思考。合作,即同伴之间、师生之间的学习合作。最后是反思,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要反思。
我特别欣赏佐藤学对“关注个体”的描述,非常棒!他说:“在教室里并不存在‘大家’,存在的只是有自己名字和容貌的一个个学生。即使在以教室中的全体学生为对象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存在的是与每个学生个体的关系。”也就是说,在课堂上,教师的眼睛里没有统一的“同学们”,有的只是具体的“王晓娟”“张小勇”等一个一个的孩子。即使在教室中向全体学生讲话时,也必须从心底里意识到,面对的是一个个各有特点的学生。
他提出“学习共同体”可以有两种教学方式:第一种,是“服装剪裁式”的教学。他说:“像按照每个人的身体尺寸量体裁衣那样去对应每个学生的个性,创造课程。”也就是说,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提供相应的服务。刚才说的丹麦老师其实就是这样的,你适合穿这样的衣服,就给你剪裁制作这样的衣服;你适合于另外的衣服,就给你做另外的衣服。第二种,是“交响乐团”式的教学。他说:“好像不同乐器的声音相互协调地鸣响而产生的交响乐那样,在教室里,各种各样的意见、想法相互呼应便产生了如同交响乐一般的教学。……人与人的交往绝不是预成的、调和的、平平静静的。教室里的‘交响乐团’也是如此,不可能总是和谐的声音,常有不协调的声音伴随,这才是自然的。”这个比喻非常好,有不同的思想碰撞,才是真正好的课堂。
关于课堂师生关系我曾经也有一个比喻。假如把课堂教学比作“就餐”,那我们的课堂师生关系经历了三种情形——
第一种:教师觉得食物对学生来说非常有营养,于是,便不择手段地满堂灌,惟恐学生吃不饱,而全然不顾学生是否有食欲,也不管学生是否消化不良;当然,也有“高明”的教师,他会将食物先咀嚼得很细碎,然后一点一点地喂学生。这叫“填鸭式”。这种师生关系,就是“灌”与“被灌”的关系。
第二种:教师不是直接将食物灌输给学生,而是把食物摆在学生面前,然后以各种美妙的言语让学生明白眼前的食物是多么富有营养同时又是多么可口,以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其食欲,使他们垂涎三尺,最后争先恐后地自己动手来取食物,再狼吞虎咽地吃下去。这叫“启发式” 。这种师生关系,是“启发”与“被启发”的关系。
第三种:面对美味食物,师生共同进餐,一道品尝;而且一边吃一边聊各自的感受,共同分享大快朵颐的乐趣。在共享的过程中,教师当然会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带动学生,但更多的是和学生平等地享用同时又平等地交流:他不强迫学生和自己保持同一的口味,允许学生对各种佳肴做出自己的评价。在愉快地共享中,师生都得到满足,都获得营养。这叫“共享式”。这种师生关系是平等互助的关系。
其实我思想还不够解放,还落后了,我们所倡导的,不仅仅只是师生一起“就餐”,更要一起“下厨”,甚至是一起去大自然寻找“食材”。师生一起发现问题,形成课题,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这种一起“下厨”,就是最好的师生关系。在此过程当中,必须要有人的智慧。
本来想给大家讲三个课堂小片段,可没有时间了。这三个课堂小片段分别是《琵琶行》,讲如何对待学生的不同看法;《故宫博物院》讲如何处理突发情况;《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讲如何面对“敏感问题”。这几种情况所需要的智慧,都不是机器能够给你的,必须是人的“急中生智”。
还有几分钟,我讲第二个吧!比较有意思,《故宫博物院》,是我们学校一位老师的案例。她给学生讲故宫博物院的时候,问学生一个问题:“同学们,世界上有著名的四大宫殿,同学们知道是哪四大宫殿吗?”学生都不知道。有一个小女孩举手了:“老师,我知道一个,故宫。”小女孩很聪明,老师讲《故宫博物院》问大家“四大宫殿”,那肯定有故宫嘛!老师表扬她:“说得好,还有呢?还有没有知道另外三个的?”
一个男孩突然大声说:“还有‘子宫’!”孩子们哄堂大笑,这个课还怎么上啊?有的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可能就把那男生骂一通:“哗众取宠!”但骂了以后这课还怎么上啊?本来课堂上美好的和谐的氛围已经被破坏了。当然,这个老师可以装作没听到,继续讲课,可是全班人都笑了,你还没有听到,怎么可能?
当时,全班学生都不说话了,静静地等待着,还看老师怎么处理。
这个女老师太机智了,她稍微平静了一下,问:“哪个同学说的?”一个小男孩知道自己闯祸了,站起来脸红着说:“是我说的。”老师走过去说:“你的回答完全正确!”我讲到这里,可能老师会说:“这就是廉价的赏识教育嘛!连错了都要说对!”的确,有的老师因为讨好学生,学生明明说出了“3+2等于6”的错误答案,老师还要表扬他:“你的答案非常接近正确答案了!”可这位女教师听见说“子宫”,她的表态更直接,明明错了,却说学生“完全正确”。
但我们听听这个老师接下来是怎么说的。她说:“因为子宫是人类最伟大的宫殿!老师和你们,包括你们的爸爸妈妈,以及所有人都是在这个伟大的宫殿里边孕育的。子宫,代表了母亲,代表了生命。所以我们对这么伟大的宫殿,不能随便轻慢地谈论。”
在这儿,这位女老师显然偷换了概念,明明是讲建筑上的宫殿,她说的确是生物上的一个概念。但是,这里的“偷换概念”这是必须的。这里面有自然而然的母爱教育,还有生命教育。当然,也许她没想那么多,是我分析出来的,但这就是一种机智,所谓“不知道自己知道”。当时,所有同学都安静了下来,教室里一片肃静,同学们都跟着老师庄严起来了,都若有所思。
当然,如果顺着这位老师的话,这个问题似乎要进一步探究下去。但“偷换概念”不能继续“偷换”下去,毕竟还要讲课文啊!她马上把思路拉回来说:“这个问题如果要进一步研究,那是生物课的事,下一次生物课你再和生物老师探讨,好吗?好了,同学们,我们还是回到刚才的话题吧。”
三言两语,轻言细语,一场可能的冲突终于没有爆发。教室里恢复了平静。
这就是机智,这就是智慧,这哪里是机器能给的?另外两个教学片段,我以后有时间再和大家说吧!
什么是充满人性的好课堂?
大家看照片,这是吴正宪老师的课堂照片,我给她拍的。那年在哈尔滨上课,结束时有一个小姑娘抱着她说:“吴老师,我想去北京听你的数学课!”这份感动是数字化能够给她的吗?不可能。这是华应龙在上课,今年四月,我在北京为华应龙拍的。那堂课也相当有感染力。这是我的课,不夸张地说,我学生特别喜欢我的课。这是一会儿给大家做演讲的王崧舟老师的课,王老师本身就是一名谦谦君子,浑身散发着书卷气,他在课堂上,不光是他散发出的文化气息,还有那种亲和力,远远不是机器能够带来的。所以智慧课堂的“智慧”永远是人的。
好的课堂应该既有意义又有意思。所谓“意义”是站在成人的角度说的,我们的使命、我们的目标、我们的课程、我们的内容,包括我们的手段;而所谓“有意思”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说的,好玩、浪漫、情趣、感染,或开怀大笑,或热泪盈眶,这一切是由人赋予的!
永远不要忘了这句话——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
谢谢大家!
END
内容来源丨图文来源于“镇西茶馆”。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李镇西:人是教育的最高价值】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xiaoguoguo.dbeile.cn/news/1162.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多贝乐移动站 http://xiaoguoguo.dbeile.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