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主权时代,商品只是基础,平台必须在此之外提供更多附加值。”
撰文|李欢
编辑|翟文婷
小红书电商不是时间最久也不是体量最大的平台,但在商业世界总是难以被忽略。
从去年提出「买手」到今年的「主理人」,甚至到7月份生活方式电商的定义都在体现其差异化。看似是不同的提炼,其实背后是有一份小红书对社区和电商的完整思考。
双11,小红书电商也是一个特殊存在,不做传统大促,而是选择打造1年1度购物狂欢,通过线上街区和集章,找到用户与商业角色间新的连接方式。
在今天,小红书电商逐渐成为连接人与商品的重要阵地之一,甚至是部分品牌的第一名片。
一个核心原因在于,小红书电商是基于社区生长的,不是单纯的交易平台。交易生态的繁荣,又促进社区的进化,循环往复,成为正向循环。
这种特质恰好契合了消费者主权时代,对渠道提出的新要求。过去,电商渠道承担者流量分配和商品推荐的角色,是「中间商」。现在沉浸式、心灵化的消费趋势下,商品只是基础,渠道或平台必须在此之外提供更多附加值,也可以称之为「养成系」。
在这个趋势下,几乎没有异议,小红书电商是最能对号入座的那一个。
双11期间,新莓daybreak与小红书电商运营负责人银时进行一次深度交流,他与我们分享了小红书电商已发生的、进行时的以及未完成的思考。
一、电商与社区同向而行
今年双11,当大部分电商平台仍在靠发券、满减拉动交易的时候,小红书用了一种很小红书社区的方式,创造新的效应。
超过一千家代表各类生活方式的商家、买手,被小红书放在了大促的C位,集中在双11活动的「逛街区」入口。筛选不看绝对GMV,而看是否能带来满足某种生活方式、个性化需求的产品,大家可以像在线下那样,集章、领小礼物,边逛边买。
这是一场实验:打卡和集章只是一种互动方式,小红书电商更想探索,商家与用户之间,是不是有新的连接方式,可以产生出不一样的化学反应?
一场活动下来,有的商家涨了十多万粉丝,有人说这几乎是「泼天的富贵」。当然,涨粉也带来了成交。
小红书电商在实验的,也是怎么让「逛街区」这种方式延续在其余的大促活动,甚至日常经营中。消费者对新事物、新审美、新生活方式的追求程度,从未减弱。而且驱动购买的因素,是多元的,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人的因素,决定了小红书电商,是从社区长出来的。不管是用户的ootd,还是好物分享,或者是评论区大量求购买的呼声,这些大量的个性化消费需求被平台、商家、买手捕捉,自然延伸出交易。
也就是说,电商不是小红书商业化的手段,而是与社区的同向业务。
体现到流量分发层面,平台选择站在平等的视角,电商内容与社区内容一起分发,不按传统划分平台流量的思维,反之还需要监控电商内容是否会过度分发。
就像我们翻阅一本杂志,偶然看到一套喜欢的衣服穿搭,想购买;就像闲逛城市的街区,看到了喜欢的物品,想带回家。
某种程度上,用户对于一款APP的认可,要么是花时间(社区),要么是花钱(电商)。
张萌是一位知识博主,分享读书、健康、美护等生活方式内容。因为大学期间学的是脑科学专业,她在小红书打造了一个「理性直播间」,之后跨界做起美食买手。2023年9月首播,一个月就成交破百万,今年双11期间,首场直播就破千万。
张萌亲身诠释了,内容和电商怎样互为共生。她喜欢把西芹汁,羽衣甘蓝汁,蓝莓汁等各种蔬菜汁当早餐,用户自然对做早餐的过程感兴趣。
于是她把这些想法和需求告知那些没有入驻小红书的商家,比如山东寿光田间地头的种植户。他们配合张萌做产品共创,结果是,一道早餐制作的直播还没结束,商品销售一空。顺带着,她用的榨汁机、洗菜机也成了直播间的座上宾,张萌说,「这就是生活方式的分享,不是带货式的营销。」
二、一个新的电商结构性机会
今年7月份,小红书电商对自己有了定义——生活方式电商。越来越多商家、买手开始常驻直播间了。
生态繁荣的背后是成长,成长意味着生意的确定性。银时告诉我们,其中有两个关键的问题值得探索:首先是供给,再是多样化的经营路径。
小红书汇聚的用户群体可能是「最挑剔」的,去选品、选商家时,就要充分考虑:什么样的新供给真正符合小红书用户需求,哪些是在别的平台不容易被搜索或是推荐到的。
这是平台的错位竞争,其中最能体现这个思路的就是原创设计品牌。基于社区的内容趋势,小红书电商招商团队就清楚该去找什么样的品类,以及引入什么样氛围的商家。
从时尚、美护到家居等,小红书涌现的的第一批新面孔,可能都不是行业头部大品牌,但每个商家所吸引与服务的人群,都能与小红书的用户发生交集。
成立不到三年的BEIN SPACE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专为东方女性打造的户外服饰品牌,土生土长于小红书。
创始人Lili和安娜是户外爱好者,但是他们发现很多户外品牌的裤子不适合亚洲女生的身形骨架,或者颜色不适合肤色,于是他们选择从一条徒步裤开始做原创品牌,主打理念就是,支持每一位户外女孩自信自洽地按照自己的方式生活。
比如一条在小红书卖到TOP2的裤子,裤脚的抽绳被抽紧之后很长,裸露在外面有危险,于是他们设计在里面,避免行进中被绊倒,保证了安全。Lili说,正是因为对用户场景的理解,才做出这样的设计。
而之所以选择扎根小红书,核心原因是平台用户人群与品牌受众高度契合。Lili解释,小红书汇聚了当下最时髦、最open的一拨人,他们对新事物、新体验、新品牌永远敞开心怀,所以我们可以快速高效找到自己的目标用户。
BEIN SPACE于2022年7月创立,8月小红书品牌账号和店铺上线,当月就与买手合作,从而进入了快速增长的通道。他们顺势开店播,主理人也走进了直播间。上个月,他们的小红书店铺成交额已经达到600万元。
以四大集团为主的美护领域,小红书电商也要找到差异化路径。
早年小红书曾把海外好物带至国内,也有一批分享、喜欢个性化美护产品的用户。而小红书要做的,是让需求、供给,通过某种路径更好地进行匹配。
比如在小红书被带火的狗头考拉发膜,可能在其他平台是很难被发现的,但在小红书,这是一款单场直播售出1000万GMV的单品。德系抗衰先锋品牌奥古斯汀·巴德,在小红书直播间的单场销量也破千万。包括国货新锐品牌惜玥,主理人也是小红书原生买手,双11首周品牌销售额就突破了500万。
银时说,「这是非常好的一个窗口,暴露了这个时代的一个结构性机会。」越来越多品牌在有意识地去了解、生产符合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产品,把产品做好、做细。
三、经营路径多元化
新供给带来新机会,同时对小红书电商提出一个新命题:如何构建新的经营路径。
当每一个供给进来,商家以何种方式与用户连接,用户感受到的货品价值、功能体验价值最大化,且更为顺畅自然。同时对商家而言,商品的售卖能更具备经营的确定性和增长性,这是双向奔赴的过程。也是小红书电商需要突破的。
前年,平台想引进原创设计时尚品牌。这批商家不适合自己直播,但又需要懂审美、搭配的专业精细的讲解,不做倾销、叫卖式的直播。社区里一批博主被挖掘出来,买手角色顺其自然出现了。买手也逐渐成为商家很重要的一个经营抓手,不少品牌都是通过买手在小红书电商打开经营之路。
从媒体人转为家居买手的一颗KK,去年双11成绩单就破亿,今年双11前半程,在她的直播间跑出了16个百万级销售额的品牌。其中很多就是做出了符合小红书特色的设计家具品牌。
作为买手,一颗KK有个很重要的作用,帮助商家建立品牌认知,甚至冷启动。一个在小红书开店10天的新品牌,通过与一颗KK合作很快销售近百万元。因为在产品打样时期,该品牌就与KK深度合作,收集到小红书家具用户的需求,直接反应在产品设计中。加上前期有效种草,最后在直播间成交转化。
另一个家具品牌思纳博也是在尝到买手影响力的甜头之后,今年已经开始跟买手合作共创新品。基于客户喜欢布床,又苦恼于拆卸清洗麻烦的痛点,花三四个月推出的一款新床,今年双11也卖爆了。
这是小红书的特色生态,也是买手和品牌互相拉动,共同成长的结果。
小红书家居买手负责人正峰说,多元商家的加入帮助买手打开更多的货盘,做对应的成长。买手又持续牵引更多商家入驻,打开了自己在小红书经营的第一站。
大量供给涌入之后,今年小红书平台又逐渐长出主理人群体,主理人和用户直接发生连接。不同于传统品牌以LOGO触达用户,小红书的主理人更多是偏感官层面,人在前,售前售后与用户关系亲密。一定程度上,这决定了用户购买的货品画像,而人是多变的,主理人对货品的把控、设计可以更丰富。
今年7月小红书电商link大会,外界对主理人的身份感知更为清晰。周琪之前是一名穿搭领域的KOL,去年从买手升级为主理人,自建了服装品牌CHOWKI。虽然她在小红书的粉丝只有16万,不到一年时间,直播间月GMV却破千万元。
但是无论是买手还是主理人,这两种经营路径依然有自身的局限性,每种经营方式都有相应的成本和门槛,进而把一些群体挡在外面。
比如买手直播开局,之后过渡到品牌店播,基于直播场域的经营是美妆行业中海外品牌的常规路径,因为他们已经沉淀了一定的内容和故事,且有品牌调性。这个路径却不一定适合所有品牌。
不同的商家自然会有不同的经营诉求,有的适合直播(不论买手直播、主理人直播还是店播),有的适合笔记带货,有的适合社群。
思纳博创始人赖尚波的感受是,小红书电商强调互动性,交易更多基于内容、人与人之间的沟通。Lili知道群聊的重要性,但目前群聊更多作为他们的内容分享场域,比如直播预热,穿搭分享,还没有做经营转化,毕竟这耗费人力,初创公司还要慢慢来。
所以,不断拓宽经营路径是小红书接下来要做的事,核心就是方式多样化,降低商家经营成本,让不同的商家找到适合自己的经营方式。
四、用户心智的养成
电商与社区同向而行,基于小红书用户需求构建新供给,打通多样化经营路径,相当于撬动了新的电商结构性机会。这也是今年7月小红书电商定义自己是生活方式电商的重要背景。
柯南解释,随着生活方式的多元,用户需求越来越细分。而小红书电商要做的,就是帮助用户去挑选,并找到匹配自己个性化需求的商品。
这个过程中,小红书电商最在意的是个性化需求的激发和创造。
小红书电商的各个行业,比如时尚、家居、美食,美护,文玩,母婴等。每一个品类,都有细分到不同用户的场景诉求。
以时尚为例,小红书会定义其他平台没有的类目。仅办公室这一个场景,就有海妖风、cleanfit、轻熟职场等划分。更早就进入的美护,早已拆到超过三级分类,一只睫毛刷,都有多种解构。
基于这个细小的洞察,当大部分电商平台都是按材质划分商品类目的时候,小红书却推出「年轻人的左手腕」话题。这差不多影响了手串商家的生产和经营。那些看到需求变化的商家,打破行规,转变材质和设计,都有不小的收获。
激发细分需求最极致的体现是在家具领域。家具品类的特点是,场景细分、品类多元,高客单价、低复购、长链路决策,假如打造直播场景,门槛很高。所以大部分平台家具类目都由综合性达人在承接。但是在小红书有专门的家具买手,比如一颗KK、野柿子小姐、有样美学等等。
核心在于社区原本就存在大量原创的家具内容创作者,所以平台天然就有家具消费心智。基于对市场规模、消费心理分析调研,2023年小红书率先牟定了家具买手。软装设计师和空间设计师在小红书不断布局着他们的整体生意。
细分并不是把领域做窄,而是做深,继而扩展进入更广阔的赛道和空间。今年,小红书长出了一批家居买手,买手把目光放大到床品、餐厨、小家电、日百等更高频,用户需求更庞大的领域。
因为类目是需求和供给的衔接器。每打开一个分类,背后是小红书对需求和供给的精准匹配。除了拆分品类,平台还使用标签细化用户需求,这不仅利于平台分发,也能帮助理解供给。
个性化需求,意味着差异化价值,价值就是稀缺。
众所周知,小红书是天然种草神器,从种草到拔草,中间的距离就是平台要做的事情。而要留住用户,养成小红书第一用户心智。在渠道同质化竞争的当下,引入新品牌或者原生品牌,形成差异化的新供给,这是小红书电商做自己的另一种方式。
多样性的繁荣生态是小红书电商做大规模的基础路径,所以当百万、千万成交的商家和买手在平台涌现,便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正如张小龙所说,活力可能比规模更重要。
这也是小红书区别于流量渠道、出货渠道的差异化价值的支点。当平台格局趋于稳定的时候,对品牌而言,根据渠道特性精细化运营,就是一种新常态,也是一种新机会。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小红书电商的未完成和进行时】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xiaoguoguo.dbeile.cn/news/1893.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多贝乐移动站 http://xiaoguoguo.dbeile.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