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学心理学的好处
2024-11-27 21:57  浏览:83

关键词:初中生 物理培养 信心

学心理学的好处

物理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与生产和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的物质及其运动规律。怎样才能学好物理,是广大师生和学者一直以来探讨和研究的话题。我认为,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分析学生的学习心理,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着手。

一、初中生在物理学习中缺乏信心的主要因素

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发现初中生在学习物理时既存在浓厚的兴趣,但又感到它难学。特别是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学生很容易出现畏惧心理,失去学好物理的信心,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物理学科本身的特点。物理涉及的内容广泛,它的第一个特点就是概念抽象,难懂。这就需要学生既要有一定的思维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能够建立恰当的物理模型。第二个特点是具有严格的内涵和外延,学生如不能区分本质和外延,就会形成错误概念,影响学习。另外,初中所学的各个学科的横向联系也会造成学生学习的难点。例如,数学上速度的单位读法是“每小时多少公里”,而物理上必须读作“多少千米每时”;物理应用题的解题格式与数学又是截然不同的;数学上的量不一定非要有单位,而物理上的量一定要有数字和单位等等。读法、表示方法及解题格式的不同都容易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困难。

2.学生自身的主客观原因。初中生大多处于十四五岁,抽象思维能力不强,但是物理这门课程正需要严谨的抽象思维。比如,在理想实验方法下得出的牛顿第一定律、用模型法来分析物质的组成等问题,学生会感到很困难而缺乏自信心。另一方面,他人的态度及自我评价对自信心的建立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有的学生在学习物理之前,就听别人说过“物理如何如何难学”;有的认为自己的智力不如他人,自认为“不是学习的料”,在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感到自卑;也有的可能在学习上曾经受到过挫折和失败,心理承受能力差,不能正确对待,从而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丧失自信心。

3.教师教学的原因。如果教师不善于了解学生的学习心理,忽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重视传授知识,忽视能力培养,重视理论讲解,忽视实际实验等,也会使学生感到上课枯燥无味,丧失学习的兴趣,在屡遇失败后,就会缺乏应有的自信心。

二、使学生增加学好物理自信心的策略

我们应多分析造成学生缺乏自信的各种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克服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两极分化的现象。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对学习物理的自信心。

(一)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消除畏惧心理

兴趣是学好物理的重要因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要让学生产生学习动机,关键在于教师要把物理教得“有趣”,调动起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教师要精心设计好第一节绪言课,争取给学生留下一个“新奇有趣”的印象,使学生能够产生一种“跃跃欲学”的感觉。在学习物理第一节课时,我们可以把学生较为感兴趣的一些物理现象归纳起来做一些演示实验,作为第一堂物理课的教学内容,把学生带进一个新鲜奇幻的物理天地,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新课导入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抓住学生的心理,教师要用各种方法进行新课导入,如联系日常生活、讲故事、做实验、设悬疑、提问题等,有效地运用各种新课导入方法,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当教师在讲到“惯性”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用一个小实验作为新课的导入材料。实验材料:一个盛半杯水的玻璃杯,一张硬纸片,一枚鸡蛋。首先将硬纸片放到盛水的玻璃杯上,再把鸡蛋放到硬纸片上,然后用手把硬纸片突然抽出去,就会发现鸡蛋安全地掉进了杯子里。教师边做实验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当鸡蛋安全地掉进杯子里时,学生的思维已处于积极状态。这时教师问:“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教师便可逐步导入新课。

最后,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提出与教学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而且往往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新的学习内容之间会有认知冲突,这样就会引起他们的认识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静坐在公交车里的司机,乘客说他静坐没动,路人赞叹他开得得真快,一个说他静止,一个说他运动,到底谁说得对呢?利用这些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能培养其学习兴趣和发散思维。

初中生对新鲜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心,教学内容是否有兴趣,兴趣的大小,对教学效果都有直接的影响。为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经常保持新颖和变化,就能不断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加自信

成功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努力为他们创造机会和条件,多给予他们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从点滴的进步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树立学习物理的信心。例如,平时上课时一些较简单、较容易的问题,尽量让这样的学生回答,让他们在同学面前也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动手能力并不一定差,在做物理实验时就能很明显地表现出来。在这种时候,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克服自卑的心理,树立自信。

(三)对学生多加信任,增加自信

心理学上的罗森塔尔效应是大家所熟知的。教师在教学中应适当运用类似手法,这对学生树立自信心会收到较好的效果,即教学中把学习上信心不足、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想成是罗森塔尔讲的将来会有优异发展的学生。如提问时,尽量做到估计某个学生能回答正确再提问他,万一答不上来,也要相信他能答对,不要急于请别的学生回答或教师自己进行解答,此时可作适当提示,让正确结论从他口中答出。又如,当学生测验成绩不理想时,教师要与他们一起分析试卷,让他说出当时解题的思路,先肯定其思路正确的方面,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告诉他:“其实你是能做对的,只是其中的某一处没注意而出错。”这样,就会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并能充分体验到老师对他的信任。

另外,在课堂及平时接触中教师要注意言行,可通过语调、表情、体态语、目光等向他们传递信任和暗含的期待,学生就能从教师身上得到积极的情绪体验,感觉到教师始终认为他是聪明的。久而久之,其学习行为也变得积极,自信心就会大大增加。

(四)善于利用评价,增加自信

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手段,充分发掘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和进步,特别是成绩较差的学生,在成绩有所提高时,要及时鼓励他们,让他们深刻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对于“差生”的课堂练习,采用分解评改法,有一处对就用“√”号,错的地方要加以批注并且要少用“×”号,因为过多的“×”号容易使他们萌生自卑和逆反情绪。通过各种方法,逐步克服学生的心理障碍,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总之,自信心的培养,要持之以恒,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教师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和条件,给他们必要的指导和帮助,适度的期望,及时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成功。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用自己的兴趣和自信心去启发和感染学生,尽量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提高自信心。

参考文献:

[1]魏日升,张宪魁.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与实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

[2]孟文斌.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科教创新,2011(9).

关键词:新课标 数学课堂 创新 教与学

当前,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新性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牢固地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现、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作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学生要创造性地学数学,数学教学就要充满创新的活力。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意识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上当孩子们对教师讲课感兴趣时,精神格外集中,孩子们用表情和眼神向教师输送信息。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反馈信息中不断地创设情境,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积累了不少激发学生兴趣的教法。例:直观教具、彩色画面、电教手段等都被学生所欢迎;又如教学中运用竞赛、游戏、讨论、动手制作等教学方法大大调动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意识。此外,还有情趣的引入、教师幽默的语言、和蔼的态度、良好的示范,在课堂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还给学生亲切愉快之感,因此,在创造性的数学教学中,师生双方都应成为教学的主体。在一节数学课的开始,教师若能善于结合实际,巧妙地设置悬念性问题,将学生置身于“问题解决”中去,就可以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吸引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知识的发现,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学生倾听教师”转为“教师倾听学生”。新课程改革强调一种互动的师生关系,即“学生倾听教师”转为“教师倾听学生”。教师必须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学生,教学民主,尊重学生,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尤其是不同的意见,使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教师既是良师、又是慈母、更是他们的益友,相互之间可以讨论,甚至无拘无束地争论,而没有距离感、畏惧感,那样,带给学生的将是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师生之间水融的一种幸福感。在学生交流他们探究结果的过程中,通过倾听学生,教师常常能轻易地辨别出哪些学生具有更高的悟性和理解力,也能发现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学生的疑惑,从而判断学生理解的深度,并决定需要讲哪些内容。同时,通过倾听学生,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教师才能决定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

3、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更多的提问,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学会用数学观点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并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初步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思路和方法。如,学了“平移和旋转”后,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一个湖两对岸有两棵树,怎样利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国旗上的四个小五星是由一个小五星旋转而得来的吗?如果是,你能找到它的旋转中心吗?

4、尊重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美国心理学家华莱士指出,学生显著的个体差异、教师指导质量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必将导致学生创造能力、创造性人格的显著差异。因此,教师调控教学内容时必须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分层次教学,尽可能地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在教学评价上要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不同程度、不同性格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

作为一名教师要及时了解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建立一种平等、信任、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和谐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才会在此环境中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展示自己的个性特征。对于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照与帮助,要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尝试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要及时地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对出现的错误要耐心地引导他们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鼓励他们自己去改正,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5、教学方法灵活。数学课也可以不是单一的讲授,要集动手、动脑、动口于一体。如在几何课上,在讲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前,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个三角形,使它与事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相似,然后每个人都把所用的方法讲出来,大家再一起分析、总结出判定方法。学生会感觉几何课也很有意思,不那么死板枯燥,会越来越喜欢。

6、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而优化数学课堂。在课堂中运用电教媒体,既有利于及时点拨和调控,也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解题能力的培养。

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之后,出示这样一题:把一个棱长为4厘米的正方体表面全部涂上红色,然后将此红色正方体切割成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小块,一共可切多少块?其中一面、两面、三面有红色的各为几块?还有几块一面红色也没有的?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解答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电教媒体在银幕呈现“切割”、“旋转”、“提取”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电教媒体具有形象、直观、生动,声、光、色、形兼备,静动结合等诸多优点,确有利于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益。但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心理特点、教学特点、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实际等诸多因素去综合考虑,选取电教媒体的最佳作用点,绝不可认为电教媒体用得越多越好,弄成了电教“满堂灌”。

一、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

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有机体,人脑是人体的一部分。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正常发展的身体,尤其是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体育运动能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二、体育运动的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

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篮球比赛中的带球上篮,由于要了解双队员位置,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劫,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友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学生在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会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三、体育运动会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学生的能力、修养、魅力,都会明显地表现出来,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地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学生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要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能适应社会的人。

四、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一般都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培养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等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五、体育运动有助于情绪的宣泄与调控

人都有七情六欲,学生也一样,目前学生的心理压力都很大,紧张、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严重影响学生潜能的发挥,而通过体育活动,如球类运动、田径运动,学生一方面可以尽情地释放心中的郁闷,无拘无束地展现自我,从而缓解学习的压力,消除不良情绪的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在体育活动中,在历经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克服比赛中紧张、恐惧的情绪。学会这些方法以后,学生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调控情绪,提高抗挫折的能力和调控情绪的能力,使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六、学校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体育运动不仅是一种人行为,而且是一种社会性活动。一味地逞英雄,不可能赢得比赛的胜利,必须通过伙伴的合作与努力,才能取得好的成绩。所以说,竞争与合作是体育精神的精髓。在体育运动中,竞争与合作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交流,体现出一种社会的情感与责任感。正因如此,教师要让学生在学校的体育活动中,理解竞争与合作的意义,关爱与尊重运动能力弱的同伴,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场上对手”与“场外朋友”之间的关系,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及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从而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需的合作与竞争意识,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形成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在现代运动中,智力对比赛成绩的影响越来越大,对运动者的时间知觉、空间知觉、运动知觉、战术思维、分析判断、随机应变、迅速反应能力的要求也更高,有篮球教练员认为,在篮球比赛中,有60%是用脑子,40%是用体力,否则就不能在剧烈、复杂的比赛中跑位得当,反应及时,与同伴配合默契。

七、建议与结论

1.体育教学是促进健康的有效手段。学校体育应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体育教学中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之主动参与,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

2.心理健康是小学生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建功立业的重要条件,而体育活动对于促进人的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体育教师应努力寻找教学契机,创造教学环境,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努力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全发展的人。

3.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参与意识和心理健康教育是体现现代健康理念的一个重要方面,但绝不是全部。假如我们片面强调心理健康教育,而忽视身体健康,那将会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所以,正确认识、理解体育与健康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也是转变教学观念的前提。

4.在课外体育活动和课外体育锻炼中,教师要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通过合理指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活动中来。

5.针对有部分学生存在心理缺陷的状况,可以适当给他们开开小灶,甚至可以进行个别指导,积极培养这部分学生的活动兴趣,让他们也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特别是对他们身心有帮助的活动,从而改善、调节他们的心理缺陷,使他们逐步提高参与热情,因为成功后带来的喜悦,更能够激发他们的潜能。

6.积极探索相关体育活动项目对学生心理缺陷的改善调节作用,积极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建立一个与学校教育环境相和谐的发展空间,从而改善、调节学生的心理缺陷,减少存在心理缺陷的学生人数。

当我们和家长沟通这一情况时,又了解了一些细节,孩子平时脾气倔,性格孤僻,因为有个哥哥上高中,家里把她的零花钱扣得很紧。在学校里的情况是学习成绩较差,平时不爱与同学交流,五官相貌有些缺陷(面部有较浓雀斑),同学之间开玩笑涉及相貌的话题时她总往自己身上引,就因为这些原因前两周与同学发生了矛盾,于是便写下了那张让我们担惊受怕的纸条(其实,后来她告诉我,当时那样写,只是因为心中的憋屈无处发泄,过后不久就抛在一边了)。根据这个情况,我们决定暂时让家长把孩子带回家一段时间再做定夺,并且避开孩子,交代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不能体罚孩子,多开导),孩子在家几天后,又平平静静地返回了学校。

对于有心理疾病的学生,一是要弄清疾病的成因(这个孩子就是成绩差、相貌丑、零花钱少、性格孤僻而自卑),二是要根据病因制定疏导策略,分解、分化心理疾病。这个孩子比较信赖我,在我的课堂上,从没有给她制造压力和难堪,也没有因为成绩差而歧视她。我经常找她谈话,每次我都确定一个主题。针对成绩差的问题,我给她列举了一些实例说明现在的成绩并不代表将来,有许多名人、伟人在少年、青年时的表现都很差,可是他们在后来的成长中仍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至于相貌,我列举了大明星章子怡也是一脸雀斑,艺术家曾志伟却因丑得福,他们利用了自己的丑,开发了自己的丑,丑成了举世闻名的大腕;至于零花钱,想想家里父亲背井离乡,冒着生命危险外出打工挣钱养家,母亲一人留守在家,通过采茶、养殖、种庄稼维持生计,十分辛苦,你们兄妹俩上学的日常费用,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有了这些谈话的基础,采取逐步渗透的办法,使得孩子现在的状况有了明显的好转。第三是做好有心理疾病学生的工作,发动和她较为接近的同学多帮助、多关照、多交流,平时不谈论涉及伤害她自尊心的话题。第四是老师要多关怀,给她展示自己优点的机会,并适时鼓励。五是不能操之过急,学生的心理疾病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和特定的环境,心理疾病的矫治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潜移默化,才可能有所收效。

农村初中学生出现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给予积极的心理疏导与矫正,预防为主,矫治为辅,防患于未然,治未病之病。我做过班主任,也当过普通科任教师,长期以来必然面对有心理疾病的一些学生,对于他们的心理疾病的预防和心理疏导我做了一些有益的探讨和归纳。

一、厌学情绪的预防

学生厌学的主要表现:他们往往对学习不感兴趣,讨厌学习,一提到学习就心烦,对家长和教师有抵触情绪,学习成绩差,严重者则表现为有意的逃课,甚至辍学。

预防学生厌学情绪的主要措施(就学校教育来说):(1)科学地安排学生的学习、娱乐、休息、生活,确保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和素质的全面发展。(2)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使课堂充满变化和新鲜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引导学生尽可能自己去探索;采取多样化的表扬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不感到压抑。(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在活动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4)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5)严格控制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6)建立良好的校风、班风、学风,营造乐学、好学、积极向上的氛围。

二、逆反心理的预防

逆反实际上是孩子心理成长的必经阶段。如果孩子不经历逆反期,那么他们就无法长成一个有独立思维能力的成年人,换句话说,太乖的孩子往往会形成依赖性人格,对他们将来的独立生存有很大的危害。

关键词:DSP课程;交互式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

作者简介:邓攀(1986-),男,湖南祁阳人,南华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助教;魏玮(1986-),女,湖南祁东人,南华大学三力公司,助理工程师。(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南华大学船山学院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3CY003)、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XJK013CGD11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8-0084-02

独立学院作为一种在公办高校中引入民办运营机制的特殊办学模式,现已发展成为一支独特的高教办学力量。目前,独立学院课堂教学现状令人担忧。主要是一部分老师对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质量定位没有深入研究,按母体学校的教案、讲稿给独立学院学生讲课,课堂上学生“听不懂”、“跟不上”,因此逃课现象时有发生。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首先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如何保证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把独立学院学生培养成为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已成为独立学院急需探讨解决的问题。

在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潮流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必然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化。[1]能把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起来教会学生自学的老师,无疑是最好的老师。[2]有研究者表明:“尽管中国大学的课堂教学有其自身的特色,但从美国大学课堂教学在成功培养出创新型人才的作用中,有必要反思我国的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美国高校的“交互式教学”、“范例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模式,对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方法具有较强借鉴作用。课堂教学存在的最根本问题是教学模式的选择问题。如何选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无数教育教学工作者都有过探索和实践。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考虑“数字信号处理”(以下简称DSP)课程理论性很强而且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笔者在DSP课程教学中运用交互式教学模式,以“试验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改革试点,并将科研融入教学,将MATLAB软件引入教学中,将实际系统设计与上机实验融为一体,并改革作业和考核方式等。运用交互式教学模式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应用性和独立性等能力,对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DSP应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DSP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DSP课程是高等院校电信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DSP课程理论性很强而且非常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对独立学院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来说,学习本课程有一定困难。笔者做了一项为什么“逃课”的调查:60%的人觉得“听不懂”、“跟不上”,“课程枯燥无味”;40%的人将原因归结为“学生缺乏自制力和进取心”。尽管逃课原因有多种,但课堂教学中确实存在“满堂灌”、“一言堂”的问题。这种“满堂灌”、“一言堂”教学方式,课堂上缺少可贵的互动交流和探究创新,课堂气氛沉闷,课堂含金量低。

DSP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没有足够的实践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一般学校实践学时是10学时左右,由于实践学时较少,机房有限,存在实际系统设计与上机实验没有融为一体,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脱节,对此,学生反响很大。

DSP课程考核方式多为闭卷考试。闭卷考试考核了学生的理论水平,但没有考核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利于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DSP应用人才。

针对DSP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运用交互式教学模式,以“试验课”的方式进行教学改革试点,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运用

课堂教学模式是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学过程,直至教学组织形式的整体、系统的操作样式。教学模式众多,各具特色,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基于目前课堂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满堂灌”、“一言堂”,缺少师生互动,选择一种以师生对话为背景构建的互动教学方式做教改试验。

交互式教学模式是通过一种以师生对话为背景构建的互动教学方式。[3]交互式教学的目的是构建一个互相尊重、信任和平等的学习氛围,通过对话和倾听实现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双向沟通,在合作学习中加深对新概念的理解。交互式教学过程一般分为两个阶段:师生交互阶段和学生交互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强调师生互动,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学生主动参与对话;学生提出问题,学生与学生对话。在交互式教学中,互动效果取决于教师选择的教学内容及设计的问题是否适合不同基础的学生。对独立学院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要从最简单的问题入手,步步引导,层层深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有可能进行有效互动。在交互式教学中,学生需进行课前阅读。上课前一周,教师提供相关的课前阅读材料,学生把课前阅读的问题、困惑、个人思考或见解带到课堂。在课堂互动和讨论中,学生进一步提出问题,拓展思维,找寻方法和路径,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交互式教学模式“试验课”的设计,首先要精心选择“试验课”的内容,内容是否合适是“试验课”成败的关键,这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和交互式教学模式。其次,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精心制作多媒体互动课件。教改“试验课”要发挥多媒体的优势,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和互动,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对话,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实现学生互相对话,使课堂变得形象、生动、灵活。设计时适当将老师的科研融入教学中,将MATLAB软件引入教学中,将实际系统设计融入教学中。例如,在讲新课前,教师设计复习性简单问题,调动学生进入互动状态;再将新内容设计成一个一个推导性问题,一步一步深入,以达到学会新知识的目的;再设计比较、应用等高层次问题,并将科研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穿插在课堂中,使学生对DSP应用系统的开发有感性认识。同时激发学生间的互动,让学生从多种角度来比较、应用,学会在比较中发现非常相似事物中的细微不同,学会在应用中发现自己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另外,在上“试验课”前,请课程组老师和同行专家听课、评课、讨论、分析和总结,并反复修改和完善后才予以实施。教改“试验课”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课堂互动效果好,受到了学生好评。

课堂作业采用提问方式,让学生主动回答。这样学生不是一味从书上找答案,而是主动思考,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主动去学习。

将实际系统设计与上机实验融为一体。将MATLAB软件引入教学中,使枯燥难懂的理论变得有趣、易解,学生能直观地领会分析方法和处理结果,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如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在实验室要学生对实际系统进行分析与改进。又如录制一段声音信号或者图像信号进行去噪处理的MATLAB仿真与DSP实现。

改革考核方式。综合评定学生成绩时,考虑学生课堂互动参与程度、作业和实验情况。将理论考试和实践考试相结合,理论考试采用开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而不是考一些“死记硬背”的内容。实践考试考核学生对实际系统设计、分析、处理和动手能力。

三、交互式教学模式实践试点效果分析

交互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以师生对话为背景,以问题的逐步开发为主线,学生带着问题深入思考,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在相互交流探讨中解决实际系统设计的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会了发现问题,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作业和考核方式,检验了学生实际系统设计、分析、处理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教改“试验课”,以“点”带“面”,并及时总结经验,发挥了“试验课”的示范、带动作用,为全校教师提供参考借鉴。

从实践试点班级来看,经过一个学期的试验,该班学生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试验课”不存在“听不懂”、“跟不上”等问题,学生普遍认为“试验课”能调动自己的学习兴趣,在课堂参与中提高了自己的能力,课堂效果好,教改试点班级DSP课程期末总评成绩及格率为100%。

试点班级学生人数少,运用交互式教学模式的“试验课”,能人人参与,互动效果好。如果班级学生人数太多,建议分组进行。

实施交互式教学模式教学,必须把握“课前阅读,课堂参与和课后讨论”[4]三个重要环节,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师提供课前阅读材料,要求学生课前阅读。阅读材料包括阅读教材、文献、案例、评论或者网络文章等等;老师要求学生课堂参与,学生课堂参与程度记平时成绩,课堂上学生根据课前阅读和课堂知识内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对课堂要有贡献;课后学生自愿组成小组进行讨论,也可以预约和老师进行讨论。课程涉及的问题到课后进一步讨论,走访业内人士,了解社会,拓宽视野,促使学生在学习中发挥最大的潜能,建立自信心和使命感,并找到自我价值。

四、下一步研究的大体设想

对已进行的交互式教学模式“试验课”,做更深入具体的总结分析,进一步完善,并选择更多合适内容设计交互式教学模式“试验课”,以“点”带“面”,逐步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课堂教学方式。

以优化教学模式为突破口,进行多种教学模式教改试验,如:“范例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进行多种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推进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应用性和独立性等能力,以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下大力气克服一切困难和阻力,在实践中不断认识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并切实做到解放思想,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调动一切有利因素,切实做到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曼.以学生为中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架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2,(8).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学心理学的好处】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xiaoguoguo.dbeile.cn/quote/1503.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多贝乐移动站 http://xiaoguoguo.dbeile.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