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7日,以“数字世界的真实价值”为主题,首届数字化思想力论坛在线隆重召开。本次论坛由中国信息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腾讯研究院和AIC咨询联合发起举办,意在数实融合的浪潮中,汇聚学术研究、管理咨询、科技公司、传统企业等各界资深专家,从不同视角深度分享数字化观察、经验与思考,为大家提供产业趋势、理论思辨、技术预测、应用实践等最新的知识盛宴。
来自中国信息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腾讯研究院、亚信咨询|艾瑞数智、BCG、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发院、亚信科技、京东科技、英伟达等多家知名机构的资深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以下是他们对数字化深度思考的精彩观点与内容回顾。
倪春洋:“数字化成为最活跃的生产力源泉”
倪春洋 中国信息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会长,致辞
倪春洋会长会议致辞表示,过去二十年,是中国互联网创新应用惊艳世界的二十年。现在已经到了数字化转型、数字决定命运的时代。向数字要增长、向数据要治理、向数据要动能、向数据要优势,推动互联网+向智慧+升级,这是大势所趋。数字经济已成为最重要、最活跃的新动能,孕育了大量新的经济增长点。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催生了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新职业等数字新物种,也使数字化成为最活跃的生产力源泉。在这两年特殊时代的催化下,直播带货、宅经济被引爆,在线医疗、在线教育、远程办公等提前五到十年迎来拐点,数字经济正加速经济社会发展的数字化全面转型。 倪会长希望本论坛能够给大家带来行业前沿的观点和认知,展现行业发展现状,前瞻行业未来趋势,为数字化领域未来带来思维升级。
袁道唯:“未来元宇宙可能是‘数字三生’的世界”
袁道唯
亚信咨询|艾瑞数智首席咨询顾问、中国信息协会数字经济专业委员会首席专家,主题分享《数字化时代思想领导力的内涵与意义》
袁道唯博士认为数字化首先需要一场认知革命,包括宏大视野、深刻思辨和前瞻洞察。其中,从信息社会到智能社会,数字化1.0到4.0,消费互联网到产业互联网,CT、IT到DT、OT,中心云到区域云到边缘云,用电量到用“云”量、用“数”量,客户体验、用户体验到全面体验等等,很多概念和趋势仍在不断涌现,都值得深入探讨与研究,洞察数字化的方向。
袁博士重点分享了对元宇宙的理解。他认为,未来不是简单的数字孪生、一个实体世界叠加一个数字世界,而会创造一个全新的、原生的世界,实体和数字充分融合,会有很多新的、原生的内容,比如虚拟资产等。未来元宇宙可能是“数字三生”的世界,包括物理实体(Physical)、数字虚拟(Digital)和数实相生(Phygital)。其中“智力”的数实相生最关键,从感知、认知、情感、理智到灵性,机器到底能够模仿到哪一步,或者不一定是模仿,值得讨论。目前我们对人类大脑的研究还很浅,这方面的进展是未来数字化发展非常重要的突破领域。
袁博士还阐释了“数据”的关键意义。他表示,数据成为要素后,会有两方面的重要影响。一方面是客户历程和体验可能可以全面打通乃至预测优化,如基于体验、服务、客户契动等大量时序数据,客户满意度有可能不需要调查就能够预测。全面体验是大趋势,未来企业要关注的不仅限于客户体验、用户体验,还有员工体验、多重体验等。另一方面企业的运营方式可能完全改变,“在云里用人工智能处理大数据”会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常态,数据需要互联互通,企业也会更多采用开放式的数据运营技术。同时企业的战略和业务架构也需要放在一起讨论,围绕数据这个核心资源,针对数据如何流动和价值转化等核心问题,去重新设计。
陈果:“技术并非根本问题,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仍是永恒话题”
陈果
BCG Platinion董事总经理,主题分享《数字化与下一代ERP:中国企业IT市场的思考》
陈果总以ERP为切入点,系统回顾了ERP的发展历程和阶段变化,并由此引出对中国企业IT市场发展趋势的深度思考。他认为,企业数字化要看企业的核心系统,ERP就是企业的核心管理系统,在企业中承担非常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往上衔接业务决策系统,往下衔接作业系统和自动化系统,能够把各业务职能衔接起来,最终服务于企业管理者。ERP并不是单纯的一个IT系统,而是一套管理体系,要当作管理变革实施。
传统ERP作为典型的企业级系统,其架构最大特点是先有后端、后有前端,稳定性强做好后几年都不会动。而互联网架构与此最大的不同,是先有前端、后有中台,以快速响应前端需求的变化。随着互联网和云计算的普及,微服务、容器化、DevOps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下一代ERP会解耦瘦身,推动企业的IT系统演进为数字化平台,形成若干原子级的业务服务模块,通过灵活组合的方式构建应用更高效满足变化的需求。未来还会走向下下一代ERP,就是超自动化(Hyperautomation),能够面向流程进行挖掘和管理,让流程机器人自动化、智能化地操作业务,使得整个业务流程更加灵活和高效。
整体而言,从ERP的发展历程看中国企业级数字化变革主要有四大机会:一是架构现代化和上云,未来混合云是企业核心的主流架构、超自动化是应用形式,抓住机会我们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二是提升企业管理水平仍是永恒话题,企业客户关心的根本问题并非技术实现而是经营管理,企业软件服务商需要建立与管理咨询和系统集成服务商的生态,为企业数字化创造业务价值;三是人工智能改造传统技术应用,新技术正在打破事务(OLTP)和分析(OLAP)的区别界限,核心系统的交易功能将更加智能化,比如电商的交易系统和精准推荐的分析系统融合;四是信创和信息安全,国产化替代和技术国潮,数据和隐私合规、信息安全等对技术提出要求,建立中国的技术生态体系。
刘杰:“用好数据要素有三个目标: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和数据资产业务化”
刘杰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题分享《企业数字化关键内核:数据要素与算法应用》
刘杰教授从管理学视角,对企业数字化的关键内核进行了高度凝练和系统阐释。在他看来,把握数字化需要理解两方面的本质问题,一是数据要素,二是算法应用。
理解数据要素,从企业应用的角度出发是好思路。企业的共同目标是增长,需要供给侧投入资源也就是生产要素。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到数字经济,生产要素有变化。农业阶段主要是土地和劳动力,工业阶段需要资本和技术,这些都是传统的生产要素,特点是有限的增长和供给。数字经济时代有不同,数据成为新型要素,与技术要素类似有技术效应和配置效应,并且可以共享和再生,可以持续增长和供给。
数据要素应用有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以有效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为目标,应用信息系统提升管理中的信息透明度,改进业务流程,比如ERP、CRM、MES等系统;第二个层面,应用信息技术使产品和服务数字化,实现直接与最终用户保持在线连接,让数据、产业(机器)和服务(人)融合为一个整体。比如冰箱实现数字化联网,可以做远程维修、为食品供应商提供数据做精准的产品和服务、为用户提供食品保质期自动提醒等。这里要修正一个错误观念,实际上大部分企业做数字化不是转型、也很难转型,更多是要跨界,通过数字化把企业能力从原领域应用到其他领域,做更多的应用和服务从而抬高天花板实现增长;第三个层面,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等之间的关系从物理世界迁移到数字世界,比如元宇宙。
要应用好数据要素,有三个目标和四项任务。三个目标依次是业务数据化、数据资产化和数据资产业务化,比如贝壳将租房、买卖房业务数据化,并通过一些策略保障准确性。然后通过这些数据资产化,融资上市。有了更多数据资产,它就可以拓展更多的业务,比如装修等,形成杠杆效应。在这个过程中,企业有四项任务:一是数据要素化,要让数据能流动起来充分应用;二是要有数据思维,比如企业管理不仅靠直觉、也要靠数据分析;三是要有数据素养,包括企业主和员工,能针对问题找数字技术解决,也能理解数字技术后找到新的应用价值;四是把握数据生态,今天的环境更需要有数据治理思维。
最后还要会用算法,包括数据收集、数据、算法、算力和应用(即“人”)五个要素的框架。有两方面主要任务,一是业务算法化,二是算法业务化。常规工作可以用算法取代,比如基于同类商品价格数据收集分析进行自动化定价。高端工作也可以用算法支持优化,比如战略决策算法化,亚马逊能基于大数据分析在世界各地进行仓库选址。算法做得好,还可以作为业务卖给其他企业。
侯宏:”企业数字化不是技术驱动,而是战略和管理驱动“
侯宏
北京大学国发院管理学助理教授,主题分享《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与生态构建》
对数字化,侯宏教授认为之所以需要重塑面向数字化时代的认知,是因为世界运作的底层动力和顶层逻辑发生了变化。从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人的基本需求、其实没有本质的变化,但满足需求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实际上就是驱动这个世界的能量变了。从一次能量(自然能源)、二次能量(工业能源)到今天三次能量可以说是信息能源,我们越来越多的任务是依靠数字化赋能,数字化的能量,数字和信息知识洞察等去完成。
在侯教授看来,讨论数字化有 “软”、“硬”两派,硬派是技术驱动,软派是战略驱动或管理驱动。数字化的确能带来很多变化,但如果不是数字化能够带来竞争基础的变化,就很难真正有效开展。因此,我们更需要从竞争和战略的角度去理解数字化的驱动力,主要有两方面变化:一是数字差异化,数字化能让企业更好实现差异化战略,可以千人千面、甚至一人千面;二是数字融合化,就是数字化导致竞争场所和方式变化,企业的竞争对手可能来自其他地方,就必须进行数字化跟上变化。比如我们看到互联网企业像八爪鱼一样发展,其实不能怪资本贪婪。互联网企业也都活在恐惧中,因为知道自己的竞争壁垒很低,它们在颠覆别人的时候也会担心自己被颠覆,所以安全感来自于扩张,相信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与信息化不同,数字化是一系列互补性技术形成了数字化生态,足以支持端到端的新商业逻辑和商业生态。因此,数字化转型不是技术导向,不是单纯做云就讲云、做物联网就讲物联网。更重要的是,理解企业数字化之旅有三个不同层次,效率导向的数字化使能、增长导向的数字化转型与最终实现数字化生存。用数字化做现有的事情是使能,做新的事情才是转型。因此不要轻易提数字化转型,很多企业其实没有动力和能力转型。从柯达、GE Predix和IBM Watson等案例看,数字化转型的经典失败最终都指向战略的失败,它们错误定义了数字化转型所要完成的任务。而像Adobe、Dallara这样的少数成功者,成功在彻底更新了价值创造模型。可见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不是技术,而是业务、运营、组织等模式以正确战略为牵引的适配性调整。
对于生态,侯教授认为应是数字化条件下的企业核心战略。公司生态作为企业能调配的内外部资源的集合,其战略重要性更加突出,成为竞争的新基础。数字技术本身不能带来竞争优势,因为谁都可以获得,并且传统企业也很难全部吸收成自己的能力。企业驱动转型的关键,在其生态如何整合市场上通用的东西,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也叫数字化增强的竞争优势,不仅增强企业自身、还增强整个生态,这就是内置数字化的公司生态战略。在这个总体思路下,侯教授还提供了两个创新的战略思考框架:一是生产侧生态、消费侧生态与产品及服务生态互相促进,共同构成一个不断延展的公司级生态。二是数字生态、知识生态与创新生态共同驱动公司的战略增长框架。生态战略的核心是一种成长思维,是这个时代绕不过去的战略思路。
欧阳晔:“从数字化到数智化演进是大方向”
欧阳晔
亚信科技 首席技术官、高级副总裁,主题分享《5G时代的通信业数字化转型》
欧阳晔博士分享内容有两部分,一是5G时代通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进展,二是亚信科技如何帮助通信乃至全行业客户在ICT领域的数字化转型。
通信行业数字化,是国家面向2035年ICT信息行业发展远景的重要组成。政策强调的十个主题方向中,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和5G规模化应用两个主题都与通信行业密切相关。通信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力有三个值得重点关注,数字化业务模式、客户体验和成本控制,包括从Telecom转型为Tech company,实现全面体验、端到端体验,以及Capex和Opex的持续优化。由此需要采用的新技术和新模式主要有四类,包括基于云原生的应用服务能力、全域智能化、5G为代表的技术融合创新能力以及基于生态的竞争。从数字化转型的成熟度看,通信行业相对领先于其他垂直行业,需要进一步变革形成更多最佳实践,不仅在通信行业、还可以横向赋能到其他垂直行业中。
从Gartner等最新研究可见,智能化相关的主题权重明显增加,表明数字化往数智化演进是大方向。亚信构建了通信行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技术栈,分成数据和智能、IT、云和网三大类。这些关键技术的发展又分成采纳、成势与评估三阶段,代表比较成熟的技术、未来一到三年有可能成熟的技术、处于基础预研阶段的技术。每年亚信都会对这个技术雷达做相应的更新,支持通信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亚信有九大举措,帮助通信行业从物理层到应用层全栈的合作伙伴,实现从数字化到数智化转型的总体目标。目标上,面向通信行业需要打造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助力通信数字化转型的成熟度达到从领先到最佳实践的转变,包括基础设施、技术栈、产品体系、服务体系、运营模式和整体生态圈六个领域。举措上,分别有1.算力网络,构建数字化转型新型基础设施;2.构建企业级智慧中台,奠定数字化转型基石;3.5G专网,赋能中台能力云-网-边-端协同;4.通信人工智能,赋能网络智能化;5.BO融合,全域注智,体验优化;6.云网融合,5G云网高效运营;7.共建IT合作生态,助力企业上云;8.DICT,赋能百行千业;9.数据驱动的运营。
朱冰:“产业互联网的最大公约数,是数智化的供应链”
朱冰
京东科技技术与产品创新部应用产品部总经理,主题分享《数智供应链,加速产业数实融合》
朱冰总从数字化大势谈起,他认为数字经济从概念提出至今已经发展了近30年,可以分成两个半场来看。上半场以通信、计算机和互联网发展为基础,我们获取、连接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得到空前提高,这些技术与消费场景不断融合,催生了大量的新业态新模式,最典型就是消费互联网兴起,通过平台模式使交易和服务效率得到极大提升;今天,随着云计算、大数据、AI等技术的发展,开启了数字经济下半场。新的数字技术与实体产业、实体经济更加深入融合,数智化成为驱动企业和产业核心增长的原力,产业互联网成为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产业互联网本质是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对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的重塑。而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会从数字化基建、业务数据化、数据服务化、服务产业化、最终走向产业平台化的过程。这也是从解决企业经营管理决策问题为主的内生视角,走向以业务增长、创新和产业链生态为主的外生视角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最大的公约数,就是数智化的供应链,因为它是连接整个产业链数字创新及生态融合的核心。产业发展的核心,就是要打通消费侧和供给侧、需要从点状到网状实现整个产业的链接;需要实现实体与数智的融合、商品与服务的融合创新;同时,企业要从竞争走向共生,最终成为社会化、生态化企业。
京东过去19年就是在做这一件事,在零售行业打通了商流、物流、金融流以及信息流,形成一套强大的数字化供应链基础设施。未来10年,京东的战略是打造面向数智化的社会供应链基础设施。通过将供应链进一步做长、做宽、做深、做厚和做实,打造一个数智化、全链路、社会化的供应链基础设施,能够更好的赋能实体经济、提升社会效率、促进环境友好。为完成这个愿景目标,京东把自己数字化转型的核心经验总结成四个深度,深度链接、深度技术、深度数据和深度智能。每年618购物节,900万SKU、数千亿交易,90%城市乡村做到当日达、次日达,30.3天的库存周转率,这些世界级的数字和效率背后,依赖的正是四个极致的深度。
数智化供应链的能力有五方面。一是全渠道零售交易、履约以及服务能力,线上+线下,全渠道覆盖以及供应链的履约能力,这是很多企业都需要的最基础的能力,比如新零售线上下单、线下提货,或者线下体验、线上下单等融合;二是采购供应链数字化能力,通过构建统一的数字化采购平台,更有效管理供应商,实现更合规、价格更优的采购;三是一体化物流供应链能力,依靠数字技术在仓储物流的成本、效率、体验间做好平衡;四是产业金融服务能力,产业链龙头或核心位置的企业,有责任和义务对上下游供应商提供支持和保障,比如提供订单、仓单、票据、债务等多种融资方式。五是全栈的数智化技术能力,这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石,如果没有就是无本之源。
朱总认为,未来每个行业都需要一朵行业云来支撑全行业发展,这中间会诞生很多产业化平台。京东在零售行业做了这件事,今天京东科技正把积累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基础设施,以及这些数字化的技术和行业Know-how开放出来,与更多客户、合作伙伴在更多行业去拓展和实践。如我们在疫情期间,利用自身供应链管理能力及经验,帮助城市快速建立应急、防疫物资的管理以及精准配送系统,科技抗疫;在众多产业带,联合政府、当地龙头企业,共同构建数字经济产业园区,借助京东供应链基础设施以及消费拉动能力,极大促进产业带的生态、基建、金融服务等产业要素完善,加速产业经济发展;在能源行业,利用数智化技术,帮助煤炭企业搭建智慧运销平台,通过交易和履约的数字化、线上化,极大提升大宗商品煤炭的产、运、销协同效率;在交通、制造、汽车等更多行业,也已经形成不少案例和经验。
产业数字化的大幕刚刚拉起,数智化的征程才刚刚开始,未来可期、行以致远!
何展:“创建、模拟和交互‘注入AI,物理准确’的数字世界”
何展
NVIDIA中国区Omniverse Lead,主题分享《创建、模拟和交互“注入AI,物理准确”的数字世界》
何展总首先分享了英伟达和其技术基因。英伟达认为,未来人工智能领域,正在创造和改变价值超过一百万亿美金的市场,从游戏到医疗到交通,都会对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今天英伟达不仅是大家熟悉的GPU供应商,而定位自己是全软件堆栈的AI计算平台公司,包括硬件、软件、平台、应用等层面。基于此,英伟达开展了众多数字技术创新,比如借助路径追踪技术,构建数字虚拟化的巴黎歌剧院,随着镜头移动呈现剧院内部逼真的全貌;构建数字虚拟化的老虎在森林行走,一个镜头包含多达到30亿个三角面,以及行走过程中树、水、石头等高达30次路径反射,能模拟350万根毛发系统,从而达到超逼真的效果。这就是软件的算法和硬件的提升带来的效果。
何总接着提出一个关键思考,从技术角度看我们处于怎样的时代?两位杰出科学家的观点,有很大启发。一位是可穿戴之父Steve Mann,他认为未来人类、机器和环境会匹配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那么会出现什么样的新应用就非常值得思考;另一位是虚拟现实之父Thomas Furness,他划分了原子世界和比特世界,并认为在媒介视窗的支持下两个世界相互交互和影响。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比特世界,而从比特世界带回的东西,又会影响到我们真实的原子世界。这种虚实结合,会不会对人类有深远影响,也很值得思考。按认知科学六边形的理论,包括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和神经科学等六门学科的融合贯通。那么今天可以说多学科、多门类、多专业的技术融合时代已经到来。
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颠覆性技术将带来全新的数字世界,需要去迎接、适应、学习和落地一些帮助人类的应用。英伟达Omniverse就是这样一个创建数字化世界的平台,帮助大家创建、模拟和交互“注入AI,物理准确”的数字世界。核心是基于USD(通用场景描述)技术,实现3D模型远程进行标准化、轻量化传递和交互。此外,还提供物理模拟、材质定义、光线追踪、人工智能、RTX流式传输等多种外延技术。在这些支持下,今天已经实现落地的应用主要有三类,一是数字人/数字虚拟形象,通过超写实、快速生成、情感识别等技术,变得更“让人喜欢、被人需要”;二是数字资产/数字物品,通过高精度PBR材质等技术,已经可以做到对物理对象超逼真的数字化呈现,甚至艺术家创意也可以输入平台后由算法生成艺术作品;三是工业数字孪生,刚和西门子合作,实现完全逼真的工厂生产线的数字呈现,未来会在工业带来巨大的颠覆性应用。
最后总结Omniverse平台是什么:第一,通过一系列的技术降低“门槛”,让普通人成为数字内容的创建者。第二,更关注工程化技术,要基于物理准确,做的数字化模型要符合物理逻辑。第三,全面拥抱AI,让AI算法帮助解放生产力,人工智能从根本上改变了软件可以制作什么,以及如何制造软件。
牛福莲:“注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长期主义探索、长远布局和投资”
牛福莲
腾讯研究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主题分享《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洞察》
牛福莲主任分享了腾讯研究院近两年来在国企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持续研究成果和思考观察。主要观点如下:
一、国企数字化转型的总体进展
从调研结果来看,六成受访者认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仍处于初期阶段,且与预期目标存在明显差距;从转型投入规模看,近六成受访者认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资金投入普遍低于营收总额5%;从转型重点投入方向看,应用软件部署和基础设施建设是主要投入资源。此外,近七成以上企业将在2022年加大对数字化人才培养上的投入规模。研究发现,增加费用投入与提高转型成效并无明确正相关性,长周期、重投入、见效慢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典型特征。
大多数国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之初,普遍会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开展数字化转型工作:1.各类平台信息系统建设(系统软件的应用);2.数据上云(以自建私有云为主);3.制定数据标准体系。在转型顺序上,优先选择从管理和用户入手来切入和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多结合自身业务的特定需求,选择从统一管理、办公协同、生产线质检、应用上云等局部场景出发,用以提升企业在管理决策、生产执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效率。
二、国企数字化转型主要问题与障碍
战略层面,首要障碍是缺乏数字化转型的清晰愿景,从而无法对症下药制定数字化战略;执行层面,存在可能导致失败的风险主要有:跟风上马数字化项目、资源浪费或投入不足 、技术决定论等;机制层面,数字化转型创新的不确定性与要求确定性的投资回报收益成为一对最大的冲突。企业对于在转型上投入产出的无法界定与明确成为影响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的重要影响因素。
三、对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几点思考
建立具有长期主义的数字化转型考核体系,统筹兼顾转型短期经营绩效和长期转型贡献,推进对数字化转型的分类考核,鼓励国有企业在数字化转型道路上做长期探索、长远布局和投资。同时,也要完善国企数字化转型的容错纠错机制,要有允许失误、宽容失败的环境,为数字化转型创造宽松的创新发展氛围。
此外,构建开放融合、多种社会主体参与的数字生态共同体,创新国有企业、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等市场主体间的数字人才合作培养机制等,对于更好推进国企数字化转型进程都将发挥积极作用。
吴朋阳:“要让每家企业都有顺手的数字化工具箱”
吴朋阳
腾讯研究院智慧产业研究中心主任,主题分享《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洞察》
吴朋阳主任表示,民营企业是中国经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民企数字化的成功与否,也深刻影响我国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推动民企数字化,核心要回答三个问题:为什么、面临什么问题、怎么干。
今天外部环境的四个重要变化,需要民企数字化应对。一是客户有变,尤其疫情期间一边是消失的线下客户、一边是永远在线的客户。代表线下的购物中心客流量至今还未完全恢复,而网上购物用户规模和使用率持续增长;二是要素有变,有限的物理要素和激增的数据要素明显有别。物理要素边际成本不为零,价格随市场周期明显波动,有时大幅上升对企业经营冲击很大。而数据要素边际成本为零,体量指数级增长,单价持续下降(如存储、传输单价几十年来降了近100%);三是市场有变,我们正从出口导向为主的市场、转向侧重激发内需的市场。随着疫情的常态化,前期激增的出口已触及天花板回落,而受冲击明显的零售、餐饮等消费开始回升;四是竞争有变,工业时代主要拼实体、拼成本的同质竞争,数字时代越来越需要拼软件、拼迭代的异质竞争。如传统汽车迭代慢、利润低、参与者单一,而特斯拉为代表电动汽车则迭代快、利润高、参与者多元。这些变化表明传统实体产业的增长天花板明显,需要数字化创造增长空间。
民营企业大多是中小企业,疫情以来面临生存挑战较大,数字化有三大障碍。一是不愿转,数字化带来不确定性,很多企业不清楚数字化的价值并不积极。二是不敢转,表现为企业数字化资金投入有限,并且大多认为在初级阶段。三是不会转,除了长期存在的缺钱、缺人的老问题,还普遍存在对产品服务甄别能力比较弱的问题。说明大部分的企业,不是给工具就行还需要辅导。针对这三个障碍,可以采取促认知、助投入、提能力的支持策略。一是数字化会员服务,提供数字化诊断、顾问、试用等;二是数字化工具生态,提供逐步进阶的便利工具组合与应用案例;三是数字化培训和普惠活动,提供专业的培训服务认证解决人员能力问题,以及云量贷、用云券等解决资金问题。
最后,吴主任认为,虽然很多调研反映企业数字化的关键障碍之一是缺钱,但实际上是企业怕花了钱没效果。从腾讯千帆的实践案例经验看,不管是投入1万元、10万元还是100万元……只要帮助企业下决心、用准了,数字化最终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作为企业数字化的服务商,腾讯的理念是建生态、做工具、服务人、促发展,让每家企业都有顺手的数字化工具箱。
编辑推荐
吴朋阳、牛福莲:《重磅报告:2022中国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调研报告发布 | 附全文获取》
牛福莲、陈维宣:《央国企数字化转型的进展、障碍与建议》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十位专家学者,深谈数字化的真实价值——2022年数字化思想力大会回顾】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xiaoguoguo.dbeile.cn/quote/2424.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多贝乐移动站 http://xiaoguoguo.dbeile.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