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推荐
学思践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2024-12-06 04:27  浏览:106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应变局、开新局的伟大实践中,对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的新的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提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学思践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

 

  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的基本维度

  郭东敏 郭欣慧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生动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相互叠加、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复杂局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的伟大实践,集中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全面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著作。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应坚持以下基本维度。

  第一,坚持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卷结合起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先期出版的第一、二、三卷构成了一脉相承、有机统一的整体,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理论与实践的全面总结,是系统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权威著作,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从四卷本的体例和结构来看,每一卷都按照相应的专题设置和安排内容,各个专题内的文稿再按时间排序,相同或相似的专题在前后四卷中都有涉及,但论述的角度和内容并不重复,而是进一步深化、系统化和科学化。与前三卷相比,《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内容最多,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2月3日至2022年5月10日期间的讲话、谈话、演讲、致辞等109篇,分为21个专题。因此,要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必须结合第一、二、三卷全面系统地学习,而不是将四卷本各自孤立起来。同时,必须在四卷本的统一整体中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第二,坚持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结合起来学习。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而在其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又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们根据不同时代特征和要求,分别回答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发展以及怎样革命、怎样建设、怎样改革、怎样发展的不同时代课题,并成为中国共产党一脉相承的指导思想。当前,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应该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一脉相承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才能更好地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党的一脉相承的指导思想之间的发展脉络、逻辑关系及其不同的时代要求。

  第三,坚持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学习。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就是深入学习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会这一思想的核心内容和精髓要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境界,是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根本指针。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内涵和理论体系概括为十个明确,实现了这一思想体系从八个明确到十个明确的发展。这一思想所围绕的时代课题也由一个变为三个,即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等重大时代课题。把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相结合,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个整体学习,必须从“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及贯彻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等方面系统解读这一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

  第四,坚持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与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史结合起来学习。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实践到多国发展,反映了人类对美好社会制度的热切向往和执着追求。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遭受了严重曲折。但是30多年过去了,中国不但在世界上把社会主义的大旗举住了、举稳了,而且把社会主义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境界,形成了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有机统一的科学体系,实现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建设,社会主义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大大增强。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捍卫了科学社会主义,又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因此,在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历史中深入学习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总结社会主义进程中的经验与教训,才能更好地掌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中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才能更加明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中的历史地位和巨大贡献。

  (本文系榆林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高校思政课中法治理念的传播和法治精神的培育研究”(SZ-2021-03)、榆林学院红色校史研究项目“陕北特委史上绥德师范学校的历史贡献研究”(2022-SSZX-1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治理

  王海力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指出,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重申,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目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指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已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良好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同世界数字经济大国、强国相比,我国数字经济大而不强、快而不优。在快速发展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健康、不规范的苗头和趋势,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而且违反法律法规,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构成威胁,必须坚决纠正和治理。

  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制定数字经济基本法,构建市场竞争核心法治体系。推动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必须加强数字基本立法,尤其在市场公平竞争、公平竞争审查和反垄断等核心法律规范方面,数字立法要明确立法方向,及时回应技术变革。在数字经济下,经营者会利用数据、算法、技术、资本优势、平台规则等排除、限制竞争。阿里巴巴和美团曾因滥用市场地位进行平台“二选一”,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罚款高达182.28亿元和34.42亿元。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国反垄断执法年度报告(2021)》提供了一组数据,2021年我国共查处垄断案件175件,同比增长61.5%,罚金235.92亿元。其中,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互联网行业的罚金为217.4亿元,占比高达92%。可见,数字经济已然成为反垄断重灾区。虽然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制定的《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指南》对“二选一”和“大数据杀熟”等具体问题作出了专门规定,2022年新修订的《反垄断法》强化了平台经济反垄断,但没有对数字经济做出专章规定,仅是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经营者集中控制章节的补充。这在某种程度上无法适应因数字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因此,制定数字经济基本法,构建数字经济法治体系,就成为“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的关键保障。

  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发挥其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的数字经济引发了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对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了新要求。

  增强政府数字化处理能力。以往的政府治理受限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和大量信息处理的困难,在制定有效治理方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偏差。关键信息的缺失和不确定性使政府既不能突破本地治理的瓶颈,又无法接触先进地区的治理经验和做法。利用数字技术对海量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分析和整合,去伪存真,用实证的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理性建议为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不仅改变了政府传统治理的方式与路径,更重塑了现代治理的系统与逻辑。政府运用数字技术对投资管理和经济运行进行检测分析,用信息数据感知社会发展态势,做到事前、事中、事后的精细化管理,统筹协调宏观政策的制定和微观政策的执行,进一步提升了治理水平和能力。

  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数字技术促使政府理念由管理向治理转变,治理结构由行政层级制向社会扁平化转变,治理模式由单向向互动转变,治理方式由线下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数字治理的创新性要求尽量打破政府的权力壁垒,完善多元共治新格局。以往的行政治理以政府为中心,其他主体为辅助。现在的数字治理要求去中心化或泛中心化,强化有效的协同治理。数字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治理主体的范围,畅通了治理渠道,使治理网络的每个节点相连接,保证了全过程的民主性,使政府的意图和民意充分统一,实现了治理的平等性和协同性。

  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数据以“大市场”的功能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成为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新生因素。面对全球数字经济治理新秩序的诞生,我国要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

  构建区域性治理合作机制,增强中国治理的影响力。我国积极推动“数字丝绸之路”深入发展,本着合作、开放的原则与东盟、欧盟结成数字经济合作伙伴,在多双边经贸和贸易投资开放等方面进行合作。与非盟和非洲国家研究开展数字经济领域合作,高质量推动当地数字经济的发展。与东盟共建智慧城市,加强数字经济的硬件软件设施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开展跨境光缆建设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数字经济规则和标准的制定。数字经济的国际发展需要制定共同遵守的规则,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异,目前在数字经济治理方面并没有达成共识。中国倡导构建和平、安全、开放、合作、有序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积极维护网络空间主权,加强网络空间国际合作。为此,我国应积极参加数字经济标准国际协调和数字经济治理合作,制定数字经济规则和标准,为数字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

  总之,规范数字经济发展,完善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要建立协调统一的数字经济治理框架和规则体系。对内形成政府主导、多元参与和法治保障的治理新格局,对外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规则制定,加强数字经济治理合作,推动构建全球治理新秩序。

  (本文系榆林学院高层次人才项目“私人反垄断民事诉讼制度研究”(18GK3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政法学院)

 

  新时代文艺观的三维阐析

  白姣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十二专题中的“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解决了文艺创作、文艺功能、文艺发展等重要问题,为中国文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一重要论述要求文艺工作者张扬正道,与人民情感交融、与国家同向而行,通过文艺精品发出中国声音,推动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文艺是国家发展的精神动力,文艺以润物细无声的姿态引领着时代的风气。习近平总书记确立了与新时代同步的人民性文艺创作导向,阐明了中国文艺精神的新格局和当代价值,引导着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守人民立场,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这关系着文艺创作的目的、文艺作品的鉴赏等理论议题。文艺是人民的文艺,人民的需要是文艺的价值所在,文艺应为人民发声,也应交由人民评判。文艺要引导时代的风气,不能远离人民的生活。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生活长期稳定,中国科技突破创新,中国体育扬眉吐气,中国抗疫彰显大国担当,文艺工作者应该把自己的思想、价值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深入生活,不断挖掘新时代精神内涵和人民生活底蕴,真正描绘出当下社会变迁,展现时代风貌,塑造社会主义文艺价值观和民族信仰,才能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明确要求,“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抒写中国人民奋斗之志、创造之力、发展之果,全方位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

  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要求文艺健康、繁荣发展,因此文艺必须发挥价值引领功能。警惕文艺创作中的喧嚣浮躁、历史虚无等现象,鼓励“思想深刻、清新质朴、刚健有力”的文艺作品,以提高人民的审美文化修养,丰盈人民的精神生活,帮助人民建立正确的审美价值观,增强人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文艺成为社会文化进步的动力和象征,这是文艺参与时代建设、发挥社会作用的重要维度。

  以民族为中心的守正创新。文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手段,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打造文艺精品,开拓文艺新境界。文艺作品有力地标识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和精神高度,文艺工作者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社会主义文艺价值观,将中华美学精神与当代审美追求相结合,创造思想性和艺术性统一的高质量精品力作,为文化强国建设增添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要传承中华美学精神。泱泱文明古国屹立东方,中华民族的血脉在中华文明之中延绵不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的文艺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宝贵的源泉。要认真研读经典文献,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坚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文艺传承民族血脉,彰显中国力量。

  二要开拓文艺新境界。要敢于接受新鲜事物,正确运用科技发展和技术革新,创新文艺表达形式,丰富文艺表现领域,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通过文化数字化战略、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实现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的转变。

  三要实现德艺双馨的人生价值。德要养,艺要修。要做到文品与人品统一,以明德修身的风貌进行厚德载物的文艺创作。德是从艺的前提,坚定崇高使命价值,落地家国情怀,自觉把个人的理想、道德和事业熔铸到民族复兴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伟业中去。艺是德的体现,要耐得住寂寞,不断积累、挖掘、沉淀,孜孜不倦、精益求精,让文艺真正成为助力文化强国建设、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以世界为中心的互鉴共存。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文化影响力大大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关注度持续攀升,世界各国人民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以文化人,以艺通心,文艺是展示中国形象、沟通世界的最佳载体。在世纪疫情影响深远、逆全球化思潮仍然存在的今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人民历来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中国文艺通过讲述中国故事、阐发中国精神,让世界人民在审美过程中感受中华儿女的情与梦,彰显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中国文艺要置身于宏阔的世界格局中,文艺工作者要有对人类普遍现象和世界历史潮流的深刻洞察,建构对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民族复兴伟业的思考,展示新时代文艺的哲学高度和思想深度;要有对中华民族特性和当代中国局势发展的清醒认识,通过中国元素表达,建构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传承中华文化基因,传递中华价值理想,展示新时代文艺的艺术精度和情感温度;要有超越时空的思想穿透力、深入生命的审美洞察力、激发活力的形式创造力,打造中国文艺精品,彰显中华民族的韧性和凝聚力,迈向新时代中国文艺高峰。

  同时,新时代文艺要海纳百川、博采众长,主动学习古今中外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融汇中国文艺的历史经验和未来征程,在交流互鉴中实现中西合璧。通过中国文艺的文化创造确立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世界话语体系,在和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中获得更多瞩目,以和而不同的精品力作实现国际文化发展和传播,实现民族和世界文艺的共同发展。

  (本文系榆林社科联重点项目“榆林红色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及其实现路径研究”(YLSKGH2021-04)、榆林社科联一般项目“榆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研究”(YLSKGH2021-2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文学院)

 

  艺术助力乡村振兴的基本路径

  贺舒

  习近平总书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第六专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明确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艺术参与乡村振兴事业的发展建设,是摆在新时代中国面前的一个大课题,是一种新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实践。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创造了更多条件,同时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共同富裕战略带来全新发展机遇。《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一文中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当前的农村受到了市场化和城市化的双重冲击,传统乡村文化削弱,内生发展动力不足,农村中有知识、有头脑、有体力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引发了农村人口和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迅速更替及转变,导致农村“空心化”。通过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村美起来、文艺起来,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新时代农村的活力、满满的生命力。这样的农村才能把农民吸引回来,把知识精英吸引过来,让乡村的产业发展起来,让乡村富起来,让农村群众的腰包“鼓起来”。

  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驱力,不仅关乎中国乡村的保护与重建问题,还关乎乡村发展能否找到文化和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问题,将成为中国乡村共同致富路径的新探索。

  乡村要振兴,人才培养是关键。当前,乡村振兴所遇到的最严重的问题之一是乡村人才的流失。艺术专业院校可以设置对应艺术振兴乡村的专业,将艺术、生态、智能等理念引入艺术乡村建设教学,开展艺术介入乡村振兴的教学改革,在教学中适当融入艺术乡村振兴的实践内容,培养能践行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优秀人才。各级政府要制定长期的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培训规划和计划,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吸引支持企业家、专家学者、技能型人才参与到艺术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中来。

  鼓励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参与艺术介入乡村振兴工作,对有志推动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建设、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应优先给予项目扶持和资金支持。

  吸引艺术类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应该是各级政府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引进艺术类乡村振兴人才的激励机制,将艺术类人才引入乡村,留在乡村,乡村振兴才有希望。

  艺术介入型美丽乡村建设。新时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农村社会全面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艺术与乡村融合的乡村艺术化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内容,艺术是一股改变社会的力量,乡村也会因艺术而更精彩。艺术可以将传统与现代、人与文化、乡村与外界相联结,激发乡村社会再生向上的新活力。

  艺术介入型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政府、艺术家、企业家、志愿者等多种角色参与,协同推进,但是无论创作主体还是接受主体,都离不开土生土长的农民。只有让农民群众充分了解艺术,用艺术点亮村民心中的梦想和追求,激活村民的想象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充分挖掘和展示乡村内在之美;才能把乡村环境、地域特点、民俗习惯与艺术文化完美地统一与融合,形成和谐共生的乡村美景,营造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才能真正实现乡村艺术化。这样的乡村才会让人们更向往。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与艺术界人士合作,开展了大量以传统农耕文化为基础,以艺术展览为平台,以产业观光旅游为支撑,将艺术、生态、智能理念引入美丽乡村与艺术特色小镇的乡村社会实践活动。实践证明,中西方结合的艺术介入,能够激发乡村的活力,吸引更多的农民返回农村,积极参与到美丽乡村建设中来。

  在地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地艺术资源积淀深厚、丰富多彩,艺术种类繁多且独具特色,为美丽乡村与艺术特色小镇的乡村重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美丽乡村建设应扬长避短,发挥地理优势,彰显独特个性,突出各自特色,充分把在地艺术之美挖掘出来、展示出来,充分展现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彰显乡村价值,让乡村更有韵味。只有特色鲜明、各美其美,美丽乡村才有活力,才能保持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当下,在地艺术已逐渐走向主流,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一大景观,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由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乡村本土的传统艺术文化受到严重的冲击,很多极具特色的传统艺术文化和民俗技艺面临消失的危险。在地艺术资源介入美丽乡村与特色小镇建设,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在理论和应用层面指明了我国农村未来的发展和构思方向,为美丽乡村与艺术特色小镇等建设提供了政策支撑,为新时代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也为艺术介入乡村振兴提供了新的途径,对促进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系陕西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艺术扶贫在陕西省精准扶贫中的策略研究”(2018K03)、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一般课题“利用陕北民歌博物馆资源优化中小学美育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实践研究”(SGH21Y021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艺术学院)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学思践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xiaoguoguo.dbeile.cn/quote/2947.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多贝乐移动站 http://xiaoguoguo.dbeile.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