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策《江督易主与晚清政治》一书围绕两江总督,深入探讨道光、咸丰至民国初年东南地区三次大的权势转移,呈现了晚清政治格局的演变的线索。张建斌《丁未政潮余波:岑春煊谋求复出与各方因应》一文以清末权臣间倾轧进而岑春煊被排挤出局的政潮为背景,考察岑春煊谋求复出的活动及各方应对措施。严泉《总统内阁:民国初年赵秉钧内阁运行新探》一文梳理赵秉钧内阁近一年运行实况,认为赵秉钧内阁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在相当程度上适应了民国初创时期国家能力重建的迫切需要。张生《发动革命:国民革命的起源(1920-1925)》一书,介绍了国民革命发动的历史背景、历史过程及其失败原因分析。
郝昭荔《国民党北伐后平津的权力角逐》一文主要考察了国民党第二次北伐后蒋介石、冯玉祥、阎锡山、白崇禧等在平津地区的政治博弈。杨步青《张力与顿挫:战后初期中共中央东北局决策与部署研究》以中共中央东北局在战后国共、美、苏“三国四方”格局下,对东北的战略决策灵活调整实现自身的政治利益最大化,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智慧。
彭贺超《督练公所与清末军事改革中的风险应对》一文以清末新政军事改革过程中的督练公所为切入点,考察其在清末军事改革中的风险应对措施和得失及其难以挽救清王朝覆灭的命运。
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极大地提升了组织动员和后勤保障能力。梁馨蕾《火线与针线:中共军队的军鞋动员与保障(1937—1949)》一文长时段考察了中共军队的军鞋保障工作不仅有效支援了前线,还加深了军民情感,火线与针线的交融,共同造就了人民战争的胜利果实。抗战勤务是中国共产党动员民众支援抗战的重要方式,把增强《硝烟背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抗战勤务之演进及其成效》详细论述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抗战勤务的政策演变、宣传与动员、核算与调度,以及成效、问题等。
近代以来,城市和乡村随着社会转型亦积极参与政府与社会的治理和建设。王兆刚《清末民初地方警察制度与基层治理的内卷化》一文考察了清末民初地方警察制度与基层治理转型关系,指出旧的治理格局不断被新组织所复制和强化,有新组织的建立而无治理的实质进步。姬凌辉《晚清民初细菌学说与卫生防疫》一书以细菌学说的容受与卫生防疫机制的调试为主线,探讨了近代以来知识、观念与制度的互动关系。天津开埠后承担了北方重要交通枢纽和经济中心的作用。曹牧《近代天津排水系统的变化与生态影响》一文主要从生态与技术角度考察了近代天津城市建设中的排水系统问题。杨剑利《清末北京街道改造的兴起:论争与实践》一文详细考察了维新运动时期对北京街道改造动议、争论和整修的过程,揭示其对北京城市治理和现代化发展的影响以及蕴含其间的观念博弈、时代情绪和政治斗争。李发根《黄河故道之变与土地权属之争(1855—1937)》一文就近代黄河改道引发的土地权属争论进行了较为长时段的考察,重点考察黄河北徙后故道的生态演变、央地矛盾、政治利益纠葛等多重面相。
蔡斐《1903: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一书,作者从法制史、新闻史等多学科角度切入,以晚清朝廷状告平民这起震惊中外的苏报案为中心,讨论清末司法转型必然性的法制史、社会文化史研究。胡永恒《情理断案、调解与简约治理——以陕甘宁边区的婚姻司法为中心》认为陕甘宁边区的婚姻司法中根据中国国情,结合情理作出调解和判决,以有限的司法资源维持了边区社会秩序的稳定,是中国共产党探索新型法治道路的可贵尝试。
近代税政与经济史研究颇受学界重视,陈勇《晚清专款与财政运行:以海关四成洋税为例》考察了晚清关税四成洋税名实不副、“专款不专”的状况,反映出晚清专款制度的实行受到财政背景、专款性质、财政理念以及专款制度自身弊端诸多因素的制约。李文杰《唐绍仪内阁的财政难题》一文从清末民初财政制度的视角,考察政府面临的财政困境及对唐绍仪内阁的影响。
徐进《星星之火,何以燎原:经济逻辑与红四军发展方向的抉择(1928—1930)》一文考察了红四军军事行动背后关涉的经济结构因素。贺江枫《财政困局下桂系的生存逻辑(1931—1936)》考察了20世纪30年代前期桂系在财政困局下为维持生存而与蒋介石之间的博弈和争夺,蒋桂关系经历了从冲突逐步走向缓和直至合作的过程。杜恂诚《大萧条与战争背景下的中国经济(1931-1949)》一书深入研究了复杂时局下的中国经济状况。徐锋华《国民政府时期的政府、金融、实业关系研究》一书通过对交通银行、棉纺企业等具体案例,考察政府与金融、企业发展的互动关系。
在思想文化史领域,概念史、认同史等领域佳作频出。承红磊《“社会”的发现:晚清民初“社会”概念研究》一书从词汇史和概念史切入,爬梳了“社会”这一词语由西方引介到中国,并且逐步普及的过程。邹小站《清末民初思想界关于平民政治与精英政治的争论》一文详细考察了清末庚子事变后中国思想界对建立国民政治的主张及有关政治参与主体为精英抑或大众的争论。祁建民《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的中日唯物史观比较》一文指出,中国早期社会主义者虽然主要从日本引入唯物史观,但又能突破其对唯物史观的片面理解,积极投身革命实践,为中国共产党成立打下科学理论基础。王建伟《从潜流到激流:20世纪30年代北平的左翼思潮与行动》考察了九一八事变后北平左翼思潮的兴起、表现、走向,指出左翼思潮与抗日救亡洪流相结合,具有旺盛的民族意识和生命力,为青年指明了人生道路。
李雷波《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华中”区域概念的建构》详细论述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华中”这一区域概念从建构到语义重塑,再到运用和建制化的过程。郑大华《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少数民族的认识》一文考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和制定了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为新中国成立后对少数民族政策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民众是支撑中国抗战的重要力量,吴敏超《〈共产党人〉与党的建设》以中国共产党的重要理论刊物《共产党人》为视角,考察分析其对党的建设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金之夏《国民党战时民众工作失败的历史考察——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为视角》一文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为视角,考察了国民党在战时民众工作中暴露的诸多问题,指出其主导的战时民众工作成果和成效是有限的。李晔晔《全面抗战时期国民党对民众运动的推动与控制》一文,探究了国民党在动员组织民众、推动民众运动的同时,加紧对民众团体和民众运动的控制和限制,指出国民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并非的合格领导者,无力真正领导民众运动。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抗日渐趋消极,反共活动日渐增多,不断袭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并发动皖南事变,掀起第二次反共高潮。宋弘《才兼文武:全面抗战时期中共在华北的干部军事化》一文中系统梳理了中共推进华北地区干部的军事化提出、实施、影响及其与政党政治的关系。赵诺《太行山上:中国共产党太行根据地干部政治成长史》一书详细考察了中国共产党干部革命者的成长、组织化、一体化的历程。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和抗战根据地日益扩大、壮大,谢敏《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军队与地方党组织的关系》一文探究了中国共产党在制度设计、实际运作等层面妥善处理党军关系的纠葛及其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意义。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更加重视干部队伍建设,潘建华《解放战争时期中原新区地方干部的来源与整合》一文考察了中共为巩固中原新解放区而组织、整合、培养、提拔干部队伍的史实,指出人才支撑为南下接管积累了经验。
近代中国有各种各样的群体和个体,他们在各自领域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有其特定的贡献和影响。张富强《论近代香山买办向民族资产阶级的成功转型——兼论唐廷枢、徐润、郑观应等近代人物的历史地位》一文重新评价了唐廷枢、徐润、郑观应等近代广东香山籍买办群体在推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期发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早期形成进程中的贡献和作用。周月峰《另一场新文化运动:五四前后“梁启超系”再造新文明的努力》一书考察了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另一群体的思想与主张,呈现了新文化运动纷纭错综、复杂万状的生态。王微《华北根据地乡村女性研究》一书以华北地区乡村女性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革命巨变与民族战争压力下应对社会变迁、参与革命的过程。江文君《落日余晖:1940年代后期的上海自由职业团体》一文考察了解放战争时期上海的会计师、律师、医师等自由职业团体与政治、社会互动及不断衰败的过程。
唐启华所著《陆征祥评传》一书撰述了陆征祥从清末直到国民政府时期的外交及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等活动。张仲民《私谊、舆论和政治:刘师培与章太炎关系再考察》一文通过一些新史料尤其是刘师培致章太炎的道歉信,重新研究了清末民初刘师培、章太炎二人因性格差异、政治抉择、学术关怀的差异而经历交恶、和解、再交恶、难以和解的关系演变情形。陈红民、吴萍《从“技术官僚”到“职业官僚”——翁文灏从政之路与蒋介石关系探微(1932—1949)》考察了翁文灏的从政之路及其与蒋介石的关系。
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和走向深受外部因素的作用和影响,因此中外关系是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的重点。李育民、匡艳《〈宗藩之溃:1885年中日天津条约〉“派兵条款”形成考析》一文详细梳理了“派兵条款”的形成过程,认为此项条款标志着中朝宗藩关系从法理上走向溃决,为日本武力侵略朝鲜做了法理上的准备。刘芳《美国政府与庚子大沽之役》一文指出,美国政府在“道德主义”约束和维护在华利益的双重驱使下,在庚子大沽之役中进军和调停并用,以实现其对华“门户开放”政策的初步目标。陈太勇《中立、秘援、布子:日本与第一次直奉战争》一文详细考察了日本对奉系的态度、策略,呈现了外国势力与北洋军阀集团既勾连又相互提防的多维面相。
丁书颖《太平洋战争期间英国的对华宣传——以英国新闻部为中心》一文考察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英国新闻部协助英国驻华大使馆的对华宣传政策、组织、运作及成效等。张皓《苏联与1949年北平国共和平谈判》一文详细考察了苏联在其间的矛盾态度。
近代以来,中国儒学亦随着社会转型而转型。干春松《儒学的近代转型》一书考察儒学在向现代学术转型、科学化中的困境,探究新的时代儒学的出路。虞云国所著《学随世转:二十世纪中国的史家与史学》一书,选取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吴晗、丁则良、严耕望等著名史学家为个案,论述他们的人生轨迹、心路历程与学术生涯。傅正《康有为早年经学思想演变》一文认为康有为早年经学思想受多种学说的影响,改宗今文学后杂糅了常州学派和廖平学说,推动晚清经学走向衰亡。
马克思主义史学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研究领域成果亦颇为丰硕。李长银《翦伯赞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初步建立》一文认为翦伯赞的史料学建设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体系建设中的重要环节,推进了中国近现代史料学的发展。曹志敏、张秋升《荣孟源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主要成就——以〈史料和历史科学〉一书为讨论中心》一文系统梳理了荣孟源在马克思主义史料学的主要贡献和成就。赵庆云《范文澜、郭廷以与两岸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开拓》一文通过对比范文澜与郭廷以二人在海峡两岸对中国近代史研究的贡献,呈现了史学与政治、史学与时代的互动关系,为推进两岸现代学术史的比较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张越《顾颉刚疑古学说百年流播的若干审思》一文指出,疑古学说初步形成了一个极具原创性、自成体系的史学理论。
此外,学术界还整理出版了系列史料汇编。例如,苏全有主编的《近代家庭史研究资料汇编》、湖北省图书馆编纂的《湖北省图书馆藏稀见明清总集选编》、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编纂的《华南抗战时期史料汇编》。裘陈江整理的《徐乃昌往来书札摭拾》收录了徐乃昌往来信札近千封,是对近代史研究重要的史料补充。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2023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热点综述】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xiaoguoguo.dbeile.cn/quote/685.html 行业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多贝乐移动站 http://xiaoguoguo.dbeile.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