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和左宗棠都是晚清中国政治舞台上的杰出和著名人物,也都是湖南人的骄傲,都是湘军的创始人和主帅之一。两人交情很深、交往甚多,曾曾提拔过左,有恩于对方;左也曾协助过曾镇压太平天国,且在许多方面与他的思想和主张一致。但是,由于两人的性格差别很大,特别是曾乃一纯粹儒生,深受孔孟影响,持重敦厚;而左是一奇伟男子,文武双全,个性鲜明,行为独特,所以两人也存在一些矛盾和冲突,恩恩怨怨一言难尽;但作为两位伟大人物,其实这些都并不是世俗私怨,只能算是在一些重大事情上的意见分歧。
曾国藩是晚清大儒,被誉为中国封建时代最后一位精神领袖;左宗棠年轻时怀才不遇、心意难平,时常以诸葛亮自比,正所谓“今亮”是也。对曾、左一生的恩恩怨怨,时人与后人的评价、议论均很多。王夫之曾认为:“圣贤一定是豪杰,而豪杰不一定是圣贤。”在同是一代湖南名士、又同是曾与左好友的郭嵩焘看来,曾是圣贤,而左仅止于豪杰,这就是两人的根本区别。
很久以来,曾国藩与左宗棠交恶就成了晚清一段谁也说不清的“公案”。按理说,就算他们成不了好朋友,也不至弄到形同水火的地步。再说,如果没有曾的提携,左很可能一辈子要终老桑梓、默默无闻。然而后来曾氏父丧,不待圣旨到即行回家,第一个站出来谩骂他的便是左。曾之胞弟曾国荃攻下南京洪秀全的老巢,让其子幼天王逃走,第一个上表朝廷的也是左。这几件事无疑都在曾氏心上插了几刀。人生莫大的悲哀,就在于朋友从背后伸出来的刀子。左虽靠曾提拔起来,但心里从未服气过。因为左是聪明人,而曾是智慧者。
曾国藩与左宗棠是地道的湖南老乡。曾比左年长1岁,科举较顺,28岁考中进士,此前的会试只失败过1次。左就没有这么好运了,他考举人倒还顺利,但自那以后竟参加会试三考三败。心高气傲、愤世嫉俗的他,一怒之下干脆放弃科举,回乡教书去了。人比人,气死人。到了中年之后,左要想出人头地(他从未放弃过这个愿望),就只好巴结曾,但实在是心不甘、情不愿。最后的结果,形势迫使曾不得不提拔左,左也不得不走曾的门路;可一旦自立门户之后,就与曾翻了脸。两人后来都成为清廷的股肱之臣,却龃龉多年。但他们又惺惺相惜,钦佩对方的才华。
左宗棠科举不第,但才名远播,一些有眼光的地方大员早就对他着意结交。两江总督陶澍请左到家里来教导自己独子,并给双方子女定下娃娃亲;从此和左结为亲家,这样左就进了高干圈子。陶澍又看中湖南另一位青年才俊胡林翼,把自己女儿许给他;通过陶家,左又与胡结识。两人虽差着一个辈分,但年龄相仿、彼此欣赏,处得非常融洽。胡为左的仕途出过大力。正因他牵线搭桥,左才会到湖南巡抚张亮基的帐下屈居幕僚。下一任湖南巡抚骆秉章继续重用左,到了言听计从的地步。
在骆府,曾国藩认识了左宗棠。那是咸丰二年,正是征剿太平军最艰苦的岁月。左以其经世致用之才,为湖南战事做出不少贡献。胡林翼也一直向曾推荐左。曾带兵数年,帐下网罗了大批人才,可独对左的态度谨慎,迟迟不肯延其入幕下。这可能是曾有识人之明,一早就知道他们之间性格不合。
但曾国藩并没忘记左宗棠。咸丰四年,曾打算向朝廷保举左破格当个知府。可是左嫌知府官职太小,不乐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他后来给朋友写信说:“像我这样好比孔明再世的人物,拿一个蓝顶子就想糊弄我,还不如不出来混。”
直到咸丰十年,曾国藩在形势逼迫之下,终于让左宗棠到自己帐下效力。曾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一旦启用左,就放手让他独当一面。左遂得以迅速崛起。打浙江时,曾把一部分湘军划归左全权指挥,左很快就领军攻克了杭州。曾向朝廷举荐,让他担任浙江巡抚。(曾经有段时间,左还与多人屡次提议曾反了清廷,自立为帝,建立汉人的王朝。)
那时太平天国气数已尽,再过不久天京(南京)被克。就在这本该同饮庆功酒的时候,曾、左二人的交情却走到了尽头。事情起因于洪秀全幼子洪天贵福的下落。曾向朝廷报告说洪幼主已死,左却报告说洪幼主逃跑了,两人在朝廷跟前打起了笔墨关系。曾后来解释说,他最恼恨的是左影射自己在撒谎。他一生最看重的就是“诚信”二字,怎会撒谎?左却不依不饶,说这件事自己错二三分,曾错七八分,他太小心眼。左到晚年还动不动大骂曾是个伪君子,并以此为乐。(在此之前,曾与太平军早期作战“屡战屡败”,也多次遭到左的弹劾。)
然而曾国藩的涵养是何等深厚,绝不会因为个人的恩怨而阻碍国家大事。后来左出兵平定新疆,曾还给予了大力支持。
以上就是本篇文章【曾国藩和左宗棠之间的恩恩怨怨】的全部内容了,欢迎阅览 ! 文章地址:http://xiaoguoguo.dbeile.cn/news/4643.html 资讯 企业新闻 行情 企业黄页 同类资讯 首页 网站地图 返回首页 多贝乐移动站 http://xiaoguoguo.dbeile.cn/mobile/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