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氏语录:
1. (谈论员工的反向形成的行为时说到)如果谁过度地对我客气的话,我就会想这个人可能会背后搞我的鬼;
2. (在回答嘉宾对奢侈品消费的增长现象的谈论时)对身外之物的追求的品质就表示这个人身内之物品质越低;
3. 也许你配不上或没资格如此地自卑;
4. 一个社会越是价值观多元化,允许不同的声音和行为存在,我们就越不需要装模作样,不需要过多的掩饰内心的想法(不需要经常地使用反向形成);一个更有利于个体生存的社会,它的接纳度是更高的;
Note:
1. 反向形成:有着相反的情感体验和行为,其在于一方面自己无法感受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是无法表达自己感受到的情感,但自己表达的是完全相反的状态;如:
1.1 我喜欢一个人,但我害怕知道自己喜欢这个人,我就采取攻击这个人的方式(表达我的喜欢,这种与行为相反的情感体验);
1.2 洁癖,也一定程度反映这个人喜欢脏的东西,另一方面,从婴儿的早期排对待大小便的行为看,人类和脏东西是可以共处的;
1.3 职员对上司的过度尊敬;
1.4 工作中过度地负责任,掩饰不负责任的倾向,即有可能不犯错,一犯就大错;
1.5 父母对孩子的责骂、憎恨、殴打也是在掩饰对孩子的爱,担心这种对孩子的爱会导致自己与孩子之间边界的模糊甚至丧失,所有用相反的方式抱持与孩子的距离;
1.6 丈夫在做了对不起妻子的事后,会不自觉地对妻子更好;
1.7 笼统地说,过度表达的爱是在掩饰憎恨,愤怒是在掩饰自己与他人的亲密,即一种没办法言说的爱;
1.8 经常地或传统上多次强调“中庸”;
1.9 过度的自卑或自大;
1.10 钱没那么重要;
1.11 把全部精力和情感投入到赚钱中的人可能最需要的不是钱,而是爱(用钱去换取可以补偿不能得到的东西的情感);
2. 处理反向形成的方法:面质;
3. 一个人表达的东西如果超过正常的程度或范围的话,一定是在表达跟他所表达的相反的东西;
4. (中德心理,李小龙)“所有的心理防御机制都可以理解成反向形成(的一种)”;
5. 弗洛伊德:“被禁忌的东西就是被需要的东西”;
6. 人格不太独立的人会对自己的边界被侵犯过度地敏感(如青春期孩子的“假性独立”),而表现出 -- 反向形成过度独立;
7. (曾奇峰)真正独立的健康的人格的状态 – 无可无不可 – 这样那样都是可以的,都不足以攻击到我的独立性,因为我的人格足够强大;
曾氏语录:
1. 孩子的快乐应该是孩子本身的事情,如果这个变成了父母的要求,会使快乐变得非常糟糕; -- 论“我对孩子的唯一要求就是孩子要快乐”; -- 反向形成的表现,孩子如果没有我的干预下快乐了,我会感觉到被抛弃;
2. 反向形成的大规模的例子就是,把很多的问题道德化,他们内心里面有很多的想冲破道德边界的愿望,他们未能看到这一点所以他们就过度钳制;
3. 独立人格不是培养出来的,是自然生长的; -- 人为的培养有时反而破坏独立人格的自然成长的进程;
4. 父母跟孩子是互为表里的,孩子有可能完全是父母的潜意识的直接呈现,要理解这个呈现没有精神分析是不行的;
5. 在一个封闭的、专制的国家里面,人民会显得非常爱国,但以为对统治者的愤怒表达出来后会引起很多麻烦,所以人民表现出来的就是反向形成;
6. 改变一个人是我们(治疗师)的理想,如果这个人不改变的话,我们选择接纳,也许接纳能导致对方更大的改变;
7. 治疗师过度用力来改变来访者,看起来是过度地对来访者好,但实际上可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自恋,因为来访者的不改变会让自己自恋受伤;
8. 与其说语言是用来表达什么东西的,倒不如说语言是用来掩饰什么东西的;
9. 活着的一辈子就是觉察范围和程度的过程,我们越把我们觉察的范围弄得越大,觉察的内容越清晰,我们的生活品质就越高;
Note:
1. 做分析的一个基本的原则就是,我们尽量不要分析美好(的东西),因为它呈现的就是美好的;(否则分析会破坏这些美好)
2. 某些反向形成的情况,有些人觉得必须恨一群人才能够觉得自己更爱另一群人;
3. 一个顺利地过了青春期的男孩能够面对自己对女孩的喜欢,而一个对自己愿望不能太好接受的人可能会用反向形成的方式来攻击女孩;
4. 过度地追求平等或公平,是没有在不公平的环境中获益的反向形成表现;
5. (谈论某些来访者)过度地要求自己改变本身也可能是反向形成的表现;严重程度地要求自己改变可能是对自己施虐;
曾氏语录:
1. 一个人的内心活动永远都会(向外)输出;
2. 判断投射的绝招就是,一个人心里有什么,他就对别人身上有什么敏感,或者说他(对这些东西)就有好的“鉴赏力”(或“判断力”);
3. 投射无处不在,在生活中,现实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跟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没太大关系,每个人都是被厚厚的自己投射的世界所包裹,而这个“世界”外面才是真正的世界;
Note:
1. 投射:我把我的感受加到另一个人身上;
2. 投射可能是一个人在早期最早使用的防御机制,使用在母婴关系中;
3. 投射的原理:在危险来自内部或对环境与他人有攻击愿望是,个体会把这种感受幻想为来自外部的危险或环境与别人对自己的攻击,这样子自己就不会看到自己对别人的攻击,同时,将危险和攻击幻想为由外向内也使自己感到恐惧、焦虑;
4. 低安全感可能是自己对环境和他人的敌意(攻击性)投射过多,把这种潜意识意识化可以使一个人的安全感提高不少;
5. 在给来访者做访谈的时候,如果来访者对自己有投射的话,要尽早地给来访者作出解释,否则自己与来访者之间的边界会非常不清晰,最后可能会导致丧失给来访者做治疗的立场;
6. 投射经常导致人与人之间边界不清楚;
7. 主客体分离得不好的人,与别人的边界更容易不清楚,更容易对他人投射,把自己的感受加到别人身上;
8. 过度的投射可能导致病态的结果;
曾氏语录:
1. 我们反感一样东西,实际上是(对这个东西)没有办法言说的喜欢; -- 反向形成;
2. 愤怒也是一样的道理,愤怒是没有办法言说的爱; -- 反向形成;
3. 反感和喜欢本质上都是一样的,都能够刺激一个人的足够丰富的感觉; -- “绝对值”比喻; --(所以喜欢也好、反感也好、爱也好恨也好,都是伴随有很大的情感和感觉,除非自己对这个事物没有感觉)
Note:
1. 两个有趣的比喻:边界清楚的人际关系 – “生米”,边界不清楚的人际关系 – “稀粥”;
2. 人性深处的矛盾:追求自由独立的状态 VS 群居、与他人在一起的倾向;
3. 论父母在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时,可取的做法是:直接指出行为和表达期望但没有伴随情绪的表达或发泄,即不带厌恶、怨恨、责骂、愤怒等情感色彩的提醒,如:你吃饭的时候不要发出响声;看书的时候坐正身子;-- 即:点到即止,无嗔无怨;
只要说法中带有情绪,都是在投射性地攻击自己,即如果我有这种习惯或某种不良习惯的话,我会非常的内疚、有屈辱感。而现在我看到我的孩子这样做,我会对自己的屈辱感进行攻击,或者说对自己的不良习惯进行攻击(虽然表面上我是在纠正、教育孩子),所以在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的时候,家长的行为既包括了对孩子的行为的纠正或干预,还包括了自己的情绪的宣泄如厌恶、排斥;即家长用厌恶、排斥自己的方式对待自己的某些不良行为的,而不是从容地像遵守诺言和规则一样来纠正自己的,这就是潜意识里的自我攻击,在纠正孩子的情境中,不自觉地把这种情绪投射出去了;
所以孩子的反应大部分是“爸爸妈妈不喜欢我”而不是“我这么做不对”或“我这个习惯不好”,而实际上是爸爸妈妈不喜欢他们自己
4. 实际上做好父母也不会太难,经常地了解孩子的反馈然后相应地改进就可以了; (实际上夫妻之间也同理;但未必家长们都会这么做,都愿意这么做)
5. 论《易经》,阅历丰富的读者会把自己的内心感受投射到《易经》然后觉得《易经》让他学到很多,但这些学习的结果实际是读者自己投射的结果;
6. 《易经》的语言特点:模糊 – 读者有更多加工的可能性;确定性 – 即某种象征
曾氏语录:
1. 所有的独立都需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叫安全,或叫舒服;
2. 如果15岁的孩子谈过或是在谈恋爱,就表示父母亲没有人格障碍(曾氏标准);
Note:
1. 21世纪的最大问题:认同 – 2000年维也纳世界第二次心理治疗大会索菲•弗洛伊德(弗洛伊德的外孙女)的论题;
2.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重要的年龄认同阶段 – 两个“更年期” – 青春期 & 更年期;
3. 很多孩子处在青春期时正好他们的父母开始进入更年期;
4. 青春期的冲突之一:要独立不能够完全独立,有依赖但不愿完全依赖;
5. 所谓的“认同”,即某种确定性;人是这样一种动物,如果不太确定是什么东西的时候,会感到焦虑;
6. 有时候自己突破一些来自外界和别人的暗示就是成长;在不犯法的程度上,背叛就是成长,对父母的背叛,对学校教育的背叛,这个本身就是长大的标志;
7. 如果一个人在青春期的时候关于独立和依赖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在成年的时候容易患一种身心疾病 – 胃溃疡;
7.1 一种胃溃疡患者的性格是独立感强甚至刚愎自用,潜意识只好让自己的胃出血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对他人的依赖的需要;
7.2 另一种则是“被动溃疡型”,依赖需要很强的性格特点;
8. 青春期时的对性的觉醒会使父母比孩子自己更慌张,这种孩子长大的信号几乎暗示着父母会被“抛弃”或“绝交”;
9. 青春期时谈恋爱会影响学业,而且是好的影响,一边谈恋爱一边学习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了;潜意识里父母害怕谈恋爱会对学习有好的影响;
10. 从潜意识的角度来说,暗恋比直接谈恋爱更耽误学习;
11. 陆为之医师:我的观察当中,父母双方感情好的话,他们对孩子谈恋爱的禁忌要少些;
12. 在青春期时,我们要获得最高的自我控制的权利。我们怎么做应该由自己做主,任何其他人包括父母的意见,都应该是第二位的,或者说只有参考价值;
13. “早恋”应该早练,如果有早恋的话,或许就是你一岁左右还没学会走路就恋爱那种早恋; -- 无所谓的“早恋”;
14. 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不是他们自己的问题,是他们要用这种状态(在潜意识里)抱持对父母的忠诚,或者说他们是把父母的潜意识的愿望见诸行动,这个愿望就是你永远不要嫁人,你永远不要娶妻,因为你永远是我们的孩子,而不是某个人的妻子或丈夫;
15. 父母亲力亲为地为自己的成年的孩子(指在亲子关系中作为其中一方的孩子,不是指未成年人)找对象,是要保持自己与孩子的链接,即你的所有事情都是我安排的,包括你身边睡什么人,跟你发生性关系的人也是我安排的,这实际上是潜意识层面上的乱伦;
16. 之后,孩子的潜意识的反抗会以各种方式来破坏这段婚姻;
17. 人活着的最重要的感觉就是“我可以自己做主”,但在一些人看来这就是“造反”;
18. 一个人跟自己职业的关系也可能是跟自己父母关系的延续或复制,在我们(经历过)跟父母的链接经常出现中断的时候,在成年就会表现出不断选择各种职业;
19. 我们的职业认同可能也是对父母的认同或不认同的派生;
曾氏语录:
1. 如果在情绪上跟某个东西融为一体的时候,学这个东西真的是非常容易;
2. 有很多使我们没有办法背叛我们文化的施虐性因素、暴虐的因素、糟糕的因素,才使我们忠诚,因为施虐制造忠诚;如果一种文化对我们有很好的滋养作用的话,我们应该更具备背叛这种文化的能力;
3. 如果对所有的问题都刨根问底的话这会极大地破坏一个人的生活的乐趣,因为对有些事我们没必要问为什么,我们享受就可以了;
Note:
1. 有些智力表现得很好的人学外语遇到很大的阻力,可能因为他们潜意识里排斥这门外语所属的那种文化,即如果学好了外语就意味着对自己文化的背叛;
2. 过度的认同可能制造偏执、使人格无法适应性地灵活、对其他文化的攻击;过度的不认同又无法确定自己的身份;
3. 文化的本质就是游戏规则;没有文化,人可能是地球上最坏的生物;
4. 文化的本质实际上是限定人性的,我们的文化足够强大意味着我们被比自己更强大的细密的文化力量限定着;
5. “文化休克”;
6. 文化对于我们好比蜗牛上的壳,为我们遮风挡雨但又是我们的包袱,对父母的认同或不认同的派生;
7. 在自己的认同受到威胁的时候会涉及我们身体的直接反应
8. 权威认同 – 从心理动力学角度讲,权威认同涉及到 – 恐惧,因为我们这种基于投射的认同指向权威,权威是比我们直接更强大的人或象征,所以我对他认同后他(权威)就不会攻击我 – 典型的防御机制的表现;
9. 权威认同也与来自权威的攻击有关,即我基于投射认为权威是权威,(只是我认为你是权威,你强大所以你就比我强大了)这样我对权威是不服气的,而我又害怕对你不服气导致对我的反击,所以我通过认同你使你无法攻击我;
10. 对权威的两种认同或阿谀:认同(或说崇拜) & 凡权威就反对;
11. 一位女性过度肥胖或过度消瘦这种身体信号意味着她潜意识里在表达“男人你们不要对我有兴趣,因为我不足以吸引你”,这是性别认同问题的压抑的表现;早年男女的发胖也是类似的,意味着“我应该让自己的性的魅力和能力消退,而发胖可以达到这种目标”;
曾氏语录:
1. 人类经常做的一件非常傻的事就是,把自然而然的东西,赋予一些非自然的意义,把来自这个人的内心的天然的动力,变成来自外界的强加的压力;
2. 一个人的数学学得不好,并不是他的智力有问题,是他应用了某种防御机制,压抑了自己的数学能力;
Note:
1. 5%与能力有关的事取决于个人的智力因素,其他95%的与能力有关的事取决于人格的发展程度有关 – 自我功能抑制的水平;
2. 自我功能抑制的类型 – “自我可塑性下降”:
2.1 精神运动性抑制:因为害怕自己的愤怒变成对别人的直接的攻击,潜意识地使自己的身体部位特别是能够攻击的部位没有力量 – 手或腿没有力量 – 虚弱无力状;严重的程度可能导致瘫痪 – 心因性瘫痪;即心理上的攻击性转移为躯体症状的表现;
2.1.1 癔症:典型症状 -- 转换症状、分离症状;
2.1.2 转换症状:精神运动性抑制表现的症状,无法正常表达自己的情绪或内心感受,而只能通过身体的状况来表达;
2.1.3 精神运动性抑制在防御机制角度讲也是攻击转向自己的表现,但后果不是产生抑郁而是躯体症状,以身体的不适替代情绪的低落;
2.2 说话能力的抑制
2.2.1 口吃:动力学角度指流畅的表达意味着某种性欲或攻击性的满足,而口吃则是为了回避这种满足的行为带来的内疚;当小孩被母亲或其他人过度关注时,这些关注会带来很多限制,可能会导致孩子在说话表达时结巴; 唱歌时基本不会像说话一样有口吃现象 – 韵律不会被他人的注意力切断,但语言会;
2.2.2 愤怒时结巴:同理,为了避免强大的攻击性对别人造成伤害而潜意识地将情绪的语言表达转向自己身体的行为表达 – 结巴,同时这种转换也是属于退行的防御机制;情绪在退行时的表现是以行为来表达情绪 – 婴儿的方式 – 打人、结巴、手脚无力;
2.2.3 语言的情感连接不够:不口吃的表达不够流畅;
2.2.4 说话声音小:即自己潜意识把在说话音量升高到和进行与性有关的甚至被禁忌的活动时的声音程度等同时超我对自己干预的表现; -- 其实说话声音可以大一点,因为说话不是叫床(就算叫床,大声点也很正常);
2.3 阅读能力的丧失:即认识文本所有的字但读不懂文本内容,如果读懂了意味着满足某种被禁忌的性的欲望,超我在此时来干扰;成年后保持阅读习惯的人在早年识字阅读时可能也是体验到阅读的愉快的;
2.4 这类自我功能的抑制表示因为这些人把自我的某些功能降到本能的层面,然后超我对本能进行打压,所有表现为某些自我功能的丧失;
2.5 记忆力减退:动力学对记住名字的解释 – 如果我记住了这些人的名字就会有很多好处,而自己愧对这些好处所以让自己记不住; -- 当你要求别人主动忘掉别人的名字或单词时可能反而不易忘掉;
2.6 记不住方向:多次去过某个地方,但还是不知怎么走;解释:那些能记住方向的人不过是在很多路和方向中记住了一条对的路或方向,而你则是记住了很多错的方向和路所以记不清怎么走,所以你对方向的辨别能力是更敏锐的;
2.7 智力的下降(比原来的状态差,比如数学);
2.8 现实判断能力问题:如很多男性认为女人说“不”就是肯定、应允的意思;或把女性对他的厌恶当成喜欢;
2.9 环境适应问题:比如农村人进入城市后与城市生活格格不入,长期保持在农村时的原有的生活方式;出国后长期在唐人街或华人的人际关系中或华语生活圈生活的人;
2.10 对别人的可塑性的信任度下降:即自己不相信 自己具有 改变他人对自己的态度的能力(比如职场里某些例子) -- 即“相信他人不可改变”;
2.11 判断力下降:无视客观事实如假慈悲、反向形成的同情心理;
3. 情绪是与力比多和攻击性有关的,而后者都与自我功能有关,而记忆力是自我功能之一,情绪对自我功能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记忆力、说话等;
如:愉快的事令人难忘,羞辱、悲伤的事要么不易记住,要么不易忘记、比愉快的事更深刻,
曾氏语录:
1. 在网络游戏里面,一个人可以有一种无所不能的控制感,这可以用来弥补他在现实中的无力感;
2. 一个人越是能够把本能的驱力升华或象征化,就越能够活得有成就感和幸福;
Note:
1. 退行:心理已经发展到比较高的俄狄浦斯阶段,但是在遇到某种创伤的情况下退回到口欲期或肛欲期;
2. (弗洛伊德)治疗师的“隐身”(即病人在没有看见治疗师时)、躺下也是可以促进退行的;
3. 在没有能力解决现实里的冲突或人际关系问题时也会退行,如在一些场合经常对别人说自己过去如何如何;民族的退行同理,如经常地说“我过有五千年不曾中断的文化,四大发明”等;
当我们足够享受当下自己的此时此地的骄傲的时候,那些过去的骄傲就里我们远去了;
4. 治疗师的 “三个态度”原则 – 节制、中立、匿名;
5. 一个成熟的人行为变得有点幼稚,或成年人把业余时间很多地花在游戏上,说明这个人有点退行了;
6. 生病 – 也是退行的表现之一;
7. 有时候退行的表现为了更好的进步;
8. 有时退行同时也有其他几种防御机制的触发如打游戏可能是(对现实)否认、攻击性的转移或情感隔离或见诸行动;
9. 退行到口欲期 – 过度地应用嘴巴来获得愉悦 – 吃、喝、多度的言说 – 意味着对环境或他人有过度的依赖,像婴儿对母亲般的依赖;
10. 退行到肛欲期 – 意味着对环境或人际关系有过度的控制,但实际这是退行,即个体本身是发展到没有过度控制,对自己有足够好的控制的状态的;
11. 升华(或有时指“象征化”):把原始的攻击性或力比多上升到更高的水平,自我恰当地解决了本我与超我的冲突,并且能够与社会抱持和谐;
12. 现在教育里的问题:过度或过早地升华(如过早的才艺学习)或削减、禁止升华(如减少体育课);
13. 阅读也是力比多和攻击性的双重升华,“书中自有颜如玉”,阅读可以享受到与性有关的快感,对知识的占有和对土地、对异性的占有在象征层面是相似的,而前者是更能让社会接受的方式,而且对知识的巨大的占有也可以使自己以为社会所允许和赞同的方式在人际关系中获得自恋的满足;
14. 阅读障碍 – 自我功能抑制表现之一,把阅读的愉悦潜意识地等同于性的快感
15. 全民阅读 VS 全民皆兵 – 从力比多和攻击性的释放方式和象征程度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16. 通过嘴巴攻击他人 – 退行,通过嘴巴是他人愉悦 – 升华 – 以一种为社会允许的且伤害为0的方式;
17. 成年后所拥有的所有东西,实际上是他在婴儿期的欲望的放大;
曾氏语录:
1. 一个人越是能够承受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或者说越是能够承受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说明这个人人格的健康程度更高;
2. 爽透不能行(防御机制的表现) -- 善始善终地做一件事,会给你带来很多的愉快,你觉得自己不配得到这种愉快,所以你在这个事情还没完成的时候就终止完成了;
Note:
1. 外化:即把自己的体验变成别人的体验;(与投射区分)
2. 抵消和仪式:自己做了(潜意识里)不为超我所允许的事情,然后做另外一件事来抵消做前一件事带来的不适感,并感到心理平衡,甚至自己没做过那件事一样;
3. 逆转 – 表现其一 – 攻击转向自己(本来应该转向外界、客体的),其二 – 攻击转向外界(本来应该指向自己的);
3.1 其一表现例子:在愤怒无法正常向客体释放时,攻击转向自己,即因为环境或他人的原因或错误生气,愤怒至极时把自己杀了 – 自杀的个案里个体心理上攻击转向自己的结果; -- “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3.2 其二表现:一个人做了糟糕的事后心理上不是自责而是觉得别人对他怎样怎样; -- “用自己的错误惩罚他人”;
3.3 某谚语:对别人生气好比自己吃毒药而想别人死;
4. 间隔 -- Compartmentalization:
4.1 com, part, -- 把房子隔开;
4.2 指善始善终地完成一件事,这样会给自己带来愉快,但自己(超我)觉得自己不配得到这种愉快,所以在未完成这件事时就终止去完成它; -- (曾奇峰称其为“爽透不能行”防御); -- 即本来应该完整的快乐被“切割”为破碎的快乐;
5. 凝缩 – Condensation:想把某些东西整合在一起的“冲动”,如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时有焦虑感,会有想整合两者的想法;或者是,在面对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差异时,有把现代文化的成果归因或归功于古代的文化元素或出色的人物,或某些传统文化里的理念;
6. 闲聊(竟然也是一种防御) -- 即不知其然但使自己显得自己像知道的样子,以减少自己的低价值感;如那些流传的街边新闻听起来好像是真的,不过是说的人 把它说得像真的一样,仿佛自己亲临目击一样;
曾氏语录:
1. (从心理动力学角度讲)孩子习惯性地说谎,一定是在必须说谎才能好好地活下去的场景里面(成长的表现),这是对父母对他的教育方式的回应;
2. 在亲密关系中,我们经常是利用别人来表达我们内心的风景;
Note:
1. 替换:如你感到或想要和某个人很亲近,但在行为上却转变为亲近另一个人的状态(比如某个女孩爱上某个男孩,由于潜意识里承受不了与他相处的巨大的愉快转而和另一个男性亲近甚至发展关系,知道自己某时刻觉察到自己原来真正爱的那个他;某男喜欢上自己爱的女孩的闺蜜可能也同理;如此之类);
2. 过度象征化:一般指赋予自己某些心理功能不合理的意义;如认为梦可以“预测未来”;
3. 搪塞:为了某目的或原因而撒谎;
3.1 据某个不太科学的研究表明:男性平均每天撒谎3次,女性的为6次;
3.2 某些撒谎是处于社交或礼仪习惯(举例略,你的发型很好看;你的穿着很好看;);
3.3 孩子习惯性地撒谎或搪塞 – 巨大的亲子问题;孩子在没有父母允许的情况下私自拿父母的钱去花 – 行为层面的一种撒谎,而父母严重的对待或严厉的惩罚却会固化孩子此类撒谎的行为,恰当的处理是:以交流代替惩罚,在日常给孩子更多的关注,主动询问孩子的需要和要钱的目的(疏导胜于堵)
4. 力比多的压制或说精神上的压抑,意味着个体对性或者武断感到害怕而变得依赖或固执;
5. 所谓的“性”,指这样一种关系,两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在进行成年人之间的身体上和精神上的高浓度的(最深层次的)交流; -- 高质量的性的关系取决于双方在人格上是独立的;
然而如果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有人身的或精神上的依附,那么他们之间的性的关系,相当于其中被依赖的人、被依附的人自己跟自己有性的关系,这样跟自慰差不多没有区别;
这两种不同的性的关系所带来的愉快和乐趣是完全不一样的级别的;
所以依赖性在其中意味着回避跟对方的性的关系 -- 婴儿的依赖性使父母对孩子没有关于性的联想或需要;老年人变得依赖是基于身体衰老的一种认同 -- 不能够再有与性有关的关系了 – 性压抑;
从防御的角度讲,一个人变得依赖是为了抵消一个武断的人带给自己的危险 – 如果与之对抗会给自己带来伤害,所以让自己变得依赖、顺从;
6. 人格上的 “固执”的特点意味着个体没有为亲密的关系有所准备或着想,固执一般就是指“不管你怎么样,我都是这样”;所以,如果我们要进入一段亲密关系中,我们需要使自己有足够的灵活性 – “潇洒的魅力” – 意味着“我随时准备迎接你的到来”;
一个人变得固执也是性压抑的典型表现;
从防御的角度讲,对于遇到武断的人,自己以固执己见使得自己跟武断的人保持距离 – “以固执攻固执”;
7. 形态学压抑:即在现实生活里一旦遇到糟糕的还无法解决的问题就睡觉,使自己进入潜意识来回避焦虑; -- 有些人烦恼时就去睡觉,高兴时也睡觉,或者甚至饿了也睡觉;
8. 向幻想认同:即自己像自己喜欢的英雄一样行事 – 认同的特殊形式;
9. 向父母潜意识里或意识里的希望认同,父母禁止自己做什么自己就去做什么,自己在把父母(潜意识里)堕落的愿望见诸行动并受到惩罚 – 孩子敏锐地觉察到或感受到父母虽然待人接物很不错但潜意识里难得表现出来的攻击性而代表父母使之见诸行动;
10. 向攻击者认同:你虐待一个人的时候不会感到痛苦,因为别人曾经虐待过你;
11. 把“孝”上升到国家政治和法律层面是见愚蠢的事,因为孩子善待父母是基于自然而然的情感的,如果变为基于一种强制的力量的话,会把本来很大的来自人的自然的力量变成很小的人为强制的政治、法律之类的力量(曾奇峰论古代“以孝治天下”); 孩子的不孝是对父母的 (身体上或精神上)“亏待”的反应的结果 – 向攻击者认同;
12. 向受害者认同:目击受害者的天灾人祸的不幸而使自己也有创伤体验如过度警觉、持续的哀伤等 – 如果自己没事会有愧对受害者的感受所以自己在情绪上使自己受伤;如美国的一些越战老兵在退伍后还长期处于病理性的哀伤中,甚至自杀,或终身未娶,不能正常工作,流浪,靠救济或收养生活; -- 他们还没有能力隔离这种抑郁、哀伤的情感而好好活着;
13. 向内摄物认同:即自己使内摄物成为超我的一部分;
14. 诱惑攻击者:通过色情(多发生在女对男)或阿谀奉承(多发生在男对男)来诱惑他人使自己的恐惧减轻的防御方式;很多事例和历史例子表明事实上在这种潜意识的防御会导致更猛烈的威胁;
15. 合理化:在内心紧张焦虑时为自己找理由来减轻心理压力;
16. 穷思竭虑:以过度分析来徒劳无功地解决问题或替代问题的解决;
17. 逆恐行为:自己主动去做自己十分恐惧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