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公益”二字,你会想到什么?爱心?慈善?还是悲情和眼泪?
这些元素或许与公益活动有关,但却并非公益的本质。当你把朋友圈里经常出现的筹款求助链接当成公益的全部内容时,你可能尚没有意识到,公益不仅仅是扶贫济困。
对于想要投身公益的年轻人来说,在行动之前,最好先想清楚,你是在满足自我需求,还是想帮别人解决问题?
公益和慈善,是两种东西
公益和慈善,在生活中就像咖啡和奶精一样,常常被绑在一起,甚至不少专业的公益组织或公益活动名称中,也会同时出现这两个词。
但问题是,即便两者长得很像,本质上却是两种事物。顾名思义,公益,指的是社会公共利益;而慈善,则指仁慈善良,对人充满关怀。公益的初心是社会成员的社会责任感,慈善的初心是对他人的怜悯或同情。
公益和慈善在内涵上都包括博爱精神或利他主义,但在行动层面却存在明确的分界。
当我们对一个流浪者施舍钱财时,是慈善行为;当我们着手改善当地的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减少社会无业人员,带动“流浪群体”脱贫致富,就变成了公益。
当我们帮助一个人进行戒烟时,是慈善行为;但通过推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社会监督体系,推动公共场所禁烟,这就变成了公益。
当我们自掏腰包救助一个贫困学生上学,是慈善行为;但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助学基金会,制定帮扶计划,让更多上不起学的孩子回到课堂,这就变成了公益。
公益是在政府之外,主动满足与维护社会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动员社会资源,优化或重建社会结构与关系,解决或改善社会问题。
说得更直观些,公益的利益相关方不全是人类,也可能是动植物或生态环境等,比如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各种政策倡导、立法推进等等,均在公益范畴之内。
另外,公益的受益方通常不是特定的个体,而要面向所有社会成员。比如环保工作改善空气、水源质量,无富人、穷人、动物、植物都会因此受益。
慈善的定义则恰恰相反,它针对的就是个体,往往是陷入特定困境的个体,比如针对个体的疾病救助、物质援助、精神抚慰、赋权增能等等。
有人说,慈善是“授人以鱼”,而公益是“授人以渔”。效果上,两者都会帮到别人,但行动上却是两个维度。
你为什么要做公益?
不论公益或是慈善,无疑都是一件好事,但一些投身其中的人士,却有可能遭到受益者的误解、冤枉,甚至伤害,从而产生委屈,甚至愤怒等情绪。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难道全部要归咎于“遇到坏人”吗?其实不然。有自媒体作者从公益人的心态上,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析。
文章指出,从事公益事业的人,通常有三种心态:
其一,是渴望通过帮助别人得到认可。在我们熟知的马斯洛需求理论中,人在获得温饱和安全感之后,会产生被社会认可的需求。为满足这种心理需求,有些人就会通过慈善行为或者投身公益的方式,来获得社会的赞誉和受助者的感激。
其二,是想通过帮助别人来提升自己的价值感。文章指出,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相比索取,给予他人恩惠或者帮助别人,更能凸显一个人的价值。
作者在文中提到两个事例:湖州一位83岁拾荒老人,拿出1万元捐献给湖北疫区,以“报答当年被照顾读书的恩情”;另一位是杭州退休环卫工人,向武汉疫区捐出10万元之后,账户只剩下13.78元。
这些老人自己都很清贫,长期的受惠者角色让他们的自我价值感很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有机会回馈社会,用自己的钱财或者其他能力帮助比自己更困窘的人,会给他们带来很强的自豪感。
秉持这两种心态从事公益活动,内心会对受益者的感谢、社会的肯定和赞扬,有着较高的期待。一旦最后发现受益者并无感激之心,甚至被误解和批评,这些人的挫败感就会格外强烈。
但除了以上两种心态外,还存在着第三种,那就是想通过公益活动帮别人解决问题。文章对这类人的描述是,不仅仅有悲悯的情怀,更多的是具有理性的头脑,对人性的弱点有着深透的了解。
怀着这种心态从事公益或慈善活动,其关注点会聚焦在是否帮助别人解决了困难,而不是对方是否感恩涕零。显然,这种心态更具专业度,更符合科学公益的原则,但同时也意味着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今年新冠疫情期间,针对疫区居民的健康咨询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和问题,三一基金会全力支持“京鄂iWill志愿者联合行动”项目。
整个项目,为2万余人次居民提供了22028小时的线上服务,同时还提供了54场在线心理疏导等培训与辅导,累计服务3万余人次。以科学公益的心态,为患者及家属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策略建议和心理干预。
公益人也要满足“私欲”
前面我们介绍的观点,区分了什么是更健康、更科学的公益心态。但生活中,人是复杂的,人性也是复杂的。如果让一个正常人完全没有私欲地服务公共利益或帮助他人,很显然是不现实的。
而对于公益人必须淡泊寡欲、无私奉献的印象,事实上,也是公众对该职业和人群长期存在的误解之一。这种误解导致的直接后果,是让原本服务大众的公益事业,无法大量吸引年轻人的参与,成为社会上的“小众行业”。
多年前,人们将90后描述成一群“理想化、充满自我、有高马斯洛需求层次”的人。在全面解决温饱的时代,他们更在意自身理想,喜欢去追随那些契合价值观的事物。事隔多年,我们发现,00后、10后身上同样具备这些特征。
根据马斯洛的金字塔学说,这些年轻人应该更有兴趣,更有动力和能力,从事代表更高需求的公益事业,帮助别人解决问题。但对公益行业的刻板印象,限制了他们将公益事业作为人生方向的可能。
这个症结怎么破?关键在于对大众,尤其年轻的90后(虽然他们认为自己老了)、00后甚至10后等年轻群体进行及时的科普和“扫盲”。
公益行业,其实跟其他行业差不多,内部也要有专家、行政、财务、公关、执行等分工,入行门槛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只要愿意从事公益事业,有所专长,都能在公益行业内找到自己的合适位置。
其次,从事公益要有爱心或情怀,但并不意味着从业者一定要拿低薪。很多成熟的公益组织、基金会提供的薪酬待遇并不低。且从事公益事业一样可以拥有与其他行业类似的职业生涯规划,帮助别人的同时,只要够努力,也有机会成为“人生赢家”。
满足私欲和帮别人解决问题,两种心态并不完全对立,很多情况下是共生共存的。
只要结果是有益于解决某些社会问题或帮助了某些困难群体,就同样值得赞赏。
【参考资料】
1、知乎,《如何解决公益人才极度缺乏的问题? 》
2、林采宜,《做公益的你 为什么有时很受伤?》
3、 光合春田GHCT,《做公益项目前,让我们一起聊聊需求先》
4、新浪公益,《90后公益人详解:青年组织如何吸引90后? 》
5、长江日报,《让公益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更精准更顺畅》
6、公益日报,《王振耀:公益行业的发展与社会需求不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