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1937年),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心理学家及医学博士,个体心理学派创始人。其最重要的著作是《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与《理解人性》。
你的人生风格,决定你的困境。—阿德勒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和另一位心理学大师佛洛伊德学派,同样认为人类的失序行为皆源于童年经验,可是阿德勒坚决站在进化的立场,把人的行为看做是个人追求完美的奋斗。
对生命的渴求,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层面,都是和这种奋斗意志连在一起,人是从负面向正面的状态前进。
每个人在生命初始时,是利用他内在的能力、缺陷,以及他对周围环境的最初印象,设定自己的行为法则和思考逻辑。
只要一个人能意识到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人就能够改变自己
阿德勒采取的立场,将心理分析从「原因论」移往「目的论」。
《阿德勒职场心理学》作者岩井俊宪分析,前者倾向由「无法改变的过去」寻求问题的根源,还认为过去种种到现在仍然持续影响着自己,一遇上挫折,就把自己当成外在环境的牺牲者、被害者。
岩井曾有一段很长的时间都在辅导拒绝上学的孩子。如果只是追究孩子拒绝上学的原因,就会导向亲子关系、身处的环境等等,无法改变的「结构」因素。
但仔细想想拒绝上学的目的,就会发现有些孩子可能是想要独占父母,或是针对老师的报复行为,这样去思考应对的方法也就比较容易了。
岩井说,当我体验到原因论与目的论的差异后,终于得到这样的结论: 探求原因,虽然可以找到解释,却无法解决问题。
只要我们认清人类的行动伴随着特定目的(离家或抗拒上学都有其目的),采用目的论的观点来看,就可以尊重当事人的个人意志,进而给予他改变的勇气。
现状是出于自己内心的某个「目的」,而非无法改变的「过去」
将阿德勒的观点应用到自我启发上,就是让每个人都理解到 现状是出于自己内心的某个「目的」(目的论),而非无法改变的「过去」(决定论)。
在日本大卖130万本的《被讨厌的勇气》中,用一个故事说明「目的论」将改变我们如何诠释自己的人生。
假设某天下午,你带了一本书到咖啡馆,准备享受悠闲的午后,从旁边经过的服务生不小心打翻了咖啡,刚好洒在你刚买的新衣服上。
你大发雷霆,吼了服务生一顿。这时,如果有人问你,你为什么生气,你一定会说,都是服务生的错!
但从目的论的角度来看,其实你是为了想要对服务生大声吼叫而制造出愤怒的情绪。
怎么说?正巧,在你大骂的当下,电话响了,是重要的客户打来的,你接起电话,声音回归正常,甚至变得很有礼貌,讲完之后再继续怒骂服务生。
这个常见的情况,代表了愤怒是可以收放自如的工具,可以在接电话时瞬间压抑下来,讲完电话之后再拿出来使用。
所以,你并不是压抑不住愤怒而开口骂人,而是为了想要骂人而升高怒气。
简单来说,愤怒是为了达成目的的手段。
被咖啡泼了一身的你,究竟是因为咖啡(原因)导致了你的愤怒(结果),还是因为你想要对服务生大吼(目的),所以制造出愤怒的情绪(手段)?
你已经知道阿德勒的答案了,我们的所作所为都是自己的选择。这并不是说周遭环境不重要,阿德勒仍然十分强调家人关系、身体状况或出生顺序对人生风格的影响力,但他主张,那些经验都是由你主观赋予意义的。
如果以「决定论」看待自己和周遭的事物,就会认为过去的种种,直到现在还持续影响着自己,一遇上挫折,就把自己当成环境的牺牲者。
但是阿德勒认为,人类的行动都有目的,努力朝向目标,就是人类行动的根源。
从目的论来看事情,就会去探究个体行为的目的,只要改变目的(目标),就可以改变行为,进而改变未来。
也就是说,就算有不幸的童年、疏离的家庭关系,如果你决定要幸福,而且朝着目标前进,留在你心中的记忆、和你赋予记忆的意义也会不同。
别因为不想改变,而把过往的不幸当理由
所以, 重要的不是你过去经历了什么,而是如何看待你拥有的资源 ,选择能让你幸福的人生风格。
在《被讨厌的勇气》的作者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的新书《被讨厌的勇气 二部曲完结篇:人生幸福的行动指南》中,更深入挖掘人为什么不愿改变(而不是不能)。
就是因为若是要改变,就像是要埋葬过去的自己,因为不想面对「死亡」,所以觉得「现在这样就好。」
「现在这样也好」其实就是肯定了自己的「过去」。
「过去」并没有一个客观的历史事实,你的过去过得如何,都是由现在的你所决定。
人类最擅长的能力之一就是编造故事,为了诠释现在自己的正当性,才描绘出相应的过去,符合你目的的事情会被夸大渲染,不符合的事情则会被遗忘。
《被讨厌的勇气 二部曲完结篇:人生幸福的行动指南》中指出,每个人的人生故事都像是一个三角柱,通常看得见的只有故事的两面,一面写了「都是那个人不好!」,另一面写着「可怜的我啊~」。
如果只停留在三角柱的这两面,人生就会像个悲惨的故事,被过去发生的不幸笼罩,没有脱身的机会。
阿德勒要告诉你,还有隐藏的第三面,那就是:从今以后我要怎么办?
每个人身上背负的过去,不该成为束缚你的枷锁,只要相信自己可以跨出一步,你就可以成为自己真正想成为的人。
“与别人比有什么意思?要比就和「理想的自己」比。”
人性里有一种情绪有毒:妒忌。
而所有妒忌皆来源于:比较。
人比人,气死人,这是灾后现场。
为什么我们无法坦然面对升职加薪的同事,春风得意的朋友,走上人生巅峰的同学,交了大运的邻居,比我们优秀的同龄人?
其实只要原来与我们差不多的人现在比我们好,我们都会感觉不太爽。这不怪你我,因为我们长期活在一种竞争关系里,妒忌只不过是下意识的情绪反应罢了。
竞争关系是什么?大概就是你与“别人家的孩子”之间的关系。还记得从小到大你爸妈跟你说的“别人家孩子吗?”虽然知道是鞭笞,但其实背后杀伤力还是十足的。
07岁,你看别人家的谁谁谁考试第一名
18岁,你看别人家的谁谁谁考上重点了
23岁,你看别人家的谁谁谁进了500强
26岁,你看别人家的谁谁谁有女朋友了
30岁,你看别人家的谁谁谁买房了买车了
32岁,你看别人家的谁谁谁当爸了当妈了
35岁,你看别人家的谁谁谁又升职加薪了
40岁,你看别人家的谁谁谁创业公司上市了
…………………………………….......再看看你。
因为被家庭、教育体系以及整个社会集体洗脑,我们的竞争意识早已深入魂魄,习惯与人比较也就像呼吸一样自然了。比公司、比工资、比级别、比谁家房子大,比谁生活得更好……好像一定要比过别人,成为“人上人”,才算成功。
而攀比的结果是,比过了容易飘,飘了容易忘记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在优越情结里假装强大地活着。比不过就容易自卑,陷入妒忌失败焦虑痛苦的泥潭。
更让人绝望的是这种比较几乎没有尽头,比完这一批还有下一批,而处于竞争中的人为了不想成为失败者,无法真正信赖他人,把别人与整个世界都看成敌人,无时无刻不处于焦虑状态,即便一直能获胜,内心也将永无宁日。
竞争关系之所以可恶,因为它在我们内心竖起了一个奇怪的标杆:就是凡事都有优劣,都有输赢,你不是优于这个就是劣于那个,你没有赢就是输,硬生生把人生搞成了一场大型的竞技赛。
每个人都向着同一座人生巅峰攀爬,把身边那些原来是朋友是同事是很可爱的人看成是竞争者,看成是敌人,把他人的成功,看作是自己的失败。因此无法真心地祝福他人获得幸福,无法由衷地赞赏他人拥有的才能,无法感受人与人之间因不同而美妙的神奇。
当被竞争关系毒害后,每一个微小的对比事件都能发酵成一场大型的自我折磨。而其实他人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你的失败。千万别被带歪了,如果一定要比,你也应该与“理想的自己”比,看看距离还有多远,然后笃定地一步步前进即可,而不是非要比别人高出一等。
如果一直活在竞争关系中,即使一直胜出,最后成为大赢家,但那真的就是你想要的人生吗?还是仅仅是为了成为别人眼中的赢家而耗尽一生?别赢了别人却输了人生。
生而为人,永远有其他生存方式。我们不必追求一种特定模式里的意义,那些掌声与奖项,那些名声与利益,并不完全适合每个人,只要我们能够在自己的生存方式里活得精彩纷呈,感受到人生的快乐,那么生活的现实意义就足够完整与美好。——阿德勒
人自出生起,本质就是自由而平等的,至少在精神上。而成长的过程就是漫长的异化过程,我们不断被现实生活扭曲,像带着枷锁在跳舞,活在各种有形无形的阶层、等级、鄙视链里,被大肆吹捧被无情碾压,被抛向星空被扔进阴沟,被别人歧视转身去歧视别人,自卑深入骨髓自大又撑破表皮……每个小孩都好好看,而每个大人各有各的丑陋,不是没有原因的。
因为我们长期活在一种“纵向关系”里,就是分高低的必须优于这个或劣于那个的单一认知,加之对精英主义的高度崇尚,深觉只有足够优秀,只有成为人上人,走上人生巅峰,才是活着的终极目标,彻底把现在贬低成实现未来的工具。但是真实的人生不是这么狭隘的,这个世界的生存方式也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得多,并非只有输赢,更没有什么人上人,有的只是不一样的人罢了。
我们都不一样。性别、年龄、知识、经验、外貌,没有完全一样的人。我们应该积极地看待自己与别人的差异。但是我们虽不同但平等。人各有差异,这种差异不关于善恶或优劣。因为不管什么差异,我们都是平等的人。——阿德勒
生而为人,我们虽不同但平等,而我们所擅长的也并没有那么严格的好与不好。只不过是有些人的优势刚好是传统社会观念所认可的,有些人的不是,有些人的亮点能被看见,有些人的不那么容易被看见。就像太阳、路灯、萤火虫一样,有的带来温暖,有的照亮黑夜,有的给人造梦。因为每一个不一样的它们,才构成了世界的奇妙与完整。
人类没有优劣之分,每个人都以自己想要的方式或快或慢地朝着人生前进。所以无论目前的我们处于什么阶段,无需自卑,也不必要自大,相互妒忌远不如相互欣赏。
本文地址:http://xiaoguoguo.dbeile.cn/news/1545.html 多贝乐 http://xiaoguoguo.dbeile.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