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将数字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等规划制定,明确了五年规划期间推动数字经济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及其核心任务等。其中,《“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要达到10%。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传感器、量子信息、网络通信、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将成为重点发展产业。
数字经济分类为我国数字经济核算提供了统一可比统计标准、口径和范围。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科学界定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范围,全面统计数字经济发展规模、速度、结构,满足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数字经济的统计需求。2021年5月2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国家统计局令第33号)。
2016年,杭州G20峰会通过《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首次将“数字经济”列为G20创新增长蓝图中一项重要议题,数字经济概念应运而生。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数字经济,提出推动“互联网+”深入发展、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
数字经济可分为五大类,一是数字产品制造业,二是数字产品服务业,三是数字技术应用业,四是数字要素驱动业,五是数字化效率提升业。
数字经济结构链主要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数字产业化。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技术形成产业的过程,为数字经济整体进步提供了基础的技术、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等。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是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
数字产业化是数字经济技术创新的中坚力量。核心产业与分类中的第一至第四类保持一致。产业类型包括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2022年数字产业化增加值规模为9.2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为18.3%。
第二部分,产业数字化。
产业数字化是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升级过程,主要是应用数字技术带来了生产数量的提高和生产效率的提升,也是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的融合。
产业数字化为数字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输出强劲动力。利用数字技术与传统的农业、工业、服务业、政府民生等行业融合发展。2022年产业数字化增加值规模为41.0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达81.6%。
图表 1:数字经济结构链
数据来源:中机产城研究院、链招咨询整理
数字经济数据是重要生产要素,网络是重要载体,信息技术应用是最重要的推动力。数字经济主要具有四大特征:
第一,数据信息高速流通。
从微观层面看,数据资源是企业谋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通过对搜集的数据进行整合利用,使得按需生产逐渐成为现实,颠覆了传统发展模式。从宏观层面看,拥有巨大潜力和能量的数据信息已成为经济社会的基础性战略资源,是整个数字经济的生命源泉。基于数据传输的物联网,既打破了传统地域上的客观屏障,加速了各类物质资源的互联互通,也促进了基于各类平台的数据量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第二,数字技术快速创新。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根本推动力。数字技术领域创新活跃,不断拓展着人类的认知和经济增长空间。区别于以往的通用目的技术,数字技术呈现出指数级增长态势,并能够持续不断地实现颠覆式创新,推动新技术成熟并进入商业化阶段,形成新产品或新的商业模式,促进产业生态持续完善,进而提升未来发展动力。
第三,产业融合加速发展。
通过对数字技术深度应用,传统产业在生产要素、产业业态和商业模式等方面都实现了创新。这种创新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模糊了传统产业间的类别边界,使传统产业与数字产业之间的产业融合成为可能;二是促进了人工智能、区块链、智能制造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涌现。
第四,经济活动加速变革。
在数字经济时代,市场经济活动呈现出革命性的新特点,即数字经济能够促进生产经营模式发生颠覆性变革。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供给和需求双方界限逐渐融合,传统市场模式下信息不对称的局面得到改善,供需对接效率进一步提升。同时,促进了利润空间的扩大、交易成本的降低以及市场销量的增长,最终实现整个制造业生态圈的合作共赢。
我国数字经济处于融合发展期。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数字经济已经历萌芽期、高速发展时期和融合发展期三大历程。第一,萌芽期(1994-2002年)。1994 年,我国实现与国际互联网的全功能连接,进入互联网时代。第一,高速发展时期(2003-2015年)。随着互联网用户数量的持续高速增长,我国数字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新业态不断涌现。第三,融合发展期(2016年至今)。2016 年,我国互联网行业进入移动端时代,我国数字经济迈入融合发展期。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融合深入推进,包括产业融合、两化融合、两业融合、线上线下融合、农文旅融合、城乡融合等多种多样的融合发展模式。
2、规模
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从2012年至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50.2万亿元,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1.6%提升至41.5%。
图表 2:2012年-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单位:万亿元,%
数据来源:中机产城研究院、链招咨询整理
图表 3:2012年-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占GDP比重 单位:%
数据来源:中机产城研究院、链招咨询整理
3、趋势
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广覆盖性,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十四五”期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抢抓发展新机遇、塑造国际竞争新优势的焦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正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新阶段,面对新时期新形势新挑战,数字经济在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经济质量效益方面大有可为。
2015年以来,我国提出“国家大数据战略”,推动中国经济向数字化经济发展。截止到2023年8月,我国国家级和省级层面共出台50项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政策和规划,其中,“十三五”期间政策出台较多,数字经济政策体系愈加完善。
1、国家级政策
从顶层设计来看,《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等重大战略规划出台实施,为数字经济全方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数据要素来看,《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又称“数据二十条”,是我国专门针对某一要素的第一份基础制度,对我国数据要素的发展方向起到“指南针”的作用。
图表 4:我国国家级数字经济行业相关政策整理
数据来源:中机产城研究院、链招咨询整理
2、省市级政策
数字经济是一种加速重构经济发展与治理模式的新型经济形态。当前,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已进入快车道,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化转型的政策不断深化和落地,使得数字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
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各级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数字经济发展相关政策规划,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各地数字经济规模增长迅速。
图表 5:我国省级数字经济行业相关政策整理
数据来源:中机产城研究院、链招咨询整理
数字经济企业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大类企业。其中,数字产业化企业包括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信息技术服务、软件开发、数字产品等;产业数字化企业包括智能制造、数字贸易、智能交通、智慧农业、智慧物流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
从总体市场来看,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量为5061家。在数字产业化领域,2022年,数字产业化(即以数字经济为核心产业)上市企业为1211家,较2021年(1058家)增长了14.5%。数字产业化上市企业占A股比重为23.9%。在产业数字化领域,2022年,产业数字化领域上市企业数量为3856家,占A股比重为76.2%。
从细分行业来看,2022年,数字产业化上市企业中,电子元器件及设备制造占比最高,达到36.0%,其次是信息技术服务和软件开发,比例分别为15.0%和12.0%。2022年,产业数字化上市企业中,主要集中分布在智能制造行业,比例为68.0%。
图表 6: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上市企业行业结构
数据来源:中机产城研究院、链招咨询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