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未来    中国  企业  服务  政策  公司  快速  上海  设备 

盘点9位清朝名臣的死后遗产

   日期:2024-12-26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xiaoguoguo.dbeile.cn/mobile/news/4593.html
核心提示:1:左宗棠遗产:2万两死后仅为子孙留下2万两白银的家产,相当于他一年的俸禄。左宗棠是我国晚清时期的重臣,出生于1812年,生活

1:左宗棠

盘点9位清朝名臣的死后遗产

遗产:2万两

死后仅为子孙留下2万两白银的家产,相当于他一年的俸禄。

左宗棠是我国晚清时期的重臣,出生于1812年,生活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其祖辈曾任高级官员。他自幼聪明过人,读书尤其努力,很快在乡里以学识出众而著称。然而,他的仕途并不顺利,早期曾屡试不第,直到40岁以前,他在事业上尚无多大作为,主要在醴陵渌江书院和安化陶氏家担任教职。

然而,左宗棠并未因此放弃。他转而研究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这为他日后的军事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他投身军旅,参与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展现了出色的军事才能。在战争中,他推行了许多重要的改革,包括建立适应战斗需要的军队、改进军事装备、建立前线医疗设施等,使清朝军队实力大增。

此外,左宗棠还是洋务派的首领,积极推动洋务运动在中国的发展。他致力于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以“求有用之学”为理念,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在他的主持下,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化企业得以创办,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政治上,左宗棠严守御“外患”与除“内忧”的忠君爱民思想。他积极参与国家大事,为国家统一和民生福祉做出了重要贡献。在收复新疆的战争中,他力排众议,坚决主张收复失地,最终成功收复了新疆,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

2:李鸿章

遗产:4000万两

遗产涉及房产田庄各种实业股份,大量现银存在日俄等外国银行。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安徽合肥人,自幼聪明好学,深受父亲李文安的熏陶。1847年,他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然而,早期的李鸿章在官场上并无显赫的政绩,直到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他才逐渐崭露头角。

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李鸿章回乡团练,建立了一支名为“淮军”的地方武装。他率领淮军多次与太平军激战,最终协助清廷和曾国藩的湘军共同平定了太平天国。因功被清廷封为一等伯爵,成为朝廷重臣。

在平定太平天国后,李鸿章的势力逐渐扩大,他开始涉足国家大政。1865年,清廷任命他为钦差大臣,负责剿灭捻军起义。李鸿章采用了新的战法,历时两年多,最终成功消灭了捻军起义。战后,他被清廷授予湖广总督的职位。

此后,李鸿章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地位日益稳固。他积极参与洋务运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1870年,他成功调解了“天津教案”,被调任为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然而,在对外关系上,李鸿章面临着巨大的挑战。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后,他主张乘胜即收,最终与法国签订了不平等的《中法新约》。

1895年,李鸿章作为清朝和谈代表赴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在条约签订期间,他遭到了日本“狂热分子”的袭击,但最终仍坚持完成了谈判。尽管条约内容对清朝极为不利,但李鸿章为了国家的利益,尽力争取了一些有利条件。

除了在政治和军事上的成就外,李鸿章还致力于推动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他积极参与洋务运动,推动铁路、电报、矿务、船政等事业的发展。在晚年,他还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等企业,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张之洞

遗产:图书万卷

任疆寄数十年,及卒家不增田一亩,殁后家无一钱。

张之洞是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出生于贵州兴义府,自幼聪慧,勤奋好学。

张之洞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被选为状元,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他在官场上表现出了出色的才能和勇气,积极推行改革,致力于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他注重教育,提倡科学知识的普及,并在治理长沙时积极推动城市建设,修建了许多道路、桥梁和公共设施,使长沙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张之洞在实业救国方面也有重要贡献。他大胆引进、融合先进技术,为中国重工业的发展首开先河,因此被后人尊称为“钢铁之父”。他毕生在逆境中崛起,在忧患中奋进,以“自强”和“求富”为目标,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在政治立场上,张之洞以清流派官员的身份起家,但在主政一方后转向洋务派。他在戊戌变法初期与维新派人士交好,但在变法高潮时却与维新派决裂,走上了改革派的道路。

4:曾国藩

遗产:1万两

死后仅为家人留下1万两白银,且大部分都用在办他的丧事上。

曾国藩出生于湖南省湘乡县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自幼勤奋好学,6岁时便入塾读书,8岁能读八股文、诵五经,14岁时能读《周礼》、《史记》文选,展现出非凡的才华和勤奋精神。然而,他的科举之路并不顺畅,直到道光十八年(1838年)才考中进士,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曾国藩在官场上一路升迁,历任多个职位,包括翰林院庶吉士、侍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他通过多年的勤奋努力和不懈追求,逐渐在官场上崭露头角,赢得了皇帝的信任和青睐。

除了在政治上有所建树外,曾国藩还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将领。他创建了湘军,亲自统帅出征,为清朝和人民度过了多次危机。在太平天国运动中,他率领湘军与太平军进行了殊死搏斗,最终成功帮助清朝度过了这场危机。此外,他还领导了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曾国藩的人生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成长历程,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官场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地位,同时也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此外,曾国藩还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个人的才华和努力,还受到家庭、社会、历史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曾国藩的家族虽然并不显赫,但他的父亲曾麟书对他的教育和影响非常重要。同时,他也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曾国藩的人生道路充满了起伏和变化,也让他的人生故事更加丰富多彩。

5:曾国荃

遗产:300万两

与曾国藩攻克太平天国,掠夺财宝,难以计数。

曾国荃(1824-1890年),字沅甫,是晚清名臣曾国藩的九弟,湘军主要将领之一,因善于挖壕围城有“曾铁桶”之称。他的一生充满了军事斗争和政治斗争,既是晚清历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也是曾国藩湘军集团中的重要成员。

曾国荃早年随兄曾国藩筹建湘军,在咸丰六年(1856年)起独领一军,开始了他长达数十年的军事生涯。他参与了多次对太平军的战斗,并在战争中表现出色,多次因功受赏。其中,他在1864年攻陷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南京)的战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率领湘军围城三年,最终攻陷天京,结束了太平天国运动。然而,他在攻陷天京后的行为却饱受争议,他纵容士兵烧杀抢掠,甚至霸占了城中英王府的财产。

在军事生涯之外,曾国荃也曾涉足政治。他曾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以及礼部尚书、两江总督兼通商事务大臣等职务。他在政治上也有一定的建树,如整顿海防,增添兵船、水雷等新式武器,使沿江军民六年相安无事,为东南半壁河山的稳定做出了贡献。

曾国荃在晚年因对捻军作战失败,以及在中法战争中阳奉阴违、敷衍搪塞而被革职留任。尽管他后来开复并继续担任要职,但他在政治上的影响已经大不如前。

6:林则徐

遗产:3万两

留下房屋、田地等遗产,总共约值三万两白银,但“无现银”。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字元抚,又字少穆、石麟,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两次受命钦差大臣。他是中国清朝后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民族英雄。

林则徐最为广为人知的事迹是他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集中销毁鸦片的历史事件。此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南京条约》也是由此时开始。

公元1838年11月15日,林则徐被派到广州查处禁烟,并被任命为钦差大臣。1839年3月,林则徐到达广州,在他的组织努力下,收缴了237万多斤的鸦片。同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在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集中销毁鸦片,此后来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之一。虎门销烟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鸦片在中国的泛滥,在民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次禁烟运动大大增加了中国广大民众对鸦片危害性的认识,使很多人看清了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的本质,唤醒了中国人民的爱国意识。经过这次禁烟运动,禁烟英雄林则徐被中国人尊称为“民族英雄”。

然而,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主张学其优而用之。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林则徐在官场上起伏不定,多次被贬官和流放,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情怀。他在晚年依然关注国家大事,临危受命前往广西镇压拜上帝会发动的起义。然而,在1850年11月22日,66岁的林则徐因病重离世。

7:刘统勋

遗产:无遗产

去世时家产淡薄,仅有数间房屋,十余亩薄田。

刘统勋(1698年-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今山东高密)人,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历任多个职位,并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政绩。

刘统勋的父亲刘棨是一位著名的清官,他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就勤奋好学,18岁时就考中了进士。雍正二年(1724年),他通过殿试,被雍正皇帝选为庶吉士,进入翰林院工作。在翰林院期间,他得到了张廷玉等前辈的照顾和指导,逐渐崭露头角。

刘统勋的仕途一帆风顺,他历任刑部郎中、知府、道台等职位,以清廉正直、勤政爱民而著称。他在担任地方官时,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疾苦,积极推行改革,兴修水利、减轻赋税、改善民生,深受百姓爱戴。

乾隆十一年(1746年),刘统勋出任漕运总督,开始负责督修河道、治理水患。他亲自巡查河道,勘察地形,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在治理运河时,他采用了分流河水、降低堤坝高度等措施,有效防止了溃坝和水灾的发生。他的治河经验被后人广为传颂,被誉为“河神”。

刘统勋在官场上也敢于直谏,不畏权贵。他曾多次上书弹劾贪官污吏和不称职的官员,包括弹劾三朝元老张廷玉徇私枉法、擅作威福等。他的正直和勇气得到了乾隆皇帝的赞赏和信任,被称为“真宰相”。

刘统勋在晚年时仍然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他在上朝途中因病去世,享年76岁。乾隆皇帝闻讯后十分惋惜,追授他太傅的职位,并赐予“文正”的谥号,这是文臣身后可以得到的最高谥号。在清朝270余年历史上,仅有八位文臣获得这一荣誉。

8:张廷玉

遗产:36万两

张廷玉晚年被乾隆抄家,现银数额巨大,但多为雍正赏赐。

张廷玉是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重要官员,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严谨的工作态度和高尚的品德而著称。

张廷玉于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考中进士,开始了他漫长的仕途生涯。他历任多个职位,包括刑部郎中、翰林院侍读学士、内阁学士等。在康熙末年,他因考核官员特别严厉、摒除请托行贿之风而得到了康熙皇帝的信任。

雍正皇帝即位后,张廷玉被委以重任,担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重要职位。他主管吏部时,不畏权贵,坚决惩办老奸巨猾的官吏,因此得到了“伏虎侍郎”的称号。此外,他还负责编写文史、草拟谕旨、跪受笔录等文字工作,其文思敏捷、工作勤奋得到了雍正皇帝的赞赏。

张廷玉在雍正时期最为人称道的政绩是整顿财政。他通过清理积欠、核实田亩、改革赋税制度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财政状况,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此外,他还主持编纂了《大清一统志》、《明史》等重要典籍,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乾隆皇帝即位后,张廷玉继续受到重用,担任保和殿大学士、军机大臣等要职。然而,由于他在处理政务时坚持原则、敢于直言进谏,与乾隆皇帝的意见产生了分歧。在一次争执中,张廷玉愤而辞职归乡。乾隆皇帝虽然挽留不成,但对他仍然十分敬重。

张廷玉在晚年时仍然关心国家大事,多次上书建言。他去世后,乾隆皇帝追赠他为太保,谥号“文和”,并命人将其画像挂在紫光阁功臣像中,以表彰他的功绩和品德。

9:和珅

遗产:8亿两

包括黄金白银、银号当铺、房产地产玉器古玩及字画珠宝。

和珅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以其出众的才华和独特的政治手腕而著称。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小小的侍卫逐渐崛起为朝廷重臣,然而最终却因贪污腐败而身败名裂。

和珅出生于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但他凭借着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在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一名官员。他精通满、汉、蒙、藏四种语言,这为他日后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和珅在政治上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独特的眼光。他善于察言观色,能够准确地揣摩乾隆皇帝的心思,因此深得乾隆的信任。他利用职务之便,大肆结党营私,贪污受贿,中饱私囊。他通过控制盐政、河工等关键职位,大肆敛财,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和珅在乾隆时期的影响力极大,他利用自己的权力和财富,操纵朝政,打压异己,使得朝廷上下一片乌烟瘴气。然而,他的所作所为也引起了众多朝臣和百姓的不满和愤慨。

本文地址:http://xiaoguoguo.dbeile.cn/news/4593.html    多贝乐 http://xiaoguoguo.dbeile.cn/ , 查看更多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