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未来    中国  企业  服务  政策  公司  快速  上海  设备 

曾国藩与左宗棠

   日期:2024-12-27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xiaoguoguo.dbeile.cn/mobile/news/4618.html
核心提示:曾国藩VS左宗棠    左宗棠这个人跟曾国藩很像,这俩人的出身背景是非常相似的。他们俩都是湖南人、湘军,算是老乡。年龄也差

曾国藩VS左宗棠   

曾国藩与左宗棠

 

左宗棠这个人跟曾国藩很像,这俩人的出身背景是非常相似的。他们俩都是湖南人、湘军,算是老乡。年龄也差不多,曾国藩是1811年出生,左宗棠是1812年,那么左宗棠比曾国藩小一岁。他们都出生于普通农民家庭,都在农村长大。所以很相似。   

 

但是这俩人有一个重大的不同,就是曾国藩很笨。如果大家了解曾国藩,会知道曾国藩是古往今来的大人物当中,差不多最笨的一个,就是天分最差的一个。打个比方,我们可以管他叫中国的阿甘。但是左宗棠是同时代最聪明的一个人,智商极高。所以如果我们测智商,曾国藩的智商如果是80,左宗棠的智商差不多能到160。所以左宗棠这个人,从小科举特别顺。   

 

曾国藩考一个秀才考了七回,一直到23岁才中了秀才。但是左宗棠14岁中了秀才,20岁中了举人。但是这俩人人生道路的重大的分歧在这儿就体现出来了。曾国藩虽然科举的前半程很不顺,但是后来就顺了,所以27岁居然中了进士。   在那个时代,中进士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大家可能不太清楚,在曾国藩的老家——湖南湘乡县,过去每隔20多年才能中一个进士。所以曾国藩在科举路上是非常幸运的。   但是左宗棠就没这么幸运,左宗棠连续考了三次进士,都没考中,左宗棠感觉自己面子上很挂不住。因为左宗棠对自己的期望值极高,他曾经给自己起了一个外号。别人的外号,都是朋友送的,左宗棠的外号是自己起的,他的外号叫“今亮”。什么意思呢?就是今天的诸葛亮。所以三次考进士考不上,左宗棠感觉自己面子上非常挂不住。   左宗棠就当众宣誓,说:“大清王朝的人才选拔体系有严重的问题,反复地让人进科场,折磨人才。我受不了这个侮辱,从今以后我再也不踏入科场一步,再也不参加科举考试了!”   但是你不参加科举考试就当不了官。左宗棠就只好回家,躬耕陇亩,像诸葛亮一样,躬耕于陇亩之上。在家里一边种地,一边读书,研究的都是兵法、地图这些实用的学问。   因为左宗棠有一种预感,跟曾国藩的预感是一样的,就是过几年这个大清天下,可能会大乱。因为在那个时候,社会的矛盾和问题积累了很多。果然过了几年之后,太平天国起义,湖南、湖北一片大乱。那么湖南巡抚就急需一个辅佐他的师爷,来帮助他治理湖南。   

 

这个时候,左宗棠有一个终生的好友叫胡林翼。胡林翼就向湖南巡抚骆秉章推荐了左宗棠,说:“左宗棠这个人人才出众,如果是他来给你当师爷的话,就能把湖南治理得非常好。”   骆秉章就听了,派人前来请左宗棠,但是前两次,左宗棠都没出山,因为我是“今亮”,我是诸葛亮,你得三顾茅庐。所以第三次骆秉章亲自来了,请左宗棠出山。左宗棠说:“如果是你让我出山,我有一个条件。”骆秉章说:“您提,您要多少钱都行。”左宗棠说:“这跟钱没关系,如果我出山,你就不用干什么事了,我草拟好各种意见,你照着抄一遍就行。也就是湖南的大事小情,得由我来加以决策。”骆秉章这个胸怀也比较广,而且他特别相信胡林翼这个人。所以骆秉章说:“行,就按照您说的这个办。”于是左宗棠就出山了。   左宗棠之所以提这么高的条件,他确实是有这个能力的。所以出山之后不长时间,就把整个湖南省治理得井井有条,骆秉章也很佩服他。   

 

二 曾左初识   

 

这个时候,曾国藩因为母亲去世回家给母亲守孝。半年之后,皇帝来了圣旨让他创办团练,他就以这个为借口创建湘军。创建湘军就需要跟湖南省政府打交道,所以曾国藩就跟左宗棠发生了交集。  

 

 在曾国藩跟左宗棠刚开始认识的时候,这两个人的人际交往状态是很有意思的。那个时候,曾国藩已经是堂堂二品大员。因为曾国藩中了进士之后,到北京做官,做了十三年京官,从一个副处长升到了副部长,做到了礼部侍郎(相当于今天的教育部副部长)。而且清代的中央的副部长,和地方的省长是平级的。因为清代一共就六个部,所以副部长相当于地方的正省。也就是说曾国藩的级别跟湖南省长是一样的。   

 

左宗棠他是一个师爷,师爷在当时的政府里,是没有编制的,他是属于巡抚私人雇佣的人员,所以没有任何级别。如果套用我们今天的级别体系,顶多算是一个主任科员。   

 

俩人见面,曾国藩先给左宗棠行礼,然后管左宗棠叫先生,对左宗棠非常恭敬,左宗棠对曾国藩还待搭不理。跟曾国藩打了一段交道之后,左宗棠认为曾国藩这人太笨,所以左宗棠那时候经常跟胡林翼通信,在信件中,他经常骂曾国藩笨,说:“曾国藩这个人是猪脑子,军事上的事你怎么跟他讲,他也听不明白。这个人小农意识很强烈,做什么事,他这个脑子反应很慢,所以我感觉曾国藩这个人,他不是创建湘军、来平定太平天国的合适的人选。”所以对曾国藩的评价是非常之低。   

 

曾国藩确实很笨,刚才讲他考秀才考了七回,但是也没笨到左宗棠说的这个程度。   

 

左宗棠为什么这么瞧不起曾国藩呢?因为左宗棠心里有一个科举情结,就是他本身科举是很不顺利的,所以他对那些没有他聪明,但是运气比他好,还顺利地考中了科举,然后当了官的人,他发自内心的有一种嫉妒心理。所以他跟他儿子,在家书当中说过一句话,说:“这个人八股文写得越好,这个人的才气就越差。”他实际上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曾国藩。   

 

所以今天我们在工作当中,在单位里有的时候也会碰到同事当中的一些奇葩,他莫名其妙地就处处跟你作对,他就是看你不顺眼。那你怎么办呢?曾国藩有办法,曾国藩这个人他的特点是心胸比较开阔,为人比较宽厚,别人不能忍的事他能忍。左宗棠对他态度怎么样,他完全不计较,还是一次一次地去找左宗棠,向左宗棠请教。有点大事小情都毕恭毕敬地请左宗棠给他加以指点,因为他知道左宗棠这种人爱显摆自己,喜欢敞露自己的才华。   

 

那么时间长了,左宗棠看曾国藩也就感觉很顺眼。曾国藩这个人虽然很笨,但是还很虚心,还知道跟我请教。所以左宗棠这个人的特点是好为人师,他愿意通过帮助别人来显示自己确实比别人强,所以他帮曾国藩出了很多好的主意。   这个就是曾国藩和左宗棠交往的早期状态。因为曾国藩知道如何和左宗棠这样的人相处,所以这两个人关系处得,慢慢地就比较和谐。  

 

 三 曾左交好   

 

我们知道,左宗棠这种性格在中国官场上他是混不长的。因为这种锋芒毕露的人,在官场上肯定会摔很大的跟头。  

 

 后来当曾国藩创建湘军成功了之后,带领湘军到江西去打仗的时候,左宗棠就遇到了一个“樊燮事件”。一个叫樊燮的总兵到省政府办事见了左宗棠,他不懂当时省政府的规矩。当时左宗棠掌握省里的大权,时间长了他就把自己当成省长,慢慢地形成了一个习惯——全省别的官员来见他的时候都要先给他行礼。但是樊燮不懂,第一次见就没给左宗棠行礼,左宗棠就很生气,一脚把樊燮给踢翻了。樊燮也很生气,因为人家是总兵官,二品大员,回头就上了一本把左宗棠给告了。咸丰皇帝就要求湖南省政府从严惩处。   

 

后来,虽然经过曾国藩、胡林翼到处托人,帮助左宗棠减轻处罚,但是最后还是开除出湖南省政府,左宗棠不能继续在这里当师爷了。所以左宗棠就去投奔曾国藩,曾国藩让左宗棠回家,招募了5000人,成立了一支部队叫楚军,跟着曾国藩打仗。那么左宗棠确实是有能力,带兵打仗也很厉害,连续打了三场胜仗。  

 

 这个时候,清廷就任命曾国藩做了两江总督。因为曾国藩带领湘军,打仗多年劳苦功高,而且长江中下游这一带确实太平天国的势力非常厉害,清政府控制不了,就让曾国藩做了两江总督。两江就是今天的江苏、江西、安徽这三个省,都归曾国藩一个人管。而且因为当时浙江这个仗打得也很厉害,所以慈禧太后说曾国藩兼管浙江的军事。   

 

曾国藩就感觉这是一个机会。曾国藩做领导他有一个特点:他会抓住一切机会,提拔自己的下属,即使这个下属自己用得很顺手。比如我发现一个秘书,这个秘书文笔特别好,而且很懂我的思路,写的东西就像我自己写的一样。但是他干了两年,身边出了一个很好的机会,能把这个秘书推上去,曾国藩会毫不犹豫地把这个人推上去。所以跟着曾国藩干升得都很快。  

 

 那么,左宗棠跟曾国藩干了不长时间,曾国藩出任两江总督,而且监管浙江的机会。曾国藩就给慈禧太后上了一个奏折,说:“我一个人管三个省已经很累了,我顾不过来,所以浙江我推荐您让左宗棠去管,左宗棠这个人确实是一个大才,其才实可独当一面。”   于是慈禧太后果然就任命左宗棠做了浙江巡抚。因为当时是战时,战时是特殊时期,曾国藩这个话是非常管用的。那么左宗棠到曾国藩这儿干了不长时间,也就是两三年,就从原来的一个主任科员,一下子干到了省长。所以在曾国藩手底下,晋升是非常之快。   

 

这个时候,左宗棠就再也不讽刺曾国藩了,再也不骂曾国藩笨了,这俩人关系处得就非常好。左宗棠“凡事皆先请教而后行”,什么事都要先跟曾国藩汇报,毕恭毕敬地向曾国藩请示,说这事您看怎么办,然后听曾国藩的意见,就把自己的位置摆得很正,因为曾国藩对他确实是非常好。   

 

四 曾左失和  

 

 但是,在这之后不长时间,大概又过了一年多,慈禧太后就把左宗棠又提拔了一步,从浙江巡抚提拔到闽浙总督。大家听这个闽浙总督就知道,他是一个人管福建和浙江这两个省,这样的话他就跟曾国藩平级了。   

 

那么左宗棠这一年多当中,并没有立什么大功,为什么慈禧太后会提拔他呢?因为慈禧太后明白中国社会的权力运行的规律,她知道左宗棠这样性格的人,一旦跟曾国藩平级,这俩人肯定要闹掰。这个时候已经是同治二年,离最后镇压下太平天国的同治三年就差一年。慈禧太后已经知道,太平天国确实不行了,她开始要布置后手,要开始防范湘军,希望在曾国藩这个湘军集团内部制造分裂,于是就把左宗棠给提拔起来了。   

 

慈禧太后看人确实非常准,提起来之后,左宗棠就有了一种跟曾国藩争功的心理。我们知道,在一个单位内部,两个中层之间,如果是业务有交叉,有竞争关系,那么这两个中层肯定关系处得不好。曾国藩跟左宗棠就是处于这样一个状态,所以后来就出现了“曾左失和”事件。   

 

什么叫“曾左失和”呢?就是同治三年,曾国藩的弟弟曾国荃,攻下了南京城,标志着太平天国被彻底镇压。虽然南京城拿下来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太平天国的首领并没有被发现。   

 

在拿下南京之前,洪秀全已经去世了。洪秀全的儿子叫幼天王,接任太平天国的首领。但是拿下南京之后,曾国荃找了一圈,没有发现幼天王。   

 

因为天王府被一把火烧光了,在天王府内发现了几具烧焦的尸体。在天王府抓到的俘虏说幼天王很有可能是自焚而死,于是曾国荃就把这个事汇报给了曾国藩。曾国藩就按照自焚这个说法,汇报给了慈禧太后。这样镇压太平天国圆满成功。   

 

事实上,曾国藩这个情报是有误的。幼天王并没有自焚而死,他在当天晚上,在李秀成的护送之下,从城墙的缺口逃跑了,逃到了浙江的湖州。浙江是归左宗棠管,所以左宗棠第一时间获知了这个消息。但是他没跟曾国藩商量,马上把这个事以六百里加急的速度,汇报给了慈禧太后。而且左宗棠还添油加醋说:“您看曾国藩对您撒谎,他没说实话,幼天王没死,那么在各地的太平天国的残部,有可能再一次团结在他周围,太平天国可能又一次死灰复燃。”   所以,慈禧太后接到这个消息也很震惊,很生气,下了一道圣旨,把曾国藩劈头盖脸给批评了一顿。曾国藩面子上也挂不住,是吧?中兴元老、湘军的领袖,被太后因为这个事给骂了一顿,曾左因此就失和了。   

 

应该说这个事有点不可理解。因为左宗棠和曾国藩以前的关系还很好,左宗棠以前什么事,都要跟曾国藩商量一下,那为什么这个关系曾氏兄弟切身利益的问题,左宗棠不商量了?   因为左宗棠心里一直有一种瑜亮情结,他一直有一种跟曾国藩争功的情结。我是“今亮”,今天的诸葛亮。本来应该我立当世的首功,结果镇压太平天国的首功,被你曾国藩抢去了,所以他心里一直是不服的,这才有了“曾左失和”。   失和之后,曾国藩和左宗棠这两个人,他们对待失和的这个事,表现是不一样的。通过这种表现,就反映出曾左两个人为官、做人的段位是不一样。   

 

左宗棠是怎么对这个事呢?左宗棠在曾左失和之后,他每见一个生人,都要把他跟曾国藩关系的来龙去脉讲一遍,然后说曾国藩这件事做得不对,那件事做得不对。曾国藩确实对大清不够忠诚,然后把曾国藩痛骂一顿。因为他也知道这个事,自己可能有点理亏,所以他要千方百计地给自己找补。   

 

曾国藩和左宗棠有一个共同的朋友叫郭嵩焘,他曾经给曾国藩写过一封信,说:“有一次我有一个朋友,到左宗棠的大营,跟左宗棠吃了两顿饭。他发现左宗棠吃饭,有一个保留节目,就是每次吃饭都要把你痛骂一顿,而且用的这个词都特别的难听。”   曾国藩怎么对待左宗棠的这些做法呢?曾国藩首先要求他的部下、亲戚,绝对不要反击左宗棠。两个人既然已经失和了,就不要把矛盾进一步地扩大,不要陷入到争闲气当中,争闲气对谁都没好处。所以曾国藩要求李鸿章,要求其他的部下,要缓和跟左宗棠的关系,不要跟他们争意气。   

 

另外,曾国藩给自己的儿子曾纪泽写信,要求曾纪泽、曾纪鸿,你们该跟左宗棠怎么往来还是怎么往来,你要把他当长辈来尊重,我们老一辈的矛盾,不要影响你们和左宗棠的关系。   所以,我们说曾国藩的心胸是非常开阔的,这些事他心里都能容得下。   接到郭嵩焘写信向他汇报说:“左宗棠每顿吃饭都骂你。”曾国藩写了封回信,说:“左公朝夕诟詈,盖亦粗闻一二。”就是左宗棠早晚得把我骂两顿,这个事我也听说过,但是你说我怎么办,难道我跟左宗棠对骂吗?所以我决定采取“老僧不见不闻之法”,就是老和尚修炼到一定段位之后,你在我面前说什么话,做什么动作,我都毫无反应,我都看不见、听不着,这样我能节省很多精力。所以以后你要是听说这一类的磕,你就别跟我传话,就是不要再激化我们当中的矛盾。所以曾左失和之后,两个人就保持着这种虽然冷淡,但是矛盾没有进一步加剧的状态。   

 

五 晚年交集   

 

失和之后,两个人虽然在私人的交际上是完全断绝了,但是毕竟都是当朝的两个重臣,都位高权重,所以在公务上不可能不发生联系。   曾左晚年在公务上,曾经出现过一次重要的交集,那就是左宗棠晚年有一个重大的举动,叫作西征。这个大家可能都了解,就是左宗棠出兵陕西、新疆一带,去平定西北的回乱。这个对于左宗棠来讲是一个大事,以前平定太平天国,我是你曾国藩的二把手,甚至三把手。但是这次西征我是一把手,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办好,显一显我的本领。   

 

西征有一个最大的困难,倒不是用兵,西北物产稀少,土地贫瘠,所以粮饷很难供应。按照当时的规定,出兵西北是由曾国藩所在的两江地区来供应军饷,所以左宗棠出兵之前心里就很忐忑。他跟他的部下说:“我估计曾国藩这一次在我出兵的时候,肯定得给我穿小鞋,肯定得给我找麻烦,让我不能成功。”   但是出兵之后,左宗棠感觉误判了曾国藩。曾国藩对他的军饷供应是竭尽全力,往往是左宗棠这边还没开口,两江的军饷就已经送到了。虽然在战争之后两江各地残破,财政上是非常的困难,但是曾国藩想尽一切办法,千方百计保证左宗棠的军饷,足额而且稳定,所以就帮助左宗棠顺利地平定了回乱。回师之后,左宗棠也很感动,他感觉他以前可能误判了曾国藩。   

 

在那之后不久,曾国藩在两江总督任上去世。虽然曾国藩活着的时候,左宗棠没再给他写过信,但是曾国藩去世之后,左宗棠给曾国藩的儿子曾纪泽,送去了一副挽联。   

 

这个挽联在中国楹联史上非常有名,特别是上一句,这个上联表达了左宗棠对曾国藩的评价。上联说:谋国之忠,识人之明,吾不如元辅。就是对待国家的忠诚,还有善于识拔人才这两方面,我确实不如曾国藩。左宗棠从来没有对别人认过输、服过软,但是在曾国藩死后,他承认自己确实不如曾国藩。   

 

本文地址:http://xiaoguoguo.dbeile.cn/news/4618.html    多贝乐 http://xiaoguoguo.dbeile.cn/ , 查看更多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