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的外号是“左骡子”,从外号就可以见此人做事猛,做人直,不弄虚,性格刚烈且倔强。具有“骡子”脾气的人,做事都是一竿子插到底,非常“硬气”,这样的人往往都会有所成就。
在晚清四大名臣中,左宗棠与其他三位明显不同。
曾国藩会做人,一生儒雅智慧,号称“曾圣人”;
李鸿章会做官,精明圆滑在官场无人能及;
张之洞学问大,“中体西用”风靡一时;
而左宗棠的外号是“左骡子”,从外号就可以窥见此人做事猛,做人直,不弄虚,性格刚烈且倔强。
具有“骡子”脾气的人,做事都是一竿子插到底,非常“硬气”,这样的人往往都会有所成就。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01
不走寻常路
左宗棠生于一个以七代秀才传世的书香世家,家中虽不富裕,但读书氛围浓厚。生在这样的家庭,父亲早早为他设计好人生路线:读书——科举——做官——显要。
但让父亲失望的是,左宗棠对科举必考的《四书》、《五经》兴趣不大,反而对从旧书摊上掏来的一些杂书读得津津有味。
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
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
齐召南的《水道提纲》
……
书中的山川险要、水系分布、战守相宜、风土人情…,深深吸引着左宗棠。
一个古代的读书人,放下“四书”“五经”不读,八股不做,而去钻研这些地理、历史、军事、经济、水利方面的杂书,在当时是非常受人嘲笑的。
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在那时属于不务正业,所以结局不难想象,左宗棠连续三次进京赶考,三次名落孙山。
三考三败,心高气傲的左宗棠一怒之下,干脆放弃科举,回家教书去了。
放弃主流路线的左宗棠再次捡起并非儒家正统的经世致用之书,一边读一边亲身实践。正是这些不入“主流”的学问,为他日后的成功奠定了知识基础。此时的左宗棠虽然没有学而优则仕,但他时刻胸怀天下。二十三岁结婚时,他在自己新房写下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气壮山河的宣言,是对自己的勉励,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02
幸遇伯乐
左宗棠的才华能力,一般凡夫俗子不能所知,但有慧眼识珠之人。时任两江总督的陶澍,在第一次见到当时还是举人的左宗棠时,就主动提出要和他结为亲家,并预言:“君将来功业当在我之上。”
而左宗棠遇到的另一位伯乐,则是大名鼎鼎的禁烟英雄林则徐。
1849年,林则徐辞官回乡,途经长沙时,特意派人请来隐逸在老家读书的左宗棠。
他们在一条船上相会,共同的经世抱负和旷世情趣使他们像阔边多年的故友相逢一样畅谈今昔。从纵评国事到臧否人物,再到剖析时势,身份和年龄都相差悬殊的两个人,许多观点却不谋而合,越谈越投缘。但他们谈得最多的,还是新疆。
此时的林则徐几番沉浮,早已对官场失望,但一心为国的他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接班人。他认为这个人非左宗棠莫属。在船上,他将自己在新疆精心整理的资料和绘制的地图全部交给左宗棠,并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他还说:“将来东南洋夷,能御之者或有人,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
时年已65岁的林则徐是用滴血的心说这番话的,好比临终托孤。他与左宗棠虽然只有一面之缘,但已被左宗棠的学识所倾倒,深信此人值得托付。
左宗棠收下了资料,也收下了林则徐对他的殷切希望。
03
大展身手
在等级森严的古代,没有科举功名,既不是官二代,又不是富二代的人,是很难进入政坛的。
但凡事无绝对,没有功名、非富非贵的左宗棠就凭自己非凡的才干挤身官场。
1842年,太平军挺进湖南,一路攻城掠地逼近长沙。情急之下,湖南巡抚张亮基派人去请左宗棠:“听说你有经世致用之才,现在就请大展身手。”
左宗棠在炮火连天的日子缒城而入,此时他已年届四十,就此正式步入仕途,开始辉煌的后半生。
他的工作相当于幕僚,但张亮基表示,一应事务皆由左宗棠处理,他自己决不掣肘。这意味着,初出茅庐的左宗棠成了事实上的湖南巡抚。
左宗棠毫不含糊,他将长沙城的大小事务都揽过去“昼夜调军食,治文书”,让太平军三个月都进不了长沙城,最终放弃长沙,撤围北上。
左宗棠一战成名。
不久张亮基离开湖南,新任巡府骆秉章早闻左宗棠的大名,将军事全权托付给他。左宗棠一如既往包揽一切,当时他“日间忙不可言,口讲手批,略无片刻暇”,殚精竭虑的辅佐骆秉章“内清四境”、“外援五省”。
在当时,巡抚可以换人,但谁也离不开左宗棠。于是有了那句著名的评价:“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
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大营,作为清廷“钱袋子”的浙江彻底暴露在太平军的刀锋下。而此时曾国藩正在向南京进攻,分身乏术,于是向朝廷举荐左宗棠出任浙江巡抚,南下收复浙江。
49岁的左宗棠,终于在即将跨入天命的那一年,成为封疆大吏。
在接下来的四年时间里,他率领自己亲自招募和训练的“楚军”成了剿灭太平军的骨干力量。后人津津乐道曾国藩攻克天京,其实太平军的最后一只余部,即李世贤部,是被左宗棠剿灭的。如果说晚清政府对付太平军,早中期依赖的是老成持重的曾国藩;那晚期依赖的,则是有勇有谋的左宗棠。
04
千古壮举
19世纪的大清,早已没有了当年入关时的雄劲豪迈。如果看一眼地图,会发现当时的清政府已是四面楚歌,东边的海防和西边的陆防,一下子摆到了同治皇帝的案头上。
是重东部的海防,还是西部的边防,这是一个问题。
李鸿章主张重点防御海疆,认为列强几乎全由海上而来,理所当然海防为先。
而左宗棠主张“海塞并重”,因为西边有强大的俄国,和从印度来的英国,所以陆防和海防一样重要。
平心而论,二人的立场都有道理,作为一个国家,大清一点都不能少。但李鸿章却主张放弃新疆:“新疆乃化外之地,不要了。”
此时的新疆并不在大清手中,匪首阿古柏在沙俄支持下占疆自立,沙俄还趁机侵入伊犁。而英国也虎视眈眈,意图瓜分西北。
这使左宗棠十分恼火,诺大的新疆,你说不要就不要了。而且列强贪得无厌,如果新疆不收回来,沙俄早晚还会占蒙古、陕西…,你越退别人越要得寸进尺,到时候你干脆将自己所有地盘全让给别人算了。
李鸿章见左宗棠“骡子”脾气上来了,便攻击他主张出兵新疆,乃是个人名声,“不顾国家安危”。在他的带领下,朝中放弃新疆的声浪一浪高过一浪。
左宗棠毫不畏惧,几乎迎着满朝责难慷慨陈词:“臣本一介书生,承朝廷特殊恩典,破格拔用。且今年六十有五,正苦日暮途长,又何必贪图天大功过?然而,伊犁即为沙俄所占,阿古柏又大举进攻,如不主动出击,大局不堪设想。形势所迫,岂容臣有个人之想?”
这一番肺腑之言,终于打动慈禧太后,更是激出了年轻的同治皇帝短暂人生里,最为热血的一句豪言:“宗棠乃社稷之臣,此次西征以国事而自任,只要边地安宁,朝廷何惜千万金!”
左宗棠终于得到朝廷懿旨,着手准备收复新疆。
没有风,没有月,没有人送行,左宗棠是在一天夜里出京的。他要去兰州督办军务,带着当年林则徐送给他的地图资料。朝廷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虽然有这个头衔,但他面对的是“兵疲、饷绌、粮乏、运艰”的种种困难,不过没有关系,他有信心。
缺钱,他多方托人四处借债。
军队弱,他亲自裁撤、选拔、整练。
没有武器,他向洋人买,向朝廷要,费尽心机弄来劈山炮、来福大炮等当时世界一流装备。
至于西征战略,根据新疆实际情况和阿古柏的兵力部署。他从容制定“先北后南、缓进速决”的总方针。
经过精心准备,1876年3月,总督府响起三声炮响,左宗棠正式离开兰州,挥师西进。
战斗过程毫无悬念,在林则徐地图资料的指引下,行军作战都有条不紊。所到之处,清军势如破竹,盘踞新疆十二年的阿古柏军事集团被全歼。
这次战役,几乎是左宗棠以一己之力扭转乾坤的,他足以配得上“左公千古”的称号。
阿古柏被全歼,但伊犁仍被俄国占有。
俄国不是阿古柏,俄国是真正的虎狼之师。
但左宗棠不怕,年逾花甲的他命人抬着一口棺材,跟在自己身后,走在大军的最前方,以决死的方式向俄军宣战。在这种血战到底的豪情下,沙俄终于退却,吐出了已吞进肚里的伊犁。
新疆终于全境收复了,这是晚清历史上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是晚清夕照图中最光彩的一笔。
05
结语
在晚清四杰中,只有左宗棠不是科举出仕,正是这位注重于经世致用而不是娴熟八股的人,担当起了匡复社稷主权的责任。
在西征前,左宗棠曾写过一份家书:
西事艰难万分,人人望而却步。
我独一力承担,亦是欲受尽苦楚。
留点福泽与儿孙,留点榜样在人世耳。
在那个鱼龙混杂、泥沙俱下的时代,大清早已没有了指点江山的豪情,没有了秋风扫落叶的霸气。大清已经病入膏盲,垂垂老矣。
面对山河破碎,有太多“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人在醉生梦死。
当左宗棠在万里戈壁中不顾生死奋力拼杀的时候,他不可能不知道,他所保卫的江山被一群瘾君子真小人腐蚀的千疮百孔。
可是即使如此,他依然选择背对浮华,面向艰险,深一脚浅一脚的拖着身后的老大帝国艰难前行。
因为他是真正的英雄,是绝望中诞生的强者,他一生所谋求的不是荣华富贵,而是国土安宁。
他的铮铮铁骨,是维持大清身躯不倒的最后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