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市值风云
毕竟5月7日之前,它还有个正常的名字,叫“跨境通”。
雪上加霜的是,2020年年报被中喜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和“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将被披星戴帽,从5月7日起变为*ST跨境。
而在年报发布前夕,多名董事紧急辞职,在任董事林义伟、独董李忠轩无法保证2020年报和2021年一季报真实、准确、完整,*ST跨境的内部管理已经进入极其混乱、不透明的状态。
因此,4月30日,*ST跨境开盘即跌停。
披星戴帽后中小股(jiu)东(cai)们还要吃多少个跌停板,公司能不能摘帽,无法预知。
许多中小股民觉得非常突然,一直被热捧为“跨境电商龙头”的*ST跨境怎么就突然落得如此下场。
即使在*ST跨境的市值达到300多亿,被券商疯狂吹捧的2017年,在“吾股大数据”系统中的排名也低至2843名。
“跨境电商龙头”*ST跨境是如何一步步走向今天的,需要我们从头梳理。
一、上市三年就玩“跨界并购”
$跨境通(002640.SZ)$的前身是“百圆裤业”,销售西裤、休闲裤和牛仔裤,在2011年12月上市,实控人是樊梅花和杨建新夫妇,直接并间接持有65.33%股份。
此时管理层在思考,公司都上市了哎,“奉旨乞讨+财务造假免死金牌”在手,还干个锤子主业哟?!根本不需要苦守已是明日黄花的服装业,看老乡贾大爷天天拿着几张PPT吹嘘,还真吹出了几百亿市值来,自己不搞点牛逼哄哄的概念就是和钱袋子过不去啊。
杨建新夫妇也不是只有裤业这一摊生意,从招股书看,这夫妻还经营着房地产、餐饮、物业和进出口贸易等多家公司。
那么该往哪个方向突破呢?
公司曾在年报说自家线下生意是受到了“电商的迅猛发展”影响,而自己也有做进出口贸易的经验。
那不如进军“进出口贸易+电商”领域了,俗称“跨境电商”!
二、收购环球易购
2014年7月,公司发布重大资产重组预案,向徐佳东、李鹏臻、深创投、红土创投等收购环球易购全部股权,作价10.32亿,增值率高达13.25倍。
同时,向安赐叁号、信达澳银定增募资1.5亿,用于交易的现金对价和补充环球易购的运营资金。
环球易购是一家跨境出口零售电商,产品直销美国、加拿大等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环球易购主要通过自建电子商务销售平台和Amazon等第三方平台进行线上B2C销售,采用买断式自营方式运营,盈利来源是产品销售收入。
截止2014年6月底,Sammydress APP在Apple Store全美生活类排名前20。
从环球易购的审计报告看,表现相当不错:2012年至2013年的营收为1.98亿和4.66亿,同比增长1.35倍,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91万和3014.61万,同比增长1.17倍。
但归母净利率较低,连续两年约为7%。
资产科目则以现金和存货为主,2013年分别为6368.98万和6705.4万,占同期总资产比例为43.33%和45.62%,合计达88.95%,负债端仅有450万短期借款,资产较健康。
徐佳东、李鹏臻承诺环球易购2014年至2017年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500万元、9100万元、1.26亿和1.7亿。
至于业绩承诺的完成情况,此处先卖个关子。
三、3年估值飙升10倍的帕拓逊
当公司确立进军跨境电商后,传统主业裤子马上就被抛之脑后,所有相关投资全部砍掉,投入到更有“钱景”的跨境电商。
首先,11月20日,公司宣布终止IPO募投项目“营销网络和信息化系统的建设项目”,把剩余的1.4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紧接着,公司在2015年连续出手投资跨境电商有关项目,打算砸钱布局跨境电商。
下面这7个投资项目总共花了5.67亿,公司迫不及待、毫不保留地砸钱,似乎认为美好的钱景在向自己招手。
公司在2月以1.63亿估值参股7.5%,年底公司就要以约2.71亿收购40%股权,估值高达6.76亿,才过了10个月就飙升3.15倍。
由于前海帕拓逊2015年业绩承诺达成,根据双方协议,2016年10月10日,公司宣布以4.49亿现金再次收购39%股权,估值再次飙升至11.52亿。
最后,在2018年1月,由于完成2015-2016年业绩超额完成,公司拟以2.7亿现金收购剩余10%股权,估值再次飙升至27亿。
从2015年2月到2018年1月,3年估值飙升了10.16倍,通过这种资本游戏,一家二十亿级别的企业就这么创造出来。
但是归母净利润就逊色许多,2019年曾大幅下跌至1.77亿,2020年又回升至3.18亿,复合增速为48.52%,低于营收增速。
四、优壹电商的隐患
然而,并购机器一旦启动,除非遭遇滑铁卢,否则是不会停下来的。
2017年初,公司再度抛出一份重大资产重组方案,拟收购优壹电商全部股权和百伦科技84.61%股权,分别作价17.9亿和4.09亿,合计达21.99亿。
同时,拟通过定增计划募集7.58亿元用于本次交易的现金对价。
后来,由于股价跌得有点狠,方案调整为收购优壹电商,定增募资额下降至6.6亿。
毛利率和净利率都比较低,分别约为14%和3.8%,低于环球易购。
因此,优壹电商业绩高增的背后其实存在一定隐患。
不过,急于通过并购充实业绩的管理层又岂会看这点小事呢,2017年12月,优壹电商完成过户。
至此,公司的收入主要来源,环球易购、帕拓逊和优壹电商全部收入囊中。
请继续往下看!
五、跨境电商的商业模式真的好吗?
单纯看营收成长性,所有人都会觉得太特么牛逼哄哄了:公司居然从2014年仅8.42亿飙升至2018年的215.34亿,复合增速惊人地达到124.88%!
然而,就这?上百亿的营收就只有这点利润?
第一个是存货问题。
跨境通的存货从2014年的2.94亿飙升至2018年的50.66亿,占总资产比例从13.35%上升至2017年的45.12%。
相信做过实业的人都知道存货管理有多难,尤其是跨境电商这类商品种类极多,单价不高的,管理难度非常大。
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这不是投资黑洞是什么?
因此,到底是跨境电商这种商业模式有很大缺陷,还是这几家公司在现金持续净流出下获得的利润可能不真实,应该打个问号。
跨境通的故事还没有完整讲述,请各位继续往下看。
六、跨境通暴雷始末
(一)徐佳东上位
徐佳东似乎也没有掩饰自己对上市公司控股权的野心,在2017年4月和12月曾两次发布增持计划,合计增持1亿元。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2018年4月,公司首次发布实控人拟变更为徐佳东的公告。
徐佳东顺利成为公司实控人,但是留给他回忆成功的时间实在太短暂了。
2019年2月底,公司发布2018年业绩快报,预计归母净利润达10.21亿,相比2017年的7.51亿增长35%,增速明显下滑,不及券商的预期,第二日开盘低开7%。
结果在4月1日,公司发布快报修正公告,归母净利润仅为6亿元,相比去年还下滑了17.07%,让市场一片哗然。
利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环球易购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达5.43亿元,以致资产减值准备多达5.91亿。
虽然只是出现利润的小幅下滑,但此时徐佳东早已察觉情况不妙。
首先,环球易购的存货虽然只减值了5.43亿,但是2018年末公司整体存货规模仍高达50.66亿,资产占比高达41.2%。
前面提及,存货多数是服装和电子产品,很容易再度出现大额减值。
于是,徐佳东也打算不玩了,在2019年6月首次发布实控人拟再度变更的公告,9月16日宣布由广州开发区新兴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新兴基金”)受让杨建新夫妇的6.55%股权,并且把其余所有表决权交给新兴基金行使。
新兴基金财大气粗,不仅在公告发布4天后向上市公司提供借款4亿元,借款利率为9%/年,而且在11月宣布拟增持不低于3000万股,目的是加强对公司的控制权。
与此同时,自11月20日起,徐佳东通过大宗交易转让1260万股给新兴基金,比例为0.81%,金额合计为7934.2万元。
2014年徐佳东卖环球易购时获得的股票约为14元/股,2017年增持价格基本在16元/股以上,如今转让价不超过7元/股,可谓是损失惨重。
虽然不清楚新兴基金是否了解跨境通的水有多深,但是如今看来,确实是掉进一个巨坑。
(二)连环爆雷吓跑国资股东
然而,跨境通的表现还是超越韭菜们对它的想象力。
4月30日,公司发布预告修正公告,把2019年归母净利润亏损额死死地钉在27.08亿上,主要原因是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2亿和商誉减值准备1.71亿。
由于前后业绩差距过大,公司收到了证监会的警示函。
然而,公司并没有出现所谓的“轻装上阵”,形势仍在急转直下,更大的雷还在后头。
自2020年8月起,公司的董监高陆续开始辞职,财务负责人在12月2日辞职,三位董事在2021年年报公布前一天和当天辞职。
2019-2020年两年合计亏损额多达60.82亿,超过了4月30日的总市值54.69亿,是公司上市至2018年累计盈利的2.89倍。
并且,中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非标意见,主要原因是环球易购因人员流失了3/4,未能及时提供所需资料,而且对海外仓管理失控,对17.8亿元滞销存货处置无有效审批等诸多问题。
另外,由于业务开展出现重大问题,跨境通在2020年-2021年之间深陷大量诉讼,累计涉及金额多达4.3亿元。
截止2021年4月30日,未决诉讼涉及金额为1.71亿,基本是公司拖欠货款或物流费。
面对这个烂摊子,新兴基金也玩不转了,在4月30日与杨建新夫妇解除表决权委托,表决权下降至自己持有的8.47%。
由于所有股东的持股比例均不超过20%,公司目前处于无实际控制人状态。
2021年Q1,跨境通创收31.11亿,扣非净利润为0.35亿,同比大跌30.81%和71.79%,完全没有任何起色。
七、“圈钱”能力过于恐怖,连A股那么多韭菜都养不起
接下来,我们再从跨境通的募资情况上看其商业模式。
事实上,跨境通不仅不能在日常经营中赚到一分钱,其吸金能力还堪称恐怖,让融资泛滥的A股市场都大呼“养不起”。
敲黑板!此处的吸金不是指赚钱能力很强,是花钱太过凶猛,股东们和上市公司要使出各种花招筹钱。
(一)能想到的募资手段都使一遍
(二)极高的股权质押比例导致被动减持
公司股东们长期维持超高比例的股权质押,根据回复函显示,质押的资金有一部分用于支持公司发展。
早在2019年末,杨建新夫妇和徐佳东的股权质押比例均达到95%以上。
股价一哆嗦,这些股东就要被揍趴在地上满地找牙。
除了上述提到的樊梅花和徐佳东大宗交易减持给新兴基金以外,徐佳东因股权质押纠纷而被部分券商减持了超1.23%股份,目前仍处于被动减持阶段;杨建新夫妇在2020年5月被减持了0.78%股权。
根据Choice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徐佳东的股权质押比例已降至80%,但杨建新夫妇的股权质押比例仍超98%,如果股价因披星戴帽而暴跌,这些股东后续仍有被动减持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