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未来    中国  企业  服务  政策  公司  快速  上海  设备 

这些外贸企业的逆袭,藏着京东亮眼半年报的“秘钥”

   日期:2025-04-13     作者:caijiyuan    caijiyuan   评论:0    移动:http://xiaoguoguo.dbeile.cn/mobile/news/8736.html
核心提示:净收入2011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速创下公司近10个季度以来的新高;首次实现单季净收入破2000亿元,创造中国零售及互联网的新

净收入2011亿元,同比增长33.8%,增速创下公司近10个季度以来的新高;首次实现单季净收入破2000亿元,创造中国零售及互联网的新纪录。

这些外贸企业的逆袭,藏着京东亮眼半年报的“秘钥”

一家公司的二季度报有着如此亮眼表现,是不是一点都看不出受全球疫情和新的经贸格局的影响?到底是什么样的公司能够有如此逆势而上的韧性?

答案是,京东。

到底是什么让京东在全球逆境下依然能够快速奔跑?解码京东这份足够惊艳的二季度报,如果套用一句话来解释,就可以说是:一家企业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时代的进程。那么,京东到底做对了什么?

01 为“双循环”划桨蓄力

为应对全球化的不确定性,从“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到“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再到“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双循环”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必须直面和适应的一个基本面。

“时代造就企业”。具备基础设施优势和产业链、供应链基础的京东,在“双循环”下迎来了自己的时代。

今年二季度,京东对国内的多个产业带进行精准赋能,让众多外贸工厂成功转型,运用京东智能供应链,迅速打开了国内市场,在京东平台上找到转内销新路。

4月,京东旗下专注于下沉新兴市场的京喜平台推出产业带厂直优品计划,为大量工厂型、农产型、外贸型商家搭建高效的线上销售系统。

6月,京喜再次加码对外贸商家的帮扶力度,投入价值20亿元的资源,帮助10万家外贸企业搭建转内销通道,精准对接国内消费需求。为了进一步给外向型产业带“输血”,京东还从金融保障、入驻服务、流量扶持等多方面全力扶持外贸企业开展出口转内销。

譬如,一家叫“周连发”的外贸企业,疫情前其年营收可达1000万元,90%的销量来源于外销出口。但在当全球疫情暴发后,短时间内公司失去了99%的外贸订单,仓库内积压了价值高达800万人民币的库存。

然而,在京东旗下的京喜的帮扶下,周连发转型开起GF手表拼购旗舰店,在调整产品策略的同时,积极参加平台各种活动,销量迅速提升,一个月的订单量环比增长1424%。

借助于京东的电商平台帮扶,一批外贸企业在“寒冬”下甚至跑出了过去正常情况下都不敢想的速度。

当然,帮助成功企业出口转内销,为“双循环”划桨蓄力,京东也自然收获了逆势上升的动力。

02 带领制造业走上“逆袭之路”

利用电商平台的渠道优势推进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之余,京东依然把助力实体经济振兴和中国制造业发展,当作自己的使命。

今年上半年,有1137个品牌在京东平台下单金额过亿元,在这一千多个“亿元户”中,中国品牌占到八成。而借助于C2M反向定制,京东已然成为引领“中国制造”未来发展方向的重要风向标之一。

如今年疫情下的618,京东C2M就不断助力传统产业上演“逆袭之路”。

一组数据让人倾羡:京品冰箱、空调、电视品类成交额占比环比提升300%以上。其中,华为京品独家专供智慧屏电视日均成交额环比首发期提升5倍以上,京东与美的联合定制的果润维C系列冰箱日均成交额环比5月提升近4倍,小天鹅主打母婴概念的C2M京品洗衣机系列日均成交额环比5月提升超3倍。

3至6月份,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速快速回升,而京东则成为国内外品牌的最大增量场。

以至于两天前的815京东家电周年庆,美的、海尔、海信等诸多品牌高层纷纷向京东送出祝福。这些品牌企业的总市值超过4万亿,堪称京东家电的“超级粉丝团”,同时也可以说是中国制造的中间力量。

而在当前的经济基本面下,稳住了中国制造的中间力量,也就稳住了就业与经济的基本盘。可以说,在关键时刻,京东依然抓住了中国经济企稳的“关键”。

03 京东的解决方案

当然,越是在逆境之下,京东的爆发力和企业核心价值就体现得越充分,这绝非偶然,更非“一日之功”,而其实是建立在持续的投入和坚持基础上的“厚积薄发”。

这方面,京东在科研投入上的持之以恒就很能说明问题。

众所周知,从2017年开始,京东全面向技术转型。而在今年上半年,于各方发展不确定性陡增的大背景下,京东集团的技术研发依然保持了75.4亿元的高投入,也让自己继续保持了连续多个季度成为中国企业中对技术投入最多的公司之一的纪录。

目前京东拥有技术研发体系人员超过1.8万人。今年6月18日,京东在香港二次上市,超过345亿港元的募集资金也将投资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关键技术创新。

看清了这样一点,也就可以明白,为何京东的供应链、产业链在大环境不佳的背景下可以鹤立鸡群,为何在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最需要平台和供应链赋能的背景下,是京东站了出来。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微的评价,京东为现代供应链体系提供了新的标杆和解决方案。

而反过来,京东为实体经济,为“双循环”提供助力,也让自己赢得了足够的回报。今年上半年的逆势爆发,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当然,对京东来说,这种回报,不仅仅是企业业绩上的,也是社会尊重上的。

众所周知,过去京东的“重型”模式一直受到外界的疑问,但现在,京东以一种常人难以想象的方式实现了自我正名。

毫无疑问,这是对京东过去多年一直坚持“正确的方向”的一种回报。

当然,跳出来讲,我们也可以把京东的成功之路总结为,对时代发展趋势和国家需要的主动、精准顺应,即把自身主动融入国家转型当中去,实现与国家战略的共振。

无论是双循环,还是出口转内销,抑或是促进消费,发展新基建,京东在每一个赛道上都通过提前的战略预判,以未雨绸缪的投入和布局,以保障自己在社会和国家需要的时候,能够及时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

这样的企业,自然经得起风雨,扛得了大事。在逆境之下,京东的魅力显得愈发清晰。

本文地址:http://xiaoguoguo.dbeile.cn/news/8736.html    多贝乐 http://xiaoguoguo.dbeile.cn/ , 查看更多
 
 
更多>同类行业资讯
0相关评论

新闻列表
企业新闻
推荐企业新闻
推荐图文
推荐行业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