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内容的理解、作用有什么区别?
我们很多同学答题有一个习惯,看到一段话,直接去分析这段话在表达什么、怎么表达的,并没有考虑,它问的究竟是什么。
什么意思?比如有一篇文章《最小的星星也闪光》,里面有这样一句话:“李忠义在工友心中就是一座山、一条河。”如果拿这句话出题,无论怎么问,在很多同学的思路答案都是类似的。
“把李忠义的品质比成了山、河,突出他形象的高大、精神的源远流长;同时总结了上文,深化文章中心;引出下文的故事。”……
这个答案完整吗?很完整,但很有可能问题没问这么多。
可能有的同学会有疑问,我多答一点不好吗?也不是不好,我们语文的评分有一项标准,是多答,但不能错答。答案多答一些,来确保自己的得分,这是一个正确的思路。但这个多答,尽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什么范围?你需要对问题有一个基础的判断,了解它大概的得分应该是哪几点,有一两点不能确定的,我们可以“多答”,都写上。
但不是说你把跟这句话有关系的,不管它问没问的东西都答上。因为多答确实有优势,但也有弊端。因为“多答”,代表容易“错答”。比如正确的答案是3点3分,你答了5点,本来3点是对的,但多答的2点都错的很离谱,反而扣了1-2分,冤不冤?
所以答的越多,能得分的几率也就越高,但随之而来,错误率也会更高,有利也有弊。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答题能更精确一些,去分析问题,它的考点究竟是什么。
绕了一小圈,再回到我们最初的问题,一道题的理解、作用,有什么区别?
涉及到文中的某句话、某个词、某个段落,最容易出现的,就是这两种题型,这两种相似、但不一样的题型。
什么是“理解”?从字面来分析,是让你理解文章的内容,作者为什么会写这句话,这句话写的是什么,想表达的是什么?
什么是“作用”?作用,就是它在文章中有什么用。除了它所写的内容之外,还要考虑它对其他材料、故事的影响。
如果我们有一定的语感和阅读能力,我们通过对这两个词的分析,应该可以了解一下这两种题型字面上的区别,而且这应该是我们很多同学做题的时候没注意到的部分。
这就回到了最开始说的问题,我们同学看到文章中的一句话,会去考虑和这句话有关的所有方面,而且一般看到的,都是它最明显的部分。比如比喻,这句话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比喻句,但我们答题就一定会以比喻为主吗?
不一定,你要看它问你的是什么。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具体来分析一下这两种常见的类型题,它们有怎样的区别。
第一种,理解。也就是理解文章的内容,或者是分析文章内容的原因。问题一般是这样的“文章中……这段话,你是如何理解的?”“作者为什么说‘……’”“为什么这个老师会‘……’”。
我们可以体会一下这几道题,是不是都在让你理解文章中的内容。这时候,它是不是比喻、是不是文章的线索就不重要了。要理解的,应该是它在写什么,它表现什么情感,对吧?
听过我们之前的一些课程的同学应该有印象,我们经常提到一个阅读和写作中的概念,“实”和“虚”,一篇文章,或一段内容,都是由虚实两部分组成的。也就是一部分是事实、场景、情节等,这是实的,也就是肉眼可见、真实存在的;另一部分是情感、气氛、思想等,这是虚的,也就是看不到的,感悟到的。
为什么又提到了这个概念?我们刚才说,理解文章的内容,应该是理解“它在写什么”“它表现什么情感”,其实换句话说,就是理解实和虚这两个方面。
那么这种题型的思路,其实就是这么容易,实和虚,两个方面。我们上周讲了理解词语的含义,有三种情况,对吧,不知道大家还有没有印象。
理解词语,也属于理解文章内容的一部分。而我们上周分析的三种情况,也相当于是虚和实的概念。本义是事实,引申义是虚的;本体是事物、事实,象征义是思想、虚的;人物的动作是事实,心情是虚的。
比如有一道题“为什么文中说‘鼓神真的太神了’”?就这道题,如果我们把上面的思路用的比较熟练,我们不用看文章都能分析出大概的答题方向。我们试一下。
首先,它问的是“为什么文中会这么这么写”,从这来看,这是一道文章内容理解的问题,所以我们要从实和虚的角度来考虑。
之后,它说“鼓神真的太神了”。这是一个打鼓的,把鼓打的很神。从实的角度来说,这个“神”应该是手法、技艺。比如力气大、挥舞的灵活,等等。从虚的角度来说,这个“神”应该是情感、影响。比如非常震慑人心、感染力强,等等。
最后,带着这两方面的思考,去看看文中都写什么了,技巧方面,是怎么写;感染力方面,是怎么写的。这基本上就是一个大概的答案了。
所以,理解文章的内容,这算是对文章的某段话、某句话最基础的一种问法了。不管它怎么变化,我们答题的时候要把这两方面考虑完整。
第二种,作用。通俗点说就是,它有什么用?一般问法是“这段话……有什么作用?”“……这么写有什么目的?”“……写有什么好处?”我们从字面来看的话,这种题型就不能单纯的理解它在写什么了,对吧?
还要考虑它对其他部分有什么影响,这是它的用处。对其他部分的影响,这是属于文章的结构安排,我们一般叫它结构上的作用。
当然,我们也不能直接去考虑它对与其他部分的影响,答题要有一个表述过程。我们重复一下问题,“它有什么用?”,我们要先解释它在写什么,这也是它的用处。这个过程,我们一般叫它内容上的作用。
所以把上面的两部分捏到一起,就是这种题型的思路,要考虑内容上的作用和结构上的作用,两个方面。
而内容上的作用,也就是理解文章内容吧?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讲的那种题吧?所以也一样要考虑实的,考虑虚的。
为什么前面说理解文章内容是一个基础的题型,就在这体现的。文章内容的作用,算是进阶的题型。
对于理解内容,也就是内容上的作用,我们上面分析的比较透彻了。那我们重点来分析一下,什么是结构上的作用。
我们前面说的,结构上的作用,也就是内容对于其他部分的影响。所以简单来说,要去考虑材料之间的搭配关系和文章的结构安排。这算是固定的知识点了,材料的搭配,一般包括:对比、衬托、铺垫、照应。结构的安排,一般包括:线索、过渡、段落和层次的划分。我们记住就可以了。
我们举一道题当例子,比如一个雪天,环境描写,这段有什么作用?先考虑内容中的事实,“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在一个雪天”,再分析包含的情感,“烘托了某个人物……的心情”或是“渲染了一种……的气氛”,最后再考虑对结构的影响,“为下文发生……的故事做了铺垫”。
这就是基础的思路过程,它本身写了什么?它写的内容是在表现什么?它对后文有怎样的影响?综合到一起,这就是“它有什么用”。
所以这就是某一段话,它另一种类型的出题形式,它的内容可能是一样的,但我们要观察一下,它是让我们理解它的内容,还是分析它的作用。
所以,涉及到文章的段落、句子,甚至是词语。我们不要只看内容本身所包含的东西,还要看问题中的要求,字面所表达的意思。
其实这两种题型的区分,这只是一个例子,一个最常见的例子。
语文的阅读题,就是这样的,我们要有一个分析的过程。不要看到一段话,某一个词,就用固定的思维和形式,去答这道题。有的时候一道题,变化了几个字,它问的东西可能就不同了。
除了像这种最常见的“理解”和“作用”的区别,还有赏析语言、判定分析之类的题型,都有相似的成分在里面,我们在做题和学习的过程中,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阅读本身上,也要去关注、积累这些问题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也是我们学习的意义。
本文地址:http://xiaoguoguo.dbeile.cn/quote/1396.html 多贝乐 http://xiaoguoguo.dbeile.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