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企业  系统  中国  行业  公司  设备  教师    服务 

中国投资人在AI里寻找下一个万亿级公司

   日期:2024-12-27     浏览:60    移动:http://xiaoguoguo.dbeile.cn/mobile/quote/4679.html

  2024年12月10-11日,由中共重庆市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指导,清科创业、投资界主办,重庆渝富控股集团联合主办的“第二十四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大会”走进西部金融中心重庆。作为股权投资行业晴雨表,本次大会将以“万象耕新”为主题,回顾行业风云,重塑格局策略,探索价值发现,持续为中国股权投资行业注入力量。

中国投资人在AI里寻找下一个万亿级公司

  本场《人工智能+-×÷》圆桌论坛,由光速光合合伙人孙健主持,对话嘉宾为:

  刘 元 真格基金 合伙人

  宋 昶 啟赋资本 合伙人

  易 沙 广州基金 首席投资官

  张 敏 合力投资 管理合伙人

  以下为演讲实录,

  经投资界编辑:

  孙健:很高兴今天有机会来主持这个圆桌讨论,人工智能加减乘除,为什么是加减乘除?我在想,是不是可能半年前人工智能还在成(X)来发展,到今天大家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疑问和困惑,就演变成了一个加减乘除,不知道该选择哪一个符号。在开场前,还是请大家先介绍一下自己和自己所在的机构。

  张敏:我来自合力投资,主要关注早期投资,2001年进入到天使投资,现在做了23年。

  易沙:广州基金是由广州市委、市政府为推进广州产业转型升级于2013年专门设立的投融资平台,目前打造了涵盖VC、PE、并购基金等金融全产业、全产品、全服务链条。截止目前,我们累计管理基金规模超1,100亿元,并推动超100家企业上市。2024年胡润研究院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中,有24家广州企业上榜,其中14家是我们投资的项目。在人工智能领域,我们投资了商汤科技、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明星项目。

  宋昶:啟赋资本2013年成立,至今已经是十一个年头了。我们的定位是一家综合性市场化早期投资机构。基金总管理规模近100亿。

  投资了300多家企业。我本人在啟赋主要是负责数字化方向的投资管理工作,目前主要关注AI、具身智能方向。

  刘元:真格基金是一家在2011年成立的天使投资机构,总部在北京。这13年来我们一直坚持早期投资,投了许多科技公司,希望为创业者提供第一笔钱。我们也始终遵循以投人为核心的投资逻辑,所以不会做太多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也不会对投资领域进行严格划分。而是更多去寻找创始人,挖掘成功创始人和优秀创始人的特质,并支持他们所做的事情。

  今天是一个AI主题的论坛,回溯到十几年前,那时候还没有AI这样一个概念,而我们从第一期基金起就开始投资AI领域的公司。时至今日,真格的美元和人民币基金已经到了第七期,收获了很多成果。像十几年前我们投了格灵深瞳、云天励飞、今年在港交所上市的地平线、AI医疗公司晶泰科技、还有自动驾驶领域的Momenta。我在2014年加入真格后,参与了Momenta和Monica AI的投资,亲身见证并助力了这些AI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孙健:我来自光速光合,我们一直秉持着“做中国创新的全球合伙人”的理念,过去13年里,我们一直在培育各个行业的领先巨头,在AI领域从最早投资()开始到后续的智谱、基流科技等等,在早期和成长期做了一系列的投资,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讨论AI的发展与投资。

  结合大家对这个行业的观察,想了解一下目前各家机构和各位投资人在投资的侧重上如何考虑布局?现在有很多方向,例如具身智能、生成式AI、AI+医疗、自动驾驶等等,都对AI有新的要求,那由此而引发的投资侧重点会有什么不一样的思考?

  刘元:刚才提到我们的投资思维是一个基于弱者逻辑的底层思想,这意味着我们并不觉得自己比同行或创业者更早知道该投什么项目,或者更有预见性地判断什么值得做。所以,我们通常是事后回顾,看看那些最打动我们的创业者最终选择了做什么方向。

  回顾过往,如果在AI层面来看,就像之前提到的十年前有做计算机视觉(CV)行业的公司,那时候其实还没有AI的概念。再比如我们投AI医疗的时候,风口也尚未形成,我们肯定希望在风口形成之前,在我们自己都还没意识到这会成为资本市场风口的时候,就能投资到好的创业者。否则等到行业热点已经形成的时候,对我们而言就太晚了。

  大概在五六年前,我们投了很多半导体公司。如今这些公司已经成为国产AI芯片领域里的独角兽公司。包括我们当时投月之暗面,也是秉承着投年轻、优秀的、技术最强的连续创业者的思路,从而成为其第一轮投资人。回头来看,不管是底层的芯片,还是大模型,亦或是上层的应用,包括中间层和服务,我们都投资了很多公司。

  今年我们察觉到投资人的心态和去年有所不同。去年所有人都在投大模型,那时普遍认为如果做应用就没有竞争壁垒,你使用别人的模型做应用,那就是套壳。但到了今天,我们发现没有人再这么说了,要是现在还强调公司必须有自己的大模型,反而会被认为很不懂行,毕竟大模型自身已经被视为一种贬值非常快的资产,所以风向的变化很快。

  我们没有在追风,而是一直在观察风。在今年我们投的项目里,有一半左右做的是偏硬件类,比如模型在硬件层面上的应用,像用于机械臂或者陪伴机器人等方面。当然,我们也会继续投资各个垂直行业的AI应用,也就是更传统意义上软件层面的产品。只是在大模型领域,今年我们确实没有看到太多新的创业者。

  宋昶:这波大模型我们很早就自上而下进行了系统化的研究,将其大致分成基础大模型、AIinfra和应用层,我们也根据过往投资数字化的经验,分析了中国商业环境的特性,和美国之间其实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的,这直接影响了最终产业链中具体哪些环节更具备发展前景和投资前景。另外考虑到啟赋作为人民币早期投资机构的一些能力禀赋和投资特点,我们早在这一次AI刚出来就决定把重心聚焦在应用层的研究和投资上。

  在应用层的选择上,我们在软件和硬件应用两大方向上,选择了把更多的重心放在深度挖泛硬件领域的投资机会上。所以这两年我们一直在重点关注布局这一块,小到可穿戴的智能硬件,大到具身智能,相继投资具身智能的触觉传感器的公司帕西尼、国内首家AI陪伴类硬件跃然创新、创新的消费级ai家庭健康管理硬件杉木科技,今年我们又投资了针对具身智能算法的自变量。这些公司在我们投资后基本都比较顺利地获得了后续的融资,整体发展还是不错的。啟赋在这一块也提前找到了一些机会,率先做了一些布局。

  易沙:近年来AI赛道一直很火,而且整体上看,AI技术还在不断迎来突破性的发展。我们多是从产学研结合的角度关注AI行业的发展,比如按照有关统计,产业界2023年共推出了51个著名的AI模型,学术界推出了15个,产业界与学术界合作推出了21个。总体上看,在全球范围内,AI的拓展在不断落地与深化,也会对整个实体经济产生深远影响,我本人也对AI将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从国资投资的角度,我们比较早关注到AI领域的爆发性增长机会,但并没有特别看好或只专注于某个特定行业或赛道,而是主动提前布局,投资项目覆盖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的主要热门领域,努力实现多点开花。

  未来我们还是会持续关注AI革命在中国的演进。其中,智能网联和新能源汽车一直是广州重点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会持续保持关注;人形机器人领域,我们也做了一些投资布局,非常看好这个赛道的前景;此外,我们还比较关注垂直行业大模型,因为垂直行业大模型的落地是基于高质量的数据集,能够体现人工智能与高端制造的结合,我们会在这个方面挖掘和深耕。

  张敏:我们做天使投资,通常还得看着资金来投,目前主要的专注点是在应用层,大模型、具身机器人等等尽管也很想投,但很有可能我们的投资额没有那么多。

  关于人工智能我说一下自己的一些观察,当年很有幸跟真格一起投了格灵深通,号称中国科创板第一的人工智能企业,我们现在已经退出了。这几年人工智能这么火,从天使投资的角度,我们觉得这个版块里谈不上什么赛道,因为人工智能已经无所不在,只能说按照投资方向、投资逻辑把它分解成几个细分赛道。我们用过人工智能大模型之后兴奋得睡不着,跟被投企业发微信、打电话、甚至飞过去跟他们说:如果五年内不拥抱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浪潮就会把你打死,而不是竞争对手。

  所以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说,每行每业都必须拥抱它。去年在AI行业转了一圈之后,激动得跟几个朋友凑了点钱,把Open AI、XAI等等全部投了一遍,可能国内很多天使基金都做不到这些,但我们还是会根据自身所长灵活地去投入。

  总体起来就是两点。第一,应用层我们会怎么看;第二,当被投企业转型走向垂直应用,自己那个行业的互联网向AI应用转型,我们就会追钱给他,让他继续去做。这是我们的两个方向。

  孙健:从各位的投资实践来看,我们从早期到成长期,再到晚期的项目,包括AI各个层面,从大模型到应用、甚至跟硬件的再结合,都有很多投资的案例和方向。整个人工智能还在一个更大的维度上给我们这个行业提供投资机会。

  顺着这个趋势,未来的投资方向是会迅速再缩窄到某些大家高度共识的赛道里,还是像刚才张总讲的,AI其实是一个赋能型的东西,各个赛道都会有机会?想了解一下未来大家会去重点关注的领域,下一步会在哪些方面考虑更多的发力?

  刘元:刚刚提到的Scaling Law也是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去年的所有硅谷和中国的从业者都觉得Scaling Law好像遥不可及、看不到上限,但今年国内外意识到预训练的边际效应递减了。所以还是回归到前面讲的,我们不追风,所以只找厉害的创业者,看他们在做什么。

  那下一步怎么办呢?今年是真格成立的第13年,有意思的是,今年我们所投资项目的创始人平均年龄是历年中最年轻的。今年投的项目创始人80%都是90后,还有几个是00后。这听起来很年轻,不过细想一下,90后如今也已经三十多岁了,2000年出生的现在也都24岁了,所以也不是那么夸张地年轻。拿当下在硅谷最火的项目Cursor来说,它的CTO是2001年出生的;Perplexity的创始人也刚刚30岁,都非常年轻。国内六小龙中讨论度非常高的Minimax和Moonshot的创始人也都是90后或者准90后。

  再回到最初我们探讨的那个问题,也就是我们究竟能在哪些地方发力呢?我们不知道明年大家会说预训练比较厉害,还是 infrastructure(infra)有机会,亦或是应用层面存在机遇,投资人本身都是慢一步,但羊群效应又特别强。

  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是,不管是PC时代,还是移动互联网时代,这些创始人都是在整个创业周期中不断积累经验,在战争中学习战争。有不少创业者创业很多年,但依旧很年轻。比如有些创业者在22、23岁开始创业,期间经历了一些失败,或收获过一些小成功,到了27、28岁或30岁出头最好的状态时,和熟悉的老团队一起,开始进行一次新的创业。今天我们所投资的创始人中,有40%都是曾经在上次创业就获得过我们支持的创始人。

  因为真格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投资机构,所以所有的问题都会回到人的话题上。当我们去寻找下一步值得投资的人时,会非常重视年轻优秀、有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对先进行业技术有深刻欣赏和理解的人。在过去,创始人往往需要具备较强的实战能力,运营经验至关重要。很多这样的创始人能够管理大规模的团队,有过销售方面的经验,年龄也会偏大一些。但现在这个时代,对技术的理解越来越关键,创始人不一定需要具备运营的经验,更多的是刚从学校出来的年轻人。他们未必毕业于名校,但在很年轻时就展现出了技术天赋。有从0到1动手能力的创始人,就是我们下一步最看重的创始人。

  孙健:真格的打法还是以人为本的打法。

  宋昶:我们这两年在策略上并没有做过多的变化,或者说我们一开始可能就跟主流投AI的机构思路不一样。首先我认为其实这一波AI技术的发展从GPT3.5的质变到来之后就一直处于量变阶段。从那一刻开始我们就认为AI其实已经到投资应用的合理时机了。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在一些垂直场景和硬件形态上找机会。

  从AI延伸出来的具身智能还在发展的初期阶段,如果要跟大语言模型做类比,具身智能目前可能连GPT2.0阶段都还没有达到,这里面蕴藏着非常大的技术进化的机会。我们认为现阶段已经到了合适的进入时点,因此花了大量精力放在具身智能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寻找拐点型的投资机会——一些可能已经临近产业化、临近爆发的可行性更高的技术或技术应用,比如像传感器。之所以投多维触觉,是因为我们发现这个行业已经有新的技术路线,并且已经非常接近、甚至达到了可量产可应用的节点;而比如仿生嗅觉传感这一块暂时还没有一个可以商业化的技术,下游需求也暂未释放,所以我们研究过后决定还是先观察。

  面对类似大模型这种革命性技术的大机遇,我们也不希望自己过度焦虑或过度乐观地看待这一技术的能力边界,我们会去寻找其底线性机会。就是假设这个新技术进一步迭代发展可能会面临停滞不前的风险,也仍然可以基于现有进展达到高确定性的、范围性落地的机会,我们会去寻找这样的场景机会。

  孙健:各个垂直领域都有我们的机会,具身智能刚好处在关键时间点,还是要抓商业化往前的势能,更努力地冲上去。

  易沙:我们早期投人工智能,首先关注算力、算法和数据等AI基础,算力相当于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算法是发动机,数据则是燃料,三者都是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近一两年来,我们认为AI还是要往应用场景上走。原来在2000年前后,我在一家知名互联网公司任职,当时中国互联网产业能够实现蓬勃发展,主要就是依靠应用层面,要让大家都能用起来;正如刚才张总提到,各行各业都无限拥抱人工智能,才能知道人工智能多厉害,情形与当年互联网快速发展类似。我们还是觉得,AI是个工具,需要应用到各个场景中,在具体的行业和实践中解决问题,包括提升企业产能和效率等,这才是发展AI最主要的意义。

  在这里分享一下我们主要的投资逻辑:第一,关注重大技术革新所带来的性能突破和应用拓展机会;第二,充分考虑市场上涌现的AI应用场景和机遇,分析需求和付费意愿。比如在老龄化趋势下,家里有老人的对养老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的需求就很实在;家里有小孩,也会希望有机器人帮忙带带孩子。这类应用场景会产生很强的付费愿望。第三,重点考察它的数据资源,比如做垂直行业的人工智能,数据资源是关键。拥有高质量、海量的优质数据,是我们很看重的一点。第四,投资最后还是要回到人身上。我们投资还是投人、还是看人,我们会关注创始人和科学家团队,关注公司是否具有行业的独创技术和深厚的科研实力,以及持之以恒的创新能力等,人工智能需要持久的坚持,希望创始团队能够不忘初心、一如既往向前走,这是我们选择人工智能最看重的四个方面。

  孙健:不光要看垂直应用,还要看具体的应用。

  张敏:我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分享一下我的理解。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是它会有相似性。我们看当年互联网对整个行业和全球的重塑,可以推测一下大概人工智能会怎样,有几点可以看得比较清楚。

  首先打个比方,今天大家乐此不疲地讲人工智能,如果我还是一个执着于投资互联网的人,可能已经被踢出群聊了,因为互联网已经是20年前的领头技术和关键词了,那么很有可能用不了多久,人工智能也不会再被大家单独提出来,因为它的爪子会融进方方面面。到那时,一个从没投资过人工智能项目,或者不跟随着人工智能潮流一同成长的投资人,可能就很难募资,甚至可能即便手头有资金也投不出去。所以从这点来说,目前“人工智能”虽然是个可以单独拎出来证明自己的关键词和标签,但或许很快也会和“互联网”一样,融入到应用层的方方面面,且大家习以为常之后,成为基础盘,反而不再值得作为某种标签被单独提及。

  第二,互联网最后跑出了万亿级的公司,人工智能相关也一定会出万亿级的公司,而且从理论上来说应该比互联网出来得更快。只是很遗憾,现在除了大模型之外,还没有冒头的项目,但我坚信一定会有,我们只是要找到它。不仅如此,我相信万亿级人工智能催生的行业也会出现,大家都认可人工智能不会输给互联网对人类的重塑,甚至十万亿级的行业可能也会有,只不过立足当下,我们暂时还不知道在哪。虽然现在的经济环境不如预期,但我们仍然坚持信困难可以克服。我们身在历史当中,天天见证历史,此生何求。

  孙健:人工智能一定会像互联网一样无处不在,会给投资者带来千倍、甚至万倍回报的可能,这是在给大家鼓劲。我们怎么能够抓住这个筹码,命中成功AI企业,有没有一些秘诀可以跟大家分享?

  张敏:很遗憾,这个问题我没有答案,如果有答案也不会告诉大家,因为太值钱了。刚刚在会议室的时候,你问了我一个问题:干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还在干,支撑点是什么?其实这就是一个支撑点。

  我做了20多年天使投资,为什么还有激情,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充满希望,就是这么想的:身处历史洪流,一定要抓住这次人工智能的机会,成为真正的参与者,才让我此生无憾。互联网我只投过一个100亿项目,我之所以还激情满满地接着做,就是有个朴素的梦想,等老了告诉孙子孙女,你爷爷当年投过一个万亿级公司,非常通俗地说这就是我现在存在的意义。

  除此之外,从基金的角度,中国一定会出现新的万亿级的公司。在做项目上,除了我们所见所交所合作的人之外,如果问我其它的诀窍,我说一句非常坦诚的话,可能运气更靠谱一点。因为投一个万亿项目没有所谓的路线图,运气很重要,但是运气是有前提的:

  第一,要永远留在牌桌上。如果不在牌桌上、不经常看(项目),就永远没有机会。第二,要深度地独立思考。思考非常重要,思考不一定能让你投 中万亿级的伟大企业,但能让你的概率更高一点,而且一定要深度思考。第三,要在正确的圈层。有时候伟大的企业是在圈层中被抬起来的,身处正确的圈层,认识新生代都很重要。这三点不代表直接命中,但一定会提高概率。

  孙健:非常坦诚,但也给了我们方向——待在牌桌上,深度思考。

  易沙:从国资投资人的角度看,第一,要看整个宏观大环境以及行业的发展进程。近年来一级市场投融资遇冷,可能部分投资机构也偏谨慎,但有一点不容怀疑,就是大力发展AI与高科技、硬科技,一定会是一个长期坚持、一以贯之的重点方向。第二,要看项目本身的基本面,包括技术路线、是否有技术突破、商业模式等,这是投资人常规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第三,与其倾尽所有押注一个赛道、一个项目,我们更倾向于多研究、多看不同赛道和企业,尽量做到布局全面、多点开花。第四,我们需要弘扬耐心资本的导向。虽然当前人工智能行业红红火火,但是距离真正落地、出成果,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尤其从国有资本的功能出发,我们需要多一点耐心,陪伴企业一路成长。

  至于将来,人工智能行业会不会出现像英伟达那样的大型“巨无霸”公司,我判断是肯定会的,而且很多电影已经开始在拍了。比如刚才提到的家政服务机器人,在家做家务、带孩子,是人工智能生活场景很具体的运用体现;再比如仿人的、人性化的机器人,很多电影很早就在拍。面对这些真实需求,如果真的能够实现这些场景的应用,无疑是在造福人类,那么就真的有可能因此出现一个“巨无霸”公司。当然现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还面临不少问题,下判断还早了一些。

  我们可以多关注某些领域的增长机会,比如大数据和云计算领域,而在应用方面,可以重点关注工业4.0下的AI制造,以及AI+生物医药,还有金融、视觉、智慧城市等领域。

  孙健:我们要广覆盖,有耐心,关注技术变革。

  宋昶:关于提高成功率,首先我觉得暂时很难从结果上印证,这个赛道还太新,项目都还没有退出,还处于比较早期的阶段。不过我坚信不论是什么赛道,想确切提高成功率的最好办法就是用笨方法——把这个赛道系统性的跑一遍。比较幸运的是,新赛道跑一遍的难度其实并不大,具身智能也好、大模型赛道也好,其实公司数量不多。

  比如具身智能赛道,把整个产业链主要的公司全部都接触一遍也花不了太多时间。我从前年开始看具身智能,现在国内具身领域各个产业链环节的公司都直接或间接了解过,只有这样才会有一个全局观。就像一个沙盘摆在你面前,知道哪些产业链相对成熟,已经进入同质化竞争态势;哪里的市场还欠发展,但技术已经来到了临界点;有哪些领域虽然欠发达,但技术离成熟和产业化还很远……这种情况下哪怕你的子弹有限,没有办法每一个点都覆盖到,也能够有一个很明确的投资权重顺位,而哪些领域值得当下去投,还有很大的非共识机遇。假设真的存在一些技术路线还没有收敛,可能还有多个技术路线在齐头并进,这种情况下确实也不排除尝试多个公司都投资的思路。

  孙健:前面靠运气,靠覆盖之外,宋总提出了靠努力,多去了解这个行业,把技术挖深挖透。

  刘元:目前的三个要素都很重要,可能需要综合来看。记得2015年我刚加入真格不久时参加了红杉资本10周年大会,他们在硅谷统计了所有厉害项目创始人的年龄情况,在2015年,那些做出最伟大公司的创始人大多是1988年出生的。如今到了2024年,距离那时已经过去了九年,如果那个规律仍然有效的话,那么今天能够做出最伟大的新时代创业公司的创始人,大多应该是1997年出生的。刚刚提到的一些硅谷公司以及国内的公司,确实都符合这样的规律。

  虽然我们也投一些中年创业的创始人,但我们总说自己是年轻人的天使,在他们一无所有,既没有什么资源,也没有什么背景,仅有一腔理想和热情的时候,我们就投资他们。

  我们很愿意去相信年轻人。就过去一年来说,我们所投资的创始人80%都是90后。之前真格内部有一本所有人都会去读的书,名叫《Super Founders》,里面总结了所有厉害的创始人所共有的特点。比如在PC时代的比尔盖茨、扎克伯格、乔布斯还有马斯克。他们的性格各不相同,但他们都是很早就开始创业,并且在创业过程中不断积累复利效应,摸索如何当好一个创始人和CEO。

  在2014年的时候,IDG做了一个针对90后的计划。现在回头去看,这个计划确实抓住了很多90后,而这刚好是十年前的事情。当时的90后就是今天的00后,我们现在非常重视这些年轻的创始人。而且我们明显感觉到现在年轻人成熟得越来越早,成长得越来越快。他们的聚集效应也很明显,因为那些做出与众不同选择的年轻人,往往会与志同道合的同类相聚在一起。投天使就是投人,也就是参与到人的未来发展中,当我们决定参与某个人的未来时,我们只能通过观察他的过去来做判断。我们相信如果一个人未来能展现出与众不同之处,那么他的过去必然也有着不一样的地方。而且,过去所具备的那些独特之处,通常不会等到很晚才有所显现。这种独特或许并非体现在财富方面的成功上,但往往在较早的时候,我们就能察觉到这个人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

  “长得高的人有很多,但当姚明坐在餐厅里,大家总能一眼把他认出来。”这句话不是我们的原创,但非常深刻的影响和塑造了真格对我们的要求。我们需要找创业者中的“姚明”,也就是要找到那些在很早的时候就能展现出与周围人截然不同特点的人。去找异类,这是我们一个很关键的投资理念。

本文地址:http://xiaoguoguo.dbeile.cn/quote/4679.html    多贝乐 http://xiaoguoguo.dbeile.cn/ , 查看更多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相关行业动态
推荐行业动态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鄂ICP备20230017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