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借助AI生成内容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开始尝试通过AI撰写论文。尤其在毕业季临近之际,AI软件的使用流量剧增,甚至出现了一些平台因用户涌入而导致的卡顿现象。这一现象引发了关于AI写作的热烈讨论,作为一种新兴的辅助手段,它是提升学习效率的工具,还是学术诚信的威胁?
据统计,约有80%的大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尝试使用AI,很多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感叹,使用AI的速度明显高于自己的手动创作。一位来自山东省的小语种专业的学生表示,AI不仅能帮助翻译外语文献,还能够规范论文的格式和排版,让他们专注于研究内容本身。然而,另一位翻译专业的同学则指出,AI在处理专业性强的知识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其结果可能导致错误的理解。
专家们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分析。一方面,青岛某高校的翻译老师指出,AI可以帮助那些外语能力欠缺的学生理解外国研究文献,克服语言壁垒,提升学习效果。然而,济南高校的一位教授则强调,AI生成的内容缺乏自主思考,这样的论文恐怕无法体现学生对于选题的研究深度,最终可能导致“流水线”文章的出现,损失学术研究应有的价值和意义。
在此背景下,一些高校已开始出台相应政策来应对这一新情况。如复旦大学已明确禁止在本科毕业论文中使用AI进行原始数据生成、实验结果改变等。而福州大学、湖北大学则开始对毕业论文进行AI代写检测,以脚步铿锵地走向维护学术诚信的道路。
回到学生的角色,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提到,教育与引导是关键。他建议,学生应如同对待其他学习工具一样,合理使用AI。它应当被视为一种辅助学习的手段,而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快捷方式。通过合适的引导与管理,才能确保学生将重心放在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的提升上。
本文地址:http://xiaoguoguo.dbeile.cn/quote/8526.html 多贝乐 http://xiaoguoguo.dbeile.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