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包果然是最诚实。21万的C6哪儿哪儿都是缺点,12万的C6怎么看都顺眼。
在刚刚过去的3月,向来“低调内向没有存在感”的东风雪铁龙C6,一夜之间成了流量担当。因为它“降价了”。“综合补贴9万元”的海报一出来,无论是哪个平台,无论是视频还是图文,只要带上“东风雪铁龙12万买C6”几个字就是爆款。不管你内容是买到了,还是买不到,甚至开个直播“连夜开车去武汉买12万的C6”都能引来上万的观看。
雪铁龙仿佛开挂一般,着实把流量玩明白了。
流量 销量
当然,销量也有了。今年三月,随着东风雪铁龙C6和C3 XR限时直享政策的有力实施,让这两款车型再次爆火出圈,消费者的购车热情空前高涨,导致各大经销商现有车辆资源在短时间内抢购一空。特别是作为3月价格大战的代表,东风雪铁龙C6和C3 XR两款车,三月份上险数据分别为4086辆、8417辆,环比增长3143% 、8072%,同比增长1276%、5227%,销量大幅度增长。
是“流量”带来了“销量”吗?当然不是。真香的还是价格。正如网友调侃的那句:“21万的C6哪儿哪儿都是缺点,12万的C6咋看咋顺眼。”原本指导价为21.19万元、22.68万元的雪铁龙C6共创版和C6舒适版,两款车型,厂家和湖北政府的综合补贴最高达到9万元。最高9万元的价差,想不火都难。除了C6,这轮活动对包括小型SUVC3-XR在内的东风雪铁龙其他车型,也有不同程度的补贴。
质量 服务
当然,谁都知道“以价换量”只是权宜之计,但被价格吸引而来的用户,会因品质和服务成为雪铁龙更长久的伙伴。
不可否认,这些年随着雪铁龙在中国市场销量的下滑,关注度也跟着一路走低。更委屈的是,雪铁龙车型虽然在老车主中有着不错的口碑,但就是因为存在感太低了,消费者在购车时,甚至都会忘记把雪铁龙写进候选名单,不管是C6还是C3-XR。“空有一身好本事,却连参赛的资格都不给”。牺牲一部分价格,为自己争取一些机会,也让更多了用户接触到雪铁龙的车,感受到雪铁龙的品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价格可以降,但品质不会降。在我心中,雪铁龙就像是那种面对压力,努力卷自己的踏实人,无论是品质,还是工艺,雪铁龙都是严谨的。比如,诞生于东风集团和STELLANIS集团的”全球新一代标杆工厂的凡尔赛C5 X,包括冲压、焊装、涂装以及总装在内的四大车间,均采用了行业领先的智能化设备,实现高度自动化生产。整车开发全面覆盖E-NCAP、C-NCAP、C-IASI等要求。通过CAE仿真分析近百类工况、近千项安全指标、近万次优化升级,同时历经七轮实车碰撞试验,曾荣获2021中国十佳车身大奖。仅PHC自适应液压稳定技术减震器一项就有20项专利。配件的供应商也全是国际大品牌,比如爱信的8AT手自一体变速箱、博世的ESP 9.3车身稳定系统等等,产品质量毋庸置疑。
更值得提起的是,不管顺境逆境,雪铁龙的服务从不打折。消费者能够在东风雪铁龙全国网点享受“五心守护行动2.0权益”,包括10项创新的亨策、5项升级政策和3项延续政策,以此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品牌理念,并让用户”买车放心、用车安心、服务贴心、换车开心、一路同心“,最终让服务从”满意“向”信赖“进阶。
四三说
对于三月,东风雪铁龙率先降价,在汽车行业引起轩然大波这一事件。行业各方确实褒贬不一。有的品牌迅速更近,在3月这个传统淡季,激起一波小高潮。有的却说雪铁龙不讲武德,一言不发就掀桌子。但在我看来,多年被市场忽视的雪铁龙,只是不想继续坐在场外的冷板凳,不过为自己争取一个上场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