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有“好心办坏事”的经历?
你是否经常有“找不到能帮忙的人”的烦恼?
你是否有“求人帮忙张不开嘴”的困扰?
帮助,是一个人们无比熟悉而又非常朴素的词语。其意思看似简明,任谁都会以为自己再了解不过、再熟悉不过,毕竟这样的场景在人们的生活中实在是太常见了。
但是,司空见惯并不意味着人人都明白、都会,反倒是很多人错拿耳熟当擅长,俯拾即是便误以为能够手到擒来。
人们往往认为帮助关系的双方天生就具备帮助与受助的能力,如果帮助低效、无效或者产生了糟糕的后果,通常会尽数将原因归咎于求助者,却全然不顾很多人对如何帮助他人和被他人帮助其实相当懵懂。
在任何一个帮助关系中,求助者会不自觉地“处于下风”,助人者则会有意无意地“自恃高明”。
如果助人者不假思索地就对“假问题”给出建议,则极有可能错过真问题,帮助的实际效果就会很差。
还有些求助者,一旦把(真)问题讲出来,就会松一口气。他们会认为接下来都是对方的事情,自己最多只需要按照建议行动,至少不用再费脑思考了。
然后助人者就会发现,这次帮忙解决了问题,下次类似甚至同样的问题再出现时,对方依然不知道怎么办。
帮助,本质是一个社交过程,是人际关系的一种体现。
无论是求助者还是助人者,他们的内心活动都会反映出其如何看待自我价值,以及如何看待他人。
有的人会关注帮助的过程,客观评价自身能力,量力而行并且真诚沟通,让彼此都感到舒服;
有的人则只关注帮助的结果,“帮上了”会皆大欢喜,“没帮上”则会一方自责、一方抱怨。
作者认为,助人者有三种可以选择的角色:
1.提供信息或服务的专家
2.对问题进行诊断并“开出处方”的医生
3.聚焦于如何建立对等人际关系、厘清需要何种帮助的过程咨询师
这三种角色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需要在提供帮助的过程中适时转换。
助人者在一开始应该扮演过程咨询师的角色,以更好的获得有效信息,让双方建立平等关系,达成互信与理解,之后再选择是做专家还是医生。
作者认为,影响关系有效性的关键既非求助者遇到的具体困难,亦非助人者的水平,而是双方确定真正所需帮助的沟通过程。
这个沟通过程要最大限度地让求助者和助人者建立平等的关系,进而确保助人者能为求助者提供名副其实的价值。
在沟通初期,助人者要仔细观察和聆听求助者。即便遇到的情况与之前的经历类似,助人者也不能先入为主,用固化的思维下结论。
助人者要用心思考求助者需要的帮助是什么,尤其是在求助者表达需求之后,仍然要思考其背后的真正需求,并且提出适当的问题引导对方想清楚、说明白。
这种问讯,实际上是在探究盲区,找到问题的真相和最终的需求。
此时要求助人者保持开放的心态,释放出乐于接受新信息的信号,这样有利于求助者放松心情,建立互信关系。
比如说,有人问你某条路怎么走,你不妨问问他的目的地是哪里。有可能他就是去这条路,也有可能是想通过这条路去其它地方,却不知道还有更快捷的路线。
这样的问题,并非是助人者不信任求助者,而是让双方达成一种共识,以更有效地实现帮助。
帮助别人和接受帮助,看似平常,实则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