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父母会发现,在育儿过程中,自己常常会陷入这样的困境:
看到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如对作业拖拖拉拉,到睡觉时间总不肯去睡)时,心里一开始想的是,“啧,真是让人看不惯!”;
随后转念一想,“算了,忍一忍,不要又跟上次一样,这次就随他去吧”,想看看孩子接下来会怎么做;
之后便看到孩子继续在拖拉,或是程度升级时,心里的火便慢慢升起来了,“越来越过分,真是忍无可忍”,于是便开口了;
但谁知之后孩子仍不听,“气爆!不骂不行了,真是欠揍!”,火气大发,开始跟孩子“宣战”,吼了孩子;
吼完之后,孩子在一旁哭着,一幅委屈样,父母自己心里的火也慢慢降下来,看着孩子难过的样子,也不禁又心疼又内疚,“唉,怎么又是这样,怎么老是控制不住自己呢......”
在“看不惯—好好说—忍无可忍—开吼—内疚”中反复循环,明明一开始是想好好跟孩子说的,但却在不知不觉中,演变成吼孩子。
这让不少父母很是苦恼,不知道到底该怎么才能好好跟孩子沟通,也担忧着这样情绪化的沟通会伤害到孩子。
总控制不住吼孩子,该怎么办呢?
奇奇妈妈:
“我每次都告诉自己要好好说话,可是总是控制不住吼孩子。就最近的事情,早上起床要送我儿子上幼儿园,但他一直在赖床,穿个衣服都磨磨蹭蹭。
我和他爸着急上班,只想把他赶紧送过去,于是我忍不住,狠狠地吼了他一顿,导致他一路哭哭啼啼地进了幼儿园大门。
来到办公室,看到儿子进校门时的打卡照片,发现儿子一脸的难过,嘴巴噘得老高,样子非常委屈,我的心里顿时感到很内疚、很懊悔。
唉,类似这样的例子生活中还有很多,我还发现孩子也越来越频繁用吼来跟我们吵架,我想给他做一个好的沟通榜样,也不想再看到孩子因为我们的情绪化沟通而委屈难过的模样,但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做才好。
也有在网上看各种育儿视频,但有时在情绪面前我学习的那些方法都是失效的......我真的是一个不合格的妈妈。”
对于爱孩子的父母,每次对孩子发一分钟的火,可能需要用一整天一整夜来懊悔。
在奇奇妈妈的心中,或许有着一份“好妈妈”的评分表,每一次吼孩子,都会让自己被扣分。
在事后的懊悔中,内疚心疼孩子之余,可能还有着对自己的自责和身为父母没有给孩子做好表率的挫败感。
明明想要好好地跟孩子沟通,却总是控制不住地吼孩子,这也让人觉得很无力;
而在更加严格苛责自己之后,却只会让自己更加难以控制情绪,更多体会到挫败感和失控感,自我怀疑,对自己失去信心。
但其实,我们不可能做完美父母、满分父母,但我们可以做真实、不断成长的父母。
真实的父母,便会有真实的情绪;成长型的父母,便能与孩子形成合作的关系。
为人父母,无法忍受孩子的某些行为是正常的。
孩子做事情拖拉啦、乱丢玩具不肯收拾啦、吵着闹着要买新玩具等等,可以说,整个育儿过程就像是父母做接球练习:
孩子会不断向父母“投球”,如何接住、并很好地把球打回去,让孩子也能接住球,往往体现出了父母的涵养和能力。
在过程中,孩子投出来的球有的角度清奇、有的高有的低、有的难以判断落球点,作为接球方的父母会很累,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反应。这都是真实、正常的反应。
但大多数的我们,很少愿意在孩子面前表露出来,在孩子做出一些我们无法接纳的行为之后,假装接纳,但最后忍无可忍,便又是各种日常“吼孩子”。
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假装接纳,孩子都是能看出来的。
心理学有一个概念叫做“麦拉宾法则”,也被称为“73855”定律。
这个法则说的是:人们对于一个人的印象,只有7%来自于你说的内容,38%来自于你说话的语调,而55%来自外型与肢体语言。
我们的非言语信息,如说话时紧皱的眉头、不自觉加重的语气、紧绷的脸部等等,比起我们说的内容,孩子更快接收到的是这些。
而我们明明说着同意的意思,可传递给孩子却是相反的感受,让孩子陷入两难的困境,不知该如何是好。
同样地,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时,表情、动作、语气、语调等传递的情绪是愤怒的,孩子接收的信息有93%都是父母的脾气,剩下的7%才是我们最想让孩子听明白的道理,而此时孩子也往往是听不进去的。
这也是为何我们学习了那么多处理情绪的方法却还是失效的原因。
面对内心翻涌的情绪,在应对、处理之前,我们需要先去面对、体验。
所以,在感觉到自己的愤怒、烦躁时,觉得自己可能接下来没办法耐心跟孩子沟通时,不如先按下暂停,给自己一点时间和空间,等待心情的平复,例如先转身去洗把脸、做一下深呼吸、或是到阳台看看风景等。
要知道,父母是人不是神,用真实的自我情感来界定孩子的行为对着自己来说是否可接纳,更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亲子关系的发展。
那么,在做回我们真实的自己后,有哪些沟通技巧来帮助我们解决应对类似的情况呢?
1)积极的倾听
有时候,当孩子自身的需求没被满足时,他便要“投球”了。
例如孩子说自己不想吃饭了、说不想做作业了、或者是跟小伙伴闹矛盾,人家不跟他玩了......孩子说得很简短,也难以准确地说出他到底需要什么;
而作为“接球”方的我们,可以学会解码孩子到底想说什么,用一些接纳性的语言来一步步引导孩子打开心扉,让孩子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
我们可以用一些不带任何意见的回答,比如说“嗯,哦,继续说吧,我听着呢”、“真的吗?快给我讲讲”、“发生什么事了呢?”等等;
在孩子讲述时,积极倾听,然后学着去解码孩子所讲内容背后他的需求、情绪,并把自己的解码信息反馈给孩子验证。
而积极倾听处于遇到问题的孩子,不仅可以让孩子的情绪得到释放,还可以让亲子相处中多了尊重和理解,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同时,也能帮助孩子在与父母沟通聊天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更透彻的思考,尝试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案,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主,更有责任感。
2)以“我”出发,跟孩子讲出自己的真实感受
在这场投球练习中,有时候孩子发球了,但我们父母不一定有精力去接住这个球,有时因为工作太累人,有时我们自己有其他要事要处理,就像奇奇妈妈讲的例子,自己也急着上班。
这时候,我们便很容易变得烦躁,不自觉地会去吼、指责孩子,说“你很烦啊!”、“你能不能不要那么拖拉!”、“你不要那么挑食!”等等。
这些其实是把矛头指向了孩子,被孩子理解成父母对他的评价、指责;而这样的谈话方式也往往容易引起孩子的防御和攻击。
而相反,当我们去觉察自己的感受,并说出自己的感受时,或许会是不一样的结果。对不可接纳行为进行描述,然后说出作为父母的感受,和这个行为的实际而具体的影响。
例如当你工作很累回到家,只想安安静静地躺着时,孩子却在一旁看动画片,还跟着里面的人大声地说台词、比动作时,我们该如何跟他沟通好呢?
可能我们一开始会让孩子调低声音,但处于兴奋中的孩子可能难以听进去。
说了两三次后,孩子没有听时,疲惫的我们可能会失去了耐心,不自觉地调高声调,又不小心演变成“吼孩子”了。
所以,不妨尝试下换个说法:
“宝宝,妈妈知道你很喜欢这个动画片,所以你很想跟着里面的人说台词。
但是,妈妈现在感觉好累,太大声的话妈妈感觉没办法休息,可不可以请你小声一点呢?”
其实,孩子可能只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怎样的哭闹,而当我们能够告诉他我们自己的真实感受,不去指责,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孩子也能慢慢学会去体谅别人的感受,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多问问孩子“你还需要我帮你做些什么”,而不是质问孩子“你还能给我做到哪些”。
我们注定无法成为满分父母,但可以做不断成长的妈妈,只有成为更好的自己,才会拥有更好的孩子。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颗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