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跨界造车的品牌纷纷遭遇困境之际,小米汽车却以逆势而起的姿态引发广泛关注。2024年3月18日,小米发布了其财报,令人震惊的数字让业内人士无不感慨:“不讲武德”。
小米创始人雷军以“赌上全部身家”的决策入局汽车市场,凭借其超强的个人魅力、庞大的粉丝基础以及卓越的产品实力,小米汽车似乎置身于竞争愈发激烈的市场中,毫不畏惧。2024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小米总营收达到了3659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则达到了2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1.3%,创下了历史新高。令人瞩目的是,第四季度单季营收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90亿元,净利润为90亿元,这相当于某些二线车企全年的收入!
不仅如此,小米还展示了其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强劲表现。2024年共交付136854台新车,智能电动汽车这一创新业务版块的收入达到了328亿元,毛利率高达18.5%。尽管汽车行业仍处于高成本的投入期,但小米在第一年便实现这样的收入规模,已然超越大多数新势力车企的首年表现。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2024年小米SU7Ultra旗舰车型在上市的前三天便完成了1万台的锁单,显示出小米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产品力。雷军更是在财报发布会上宣布,预计到2025年,小米汽车的交付目标将提升至35万辆,月均交付目标也由2万辆飙升至3万辆,这挑战可谓是巨大的。
雷军将小米汽车视作“最后一次创业”,这一系列的财报数据不仅是阶段性胜利,也是对未来的深刻预警。2025年将是汽车行业内卷的关键年份,如何在“35万辆交付”与“盈利”之间找到平衡,如何在品牌定位与生态协同中解开矛盾,仍然是小米面临的头号难题。在竞争对手如比亚迪、小鹏等不断提升自己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水平之际,小米能否通过生态收入来补贴硬件,决定了其商业模式的最终价值。值得注意的是,未来的每一个环节,包括供应链管理、品控稳定性,都将可能影响小米汽车销量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