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在《太行路》中写道:
“行路难,不在水,不在山,只在人情反覆间。”
生活无常,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
面对种种人生境遇,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态,方能行稳致远。
顺境不飘
看过一个很精辟的概念,叫做“顺境管理”。
说的是,人在特别顺的时候,一定要压住自己的势头。
当一个人顺风顺水时,很容易得意忘形,一旦变得不踏实,极有可能误入歧途。
一路顺风,自然是福,但是在顺境里太久,就会忽略潜在的隐患。
意大利将军儒贝尔说过一句话:人最得意的时候,常有最大的不幸。
生活中最难的,是在高光时刻还能做到不狂不傲。
顺境不飘,满而不盈,才称得上是人间清醒。
武则天时期,娄师德被任命为宰相,他弟弟也被重用。
娄师德担心自己的家族太过荣耀而招来别人的嫉妒。
于是对刚被提拔的弟弟说:“如果有人把唾沫吐到你的脸上,你会怎么办?”
弟弟回答:“大哥放心,就算有人把唾沫吐到我脸上,我自己擦了,也不和他人计较。”
然而,娄师德听到这话却说:“这恰恰是我最担心的啊!”
弟弟一脸疑惑地问道:“难道这样忍受羞辱还不行吗?”
师德语重心长地说道:“人家吐你,是对你发怒,你当着人家的面擦去口水,就是表明你不服气,会让唾你的人更加愤怒!”
弟弟一脸无奈:“那要如何做?”
娄师德说:“你应该对唾你的人微笑,表示接受,直到唾沫自己干掉。”
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来历。
娄师德虽然身居高位,但为人处世没有一点锋芒。
越是一帆风顺的时候,越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最大的敌人,不是难为你的人,而是不冷静的自己。
身处顺境时,唯有不自满,不松懈,才能修炼好自己。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顺利,只有暂时的如意。
今日“春风得意马蹄疾”,明日就有可能“潦倒新停浊酒杯”。
你的低姿态、平常心,才是人生道路上最好的铺陈。
逆境不怂
曾经读到一句话:逆境,才是我们真实的人生。
有的人,遇到挫折便心烦意乱,甚至一蹶不振,感叹命运不济。
而有的人,却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两者之间,拼的不过是一个心胸和格局。
《东坡食汤饼》里面记载了一件趣事:
苏轼、苏辙被贬南方,在苍州和梧州之间相遇。
兄弟相见分外高兴,俩人在路边坐下来,一起吃面条。
苏辙拿着筷子唉声叹气,而苏轼却两三口吃完,笑着说:
“面条这么难吃,你难道还要慢慢咀嚼吗?”
人在逆境,就像这碗难吃的面,越品越不是滋味,不如张大嘴巴把苦涩吞进肚子。
有时,打败我们的不是坎坷,而是低能量的心态。
海明威在《永别了武器》中说过: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击,唯有内心强大,方能越挫越勇,峰回路转。
苏东坡写过一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是他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三个春天所写。
当时,他在沙湖道上遇到了雨,同行的人都觉得非常狼狈,而苏东坡不这么想。
冷雨虽然在下,我们却可以长啸前行;
身下虽无骏马,我们却还有竹杖和草鞋;
如果有了蓑衣,就算一直下雨又如何呢?
没有一场大雨不会结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
心若不伤,岁月无恙,逆境不怂,才有回转。
绝境不慌
最近网上流行一句话:不要慌,不要慌,太阳下了有月光。
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一辈子都风平浪静。
而真正的高人,即使被逼到悬崖边,也不会慌慌张张,自己先认输。
看过这样一个视频:
一头角马的后腿被鳄鱼死死咬住,它拼命挣脱,而它的同伴远远看着,没有一个敢上前帮忙。
渐渐地,那头角马精疲力竭,被鳄鱼一步步拉向水中,它的同伴也开始离去。
角马感到绝望和无助,它又努力试了试,然而越陷越深。
似乎易经看不到希望了,但它仍然不甘心,使出浑身力气,再拼一下,与鳄鱼僵持着。
这时,有两头河马路过,似乎感受到了角马求生的意愿。
于是,河马兄弟仗义出手,对抗鳄鱼,角马终于获救。
人生亦是如此,你自己不放弃,别人才有机会帮你。
莫泊桑说过:生活可能不像你想象的那么好,但是也没你想的那么糟。
水到绝境是风景,人到绝境是重生。
没有暗无天日的绝境,只有甘愿认输的自己。
怀有绝地反击的勇气,才能冲破迷雾,迎来柳暗花明。
人生,总是高峰与低谷更迭,顺境与逆境交织。
人活一辈子,无论处于何种境地,至少可以把握住自己的心态。
不张狂,不退缩,不慌忙,始终保持泰然自若。
人生路漫漫,沿途的荆棘,如果没能阻拦住你的脚步,就只能让你的旅程更炫丽。
✎作者 | 莞尔一笑
来源 | 儒风大家(ID: rufengdajia)
图文来自网络,侵删
- 上下滑动 延伸阅读 -
废掉一个人很简单,就是给他反复洗脑“做自己喜欢的事”
昨天朋友找我聊了两个小时。
他说:我不想上班了,每天都像在演戏,明明不喜欢,却还要装作没事。
关于“做喜欢的事”,我们聊了很多,分享给大家。
喜欢,真的很廉价
说喜欢很简单,有本事你做好啊
我算是个职业写作者,也教写作,总有人会过来跟我说:粥老师,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我也喜欢写作,我想像你一样。
我特别想跟这些人说: 喜欢,真的很廉价。
其实,我不是因为喜欢做的写作,我找不到工作时朋友给介绍了一个小编的工作。我也不是因为喜欢,成为写作高手的,我是为了赚稿费。等到我比大多数人做得好之后,我才觉得我喜欢。
作家九边分享过网文界的一个词:百万成神。
意思是,如果你想做一个网文大神,那你先写100万字,写完了基本就问题不大了。很多网文平台要设置每天更新字数,比如起点网,你要去那写作,每天要求你更新3000字。
没写过东西的人不知道,你试一下就明白了,99%的人扛不过第一周。
九边站在2020年,回望13年前,他知道的那些人里, 当初天天更文的人,如今都已经成为大神,剩下的人,都已退出了江湖。
说喜欢很简单,有本事你做好啊。
有的人说喜欢运营,找了份运营的工作;
做了半年,说不喜欢运营,喜欢写作;
写作半年,又说不喜欢了,喜欢做商务;
……
要么,你把一件事做牛逼后再说不喜欢。
要么,你就把你说喜欢的事做牛逼。
否则,喜欢,就很廉价。
逃避容易,喜欢难觅
看似潇洒,实则懦弱
所有选择里,逃避最容易。
很多人说不喜欢,其实是想逃避,但逃避太懦弱,不如说成不喜欢,这样看起来潇洒,还能引得不明真相的身边人的羡慕,可晚上回家躺在床上看着天花板睡不着时,自己知道是做了逃兵。
朋友说:我不想上班了。
我问:那你想做什么呢?
朋友说:也不知道做什么,反正就不想上班了。
我说:也行,人活着能养活自己养活家人就行,只要能做到,不上班也行,那你接下来怎么赚钱呢?
朋友说:不一定要赚钱啊。
我问:啊,不赚钱你怎么生活呢??你就算躲到大山里也要生活的啊...
朋友说:不,躲到大山里就可以不用怎么花钱啊…
我说:你感冒了还得下山买药呢,你还是得有钱啊,你在山村里要有住的地方,盖房子你还得请村里的建筑队呢,我看你用的东西也都挺贵的,你能接受退回到用200元的手机么?
朋友说:唉,所以也很不现实…
我说:是啊,你也得养活家人...
朋友说:不一定啊,我想着不组建家庭了。
我问:为什么,你不想结婚么?
朋友说:唉,也不是,觉得自己做不到,没有能力做好。
我说:你都做不到?那说明你要求很高啊!
说到底,很多人心里是有想法的,想把工作做好,想成就事业,想照顾好家人,但是一遇到困难,或者觉得压力很大时,就想通过逃避来解决问题。
可是,你终究要回来面对。
你潇洒离职,然后呢?过不了多久,你还是得再找一份工作。何必呢?
成年人,要学会正面求解。
一个人在职场中也是:
我不喜欢某个同事我离职;
我不喜欢领导的说话方式我要离职;
我不喜欢老板的行事风格我要离职;
我不喜欢这个公司里的办公室政治;
我不喜欢这种跨部门沟通方式……
这些都不是成年人该有的想法,你大概率永远找不到一个各方面都满足你喜欢的工作。
100%的喜欢,压根儿不存在
你要做不喜欢的,去交换你喜欢的
同事很沮丧的跟我说,当初推荐我的公众号文章给他的朋友告诉他,她现在不喜欢这个公众号了,太商业化了。
我说,没关系,我接受,我继续为喜欢我的用户服务,我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
而且,我必须商业化,我从创立这个号的第一天起,就不是为了小而美,不是只为情怀,我也要赚钱,要成立团队。单纯从内容上,我也喜欢我写的前10篇前5篇,但写文章不是全部。
我商业化了,我做课程,但对那些喜欢我课程的人来说,这很值得。我做写作训练营,很多人骂我割韭菜,但对于每一期训练营结束后都舍不得离开训练营的这帮同学来说,这很值得。
商业化不是罪,我因为商业化,也创造了几十个全职兼职工作岗位,比如我的合伙人文文,她在广西一个小城市,因为这家公司她可以每个月多赚两万,因此她可以给儿子更好的生活,我的同事南山,她在陕西老家在线上跟我们一起工作,收入过万,不耽误带两个孩子,这也是我们商业化创造的价值。
有人骂我们,有人喜欢我们,永远都是这样,100%的喜欢,压根儿不存在。
再比如:
我是一个天生爱自由的人,不喜欢被人管。我创业自己做老板,终于不用被人管了,却发现不得不做一件更不喜欢的事——管别人。
同事之间有矛盾,我得想半天,怎么私聊化解又怎么公开说明。有同事觉得自己不被信任了,莫名其妙的事我又得小心翼翼的处理。有同事出现职业危机了,我又得耐心的开导,花费精力,又损耗心力。
我没有资格谈喜不喜欢,我不能既想赚着老板的钱,又不想操老板的心。
员工也是如此,你想赚更多钱,你想晋升,但你又说,这个太难了我不喜欢做,那个要经常加班我不喜欢,这个目标太高了我完不成,你既想舒舒服服,又想升职加薪,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完美的工作不存在,再喜欢的事情里,都有你不喜欢的成分。
有很多写作的同学觉得我们公众号做得很好,想加入我们。但你一旦加入后,可能真就不喜欢了,这份工作绝不仅仅是写篇好内容这么简单,你会面临阅读量的压力、转发量的压力、涨粉的压力,你会不停的被毙掉选题,你最终写好的稿子也有可能被全部推翻。
我做直播分享时经常说一句话 :所有美好的东西,得到它的过程可能都不美好。
所有呈现出来的美好结果,必定是因为过程中付出了艰辛。
而 很多人,只喜欢结果,不喜欢过程。
这特么不是耍流氓么?
你要做不喜欢的,去交换你喜欢的。
真正的高手
是把喜欢的事做到恶心,还得继续
回到开头提到的“百万成神”。
有个网文大佬说了写作的真理: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积累,脑子里也都有些绚丽的东西,但是绝大部分人功底太弱,倒不出来。那怎么训练这种“倒出来”的能力呢?没啥办法,只能是天天写,一直写,写不出来要硬写。
九边说: 高手都需要在没有感觉的情况下趟过漫长的无聊和低成就感时期,趟不过就一直是二流水平。
怎么趟过呢?
就是你做到恶心了,还得继续。
我在2016年底,和培训机构合作了一门运营课程,90节课,每两天更新一节。那时候机构也是个新机构,我也是个刚入行的讲师,谁都没经验,只是当时聊完后,我们说要做一个细致全面的课,要不就做90节吧。
其实我更新到十几节的时候,就不知道要更什么了,每天愁得不行,每天想放弃,但不敢跟对接的课程经理说,只能硬着头皮憋。更新到四十多节时,感觉每天一想到要更课就想吐,已经更了四十多节了,还有快五十节,越写越恶心,但还得继续。
熬不过去就是事故,熬过去了就是故事。
我熬过去了,它成就了我,那个课卖爆了。更重要的是,180天的苦战之后,我变成了一个非常擅长写干货的人,而人一定会喜欢自己擅长的事。
2019年4月开始做写作训练营,每期训练营我要做6次直播,到如今训练营开了18期,我把这6场直播重复讲了18遍,每次直播完,又回答那些回答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同质化问题。
这是一份对同学们的责任,但不得不说也是一件做到恶心的事,但这件事让我的直播分享水平产生了质的飞跃,高阶训练营最后一场分享是全新分享,我几乎是临场即兴分享了40分钟,放在一年前,这是要翻车的。
最近的一次品牌软文合作,我花了40分钟写大纲,一稿过,然后花了3个半小时写初稿,一稿过,并得到客户和客户的用户一致好评。这源于过去5年在写作这件事上,我真是写到恶心时,也在继续。
国庆节开始,我研究买房,房产圈有个说法“先看房200套”,我觉得这有啥难的,我每天去看房都很兴奋,结果一个月高频看房看到快100套时,我实在打不起精神了。
然后有一天中午看完房,去跟一个在北京帮人买房的山东老乡吃饭,也是个专写北京房产的大V,跟他聊天发现确实水平不一样啊,为啥呢,因为我看房都没看200套,人家帮人买房操作了超200套了。
真正的高手,是把喜欢的事做到恶心,还得继续。
回到跟朋友的聊天,我说,我早就接受了人这一生不是只做喜欢的事。做好一件事,做成一件事,不能只靠喜欢。 人生的持续向前,也不能只靠喜欢。
废掉一个人很简单,就是给他反复洗脑“做自己喜欢的事” 。
最初你只做自己喜欢的事,最终你不得不过不喜欢的一生,因为喜欢是需要能力和资本支撑的,而积累这样的能力和资本,需要你在前期做好很多不喜欢的事。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把时间花在这3件事上
马东说:“我们的人生往往因为看见一条船而忽略了一条河”。
所谓层次,是指一个人的眼光、见识、胸襟等精神层面的内在布局。
层次的高低,不是用金钱来衡量的,而是自身的一种修养,它决定一个人的眼界和格局。
而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把时间花在这3件事上。
层次越低的人
越爱面子
有人说,当你放下面子赚钱的时候,说明你已经懂事了。
当你还停留在喝酒、吹牛,只爱面子的时候,说明这辈子也仅限于此。
记得看过一个故事:
有一位教书先生,家里很穷,一次偶然的机会,被雇佣到富贵人家教书。
他一边花言巧语想要谋求户主的钱财,一边又声称自己从不在乎钱财。
曾有人看到他经常啃着窝头咸菜度日,他却打死也不承认。
之后又解释道:“经常吃大鱼大肉,也要尝尝不一样的味道。”
暑假到了,教书先生要回家休息。
户主送给他很多礼物,可他非说家里什么都有,什么也不缺。
于是,户主就派了两个仆人送他回家,顺便去了解下他家里的情况。
教书先生怕露馅,坚决不用仆人送,户主又在乎礼节,非送不可。
先生见实在难以推辞,便故意找了个借口,拔腿就跑,着急地行李都没拿。
户主看实在没有办法,便特意派两个精明的仆人去送行李,二人一路打听才找到到先生的住处,看着眼前的景象,仆人很吃惊。
两个土房四面透风,大门破破烂烂,屋子里连个像样的桌子也没有。
教书先生一看到两位仆人,立马惊慌失措将两人轰了出去。
仆人只好回到府里,户主问起先生家里的情况,两人不知如何开口。
其中一个说道:“先生家有菜园五十里,灶上灯台值千金”。
户主一听放心许多,暗自决定把下半年的酬金涨一倍。
暑假结束,教书先生还没回府,户主又派那两个仆人去接。
先生问起仆人,之前怎样回复户主的,其中一人说:“我们说您家有五十里菜园,灶台上的灯价值千金,户主还夸赞您低调。”
先生听闻很开心,昂首挺胸地咳嗽了两声,又去教书了。
有人为了面子,打肿脸充胖子。
有人为了面子,不得不借钱发红包。
有人为了面子,零首付买豪车,只为过年回老家显摆。
一个人,越炫什么,就越缺什么。
层次越低的人,越爱面子,越在意别人的眼光,越容易活在聚光灯下。
《一代宗师》里有这样一句话:
人活在世上,有的活成了面子,有的活成了里子,而只有里子,才能赢得真正的面子。
把面子留给别人,把路留给自己,才是最好的人生。
层次越低的人
欲念越深
叔本华曾说:“生命是一团欲望,不能满足便痛苦,满足便无聊,人生就在痛苦和无聊之间摇摆。”
深以为然。
膨胀的欲念,让人永不满足,这是痛苦的源头。做人,千万不要欲念太深。
懂得知足,才是真正的富足。
古时候,有个贪心的人去街上买鞋,心想一定要选便宜的鞋。
正好,街道的不远处,有一个店主在大声吆喝:“我这里的鞋子一元钱都不要。”
贪心的人问道:“是真的吗?”
店主说:“当然是真的,这里的鞋子随便穿,不过有一个条件,就是三天之内不能说一句话。”
此人二话不说,挑选了一双500元的鞋,得意地回了家。
妻子见他买了新鞋,问道:“这双鞋多少钱?”
此人闷不做声,妻子一直询问,他却还是不说话。
妻子着急了,带他去看医生,医生想看看喉咙,可他还是低头不说话。
医生也慌了,表示从医几十年,从未见过如此奇怪的病,夫妻二人只好失望的回家了。
三天时间到了,店主来到这人的家里,与他的妻子交谈了一会。
接着又对他说:“你可以说话了”,说完便匆匆走了。
贪心的人开心的给妻子解释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本以为妻子会很高兴,只需要三天不说话,就可以得到一双500元的鞋子,太划算了。
不曾想妻子生气地说:“刚才那个店主说,他有治哑巴的秘诀,已经拿走1000元。”
天上永远不会掉馅饼,所有的利益背后都是深坑。
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就像毒药,无可治愈。
一旦欲念的闸门打开,贪婪就如雨后的泄洪一样,一发不可收拾。
《道德经》有云: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人生在世,贵在懂得知足常乐
层次越低的人,欲念越深,越不懂得知足。
无穷无尽的欲望,终有一天会将人推向深渊,太注重物质上的享受,终究会付出精神上的代价。
当断则断,内心才能始终明亮。
层次越低的人
越喜欢发脾气
中国有句老话:
头等人,有本事,没脾气;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
三等人,没本事,没脾气;末等人,没本事,有脾气。
脾气人人有,发脾气是本能,控制脾气却是本事。
诚然如此。
发脾气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让事情本身愈演愈烈。
费斯汀格在书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
卡斯丁洗漱的时候,把自己高档的手表放到洗漱台,妻子看到,帮忙放到了餐桌上。
儿子吃早餐的时候,不小心把手表碰到地上,摔碎了。
卡斯丁大发脾气,朝儿子屁股打过去,还抱怨妻子“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黑着脸去上班了。
妻子也没有吃早饭,委屈地出了门。
卡斯丁走到一半,发现忘了带公文包,赶紧开车回家,却发现没带钥匙。
只好给妻子打电话,妻子着急赶回家,路上却意外撞倒了路边的水果摊。
卡斯丁也因为迟到,被上司狠狠地骂了一顿,心情很不好,又和同事吵了起来。
儿子因为早上被爸爸打了一顿,表现不佳,输掉了当天的棒球比赛。
糟糕的一天,皆是由卡斯丁发脾气带来的后果。
每个人在发脾气时,智商会被情绪所俘虏,变成情绪的奴隶。
心理学上有个著名的踢猫效应:
即人的不满和糟糕情绪,会随着社会链条中的强弱呈现金字塔的形状,传递给比自己弱小的一个。
每个人都是社会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久而久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
王小波说过这样一句话: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就像有句老话所说:人微易怒。
层次越低的人,越喜欢发脾气,而真正有本事的人反而没脾气。
脾气决定命运,别让坏脾气,毁掉了你的福气。
结语
俗话说: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人生不过是午后到黄昏的距离,茶凉言尽,月上柳梢。
执念越深,烦恼越多。
放下面子,做真实的自己。
戒掉欲念,懂得知足常乐。
收起脾气,珍惜身边的人。
凡事看淡、看轻、看开一些,懂得放下,就是最好的人生。
本文地址:http://xiaoguoguo.dbeile.cn/quote/1318.html 多贝乐 http://xiaoguoguo.dbeile.cn/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