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认为:
随着新型传播技术对人类生活的日益嵌入,学界开始了新媒体的研究转向。梳理2017年至2021年国内学术期刊中与新媒体研究主题相关的文献,按照主题聚类,将遴选出的文献整合成十大要点予以解析。研究发现: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传媒业发生重大变革,社会结构遭遇挑战;互联网颠覆大众传播线性模式,进一步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共融;移动互联网创造了新的“现场”与“在场”,自由跨越时空变现;身体传播的重要性凸显,媒介传播成为编织关系网络的身体实践;区块链技术对新闻业具有特别价值,进一步解决了价值传输问题;短视频作为碎片化的冷媒介,带动视频文化和新闻生产的“转基因”;5G进一步推动传播变革,万物皆媒时代已经到来;社交媒体互联诱导浅层思考成为习惯,公共传播的理想模式亟待重建;媒介逻辑植入社会,社会媒介化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现象级趋势;数字鸿沟再度演变,代际鸿沟、智能鸿沟越发突出。研究还发现,国内学者对新媒体技术的思考,在肯定技术作为一种结构性力量重塑传媒业及社会关系的同时,道德伦理和价值规范之维的探讨及其对现实生活的影响从未缺席。
以下为全文内容:
一、人工智能技术推动传媒业和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革,社会结构遭遇挑战
近年来,以算法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已全方位嵌入新闻传播产业链条,在新闻业掀起了一场全新的范式革命,不仅在新闻传播实务及媒体组织结构等方面颠覆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也重构了传统的新闻理念和编辑文化。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业的融入及由此带来的根本性变革,引发了学界研讨的热潮。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VR/AR等技术,正在从用户平台、新闻生产系统、新闻分发平台及信息终端等方面重构传媒业生态,传媒业原有边界走向消解。
此外,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社会关系也带来一定影响。第一,算法作为中介,构建了一种数据化界面,重塑了人们认知世界的方式;第二,以匹配、调节与控制等方式建构了各种对象间的关系,算法权力因此不断增加;第三,算法强化了既有共同体的边界,推动着新的共同体的形成;第四,算法传播实现了信息的个性化定制,也推动了信息的个人化转向,在技术现象学视野中体现了技术从离身转向具身,在“活的身体”基础上再造虚拟身体的趋势。但离身化的虚拟身体却有可能脱离并反过来控制“活的身体”,由此导致价值偏向、算法牢笼、消解隐私甚至破坏公共性等价值风险。
关于人工智能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可依据人际关系互动强度的高低将其划分为三个方面:提升效率、辅助和替代决策,而这三个方面的应用都会带来伦理问题。
二、互联网颠覆大众传播线性模式,进一步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共融
互联网深度嵌入社会,成为网民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以其自由开放、去中心化等特征赋权网民,传受一体形成闭环,自上而下的大众传播线性模式被颠覆,多元传播模式层出不穷。互联网传播是一种典型的动态、开放、非线性传播的混沌系统,突出表现为传播时间的全时性和内容的碎片化。
作为一组社会学概念,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由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韦伯将人的社会行动分为四类,其中就包括基于目的的工具理性式行为与基于价值的价值理性式行为。前者在意周围环境和他人的期待,具有鲜明的功利导向;后者则强调行为中的伦理、审美等社会价值。虽然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之适用对象,最初在于社会行为,但这种现象却是一种普遍存在。
伴随着传播主体多元化、整体性文化中感性意识的彰显,传播主体及传播模式的价值诉求均呈现出感性化特征。交往取代交换,互联网群体传播成为多元主体日常化的感性交往实践。同时,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这种共融性在互联网政治传播过程中也获得了极大彰显。政治传播作为权威新闻的代表,在互联网背景下将硬新闻进行软表述,进而感化受众,迈出了关键一步。
三、移动互联网创造了新的“现场”与“在场”,自由跨越时空成为现实
随着移动媒体的普及,人类可以自由跨越时空,实现虚拟在场。移动互联网为人们创造了新的“现场”与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在场”,这主要缘于移动直播、VR/AR等技术的应用,其影响在新闻报道和社交两个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在新闻领域,移动直播使媒体用户由观看者转变为当事者,通过现场直播或转发,传达出“现场”与“在场”之感。
移动互联网消解了传统的目击式新闻,转向一种自我展演式的信息传播方式,甚至重构了传统的传播实践范式,使得新闻组织与记者转而进入新场景的重建中。此外,移动互联网通过构建虚拟在场带给人们全新的互动体验。
在信息时代,虚拟化“在场”似乎比现实性“在场”更重要。身体本身固有的缺陷反而给交往和交流带来障碍,如肢体不协调、非均衡等带来的信任危机及心理区隔。
四、身体传播的重要性凸显,媒介传播即编织关系网络的身体实践
近年来,身体问题日渐成为传播的焦点,诚如彼得斯所言:“过去的交流成功标志是触摸灵魂,现在是触摸肉体。”目前国内学界关于身体传播的思考,主要聚焦于以下两方面:一是基于虚拟现实与时空定位的智能传播,人—机互嵌加深;二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远程
在场推动后身体时代的来临,传统的身体—主体意识传播陷入危机。身体传播之于媒介传播犹如鱼之于水,身体问题之重要性,恰恰源于人们进入新媒体时代所感受到的身体在传播中重要性下降所带来的空虚感至于身体的在场抑或缺席,可以理解为主体现身或脱离于现实与虚拟杂糅的关系网络。由此观之,传播就是编织关系网络的身体实践,物理的、信息的、意义的多重网络通过传播聚焦于智能身体这个节点主体。
在把握和考察身体传播重要性的同时,不可忽视身体传播给当下带来的挑战与警醒。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在传播中遇到的身体正日益从一种与商品文化有关的消费景观转变为对身体状况和行动轨迹的量化记录和展示,这种身体呈现的数据化倾向,既能服务于社会治理(如二维码在疫情防控中的应用),也由此使人充分暴露在监控机制下成为完全透明的个体,并最终成为剥离了一切社会关系和政治身份、仅保留身体之生物特征及其行动轨迹的数字化个体。因此,无论是作为景观化的身体,还是流动的数字代码,传播实践中的身体呈现始终都牵涉对个体生命的治理问题。在数字时代,人们享受着传播技术所带来的种种便捷和可能性,但也应对那种将身体、行为数据化的做法及由此引发的隐私与安全问题,时刻保持警惕,并对商业资本、权力与算法逻辑下的媒介生态保持理性思考。
五、区块链技术对新闻业具有特别意义,进一步解决了价值传输问题
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不可篡改、溯源机制、智能合约等技术优势对新闻业产生了变革式影响。区块链技术对新闻业的意义,可从四个方面进行解读:确保数据采集的真实性,纠正报道者的刻板印象和媒介的偏向;确保报道的安全性,抵御技术力量的干预;准确跟踪内容流向,保护内容版权;利用虚拟货币获得新的众筹商业模式。
目前区块链对媒体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实现版权为王、推动内容生产、管理数字资产及精确统计广告效果四方面。总的来看,传统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传递的效率问题,而区块链则进一步解决了价值传输问题,帮助新闻业摆脱商业困扰,重树新闻业真实性的标杆。
六、短视频作为碎片化的冷媒介,带动视频文化和新闻生产的“转基因”
网络技术、通信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的迭代发展,释放、激活了人们生产和传播视觉文化产品的欲望。当下,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视觉文化形态,已然构成媒介生产和传播场域的主流图景。语言表征、传播范式、叙事话语及传播功能等一直都是短视频认知的特点,但基于媒介技术哲学及伦理规范维度的思考从未缺席。
从媒介属性来讲,短视频无疑是一种冷媒介。麦克卢汉认为,媒介的冷热是由讯息的清晰度和参与度决定的。一般来说,热媒介讯息清晰度较高,不需要使用者投入太多思考,因此参与度较低;而冷媒介是低清晰度的,或者说具有模糊性,需要使用者参与其中,需要受众通过自己的想象和思考来补全缺失的讯息,与媒介一起完成一个行动。短视频的创新与扩散,不仅推动了视频文化的“转基因”,使视觉性成为传媒文化主因,同时也给新闻业带来了重大变革。
七、5G推动传播变革,万物皆媒时代已经到来
5G是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简称。从1G时代实现移动式语音通话到4G时代实现视频功能的技术飞跃,再到5G时代实现AR、VR、自动驾驶、人工智能等技术,通信技术和手段已深深嵌入社会的方方面面。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技术的迭代对信息传播主体、速度、场所等产生多层次、不同程度的重构,高速度、低时延的技术创新将引领万物皆终端、万物皆媒介的变革。移动与通信不再是智能手机的专属,任何终端都可能作为通向互联网的接口。5G时代是万物皆媒的时代,各类智能化物品不仅构建了新的媒介,也在构建新的传播关系,进而可能打破目前以人为主的传播环境。
5G时代,人体本身也将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终端,在以往的大众传播过程中,基本都是单向传播方向,不同渠道间是平行的关系。但在5G社会化媒体时代,人们的社交网络纵横交织、相互联通,每个新媒体用户都会成为公共传播网络中的一个节点。与此同时,人也成为万物皆媒的一部分,可穿戴技术及其他感应器亦将人体终端化,人体成为媒体,无时无刻不在生产信息;人变成了赛博格化的人,人体变成了一种人肉终端,这意味着人体、人的行为甚至思维都将被数据化。
八、社交媒体互联诱导浅层思考成为习惯,公共传播的理想模式亟待重建
社交媒体环境下,由于互联网的存储技术发展及受众参与内容生产,信息极大丰富的同时也带来了超载和虚假信息等问题,放大了人们对风险的感知,甚至混淆了公众正常感知和理性判断,引发公共信任危机和集体恐慌,互联打败了深思。
回归公共传播概念本身,有学者建议区分公共性与普遍性。面对现代社会多元化、碎片化、离散性等危机,传统的公共传播范式或追求普遍性认同、共识,或陷入另一极端——重视多元、差异,却又哀叹碎片、相对与虚无。而超越普遍性与差异性的悖论,包容认同、多元共识的新范式之创建,才是公共传播前路所在,可开启人类交往革命的新向度。
九、媒介逻辑植入社会,媒介化成为未来发展的现象级趋势
互联网所创造的全新世界的第一个改变就是社会的媒介化。社会的媒介化进程意味着整个社会开始用传播的机制、法则和模式来进行自身业态和架构的重建。
社会的媒介化发展在新闻传播领域日渐凸显。对拉斯韦尔“5W模式”的媒介化介入影响,使得谣言搭乘媒介快车,加剧公共危机事件的话语斗争,推动形成系统、精准、共治的舆论治理思维。此外,社会媒介化使得互联网媒体呈现出一种动态化、泛连接的圈子迁移趋势。重要的是,媒介化社会要求新闻伦理突破既有范式,开展对媒介化社会的反思。如此,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适应媒介化力量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形塑。
十、数字鸿沟再度演变,代际鸿沟、智能鸿沟越发突出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数字鸿沟的形成会演变为贫富、城乡、跨文化等方面的差距,甚至形成对非智能弱势者的碾压。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进一步加剧了数字鸿沟的复杂性。新的数字鸿沟已经从第一级的“接入沟”深入扩散到第二级的“使用沟”和“内容沟”层面。
在人口老龄化与信息化、数字化并行的时代,由大数据、算法及智慧城市系统等智能技术所带来的新数字鸿沟,又被称为智能鸿沟,它更多取决于人群的自然属性,如年龄。特别是当前的智媒语境下,个体社会生活极其便捷,但也总是存在一种被当代数字技术隔离、忽略的人群——老年群体。
与传统媒体时代的数字鸿沟现象相比,智能时代的数字鸿沟呈现出极强的“马太效应”——技术意义上的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生活意义上的智能人群愈加智能、非智能人群愈加非智能,这是由于智能技术的加持,包括社会算力的扩张与渗透、技术生态的日益闭环化,以及智能技术向前发展的不可逆性。
随着智能鸿沟问题的出现,国家出台了相关规定以破除智能鸿沟带来的限制,如《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中,就针对老年人遇到的各种信息传播中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解决办法。因此,在人工智能技术主导全球社会生活的背景下,应进一步考察人工智能技术使用结果的社会影响,努力改善结果上的不平等,使数字弱势群体也能共同享有公正平等的多层次、多形态的教育机会和发展机会。
结 语
近年来,以5G、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狂飙突进,引发传媒业及新闻传播生态的颠覆性变革。
当然,新媒体技术带来的影响并不止于新闻传播领域,而是渗透到整个社会的心理文化和组织结构。换言之,互联网和新型传播技术不仅仅是一种传播工具、传播渠道,也是影响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是撬动社会变迁的杠杆性力量。与此同时,另外一个层面的问题也越发凸显:由于制造及使用技术的人类并非永远处于理性状态,其同时也是一种充满欲望、情绪及信念的非理性存在物,这就导致技术及技术带来的红利无法始终导向唯善唯美之果。
伴随新媒体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深度嵌入及应用范围的愈加广泛,人工智能可能引发的消极后果如“信息茧房”、新闻造假、认知偏见、侵犯隐私、缺乏透明度等问题日趋严峻。
事实上,在肯定人工智能作为一种结构性力量重塑传媒业及整个社会的同时,已有大量研究对人工智能融入新闻传播领域和日常生活所造成的社会发展问题展开讨论。公共理性的消解、智能鸿沟、圈层割裂、新技术环境下的舆论引导出现挑战等议题被源源不断地生产、论证,即有力说明。这些讨论,从正面回应了新技术发展中的现实问题及社会关切,既为规避技术之短板使其更好造福社会提出反思和建设路径,同时又强烈地警示人们考察任何技术,都不能驶入单向度的轨道。即是说,对事物的观照及展望只有植入正功能与负功能之间,才暗合事物自身本质规定性中的双重面向。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JDHlGPuC5MgjssWnA4hgQ